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无障碍设计在市政道路设计中的体现

2020-06-09 03:34周俊
建筑与装饰 2020年10期
关键词:道路建设无障碍设计体现

周俊

摘 要 众所周知,无障碍设计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是一个城市文明和进步的重要标志,当前已经在市政道路设计中得到广泛认可及应用,并且已经成为市政道路设计环节中较为重要的内容,基于此,本文主要探讨无障碍设计在市政道路设计中的应用进行探讨。

关键词 无障碍设计;道路建设;市政设计;体现;作用

1道路无障碍设计产生的背景

众所周知,我国作为世界人口大国,在庞大的人口基數下,人口老龄化现象日益严重,残疾人、老年人等人口数量越来越多,这些人在出行和生活中都存在很大的不便,需要政府和相关部门提供一定的帮助,使这些弱势群体更好地生活,所以,如何保证他们的日常出行成为当前市政企业需要认真探讨的课题,因此,国家和政府为残疾人与老年人等构成的特殊群体设立了许多方便出行与生活的政策,希望通过这些政策的实行为他们的日常出行提供方便,提高人们的幸福感,也可以通过这些政策的出台减轻交通压力[1]。

2市政道路无障碍设计理念

近些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市政道路已经成为城市基础设施中较为关键的一部分,而市政道路无障碍设计也应该符合时代发展的需求,在传统的无障碍理念中,无障碍设计主要是针对我国的病残人群,主要目的是为了方便这些病残人群的出行和在信息上的交流,保障他们能够正常地参加社会公共活动,保障他们的基本权利。若想推动城市基础建设的进程,设计人员应该对其进行创新和研究,详细分析并有效处理障碍人群出行不便的问题,市政道路设计人员就应该对无障碍设计理念进行重新认识,逐渐完善道路设计方案,进而设计出可以符合所有群体出行需求的无障碍道路。

2.1 以人为本理念的渗透

在市政道路无障碍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应该根据道路建设周边的实际情况和使用人群进行调查,我国人口大体上可以分成2种不同的类型:①身体和心理都较为健康的人群,他们具有正常的活动能力和社交群体,能够正常地工作、生活和学习;②生活较为不方便,并且他们的行动和生活会因为身体的障碍而受到限制的人群。使他们共同参与到道路设计工作中,在尊重他们的意见和建议的同时,尽可能地确保设计中的所有环节均可以符合他们的需求,将以人为本理念渗透到市政道路设计所有环节中[2]。

2.2 资源的优化和整合

市政道路无障碍设计是一项系统性较强的工程,在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应该全面考虑道路的完整性,不能单方面只考虑无障碍服务,应将无障碍设计融入市政道路整体设计中,实现无障碍设计与其他区域设计的无缝连接,在保证障碍人群出行便捷的同时,也应该确保市政道路的一体性,进而达到资源优化设计完整的目的。

2.3 道路设计的基本原则

在市政道路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应该在遵守即安全性原则、实用性原则、易操作原则以及方便性原则四项基础原则的前提下,再着重考虑无障碍设计原则,进而结合实际设计出便于残疾人出行的道路。在实际生活中,残疾人数量较多、分布广泛,因此设计人员更应该重视每条道路的安全性和实用性,在保证道路安全的基础上,还应该考虑施工操作的难易程度和路线的快捷性。

3市政道路的无障碍设计策略

3.1 市政道路肢体障碍设计方法

道路上的坡道主要有两种形式,分别为行进坡道和缘石坡道。其中,行进坡道实质上就是存在坡度的人行道,坡度相对较低,可满足乘坐轮椅障碍者的出行需求;缘石坡道主要建设在人行横道的道口处或建设在人行横道的两端,具体形状与路缘石的高度和位置息息相关,其宽度以1.5m为宜,可以使乘轮椅的人群能够通过坡道更好地进入人行道,方便了乘坐轮椅人群的出行。我国绝大多数市政道路的人行道都会比路面高出12~20cm,在对缘石坡道的坡度进行设置的过程中,坡度不得低于1∶30。因此,在市政道路建设过程中,要注意在人行道的各种路口设置缘石坡道,并且缘石坡道应该设置在人行道的范围内,与人行横道的建设相对应。

3.2 市政道路语言障碍设计方法

在标志标线上添加色彩强烈的颜色,标识牌的位置应该显眼,易于发现,其内容应简单明了,使人能够一目了然。标识牌文字需凹凸有致,大小适宜,配置对应的盲文,以便视觉障碍者获取信息。由于不同人群的记忆能力、视力会存在一定差别,老年人和幼儿大多很难明确标识牌上的内容,此时就需要进行具体的表达设计,对原有的文字与符号实施再加工,使其可以被弱势群体准确识别。在实际的道路设计过程中,应尽量使用简洁明了的图形、符号。此外,具体的文字符号应采取填充的方式。

3.3 市政道路视觉障碍设计方法

盲道主要是在人行横道上有一种凹凸不平,与人行道不同的地面砖。盲道采用与普通人行道不同的地面砖,主要是为了使视力残疾者产生不同的脚感,通过脚感的不同辨别方向和路况。盲道分为行进盲道和提示盲道2种类型。行进盲道使用的地面砖表面呈条形状,可以指引视力残疾者通过脚感或通过盲杖的触感判断方向。行进盲道的起点和终点处都应设置长度大于行进盲道的提示盲道。提示盲道使用的地面砖表面呈圆点状,主要铺设在盲道的转弯处,用以提醒视力残疾者前方有转弯,也会铺设在终点和有服务设施的位置,以提醒视力残疾人士前方道路设施的变化。导盲路牌大多高1.3m,与盲道边缘的距离通常在0.6~1.0m之间,路牌上的信息以盲文为主,内容需简洁明了,触感强烈,这样不仅不会妨碍视觉障碍者的正常通行,还更便于他们停步触摸,同时也需要标有明文,防止其遭到破坏。在盲道铺设过程中,要注意盲道表面触感部分的地面砖与人行道所铺设的地砖厚度一致,防止视力残疾人士在行走过程中因为高度差不一致而发生危险。盲道的铺设应较为连续,铺设途中不能有电线杆和树木一类影响视力残疾人士正常向前行走的障碍物,盲道的途中也不能设置井盖,防止井盖丢失导致视力残疾人士在行走过程中发生危险。

4结束语

总而言之,伴随着城市的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社会各界对于障碍人群的关注力度也逐渐上升,其中市政道路的无障碍设计就是其中重要的体现,将无障碍设计应用在市政道路的建设中,是社会人文关怀的进步,是城市发展的成熟表现,因此,在市政道路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应该坚持“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并在道路设计中着重体现无障碍设计理念,进而为所有人群提供公平享受方便出行的权利,达到推动社会文明建设和发展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王斌.关于无障碍设计在市政道路设计中的研究及应对方法[J].新华网,2014,8(14):31-32.

[2] 宋敏.市政道路设计中的无障碍设计分析[J].中华民居(下旬刊),

2014,(5):79.

猜你喜欢
道路建设无障碍设计体现
关于道路工程建设项目及施工企业管理若干见解
市政工程城市道路施工技术研究
浅谈城市规划与道路建设规划
基于人文关怀的无障碍居老住宅空间设计
浅谈残疾人居住空间无障碍设计
老年人无障碍专用座椅设计研究
浅谈公路施工中的软土路基处理
情感教学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体现
艺术品位在生活中的体现
音响符号在舞台表演中作用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