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黏原油海底管道停输流动安全保障研究

2020-06-09 09:22张文欣
石油和化工设备 2020年5期
关键词:冷启动输油管道流体

张文欣

(中海油研究总院有限责任公司, 北京 100028)

1 前言

渤海某油田A平台所产原油为高黏原油(流体性质见表1),与同期相邻的新开发油田B平台,分别新建海底输油管道输送至C平台,并依托C平台至D平台的输油管道,最终输送至终端。虽然A平台高黏原油凝点低于海管埋地处最低环境温度(4℃),但因其黏度对温度较敏感,停输工况下随着管内流体温度降低,黏度增大,导致冷启动或置换压力较高,且区域供电较为复杂,需进行不同失电停输工况的流动安全保障研究,以满足安全再启动要求。

图1 区域平台示意图

表1 A平台至C平台海管输送流体黏温数据 (mPa·s)

表2 C1平台至D平台海管输送流体黏温数据 (mPa·s)

表3 D平台至终端海管输送流体黏温数据 (mPa·s)

2 停输流动安全保障研究

该区域平台和海管相互连接,各平台供电情况不同,且依托平台应急电源不足,导致失电后停输再启动和置换较为复杂。该区域停产工况分为以下三种,现对每种停产工况进行再启动或置换分析:

工况一:A平台失电;工况二:C2平台失电(C2平台为C平台供电);工况三:D平台失电(区域失电)。

2.1 工况一:A平台失电

对于高黏低凝输油管道,长时间停输后不会凝管,管内流体温度降至环境温度,可进行冷启动,冷启动的计算分析如下:

表4 A平台至C平台海底输油管道冷启动分析

通过表4可知,该管道冷启动时间较长,因此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应优先进行置换。计划置换与应急置换流程一致。

表5 A平台至C平台海底输油管道置换分析

由于随着管内流体温度降低,黏度增大,置换压力增加,因此在以下时间内必须启动置换流程,使置换压力可以满足要求。工况一的A平台失电工况下,仅需要置换A平台至C平台海管,其他海管均可正常输送。

表6 A平台至C平台海底输油管道置换流程启动时间要求

2.2 工况二:C2平台失电

C2平台为C平台供电,当C2平台失电时,因C平台至D平台为高黏低凝原油管道,长时间停输后不会凝管,经模拟计算,约500小时后管内流体温度降至环境温度,此时冷启动分析如下:

表7 C平台至D平台海底输油管道冷启动分析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冷启动时间较长,因此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应优先进行置换。当C2平台计划停产时,先对上游管道进行计划置换,同工况一。根据原设计,该管道采用C1注水泵作为置换泵(孔板后排压2650kPaA)且未挂应急电。计划置换流程如下:

表8 C平台至D平台海底输油管道置换分析

随着管内流体温度降低,黏度增大,置换压力增加,因此在以下时间内必须启动置换流程,使置换压力可以满足要求。

表9 C平台至D平台海底输油管道置换流程启动时间要求

若C2平台应急失电,则应立即启动A平台至C平台和C1平台至D平台海管置换流程,B至C2平台海管可将管内流体置换存储至C2平台。因C1平台原设计无应急置换流程,需利用上游置换流体置换C1至D平台海管。因A平台中期水源井转为注水井,置换介质改为海水。为避免海水腐蚀,可考虑A平台至C平台海管管内流体置换完全后,再开启B平台置换流程(与A平台同时置换,并在4h内完成置换),利用B平台水源井水对C1至D平台海管进行置换。

表10 C平台至D平台海底输油管道应急置换分析

2.3 工况三:D平台失电(区域失电)

D平台至终端输油海管高黏低凝原油管道,长时间停输后不会凝管,约500h后管内流体温度降至环境温度,可进行冷启动,分析计算如下:

表11 D平台至终端海底输油管道冷启动分析

因该输油管道较长(71km),导致冷启动时间较长,因此当D平台计划失电时,对该管道优先进行置换。先对上游管道进行计划置换,同工况一、二分析。根据原设计,该管道采用D平台注水泵作为置换泵且未挂应急电。计划置换流程如下:

表12 D平台至终端海底输油管道置换分析

随着管内流体温度降低,黏度增大,置换压力增加,因此在以下时间内必须启动置换流程,使置换压力可以满足要求。

表13 D平台至终端海底输油管道置换流程启动时间要求

当D平台应急失电时,若在极端工况下,D平台长时间无法恢复主电,A平台至C平台输油海管(约100h)、C1平台至D平台输油海管和D平台至终端输油海管在长时间停输后(约500h)流体温度降至环境温度,恢复主电后,均可进行冷启动操作。其他管道凝点低,无需置换,可在恢复主电后直接启动。通过上述分析可知,各管道冷启动时间均较长,因此通过与现场作业方沟通,该区域失电后在2h内可恢复主电,另一区域失电后48h内恢复主电。

经过模拟计算,若2h内恢复主电,则各海管可直接热流体启动外输;即使考虑失电停产后48h内恢复主电,可直接用外输泵用外输热流体顶挤启动至正常外输,避免了流程的切换,计算结果如下:

表14 各海底输油管道停输再启动计算分析

3 结论

海底管道是海上油气开发生产的生命线,对于高黏低凝原油管道输送管网,停输后的流动安全保障分析极为重要[2]。区域失电工况复杂,老旧平台的设计未考虑应急电的供应等都使得再启动分析难度加大。本文充分利用输油管网内的平台水源和设备,进行了各种失电工况下的各条海管的停输再启动分析,可有效缩短再启动的时间并简化流程,为高黏低凝海底输油管道的停输流动安全保障提供一定的指导。

◆参考文献

[1] 陈晶华,付璇. 海底原油管道停输温降的Fluent模拟[J].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2014,27(2):93-96.

[2] 唐宁依,张公涛,钱欣,等. 海上高凝原油管道流动安全保障方案研究[J].油气田地面工程,2018,37(1):47-50.

猜你喜欢
冷启动输油管道流体
轻型汽油车实际行驶排放试验中冷启动排放的评估
纳米流体研究进展
流体压强知多少
Evaluation of Arctic Sea Ice Drift and its Relationship with Near-surface Wind and Ocean Current in Nine CMIP6 Models from China
输油管道安全生产运行控制措施分析
输油管道设备的预知性维修和多元化维修
基于PEMS试验的重型柴油车冷启动 排放特征研究
基于学习兴趣的冷启动推荐模型
山雨欲来风满楼之流体压强与流速
硝烟无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