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儿歌助力英语教学

2020-06-08 15:43房丽
小学教学参考(综合) 2020年6期
关键词:儿歌助力小学英语

房丽

[摘要]儿歌是一种以演唱为主的简短诗歌,儿歌教学是新课改极力倡导的教学方式。小学英语教材中包含很多儿歌,教师不妨从英文儿歌这个视角出发,进行积极有效的探索,切实发挥儿歌教学的导向作用。

[关键词]小学英语;儿歌;助力

[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068(2020)18-0065-02

儿歌教学的优势是明显的,不仅能够传授知识,将语言学习与娱乐融为一体,还能启迪学生心智,促进思维的发散。小学英语每一册教材都有儿歌渗透,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一点,在教学中合理运用儿歌,帮助学生感知文本主题,快速进入学习状态。学生对动态的儿歌演唱情有独钟,这是儿歌助学的“土壤”。因此,教师要抓住儿歌的导入时机,让学生在聆听、演唱、探析中完成知识的建构。

儿歌聆听,营造学习氛围

英语教学不是要培养英语专家,而是要引导学生初步感知英语基础知识,培养他们对英语学科的热爱和交际能力。在开展教学活动之前,教师要进行学情调研并科学预设,增加教学的趣味性、灵活性,其中借助儿歌创设情境就是科学预设的具体体现。

例如,教学译林版SB Unit 2《How do you come toschool?》时,教师首先创设一个趣味化的教学情境:“Do you know these cars? Do you know their characteris-tics?”教师展示出来的图片有“bus,taxi,car,metro,hike”等,瞬间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学生积极讨论各种交通工具的特点:“I know,I go to school by bike,thespeed of bicycle is relatively slow, but I like it verymuch.”“I go to school by bus, it is very convenient totake a bus.”教师适时引入歌曲:“No matter what kindof transportation, it has its advantages, now let is feel thecharm of the bus.”学生听完一遍后,教师没有就此结束,而是将歌曲中的“bus”换成“car”,巧妙借助歌曲,将学生引入一个不一样的情境。

这里,教师借助媒体播放的形式对学生进行教学引导和渗透,并给予示范性演唱,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学生通过聆听,积极主动跟唱,使学习英语的渠道得到拓展。

二、儿歌朗读,激发学生情感

朗读在英语教学中占据着重要地位,教师要关注朗读的内容、速度,引导学生进行渐进式朗读。英语朗读有自身的特点和优势,为了增加朗读的知识含量,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英语儿歌进行渐进式朗读。

例如,教学译林版5B Unit 5《Asking the way》时,教师以歌曲《Where is it?”》为切入点,开展教学引导:“What do you do when you get lost? We must seek help.Do you know how to ask the way?”学生纷纷摇头。教师展示出《Where is it?》这首歌曲的歌词。这首歌曲的内容还是比较丰富的,如果直接让学生演唱,难度系数太大,学生容易产生排斥心理。教学伊始,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力基础,引导学生进行歌词朗读。歌曲的主题既然是问路,就必须要有对话。因此,在设计朗读形式时,教师采用两两对话的形式进行实践:“Where is it ?Where is it'? Where is the bookstore? Firstfloor.first floor, it is on the first floor.”通过朗读,学生对歌词的内容以及问路的方法有了很好的把握。

与其他文本内容的朗读一样,英语儿歌朗读如果单纯采用重复式朗读,很容易出现低效化现象。因此,教师要丰富英语儿歌的朗读形式,如“开火车读”“两两对读”“个人朗读”“竞赛读”等形式,让学生在充分朗读中生发情感。

三、儿歌演唱,深化单词感知

学生性格活泼开朗,喜欢游戏。抓住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展开英文儿歌演唱,是教师现代教学理念的具体体现。因此,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师要注意梳理学习步骤,进行科学有效的规划。合唱能够凝聚集体的力量和智慧,能够让学生从整体上感知英语的活力和特点。

例如,教学译林版5B Unit 5《Helping our parents》时,教师首先展示一组视频动面,视频的内容是学生正在帮助父母干家务活的情景,这样的情景能给学生很大的触动。学生情感被激发后,教师进行引导:“What is Wang Flua doing in the video? Can you de-scribe it?”在学生描述后,教师继续引导:“The protago-nist of this song is Polly. Let us see what she has donefor her parents.”然后教师播放歌曲《Polly,put the ket-tle on》,学生认真聆听,很快理解了歌曲大意。在演唱过程中,教师发现学生对“gone away”这个词很陌生,对它的读音掌握得不是很准确,便进行讲解。讲解结束后,学生再进行歌曲演唱时信心大增。歌曲演唱不仅深化了学生对单词的学习感知,还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

个唱最能检验学生对单词的掌握情况。在个唱过程中,学生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其中最突出的问题就是读音不准确。学生出现这些问题后,教师要让学生停下来,及时进行纠正。及时有效的引导确保了演唱效果,使教学活动向着既定的规划路线发展。

四、儿歌解析,实现知识内化

英语学习不仅要让学生感知英文单词的构成和外形,还要对单词的含义进行分析、解读。因此,在学生学习儿歌后,教师必须要对儿歌的内涵进行解析。解析歌曲内涵就是单词学习的过程,亦是句式学习的过程。

例如,教学译林版5B Unit 7《Chinese festival》时,教师播放歌曲《Happy New Year》,使学生对春节有基本的了解。聆听活动结束后,教师展示歌词,让学生自主理解歌词含义。由于单词、句型积累较少,学生无法透彻理解歌词的含义。因此,教师让学生将自己不理解的单词、句子画出来。很多学生不理解“dump-lings”“the Spring Festival Couplets”“set off firecrack-ers”的含义,教师从生活视角出发引导学生对单词和短语进行理解。很快,学生突破学习障碍,掌握了单词含义,对春节的印象更加深刻。在学生理解单词的含义和文本内涵后,再进行演唱自然就轻松多了。在开展教学活动时,教师从儿歌演唱着手,让学生对教材中出现的“Spring Festival”“Chinese New Year”“gettogether”有深度感知,在具體的语境中实现知识的吸收和内化。

将儿歌融入教学是英语课堂的需求。学生在儿歌聆听、朗读、演唱和解析中,习得英语单词读音,掌握基础知识,对单词和句式有了更深刻的感知。因此,在进行儿歌教学时,教师要考虑学生的兴趣和爱好,以多变的教法赢得教学先机,培养学生语言的连贯性和表达能力,为英语课堂注入新的活力。

(特约编辑 木清)

猜你喜欢
儿歌助力小学英语
助力成功七件事
助力“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自能”学习助力有机化学的学习
七月的儿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