从主观识解角度分析日语助动词「た」的用法

2020-06-08 15:43周杰
青年文学家 2020年11期

周杰

摘  要:众所周知,日语是一门用语法将时态严格区分开来的语言。提起日语助动词「た」,首先会想到它表示“过去”和“完成”的用法,但它的用法不局限于此。本文将通过具体实例对日语助动词「た」的过去时和非过去时的用法进行分类说明,并从主观识解角度分析表示非过去时的「た」的用法。

关键词:日语助动词「た」;确述意识;主观识解;自我中心式

一、助动词「た」的用法

1、表示过去时的「た」

「た」用于描述过去的事情或现阶段已完成的事情,通常和表示过去的时间状语一起使用。例如:

(1)山田さんは昨年中国に来ました。/山田去年来了中国。

(2)ご飯ができましたよ。/饭做好了哦。

2、表示非过去时的「た」

「た」不仅仅可以表示过去,还可以表示现在或者将来。例如:

(3)―どなださまでしたか。確か鈴木さんでしたね。/请问您是哪一位?是铃木先生吧?

(4)―おばあちゃんの家にもパソコンあったの?/奶奶家里也有电脑吗?

―うん、あったよ。先週新しく買ったの。/有的哦,上周新买的。

又例如:

(5)—— 来週会議があったかしら。/下周要开会吗?

—— ええ、来週の月曜日、会議あったわよ。/对啊,下周一要开会。

(6) ―社長、明日の午後お時間いただけないでしょうか。/经理,请问您明天下午有时间吗?

―ちょっと待ってください。今手帳を見ますから......あっ、悪いけど、明日の午後用事がありました。/稍等,我看一下记事本。哎呀,真不巧,明天下午我有事儿。

在例句(3)(4)中,「た」描述的是现在的事情,而在(5)(6)中,则表示将来的事情。事实上,以上例句中的「た」也可以用「する」替换,但如此一来,所表达的含义就会有所变化。这里的「た」含有对不确定性的一种确认意识,而「する」则是单纯对未知的预测。类似的用法还有:

(7)先生、お電話がありました。/老师,有您的电话。(确认)

(8)よし、決めた!今日の晩ご飯はギョウザにする!/决定了,今晚就吃饺子。(决心)

(9)そうだ、今日は彼女の誕生日だった。/哎呀,今天是女朋友的生日啊。(想起)

(10)今日は日曜日だったね。/今天是星期天来着。(确认/想起)

(11)あっ、ノートはここにあった。/哦,原来笔记本在这儿。(发现)

(12)やっぱり君だったのか。/果然是你。(与预想一致)

(13)やっと電車が来ました。/电车终于来了。(期待实现)

以上例句中的「た」都不是表示过去。虽然在不同角度、不同语境下,对于「た」的用法有不同解释(详见括弧),但所有的用法可以提炼出一个共同点,即说话者对于尚不确定的事件的一种确认。森田良行(1995)将其称为“确述意识”。这是一种将内心还在动摇的想法作为一种确定信念固定下来的意识。森田良行表示无论是确认、决心、想起、发现、预想一致还是期待实现,其基本点都是一种“确述意识”。

二、从主观识解角度分析日语助动词「た」的用法

我们已经知道,日语中的「た」不仅仅表示过去,同样也可以表示现在和将来。例如日语中会有这样的句子:「明日の朝一番早く学校に来た生徒が、教室の窓を開けなさい」[1](明早第一个到学校的学生,请把窗户打开)。这个句子里面包含了「学校に来た」(到学校)和「窓を開けなさい」(打开窗户)两个动作。但不能根据前一句用了表示过去的助动词「た」就说明了「学校に来た」(到学校)是过去,同理,也不能说「窓を開けなさい」(打开窗户)是表示将来,因为整个句子都是在说将来的事情。也就是说,所谓的过去、现在、将来的差别,归根结底都与句子内容有关,与时态没有关系。即使是表示“明天到学校”,用「た」在文脉上也完全合理。那么从语言学的角度该如何理解「た」的这一用法呢?首先,要引入认知语言学的“识解”概念。

在认知语言学中,以不同方式理解同一情景的能力称为“识解”。认知语法创始人兰盖克(Langacker, R. W)认为“人们可以从不同的视角、以不同的详略度、选择不同的辖域或背景凸显不同的焦点来观察情景和解释内容。识解是语言表达的具体方式,强调人的主观因素,与特定的表达、表征、呈现或解释方法密切相关”。[2]在此基础上,日本语言学家池上嘉彦将“识解”进一步分为“主观识解”和“客观识解”。“主观识解指说话者将自己置身于将要用语言表述的情景之中,作为当事人体验性地把握该事件。即使说话者没有置身事件当中,也会身临其境地令自己宛如事件当事人一般体验性地识解该事件。客观识解指说话者将自己置身于将要用语言表述的情景之外,作为旁观者或观察者客观地把握该事件。即使说话者处于事件之中,说话者依然会采用一种近似旁观者或观察者的视角站在事件之外,客观地识解该事件。在主观识解中,认知主体与被观察的客体是合二为一的,这是一种‘主客合一的观察图式,也正因为认知主体主动融入到了客体之中,认知主体本身通常不会在语言表述中被明确地标记出来。而在客观识解中,认知主体与被观察的客体相对立而存在,这种观察图式被称为‘主客对立,认知主体自然作为客体在语言中被标记出来”。[3]

日语说话者喜欢将自己置于事态之中,身临其境地体验事态,从这一角度進行识解。他们在说话时尽量避免“他人中心式”,而倾向“自我中心式”。正因为日本人主观识解的语言习惯,说话者将自己置身于将要用语言表述的情景之中,作为当事人体验性地把握该事件,此时说话者眼前似乎已经构造出这样的一幅画面。此外,在日语语言环境中,除了叙述者(说话者)之外,听话者也能身临其境地感受到主人公所处的场景。这是因为说话是一种互动性的体验,使用同一语言的人喜欢用同一种识解方式。在这种识解方式下,听话者也会进入说话者的构造的画面中。《雪国》的开篇第一句——「国境の長いトンネルを抜けると、雪国であった」便很贴切得体现了日本人主观识解的语言习惯。川端康成在写作时和主人公站在同一视角,仿佛自己就是坐在列车上的岛村,同时日本读者也积极地调动身上每一个感官来感受川端笔下的世界,身临其境地进入小说的情境中去。当他们在读到这句话时,会幻想自己就坐在这辆开往雪国的列车上,有人甚至会对自己所坐的位置,车窗在自己的左边还是右边以及车窗上哈出的雾气都有设想。

在「明日の朝一番早く学校に来た生徒が、教室の窓を開けなさい」(明早第一个到学校的学生,请把窗户打开)这个句子中,当老师说出这句话的同时,无论老师还是学生,都会将自己置身于“明天早上”这一时间背景,并作为事件的当事人通过自身的体验去直接把握整个事件。随着说话内容的展开,学生的视点会转移到老师言及的场所—“学校”,并且看到了最早到达学校的某位同学走进教室,按照老师的命令打开了窗户。“来到学校”和“打开窗户”虽然都是将来的事情,但整个事件已经如画面般在老师和学生的脑海中演练了一遍,“来到学校”发生在前,“打开窗户”发生在后,因此,前半句虽然用过去助动词「た」,却不表示过去就显得合情合理了。

在日语中,听话者喜欢循着文脉,进入其中,像蛇一样随机改变前进方向,通过说话者的视点观察事物。我们将之成为“蛇视点”或“体验者视点”。这是一种自我中心式地看待问题的角度。正是这样的一种非旁观者的视点,听话者才能在对话进行的同时,在每一个节点上一一确认,确认之后再推动内容的行进,也就是上文提到的“确述意识”。

三、主观识解下窥见的日本人心理

为何日语听话者会有主观识解的特征呢?或许可以从日本的视觉文化中找到一些关联。我们都知道日本庭院、日本料理都非常注重视觉审美,日语口语中多用拟声拟态词,也是为了帮助听话者更好地理解说话者所表达的情景。受此影响,主观识解下的日语听话者在对话时同样也会构造出视觉图像。

此外,我们都知道日本人有着强烈的内外意识。这种内外意识反映在他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日本人通过将自己或以自己为中心扩展開的一定区域定义为“内”,之外的区域定义为“外”,内外之间有着森严的壁垒。这种内外意识在语言中同样有体现,最明显的体现就是日语的简体和敬体之分。对于简体,日本人通常用于其所在的家庭成员或朋友,以及上对下的人际关系的处理。相反,敬体则常常用于不熟悉的人或用于下对上的人际关系的处理。在内外划分如此显著的日语语言中,听话者的主观识解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听话者将自己置身于说话者用语言表述的情景之中,站在说话者的角度考虑问题,发表观点,与说话者产生共鸣,可以说是积极寻求内外融合的一种体现。

注释:

[1]例句来自[日]森田良行.日本語の視点 ことばを創る日本人の発想[M].創拓社,1995,第313页。

[2]转引自魏在江. 语用预设主观性的认知识解[J].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11,34(05)

[3]转引自梁爽. 识解与听话人的“视像”——从汉日对比的角度出发[J]. 当代外语研究,2013(09)

参考文献:

[1][日]森田良行.日本語の視点 ことばを創る日本人の発想[M].創拓社,1995

[2]王寅. 解读语言形成的认知过程——七论语言的体验性:详解基于体验的认知过程[J].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6(06)

[3]赵超敏. 浅谈助动词「た」的非过去时表现[J]. 科教导刊(中旬刊),20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