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次和分娩季节对长白×陆川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

2020-06-10 09:28赵云翔史招伟曾检华邝伟键李智丽张辉华
家畜生态学报 2020年5期
关键词:产仔数陆川长白

赵云翔,史招伟,曾检华,邝伟键,李智丽,张辉华

(1.佛山科学技术学院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广东 佛山 528225;2. 广东壹号地方猪研究院有限公司,广东 湛江 524000)

母猪繁殖性状属低遗传力性状,受品种、胎次、季节及猪场环境等诸多因素影响,直接影响猪场经济效益[1]。陆川猪是华南区域优良地方猪种,主要其特点为体小、早熟易肥,耐粗饲、适应性强,皮薄肉嫩、肉味鲜美[2]。为分析陆川母猪合理的胎龄及分娩季节因素对其繁殖性能的影响,本研究以长白×陆川猪杂交莫斯下繁殖性能的生产数据,分析各胎次产仔性能趋势及季节变化对繁殖性能的影响,以期为科学、合理的制订陆川猪生产计划,构建良好的陆川母猪胎龄结构,提高陆川母猪生产效益提供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数据来源

数据来源于华南某猪场2012年7月至2015年12月长白公猪×陆川母猪834窝繁殖记录,配种方式为长白公猪精液来源商业公猪站,对陆川母猪实施人工授精。该场猪舍为传统式半开放猪舍,产房配套风机、水帘与高床,配种妊娠舍为开放式自然通风结构,基础日粮参照NY/T 65-2004推荐的猪营养需求,进行规范生产管理。

1.2 统计分析

该群体分娩胎次为1~12胎,1~10胎按胎次分为10组,10~12胎合并为11组;季节划分3~5月为春季,6~8月为夏季,9~11月为秋季,12到次年2月为冬季。利用Excel 2007对数据进行初步整理,采用SPSS 19.0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OVA),LSD法进行多重比较分析,结果用“平均数±标准差”表示。

2 结 果

2.1 胎次对陆川母猪产仔数的影响

由表1可知,随着陆川母猪胎龄增加,产仔数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第1胎母猪总产仔数显著低于其他胎次(P<0.05)。2~6胎母猪在总产仔数、产活仔数和产健仔数等指标差异均不显著。在第8胎总产仔数最高,极显著高于1~6、9胎(P<0.05)。第6胎窝均弱仔数显著低于3、8、10~12胎(P<0.05)。第1胎母猪窝均畸形数极显著低于9、10~12胎, 10~12胎极显著高于第1~6胎(P<0.01)。1~8胎窝均死胎数差异不显著,但3、5胎显著低于9、10~12胎(P<0.05)。1~6胎窝均木乃伊数差异不显著,第2胎显著低于7、9、10~12胎(P<0.05)。

2.2 胎次对仔猪出生重和断奶重的影响

由表2可知,第1胎出生窝重极显著低于其他胎次(P<0.01);5胎显著高于4胎(P<0.05),且极显著高于其他胎次(P<0.01);6胎以后差异不显著(P>0.05)。第1胎出生个体重最低,显著低于5、9、10~12胎(P<0.05);第5胎显著高于1~4、6、7胎(P<0.05)。第1胎28日龄断奶窝重极显著低于3、4胎(P<0.01),且显著低于7胎以上(P<0.05), 第4胎28日龄断奶窝重极显著高于1、2、5、6胎(P<0.01)。第5胎28日断奶个体重显著低于其他胎次(P<0.05);第4胎28日断奶个体重显著高于第1,5~7胎(P<0.05)。

表1 分娩胎次对长白×陆川母猪产仔数的影响Table 1 Effect of parity on litter size of Landrace × Luchuan sow

注:同列肩标不同小写字母表示差异显著(P<0.05),不同大写字母表示差异极显著(P<0.01),相同字母表示差异不显著(P>0.05)。下同。

Note:Different lowercase letter superscripts in the same column mean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0.05), different capital letters superscripts mean high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0.01), the same letters mean insignificant difference (P>0.05). The same below.

表2 胎次对长白×陆川母猪产仔出生重和断奶重的影响Table 2 Effect of parity on birth weight and weaning weight of piglets for Landrace × Luchuan sow kg

2.3 分娩季节对母猪产仔数的影响

由表3可知,长白与陆川母猪杂交组合窝均总仔数、产活仔数、死胎数、木乃伊数在季节上无显著性差异(P>0.05)。冬季的窝均健仔数仔最低,且显著低于夏季和秋季(P<0.05)。夏季的窝均弱仔数最低,且显著低于秋、冬两季(P<0.05)。夏季的窝均畸形数显著高于其他季节(P<0.05),其他季节差异不显著(P>0.05)。

表3 分娩季节对长白×陆川母猪产仔数的影响Table 3 Effect of farrowing season on litter size of Landrace × Luchuan sow

2.4 分娩季节对仔猪出生重和断奶重的影响

由表4可知,冬季仔猪出生窝重、出生个体重、28日断奶窝重和28日断奶个体重均显著低于其他季节(P<0.05);春节、夏季和秋季的仔猪出生窝重和出生个体重差异不显著(P>0.05)。仔猪28日断奶窝重在春季与夏季无显著差异(P>0.05),但显著高于秋季和冬季(P<0.05)。仔猪28日断奶个体重在春季显著高于其他季节(P<0.05),夏季与秋季差异不显著(P>0.05)。

表4 分娩季节对长白×陆川母猪产仔出生重和断奶重的影响Table 4 Effect of farrowing season on birth weight and weaning weight of piglets for Landrace × Luchuan sow

3 讨 论

3.1 母猪胎龄对繁殖性能的影响

母猪繁殖性能受品种、营养、饲养管理和胎次等因素影响。母猪产仔数随胎次增加而递增,达到高峰后开始下降,主要原因在于1~2胎母猪排卵数少,显著低于3~6胎母猪,产仔数也相应低于3~6胎[3]。6胎以上母猪繁殖性能有所下降,总产仔数下降,且受母猪体力因素影响,产程中易疲劳,使得产程延长,导致死胎数增加,产活仔数减少[4]。

大白猪和长白在猪第4胎达到产仔高峰,从第8胎产仔数明显下降[5];加系大白、长白、杜洛克和皮特兰4个品种的1~4胎母猪总产仔数、产活仔数以及健仔数随胎次增加而递增,4胎达到高峰,5胎时开始下降,第6胎产仔数下降明显[6]。地方母猪利用年限长,达到产仔高峰的胎龄比瘦肉型母猪晚,中梅山母猪总产仔数、产活仔数在第4胎达到高峰,产仔高峰维持到第8胎,8~12胎产仔数仍在较高水平[7];东北民猪从第4胎开始产仔数明显增加,第7胎达到峰值,之后呈下降趋势[8]。

因此,根据品种间繁殖性能的差异,科学合理的淘汰母猪、构建良好的母猪胎龄结构,可以高效地利用母猪,实现猪场效益最大化[9-10]。本研究陆川母猪初产产仔数最低,2~6胎繁殖性能稳定,第8胎达到高峰,第9胎开始有下降趋势,但仍维持在较高水平,然而畸形数、死胎数、木乃伊数明显增加。该结果表明陆川母猪繁殖性能优良,即使在9胎以上,仍有良好的繁殖性能,对合理调整陆川母猪胎龄结构具有指导意义。

3.2 杂交模式对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

研究表明,母猪与其他品种杂交,当胎产仔性能取决于母猪本品种的繁殖性能[11],地方猪种因产仔数高,杂交时受外种猪血缘影响,产仔性能会有所下降[12-13]。因此,杂交是否对母猪产仔性能有影响,尚无确切的结论,可能与所研究的母猪群体及与配公猪品种差异有关。研究表明,陆川母猪纯繁第1胎窝均产活仔数为10.6头,经产母猪窝均产活仔数12.83头[14]。而本研究长白×陆川母猪杂繁第1胎窝均产活仔数为9.99头,经产母猪窝均产活仔数在第8胎高峰时为12.86头。由于本研究无该群体的同期纯繁数据,因而无法比较该群体与长白公猪杂交后是否对陆川母猪繁殖性能有影响。

陆川母猪纯繁时出生窝重第1胎为6.15 kg,经产为7.38 kg,平均个体重分别为0.58 kg和0.575 kg[14]。本研究中,长白×陆川母猪分娩出生窝重第1胎为6.89 kg,经产在7.84 kg以上,平均个体重分别为0.72 kg和0.82 kg以上。陆川母猪纯繁时仔猪在45日龄断奶窝重第1胎为53.7 kg,经产为63.75 kg,均重分别为5.37 kg和5.31 kg[14]。长白×陆川母猪分娩28日龄断奶窝重第1胎为46.61 kg,经产为49.02 kg以上,均重分别5.24 kg和5.26 kg以上。与纯种陆川仔猪相比,长白×陆川杂交仔猪在出生重和断奶重上有明显的杂交优势。

3.3 季节对母猪繁殖性能影响

由于母猪繁殖性能受到环境气候影响,季节因素中的温度、温度变化,可改变母猪生殖内分泌功能及其与环境之间的能量交换,母猪发情排卵以及妊娠期间能量摄取在不同季节之间存在差异,导致产仔数的变化[15]。同时高温季节不利于母猪分娩过程,母猪在夏季的产程显著高于冬、春两季[4]。研究表明,母猪在春季的总产仔数和产活仔数处于较高水平,其他季节依次是夏季、冬季和秋季[16-17]。然而,本研究陆川母猪的总产仔数、产活仔数在不同季节间差异不显著,但夏季处于较高水平,其次是秋季、冬季和春季。该结果可能与陆川猪在特定的地理气候环境下经过长期选育,适应当地气候环境,可能不易受当地季节因素影响。即可能与陆川猪的适应性有关,该结果还有待进一步研究论证。

4 结 论

长白公猪与陆川母猪猪杂交,其第1胎产仔数最低,2~6胎繁殖性能稳定,在第8胎达到繁殖高峰,第9胎开始有下降趋势。陆川母猪的总产仔数、产活仔数在不同季节间差异不显著,但夏季处于较高水平,其次是秋季、冬季和春季。因此,制订生产计划时,提高母猪2~6胎龄在猪群的占比,能提高陆川母猪养殖的经济效益。

猜你喜欢
产仔数陆川长白
长白老林
不同胎次和产仔季节对母猪产仔性能的影响及窝产仔数分布研究
猪人工输精产仔数因素分析及应对措施
秘密
苏姜猪RPL10a假基因第2外显子多态性与产仔数的相关性
助学老人马长白
下一部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