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翻耕深度对浦薏6号产量的影响研究

2020-06-09 12:32严小妹
种子科技 2020年9期
关键词:产量影响

严小妹

摘   要:浦城薏苡长年山地种植,翻耕深度不一,为了解适宜薏苡生长的翻耕深度,试验了山地不同翻耕深度对浦薏6号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浦城山地种植浦薏6号,翻耕深度>35 cm分蘖力差,百粒重低,产量下降;翻耕深度<15 cm或者免耕,单株粒数减少,结实率降低,单株籽粒重下降,导致减产;翻耕深度在25 cm时,产量性状最佳,是适宜浦城山地的翻耕深度。

关键词:不同翻耕深度;浦薏6号;产量;影响

文章编号: 1005-2690(2020)09-0006-02       中图分类号: S519       文献标志码: B

薏苡为禾本科作物,其种子称为薏米、薏苡仁、米仁。中医认为:薏米性甘,微寒,有强筋骨、健脾胃、消水肿、去风湿、清肺热等功效,属药食两用食物。薏苡有着优良的环境适应性,是禾谷类作物改良的优质种质[1]。

福建浦城有4 000多年的薏米种植历史,因地理环境独特,适宜薏苡的生长,所产薏米粒大、色白、饱满,药典特称“浦米仁”[2]。2008年,因浦城薏米富含多种营养物质,蛋白质(17%)与脂肪(5.8%)含量高,特有的“糯、甘、稠”品质,获得国家地理产品保护标志[3],并被编入《中国土特名产辞典》[4]。目前,浦城薏米种植面积约2 000 hm2,年总产量超过6 000 t,产品远销东南亚、日本、欧美等国。

浦薏6号源于浦城县地方薏苡,是用集团选择法选育的品种,2011年通过福建省品种认定,是浦城薏米地标产品的核心品种[5]。该品种适应性广(福建省海拔300~600 m皆可种植)、品质好、产量较高,浦城当地多以山地种植为主,农户普遍认为山地种植是浦城薏米品质优良的主要因素之一。

山地种植薏苡农事操作不便,费工费时,而且容易导致生产上管理粗放,有无翻耕或翻耕深浅的标准不一。一般而言,土地翻耕深度会影响土壤的营养条件与作物的吸收能力,从而影响生育期、株高、分蘖数、结实率等性状,最终影响产量。目前,尚未见到山地翻耕深度对薏苡产量影响的报道。

本试验研究了不同翻耕深度对浦薏6号生长的影响,以寻求满足浦薏6号高产的翻耕深度,为浦薏6号的栽培与生产提供依据。

1   试验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品种

浦薏6号。

1.2   试验地概况

试验于2018年5—11月在浦城县官路乡官路村进行。试验地选择在向阳的15°~20°的山坡地上,整个地块平坦,斜度相近,水源条件好,土质为沙壤土,地力均匀,前茬作物为油菜,肥力中等。

肥料组合:底肥施氮、磷、钾含量为15%的复合肥1 200 kg/hm2,分蘖盛期追施450 kg/hm2,孕穗期再施150 kg/hm2同样的复合肥。

1.3   试验设计

单因素随机试验,翻耕深度设4个水平:A1深耕,耕作35 cm;A2常规,耕作25 cm;A3轻耕(CK),耕作15 cm;A4免耕。试验设3次重复,12个小区,小区面积为24 m2(4 m×6 m)。

人工直播,穴播4粒,当苗长到3片真叶时,结合除草间苗;6片真叶时定苗,穴留2苗。其他管理同大田。

1.4   测定项目和方法

薏苡成熟后,各小区随机取样5穴进行考种,调查株高、分蘖数、总粒数、结实率、百粒重、单株粒重、瘪粒数,以及单株的总粒重、结实率,并进行小区实割测产。

1.5   统计方法

根据格布鲁斯检验剔除大田数据异常值。数据分析采用EXCEL软件,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

2   试验结果与分析

2.1   生育期的差异

从表1可以得出结论:4个处理的生育期在165~171 d,相差6 d;其中深耕A1为169 d,比对照浅耕A3处理多2 d;常规A2为165 d,比对照短2 d;免耕A4生育期最长为171 d,比对照延迟4 d。可见,本试验中常规耕深在25 cm有利于缩短生育期。

2.2   经济性状分析

从表2中可以看出,4种处理中株高最高的是浅耕A3,为218 cm;株高最低为免耕A4,只有211 cm,但各处理间没有显著差异。分蘖数与有效蘖数相近,最多是处理常规A2,其与浅耕A3没有显著差异;最少为深耕A1,可见深耕与免耕都会影响薏苡的分蘖。A1与A3的结实率没有显著差异,但A2显著高于A4,且A2的结实率最高。各处理的百粒重,A2与A3、A1与A4之间没有显著差异,但前一组显著高于后一组。单株籽粒重A2最高,显著高于其他3个处理,A3次之,A1与A4差异不大。在单株粒数差异方面,A2最高,与A3差异不大,但显著高于A1,A1显著高于A4。分析秸秆的鲜重表明:A3最高,其余3个处理没有差异,这可能是导致产量下降的原因之一。

2.3   产量分析

产量方差分析表明,处理间差异极其显著。从表3可见,A2产量最高,与其他3种处理差异显著;产量较低的是没有显著差异的A1与A4。从数据上看,常规翻耕与浅耕相比增产2.1%,深耕与免耕则分别减产4.9%与6.6%。

3   小结与讨论

第一,山地(<20°)種植浦薏6号,翻耕深度以25 cm最佳。过深(>35 cm)分蘖力差,百粒重低,产量下降;过小(<15 cm)或免耕,单株粒数少,结实率低,单株籽粒重下降,也会导致减产。

第二,深耕与浅耕都不适宜薏苡的生长。可能是深耕将犁底层的土壤翻进耕作层,降低了土壤的矿物营养水平;浅耕与免耕也减产的原因是前季油菜种植后,施肥不足,肥力降低,同时免耕无法使土壤营养活化,从而导致减产。

第三,长期以来,人们过多关注平地的薏苡种植,对于山地种植的研究较少。本试验结果表明:不同耕深对薏苡的产量存在着影响,这种影响应该因地而异,因此在不同地点种植需要采取不同的翻耕措施,以获得最佳的薏苡产量。

参考文献:

[ 1 ] 张喜瑞.福建薏苡农艺性状、淀粉微结构及发芽前后薏苡仁多糖的比较研究[D].福州:福建农林大学,2011.

[ 2 ] 黄金星.不同种植密度和打顶时间对“浦薏6号”产量的影响及相关性分析[J] .中国农学通报,2017,33(36):30-35.

[ 3 ] 黄金星,邱招渭,刘玮婷,等.福建野生薏苡与栽培薏苡株高与分蘖的观察比较研究[J].种子科技,2019(9):39-41,44.

[ 4 ] 黄金星,林丹尔,田雅茹,等.福建省薏苡产业现状及其发展对策[J].福建农业科技,2019(2):27-29.

[ 5 ] 邱居望.浦城薏米优质高产栽培技术初探[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5(7):114-115.

猜你喜欢
产量影响
国家统计局:2019年猪肉产量4255万吨 下降21.3%
4月份有色金属行业运行情况
这是一份不受影响的骨子里直白的表达书
我国FDI和OFDI对CO2排放影响的比较研究
我国FDI和OFDI对CO2排放影响的比较研究
国际茶叶产量少量增加
2014年6月印度橡胶产量增长65.8%
如何搞好期末复习
小顽儿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