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财务内控监督机制的现状与完善措施

2020-06-08 10:34李明园
商情 2020年20期
关键词:完善措施现状

李明园

【摘要】在市场的新格局下,企业财务内部监督机制的建立与实施显得更加重要。管理层要加大对财务管理、内控机制建设的重视,扩大制度的辐射范围,营造监督有力的内控环境。机制的完善是在实施中结合发现的问题来不断完善的。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要考虑内外影响因素以及企业目前发展建设的实情,在分析与商讨后进行内控监督机制的建立。在购买材料物资上,要注意控制资金流,横纵对比多家供应商,寻找环保型可替代品,降低经营成本。预警机制与内控监督机制同步推进,帮助管理者作出科学、正确决策,消除和规避财务风险,提高财务管理效率。

【关键词】企业财务内控监督机制;现状;完善措施

企业发展在过程中涉及诸多因素和方面,而财务内控管理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因此,企业的决策层、管理层应联合全体员工,构建完善的财务内控管理体系,共同做好财务内控管理工作。积极掌握发展机遇、面对挑战,正确认识到企业内控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建立完善的财务内控管理体系,提高工作人员整体素质和水平,加强对企业财务的内部监督,建立完善的内部设计制度和评价体系,从而不断提升企业发展效率与水平。

一、企业财务内部控制概述

财务内部控制是为保证企业经营活动能够正常开展,获取会计信息的准确性,使能够投入使用的资金更加合理和安全,在各部门相互监督的基础上,管理人员在管理实践中不断地总结经验,制定出一整套的财务内控体系。从而实现企业财务控制的战略目标,实现企业各种经营活动的顺利推进,实现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二、企业财务内部控制管理的重要性

(一)确保企业实现发展战略目标

强化企业财务内部控制,以战略规划为导向,通过财务内控手段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进行规划控制,促进实现企业发展战略是财务内部控制的终极目标。这就要求管理者将短期利益与长期利益结合起来综合考虑企业的实际情况,在企业生产经营管理中营造出符合企业规划的战略需求,有利于提升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和创造价值的战略选择。

(二)确保企业维护资产的安全完整

资产安全是企业内部和外部利益相关者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体系完整的财务内部控制,应当为资产安全和完整提供强有力的制度支撑。采取合理的控制手段,確保资产完整或被高效、安全、合理的应用,有效防止因保管不善而导致的资产损坏或被损的情况出现。

(三)确保企业财务内部信息的完整可靠

通过在企业内部建立完整的财务内部控制体系,可以进一步提高企业内部会计监督行为的发生,明确各部门之间的责权分配,加强对权力的约束,通过财务内部控制管理手段来及时纠正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的偏差,有效防范各类潜在风险的发生,保证企业安全稳定的运行,促进企业管理水平向着更加科学的轨道运行,夯实基础,提升综合竞争优势。同时可以对企业的各种活动进行相应的测定,还可以对企业财务活动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提供保障。

三、目前企业财务内控普遍存在的问题

(一)企业领导层缺乏重视

目前,很多中小企业的管理者对财务工作不重视、不了解,认为财务工作不需要内部控制流程,对财务内控管理制度的建设不重视,管理层凌驾于制度之上,造成制定的财务内部控制形同虚设或者选择性的执行。因此,企业财务内控建设缺乏有效的执行,自上而下难以形成全面的监管体系,使大多数企业的内部控制成了表面化的形式内容,腐败、舞弊现象增加,管理成本增大,从而影响企业的长远发展并且容易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

(二)财务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生搬硬套,与企业自身实际管理情况不匹配

目前,很多中小企业的财务内部控制制度大多模仿大型成功企业,且往往生搬硬套,没有按照自身的实际情况和特点进行重新评估、修改,没有根据企业的经济发展阶段进行相应的调整,使企业的财务内部控制管理制度过于老化、不切实际、执行困难。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有许多方面,但最主要的不外乎以下两个:一方面企业的管理层对财务不够重视、对财务内部控制制度了解较少,忽略财务内部控制制度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发挥的作用,从而没有意识到财务内部控制制度需要与企业的实际发展与经营活动进行有效的结合,对财务中的关键控制仍然停留在“一支笔”独大的状态;另一方面企业从上至下对财务内部控制的解读仅仅停留在表面和理论方面,没有认识到财务内部控制制度是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中的中心内容,且与企业的具体经济活动、经济发展阶段有着必然的密不可分的联系。从面导致制度多年不变,没有随着企业的经营发展或管理模式的变化而随之变化,使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僵化、老化。

(三)缺乏考核与反馈机制,财务内控的问题难以及时发现

财务内控缺陷的认定与发现是企业财务内部控制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但一些企业的内部控制无法及时发现并识别财务内控制度的缺陷,从而导致企业财务内控存在缺陷或漏洞时不能及时发现、认定、管理;企业也没有对内部控制实施定期审计的制度,导致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性缺乏评价和综合性分析机制,无法在日常监督、评价、绩效管理中发挥有效的作用。即使在常规审计中或是在日常运营中发现了企业财务内部控制制度存在的漏洞或没有得到有效执行,企业也没有在短时间制定相应控制手段和整改措施,导致企业财务内部控制效率低下甚至无效。

(四)企业上下风险意识薄弱

内部控制能够对企业的财务风险进行识别、控制,这也是企业建立内部控制很重要的一个考虑因素。但是,在很多企业的财务内部控制制度中,风险的识别与控制有所缺乏,无法形成有效的控制体系。导致企业的财务内控与整体内部控制、风险管理、企业管理无法进行有效的融合。由于财务内部无法很快地识别、控制风险,从而使多数企业的风险管理工作长期停留在事后补救阶段,无法消除、转移、降低企业的各种风险,导致因风险发生后带来的巨大经济损失,进而影响企业的发展。

猜你喜欢
完善措施现状
浅谈激励制度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论企业社会责任的法律规制
谈谈我国会计准则的实施与完善
互联网金融监管问题探讨
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基础类课程教学新探索
高中文言文实词教学研究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职业高中语文学科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
语文课堂写字指导的现状及应对策略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的现状与发展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