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理性思考

2020-06-08 10:46伍光明
关键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改革

伍光明

Rational Thoughts of the Reform of Talents Training Mode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WU Guang-ming

(Guizhou University of Commerce, Guiyang 550004, China)

【摘  要】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国家建设对于高素质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也应该顺应时代的发展,不断进行改革和完善。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需要打破现有教育模式的局限性,结合市场需求来实现。鉴于我国的经济体制发展模式有其特点,现阶段,我国的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存在许多问题,在专业设置、教育费用和课程实践等诸方面都需要进一步改革完善。论文将理性地探讨我国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现阶段的改革成果和未来的改革方向。

【Abstract】 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China's national economy and the continuous improvement of social living standards, the demand for high-quality talents in national construction is growing. The mode of talent training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hould also conform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imes, and constantly carry out reform and improvement. In order to achieve the reform of talent training mode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t needs to break the limitations of the existing education mode and combine with the market demand. In view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hina's economic system development mode, at this stage, there are many problems in the talent training mode of China's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which needs further reform and improvement in the aspects of specialty setting, education cost and curriculum practice. This paper will rationally discuss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talent training mode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China, the achievements of the reform at this stage and the direction of the reform in the future.

【关键词】人才培养;培养模式;改革

【Keywords】 talent training; training mode; reform

【中图分类号】C96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1069(2020)03-0106-02

1 引言

现阶段我国的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着一些弊端,影响到大学生的就业情况和经济的发展,这就需要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来进行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我国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不能只注重高等教育,也要增强高职教育的投入力度,而且目前的就业模式更多地趋向于大学生和工作岗位的双向互选,这就对大学生的实践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也是高校人才培养模式需要重视的一个因素,并且在课程的设计安排上也要与时俱进,推出更多适应市场规律的新课程。

2 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分类

2.1 高职生培养模式

高职教育的培养模式十分注重培养人才的实践能力,把社会实践和学校教育紧密联系起来,从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选择进入高职院校的学生本身也大都是自身职业规划较为明确的,所以对于专业技术的学习和动手操作能力都十分重视。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也不再局限于某一类专项能力,开始向全面型培养和创新性培养转变。

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经过长期的发展和改革,较之中等职业教育,需要更加注重人才的理论基础培养和综合素质教育,高职教育所培养的人才不仅要适应自身岗位的需求,也要对整体的工作流程和问题处理有所了解。

2.2 本科生培养模式

本科生的培养模式是現阶段最受重视和关注的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本科生的培养直接影响国家的人才梯队建设,对国家平均科技水平的提升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本科生的人才培养十分注重市场的需求反馈,培养出顺应时代发展需要的本科生也需要高校加大教育改革力度,从课程设置和考试模式等众多方面来分析应对。不同的本科院校有各自突出的办学理念,在人才培养方面的侧重点也各不相同,如教学型的大学在本科阶段十分注重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而研究型的大学在本科阶段则更注重经营型人才的培养[1]。

2.3 研究生培养模式

研究生培养模式与本科生的培养模式也有很大的区别,在研究生阶段更为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不再集中于基础知识的普及,而是致力于学生的专项发展。研究生可以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自己选择研究方向,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深入学习,这更加考验学生的自觉性和学习能力。目前的研究生培养模式有政府、企业和导师等不同的单位主导,学生也有继续深造和就业等多方向的选择。

2.4 成人教育培养模式

成人教育不限制学生的年龄,学生都是具有一定社会经验的成年人,学习形式有函授、脱产和半脱产三种。成人教育增加了国民受教育的机会,有利于国民整体素质的提高。近年来,成人教育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但是本科院校的大量扩招直接影响了成人教育的招生情况,这也就对成人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更多的挑战,如何通过改革来进一步提升成人教育的地位成为了一大难题,国家也十分重视成人教育的发展,提出了很多新的发展方案。

3 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3.1 课程设置

培養人才是高等院校最为重要的社会责任之一,如何改革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也越来越多地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培养人才的能力也是衡量高校实力与竞争力重要标准之一。随着时代的发展,虽然我国高校对许多外在的制度都进行了改革,但是在人才的培养模式上,还是基本保留了原来的模式。例如,本科生的课程和研究生阶段的课程是截然不同的,主修的课程和辅修的课程也有很大的差异,不同的院系之间设立的课程也完全独立没有联系,这样的人才培养模式具有很大的局限性,而且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教育资源的浪费。现阶段高校的课程设置,也不能很好的激发大学生的自主思维能力,很难培养出自学能力强,思维活跃的人才。这需要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改变目前的教学观念,在课程设置的规划上更加注重科学性和实践性,注重学生个性化思维的培养[2]。

3.2 教学方法

我国高校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师授课模式,本科阶段学生自学只占很小的一部分。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全部来自于老师的讲解,很少能独立地进行思考,老师也很少与学生就教学内容进行沟通。而学生更为期待的是启发式的教学,增强课堂的互动性。现阶段高校的授课模式并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反过来这也影响到了教师的授课热情。因此,高校应当更加注重教学方法的改革,增强师生之间的互动。

3.3 就业影响

现阶段我国高校对人才的培养与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存在着一定的偏差,由于大学生毕业之后不再有工作分配,而是自谋职业发展,所以现在的人才培养模式应该更多地考虑对学生未来的就业是否有所帮助。目前高校毕业生普遍存在着处理问题能力较弱,实践动手能力不足的问题,这也是用人单位十分看中的地方。虽然国家正在加大力度帮助大学生就业和创业,但是还是应该从根本上来解决教育阶段对大学生的培养问题,避免出现“毕业即失业”的情况。应对严峻的就业形势更加需要高校及时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如果培养模式有问题,势必会影响到学生未来的就业和发展[3]。

4 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方向

4.1 完善课程体系

在课程设置方面,既要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培养,也要重视学生的综合素质。对于一些基础课程可以实行联合教学,避免教育资源的浪费。对于课程成绩的考核标准,应当加入实践能力的考量。在课程设置上既要考虑群体的共性,也要尊重学生的个性,针对不同的专业领域制定不同的课程方案,在教学规模上也要考虑行业的未来发展来进行调整。

4.2 改善教学方法

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需要研究出更为科学的教学方法,在教学阶段增强课堂的互动性,这种互动不仅局限于师生之间,还包括学生们之间的团结协作。师生之间的互动可以提升课堂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兴趣,而学生们之间的互动可以培养团队精神和互助的能力,提高集体的凝聚力。在教学阶段也要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发觉学生的特质,做到因材施教。在教学方法的改革过程中要及时收集学生的反馈情况,调整改革的方向。

4.3 适应市场需求

目前大学生的就业形势极为严峻,要想改善大学生的就业情况,需要在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中更多地对市场需求进行考量。通过人才市场的选择来调整教学方案,改变教学内容,培养出适应时代发展的人才。高校也应当更加重视与优秀企业的合作,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课程实践机会,通过联合办学来培养社会经验丰富的实践型人才。只有增强校企之间的教学交流,才能提高毕业生的竞争力,改善毕业生的就业情况。

5 结语

综上所述,现阶段我国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仍存在着很多问题,传统的培养模式不能适应市场的飞速发展,也造成了部分学生的就业困难,必须及时对人才的培养模式进行改革。要从实际出发,在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上有针对性地进行调整,结合市场的需求来对培养模式进行改革。只有通过改革来提高高校的人才培养水平,才能保证为国家建设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提高我国的科技水平和经济实力。

【参考文献】

【1】彭敏.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的高校英语教学改革[J].文学教育(下),2019(07):154-155.

【2】魏美.双创视域下高校创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J].科技资讯,2019,17(19):242+244.

【3】杜金柱,吴建新.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管理会计教学改革路径分析[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9(03):277-278.

猜你喜欢
培养模式人才培养改革
服务地铁工学结合
青年农民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一图读懂供给侧改革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高职院校创客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改革创新
改革创新(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