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疆地区肥胖、糖尿病前期和2型糖尿病检出率及民族分布特征

2020-06-09 03:04唐慧张雪婷王翠喆高留喜冯家乐陈柯茹邓玉春王燕谢建新张君
实用医学杂志 2020年10期
关键词:哈萨克族腰围维吾尔族

唐慧 张雪婷 王翠喆 高留喜 冯家乐 陈柯茹 邓玉春 王燕 谢建新 张君

石河子大学1科研处,2医学院/新疆地方与民族高发病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新疆石河子832002);3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三师51 团医院(新疆石河子844000);4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乌鲁木齐830000)

自1975年以来,世界肥胖人数已增长近3 倍,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统计2016年18 岁以上成年人中有39%超重,且13%为肥胖。超重和肥胖已成为了一个全球性的健康问题。超重与肥胖不仅与其他慢性疾病(如:2 型糖尿病[1]、脂肪肝[2]、心脏病[3]、中风[4]、高血压[5]和癌症[6]等)相关,同时也给社会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中国新疆地区的肥胖患病率为26.5%、远高于全国水平[7]。

汉族、维吾尔族和哈萨克族是中国新疆地区的主要民族。由于文化、生活方式、饮食和遗传背景的不同,其2 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和肥胖的患病率也不同。分析新疆地区不同民族肥胖和T2DM 的发病特点,将有助于预防疾病的发生。2005年YAN 等[8]根据不同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将人群进行分组对维吾尔族和哈萨克族的T2DM 的患病率进行评估,结果发现维吾尔族糖尿病患病率分别为>5.19%(BMI <24 kg/m2)、6.14%(BMI:24 ~28 kg/m2)和12.27%(BMI ≥28 kg/m2),哈萨克族糖尿病患病率分别为0.54%(BMI <24 kg/m2)、1.56%(BMI:24 ~28 kg/m2)和3.75%(BMI ≥28 kg/m2)。2017年,WANG 等[9]评估了中国汉族和维吾尔族糖尿病患病率,分别为14.7%和12.2%。已有文献表明,大量研究着重于中国其他地区肥胖和2 型糖尿病的患病率,而新疆地区维吾尔族、哈萨克族、汉族的患病率尚未有大样本的研究去系统地描述,关于肥胖和T2DM 在民族间及相同民族不同性别间的发生模式也尚未见报道。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本数据由2017年新疆乌鲁木齐、吐鲁番、伊犁、石河子、喀什、玛纳斯、新源等11 个市(县)的县级以上医院提供,数据来源于18 岁以上汉族、哈萨克族、维吾尔族成年人健康体检,样本数据共87 748 份,样本信息包括:身高、体质量、BMI、腰围、空腹血糖(fasting plasma glucose,FPG)、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低密度脂蛋白(low-density lipoprotein,LDL)、高密度脂蛋白(high-density lipoprotein,HDL)等。本研究由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伦理审查委员会批准(2017-050-01),所有参与者在参与前均已被告知,所有参与体检的工作人员均经过培训。由于部分数据参与者并未提供,会存在部分个体不同指标缺失,导致总数不一致的情况。

1.2 诊断标准肥胖诊断采用《中国专家对超重/肥胖的医学营养治疗共识》中的标准:BMI ≥28 kg/m2,腰围≥85/90 cm为腹型肥胖。根据WHO指南[10],又将肥胖水平分为3个等级:30 kg/m2≤BMI <35 kg/m2为一级肥胖;35 kg/m2≤BMI <40 kg/m2为二级肥胖;BMI ≥40 kg/m2为三级肥胖。

糖尿病前期和糖尿病的诊断标准,采用新修订的《中国2 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7 版)》:6.1 ≤FPG<7.0 mmol/L 为糖尿病前期,FPG ≥7.0 mmol/L为T2DM。

TG、TC、LDL、HDL 等血脂异常的诊断使用2016年修订的《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和《高甘油三酯血症及其心血管风险管理专家共识》:将TG 分为4 组:TG <1.7 mmol/L为正常,1.7 ≤TG <2.3 mmol/L即为升高,2.3 ≤TG <5.6 mmol/L为临界升高,当TG ≥5.6 mmol/L为严重升高;将TC分为3 组:正常为TC <5.2 mmol/L,临界升高为5.2 ≤TC <6.2 mmol/L,严重升高为TC ≥6.2 mmol/L;将LDL分为4组:LDL <2.6 mmol/L 为理想水平,正常为LDL <3.4 mmol/L,临界升高为3.4 mmol/L ≤LDL <4.1 mmol/L,升高为LDL ≥4.1 mmol/L;HDL以1.0 mmol/L 为界限,低于1.0 mmol/L 即为异常。

1.3 数据分析

1.3.1 各生化指标分析根据数据类型及已有的文献,选择beta 分布作为各项指标分布的分析方法。根据性别、年龄、民族和地区的不同划分,描述了各指标在民族中的分布特征,以及在各民族内不同性别的分布特征。

1.3.2 统计学方法数据库采用SPSS 20.0(IBM SPSS Statistics version 20)建立,所有数据采用SPSS 20.0 进行分析。连续变量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进行分析,离散数据采用Mann-WhitneyU检测。所有统计检验均为双侧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在各民族内对糖尿病相关指标的风险进行评估,将不同民族的数据按T2DM 诊断标准FPG ≥7.0 mmol/L 进行分类,FPG ≥7.0 mmol/L 为患糖尿病,FPG <7.0 mmol/L 为未患病,3 个民族所有数据均以是否患糖尿病作为自变量,以与糖尿病相关的各项指标(性别、年龄、身高、体质量、BMI、腰围、TG、TC、LDL、HDL)为协变量进行分析。

2 结果

2.1 样本一般资料信息3 个民族所有受试个体的临床资料见表1。(1)汉族和哈萨克族的平均BMI 相同,且显著低于维吾尔族;汉族男性的平均BMI 明显高于哈萨克族和维吾尔族男性,维吾尔族高于哈萨克族;维吾尔族女性的平均BMI 明显高于哈萨克族及汉族女性,哈萨克族女性的平均BMI 高于汉族女性;维吾尔族女性和汉族男性的平均BMI 均属于超重(24 kg/m2<BMI ≤28 kg/m2)。(2)维吾尔族的腰围明显高于哈萨克族和汉族,哈萨克族高于汉族;汉族和维吾尔族的FPG 水平高于哈萨克族,汉族显著高于维吾尔族;维吾尔族血清TG 含量显著高于哈萨克族和汉族,汉族高于哈萨克族;性别对腰围、FPG 和TG 无影响。(3)在3 个民族中哈萨克族血清TC 含量最高,维吾尔族最低;男性个体中汉族的TC 水平最低,哈萨克族高于维吾尔族;女性个体中哈萨克族TC 水平最高,维吾尔族最低。(4)汉族血清LDL 含量显著高于其他两个民族,哈萨克族与维吾尔族之间未见显著差异;在男性个体中,汉族LDL 含量显著高于哈萨克族,哈萨克族个体显著高于维吾尔族个体;在女性群体中,汉族高于哈萨克族和维吾尔族,维吾尔族显著高于哈萨克族,但未见显著差异。(5)哈萨克族血清HDL 含量显著高于汉族和维吾尔族,汉族在3 个民族中最低;在男性个体中,维吾尔族血清HDL 含量最高,汉族最低;在女性个体中,哈萨克族血清HDL 含量最高,显著高于其他两个民族,汉族血清HDL 含量最低。

表1 一般资料信息Tab.1 The basic data of Han,Kazakh,Uyghur ±s>

表1 一般资料信息Tab.1 The basic data of Han,Kazakh,Uyghur ±s>

注:与汉族相比,aP <0.01;与维吾尔族相比,bP <0.01。空腹血糖(FPG)检测的是早餐前空腹至少8 ~10 h 不进食,除饮用水外的血浆;TG:甘油三酯;TC:总胆固醇;LDL:低密度脂蛋白;HDL:高密度脂蛋白。以上数据包括了部分性别及指标缺失的个体

指标年龄(岁)样本量身高(cm)样本量体质量(kg)样本量BMI(kg/m2)样本量腰围(cm)样本量FPG(mmol/L)样本量TG(mmol/L)样本量TC(mmol/L)样本量LDL(mmol/L)样本量HDL(mmol/L)样本量汉族男性44.03±13.60 19 260 1.73±0.06 19 295 75.84±11.87 19 295 25.39±3.36 19 295 86.74±10.36 3 254 5.83±2.21 4 158 1.84±1.56 16 887 4.51±0.96 16 887 2.85±0.81 16 692 1.14±0.35 9 264女性42.97±12.98 18 152 1.61±0.06 18 201 60.64±9.14 18 201 23.33±3.34 18 201 82.08±10.77 4 260 5.50±1.74 4 998 1.19±0.86 15 144 4.43±0.94 15 144 2.68±0.81 15 036 1.16±0.40 8 592总数43.52±13.31 37 520 1.67±0.08 37 640 68.46±13.06 37 640 24.39±3.50 37 640 84.10±10.84 7 514 5.65±1.98 9 171 1.54±1.32 32 046 4.48±0.95 32 046 2.77±0.82 31 735 1.15±0.37 17 863哈萨克族男性41.67±13.98a 4 761 1.70±0.07ab 4 761 70.99±12.63ab 4 789 24.63±3.99ab 4 789 86.77±11.76b 4 636 4.66±1.37ab 2 156 1.20±1.04ab 2 148 4.96±1.18ab 2 148 2.77±0.94ab 2 121 1.51±0.42ab 2 121女性40.28±13.32a 6 287 1.59±0.07ab 6 315 61.06±11.65a 6 315 24.20±4.42ab 6 315 83.09±11.89ab 6 101 4.55±1.18ab 2 903 0.97±0.66ab 2 871 4.76±1.14ab 2 871 2.52±0.85a 2 839 1.59±0.45ab 2 839总数40.89±13.62a 11 074 1.64±0.09ab 11 156 65.36±13.04ab 11 156 24.39±4.24b 11 156 84.68±11.97ab 10 737 4.60±1.27ab 5 070 1.07±0.85ab 5 030 4.85±1.16ab 5 030 2.63±0.90a 4 968 1.56±0.44ab 4 968维吾尔族男性41.67±15.31a 14 882 1.67±0.07a 15 445 69.70±12.58a 15 445 24.87±4.17a 15 445 89.15±12.16a 15 307 5.26±1.89a 9 614 1.91±1.48a 6 595 4.71±1.34a 6 565 2.68±0.80a 4 161 1.62±0.64a 4 161女性40.38±13.13a 21 835 1.56±0.06a 22 548 61.37±12.05a 22 548 25.10±4.71a 22 548 86.41±12.67a 20 163 5.11±2.08a 13 845 2.31±1.60a 9 546 3.81±1.89a 9 546 2.54±0.81a 6 975 1.46±0.70a 6 975总数40.86±14.06a 37 282 1.61±0.09a 38 951 64.85±12.93a 38 951 25.02±4.50a 38 951 87.59±12.53a 35 470 5.17±2.02a 23 769 2.14±1.56a 16 473 4.18±1.74a 16 443 2.60±0.81a 11 281 1.52±0.68a 11 281

2.2 不同民族和性别肥胖、糖尿病前期和糖尿病的检出率不同

2.2.1 肥胖检出率维吾尔族肥胖检出率(23.28%)是汉族的1.58 倍(14.75%),哈萨克族肥胖检出率(18.31%)是汉族的1.24 倍。哈萨克族女性肥胖检出率是男性肥胖检出率的1.37 倍,维吾尔族女性肥胖检出率是男性肥胖检出率的1.72 倍,而在汉族个体中,男性肥胖检出率是女性的2.42 倍(图1A)。根据性别和年龄进行划分,发现维吾尔族和哈萨克族的女性和男性在40 ~44 岁出现患病高峰;汉族的女性和男性在45 ~49 岁出现高峰(图1C)。汉族(89.74%)和哈萨克族(90.97%)的腹型肥胖检出率低于维吾尔族(94.05%),并且在3 个民族中,女性的所占比例始终高于男性(图1B)。

2.2.2 糖尿病前期和T2DM 的检出率糖尿病前期检出率:汉族为7.39%,哈萨克族为2.3%,维吾尔族为5.8%(图1E)。T2DM检出率:汉族为11.81%,哈萨克族为2.24%,维吾尔族为5.49%,汉族的T2DM 检出率为哈萨克族5.27 倍,是维吾尔族的2.45 倍,汉族显著高于哈萨克族和维吾尔族(图1D)。与T2DM组相比,维吾尔族的糖尿病前期比例高于T2DM组,汉族的比例则正好相反。

无论是糖尿病前期还是T2DM组,哈萨克族个体的检出率都处于较低水平。根据性别和年龄进行划分,所有的民族都至少有两个患病高峰,汉族男性:年龄45 ~49岁,75 ~79岁,汉族女性:年龄50 ~54岁,70 ~74岁;哈萨克族与其他民族不同,具有3 个患病高峰,男性:40 ~44 岁、55 ~59 岁、70 ~74 岁,女性:40 ~44 岁、55 ~59 岁、65 ~69 岁;在维吾尔族个体中,男性:40 ~44 岁,65 ~69 岁,女性:45 ~49 岁,55 ~59 岁(图1)。

2.3 BMI、腰围、FPG、TG、TC、LDL、HDL 在不同民族和性别间的分布

2.3.1 BMI 的分布低BMI 组(BMI<18.5 kg/m2)中,汉族、哈萨克族和维吾尔族分别占2.94%、4.31%和4.16%;正常组(18.5 kg/m2≤BMI <24 kg/m2)分别为44.76%、48.31%、41.92%;超重组(24 kg/m2≤BMI <28 kg/m2)37.51%,29.05%,30.46%。一级肥胖中,汉族占5.59%,哈萨克族占8.12%,维吾尔族占10.99%;二级肥胖的比率分别为0.5%、1.67%和2.3%;三级肥胖的比率分别为0.1%、0.36%和0.43%(图2A)。同时我们发现大部分汉族男性集中在超重组。对肥胖个体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哈萨克族和维吾尔族女性的肥胖率普遍高于男性,而汉族男性的肥胖率始终高于女性(图2C)。

2.3.2 腰围的分布根据指南的标准,男性正常腰围≤90 cm,女性正常腰围≤85 cm。汉族、哈萨克族和维吾尔族的腰围异常率分别为39.25%、39.65%和50.51%(图3A)。同时与其他组相比,维吾尔族女性呈现出不同的趋势(图3B),在腰围异常的群体中,随着腰围的增加,其比例也在上升。

2.3.3 FPG的分布低血糖个体(FPG <2.8 mmol/L)中,汉族、哈萨克族和维吾尔族分别为0.14%、1.24%和1.94%;在正常个体(2.8 mmol/L ≤FPG <6.1 mmol/L)中,3 个民族分别为80.73%、94.24%和86.75%;在糖尿病前期个体(6.1 mmol/L ≤FPG <7.0 mmol/L)中,汉族、哈萨克族、维吾尔族3 个民族的比例分别为7.39%、2.29%、5.81%;在2 型糖尿病组(7.0 mmol/L ≤FPG <11.0 mmol/L)中,汉族(8.85%)高于维吾尔族(3.61%)和哈萨克族(1.62%);而高血糖组(FPG ≥11.0 mmol/L)中,哈萨克族最低(0.61%),维吾尔族次之(1.88%),汉族最高(2.9%)(图2B)。当FPG ≥7.0 mmol/L 时,3 个民族男性均高于女性(图2D)。

2.3.4 TG、TC 含量的分布血清TG 含量在正常范围的比例分别是:汉族71.24%、哈萨克族88.23%、维吾尔族49.70%;血清TG 含量临界升高的比例分别为:汉族13.43%、哈萨克族4.95%、维吾尔族29.70%;血清TG 含量严重升高的比例分别为:汉族1.63%、哈萨克族0.42%、维吾尔族3.12%(图3C)。从性别上可以看出,维吾尔族女性和汉族男性在临界升高组中所占比例较高,而在其他民族中,女性和男性均呈下降趋势;在异常组中,男性的血清TG 含量均高于女性,而在临界升高组中,维吾尔族女性高于男性(图3D)。

血清TC 含量在正常范围的比例分别是:汉族80.09%、、哈萨克族64.75%、维吾尔族73.73%;血清TC 含量临界升高的比例分别为:汉族15.70%、哈萨克族23.18% 、维吾尔族17.89%;血清TC 含量严重的比例分别为:汉族4.2%、哈萨克族12.07%、维吾尔族8.37%(图3E)。根据性别进行划分后进行分析发现,除汉族外,男性比例均高于女性(图3F)。

2.3.5 LDL 和HDL 含量的分布血清LDL 含量在正常范围的比例分别是:汉族34.84%、哈萨克族29.45%、维吾尔族32.99%;血清LDL 含量在临界升高的比例分别是:汉族14.87%、哈萨克族11.43%、维吾尔族14.24%;血清LDL 含量升高的比例分别是:汉族5.79%、哈萨克族6.24%、维吾尔族2.41%(图3G)。当LDL ≥3.4 mmol/L 时,3 个民族的男性比例均高于女性(图3H)。在血清HDL 异常的个体中,汉族(37.26%)高于维吾尔族(15.84%)和哈萨克族(6.16%)(图3I)。汉族和哈萨克族男女血清HDL异常比例基本相等,而维吾尔族女性(21.62%)高于男性(6.66%)(图3J)。

图1 不同民族的不同性别肥胖、糖尿病前期和2 型糖尿病的检出率Fig.1 Detection rates of obesity,pre-diabetes and T2DM in different ethnic groups and genders

2.3.6 各民族与2 型糖尿病相关的风险因素不同民族2 型糖尿病个体的性别、年龄、身高、体质量、BMI、腰围、TG、TC、LDL、HDL 的多元Logistics回归分析见表2。年龄、腰围、TG 是汉族2 型糖尿病的风险因素;年龄、体质量、TG、LDL 为哈萨克族2 型糖尿病的风险因素;性别、年龄、体质量、BMI、腰围、TG、TC 是维吾尔族2 型糖尿病的风险因素。

2.4 新疆地区不同性别和区域的肥胖、糖尿病前期和2 型糖尿病检出率

2.4.1 肥胖检出率按照不同的区域,新疆北部地区肥胖比例为15.6%,东部和南部分别为21.5%和23.2%(图4A)。根据性别进行划分后结果显示,在男性个体中,新疆北部(20.1%)高于东部(18.1%)和南部(17.7%)(图4B);在女性个体中,南部(24.1%)高于东部(23.8%)和北部(11.0%)(图4C)。

2.4.2 糖尿病前期的检出率糖尿病前期的检出率比较的结果显示:新疆北部地区(13.4%)明显高于东部(4.5%)和南部(5.7%)(图4D),并且在男性群体中(图4E)不同地域检出率的分布与全部个体呈现相同的结果;而在女性个体中(4.7%)与其他地区相比,南部地区的检出率明显低于其他地区(图4F)。

图2 不同民族的不同性别间BMI、FPG 的分布Fig.2 Distribution of BMI,FPG in different ethnic groups and genders

2.4.3 T2DM 的检出率新疆北部地区(7.2%)和东部地区(6.2%)2 型糖尿病的检出率高于南部地区(4.8%)(图4G),而在南部地区男性2 型糖尿病的检出率高于女性(图4h、4I)。新疆北部和南部地区的糖尿病前期检出率相对高于2 型糖尿病检出率,新疆东部地区的糖尿病前期检出率低于2型糖尿病检出率(图4D、4G)。

3 讨论

2015年全球疾病负担研究报道了195 个国家25年来超重和肥胖对健康的影响,提示肥胖的流行在世界范围内正在迅速增长。1980年和2015年间中国肥胖患病率逐年增加,截止2015年已达10.53%[11]。2016年一项在乌鲁木齐的进行的调查报告表明,该地区肥胖的患病率为19.9%,汉族、哈萨克、维吾尔族肥胖的患病率分别为12.12%,21.67%和29.32%[12]。在本研究中,汉族、哈萨克族和维吾尔族的肥胖检出率分别为14.75%、18.31%和23.28%,与其他研究结果基本一致。此外,本研究根据腰围分析了肥胖的类型,发现维吾尔族的腰围呈上升趋势,这与其腹型肥胖率高的结果一致,女性是维吾尔族腹型肥胖比例高的主要原因。

图3 各指标在不同民族内的分布Fig.3 Distribution of various index in different ethnic groups

肥胖后主要表现为血脂异常[13]。在本研究中,维吾尔族的平均TG 水平高于正常水平(2.14vs. 1.7 mmol/L),汉族(1.54 mmol/L)和哈萨克族(1.07 mmol/L)处于正常水平(<1.7 mmol/L)。高甘油三酯血症(hypertriglyceridemia,HTG)是我国最常见的血脂异常类型,T2DM 常伴有HTG[14],这与本研究结果一致:维吾尔族具有较高的T2DM 检出率。此外,本研究还发现,哈萨克族的TC 水平高于其他民族,这可能与他们以牛、羊肉和牛奶为主等饮食习惯有关,这些食物含有较多的胆固醇和饱和脂肪酸[15]。此外,哈萨克族特有的遗传背景也可能导致TC 含量增加,最近的研究表明,在一个中国哈萨克族家系成员中发现LIMA1 基因的一种罕见移码变异,导致该家族血清LDL 水平降低[16]。2013年,宁光及其团队报告了在中国成年人中T2DM 患病率为11.6%,糖尿病前期患病率为50.1%[17]。另一项研究显示,在中国西北地区,T2DM 检出率为20.7%[18]。虽然这些研究提供了中国T2DM 的总体患病率和不同区域的患病率,但尚未有研究系统地描述新疆不同民族T2DM 检出率的差异。在本研究中,中国汉族T2DM 检出率为11.81%,哈萨克族T2DM 检出率为2.24%,维吾尔族T2DM 检出率为5.49%,与YAN 等[8]的研究结果相似,维吾尔族T2DM 的检出率高于哈萨克族,这可能与维吾尔族腹型肥胖检出率较高有关。

表2 糖尿病相关风险因素Tab.2 Risk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diabetes from multilevel logistic regression

图4 新疆不同区域肥胖、糖尿病前期和2 型糖尿病的检出率Fig.4 The detection rate of obesity,prediabetes and T2DM in different region in Xinjiang

在本研究中,新疆南部、东部地区的肥胖检出率更高,北部与东部地区糖尿病前期的检出率更高,北部地区2 型糖尿病的检出率更高。推测其中一个原因可能是民族的分布不同,新疆北部地区主要是汉族和哈萨克族,而东部和南部主要是维吾尔族。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特殊的饮食习惯,维吾尔族的饮食习惯容易积累更多的能量,更容易变胖,此外,也可能与遗传背景不同有关[19-20]。同时,收入水平也是导致肥胖患病率不同的原因之一,大量研究已经证明了收入与肥胖的关系,低收入更容易导致肥胖[11,21-23],而新疆北部地区的收入要高于其他地区。

新疆地区主要民族与T2DM 相关的风险因素分析结果表明:虽然3 个民族均有共同的风险因素年龄、TG,体质量是哈萨克族和维吾尔族共有的风险因素,腰围是汉族和维吾尔族共有的风险因素等。但由于社会背景[24]、生活方式和遗传背景[25]的不同,仍然存在民族特有的T2DM 风险因素,LDL 是哈萨克族T2DM 的风险因素;性别、BMI和TC 只影响维吾尔族。本研究结果将为中国新疆地区T2DM 的预防提供基础数据和理论依据。

猜你喜欢
哈萨克族腰围维吾尔族
腰围增加1厘米相当于老了1岁
写作教学中融入哈萨克族民俗文化的策略研究
哈萨克族小学生识字策略探究
选腰围 试戴半小时
适彼乐土
关于对哈密维吾尔族刺绣的研究
腰围佩戴有讲究
浅析新疆哈萨克族民间劳动舞蹈的动作来源与发展规律
维吾尔族老人长寿三要诀
一位维吾尔族老人的关爱情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