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丝文化在南沙绿轴公园方案设计的应用研究

2020-06-10 08:45刘江波
花卉 2020年10期
关键词:南沙入口公园

刘江波

(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 广东广州 510010)

0 引言

近年来,南沙区一直坚持绿色发展,建设宜业宜居生态之城。至2017 年末,南沙全区累计建成湿地林区15300 亩,建成“绿道”里程297km;开展新一轮绿化行动,建成区绿化覆盖率43.18%,建成自贸区生态景观廊道100km、生态景观林带10km、绿道13km。人均公园绿地面积30.04m2。

绿轴公园项目的建设符合“美丽中国”的发展理念,是南沙区坚持绿色发展,建设宜业宜居生态之城的需要;同时本项目的建设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有利于促进南沙区经济社会发展。第三是南沙区塑造城市特色空间提高城市环境品质的需要。

1 项目概况

叠翠峰至中铁建南方总部绿轴项目位于南沙区黄阁镇,包含叠翠峰至中铁建南方总部绿轴建设及市民广场地块一、地块二绿化微改造两部分。叠翠峰至中铁建南方总部绿轴西临蕉门路(丰泽西路),东临柳园路,南临林荫路,北临南府路;市民广场地块一、地块二位于绿轴项目右侧。本项目主要新建绿轴地块62575m2,其中A 地块23470m2,B 地块39105m2;对市民广场地块一和地块二绿化进行微改造,面积分别为35367m2和30219m2。

2 规划与分析

2.1 规划分析

项目充分考虑场地及周边规划条件,对南沙新区生态功能区规划图以及南沙新区城市空间规划、生态结构规划图分析解读,由南沙新区的总体规划定位可以看出项目场地位于新城的城市人居环境综合建设区;从生态结构图可以看出项目是新城的主要生态廊道重要部分;同时从城市空间结构规划层面上得知场地位于中心城区的城市综合服务中心区域,因此建设绿轴项目对于南沙新城塑造优质开放空间、构建完整的生态廊道、提升城市环境品质显得尤为重要。综合上位规划分析,项目延续生态绿色廊道,以“都市生态绿洲、市民休闲中心”为总体定位,把中心绿轴打造成具有南沙文化特色的市民休闲活动场所、绿色生态示范场地。另外为了实现绿轴重要观山视点与场景,塑造公园与大山乸公园良好的视线关系,故在观山廊道上避免种植高大乔木对视廊形成遮挡,所以总体种植模式采用疏林草地模式进行植物配置。

2.2 现状分析

绿轴地块地势较为平坦,景观视野较通透。同时其东侧原为池塘(淤泥),现已被弃土及建筑垃圾填埋,需进行清理,以客土更换,可结合地形作下沉式广场处理。市民广场地块一、二植物生长参差不齐,杂乱,缺少主题树种,且色彩单一;部分植物长势不佳,效果较差。故保留场地原有高大乔木,清除杂乱、长势不佳的树种,补种开花乔木。

3 定位与主题

3.1 项目定位

延续绿色廊道、打造城市生态客厅、山水交融的“城市海绵体”以及生态市民休闲中心。以“国际化、高端化、精细化、品质化”为设计标准;以“都市生态绿洲、市民休闲中心”为总体定位,把中心绿轴打造成具有南沙文化特色的市民休闲活动场所、绿色生态示范场地。

3.2 设计主题

本次项目的主题为“海丝之境、绸舞南沙”该方案设计灵感来源于南沙独特的海洋文化和丝绸文化,通过提取丝绸飘逸的曲线作为设计语言进行方案设计,通过流线型的主园路体系、水系联系全园。从空间关系上看,绿轴公园位于大山乸公园与蕉门公园之间,成为了山水气脉相连的丝绸纽带,俯瞰全园景观主轴犹如丝绸舞动,象征着南沙新区日新月异的发展速度和上升态势,园区通过海石挡墙、白沙、特色廊架、景观灯具、坐凳、标识系统、铺装等要素体现海洋文化以及丝绸文化,将文化贯穿整个公园。

4 景观设计在绿轴公园中的体现

4.1 总体布局

总体布局分为一轴、两心、四区、多节点。四区分别为入口形象区、疏林草地区、中央景观区、休闲活动区,(见图1)整体打造独具南沙门户形象、疏朗整洁、现代大气的市民休闲绿地空间。方案体现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公园主轴体现仪式感同时便于人们快速通行到各个功能区域。围绕全园设置了一条环形跑道,场地内部设置了活动大草坪、儿童活力乐园、疏林草地、露天演艺舞台、休憩健身广场等多种功能性场地,满足市民活动需求,景观构筑物造型体现海洋文化、丝绸文化,更好体现南沙崭新的时代风貌;园区完整配置了厕所、景观连廊、监控室、配套管理用房、垃圾桶、坐凳、标识系统等公共服务设施,生态停车场设置了足够的停车空间,满足园区内部停车需求。

图1 绿轴公园分区平面

4.2 分区设计

场地分为入口形象区、疏林草地区、中央景观区、休闲活动区四大区域。

4.2.1 入口形象区

入口形象区位于场地的西南角和东北角,是游客进入公园的门户形象区域。这两大入口区域,通过特色海石挡墙结合棕榈科植物打造具有海洋文化入口形象景观,同时远处设置具有丝绸文化特色的休憩廊架以及舞台构筑作为对景,整体入口景观视线通透,打造浓郁的南沙滨海风情入口景观,见图2。

图2 入口形象区特色景墙效果

4.2.2 疏林草地区

疏林草地区位于公园北面的沿街区域,为了实现公园内外通畅的景观视线关系,该区域整体采用疏林草地种植模式,使视线充分打开,结合棕榈科植物形成具有椰林疏影的沿街公园景观,见图3。

图3 疏林草地区活力草坪效果

4.2.3 中央景观区

中央景观区是公园重要景观节点以及文化展示的核心区域。沿线分布融入海洋文化、丝绸文化的特色廊架,满足游客及市民休憩的同时使文化得以展现,同时结合水系设置了不同空间体验的水系空间,包括儿童嬉戏浅水池,生态旱溪、以及节日庆典的音乐喷泉等,左侧的椭圆草坪区域主要满足社区性的聚会活动,右侧大草坪空间主要承载着区域性的聚会活动,比如节日庆典等等,露天剧场的室外舞台构架除了满足演出遮阳避雨的需求之外,也是公园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成为公园的标志性景观;(见图4)与此同时,该区域开花植物最为丰富,使公园中部的景观形象更为突出。

图4 中央景观区露天剧场效果

4.2.4 休闲活动区

中央景观区主要分布在公园的南部区域,整体的植物密度比其他三个区域要大,树种以常绿树种为主,成为了中部开花植物的背景。休闲活动区南部中央区域采用树阵的形式打造一个休闲的室外品咖啡的区域,满足周边商务人群以及游客的休闲需求。另外该区域沿着水系打造户外休憩平台,同时保持视线通廊,整体形成良好的室外休闲环境。

图5 休闲活动区林荫休闲广场效果

4.3 绿化设计

场地规划分为五个部分,分别是入口形象区、中央景观区、疏林草地区、休闲活动区及原有绿化用地改造,整体设计针对每个部分的特点展开进行。新建部分在场地重新设计的基础之上进行增种。入口景观区以大腹木棉搭配色叶及开花地被,精细配植,形成秋冬季为主要赏花季节的色彩斑斓的入口景观;中央景观区以不同色系的开花乔木搭配草坪,形成以春夏季为主要赏花季节的疏朗大气、色彩缤纷的中心景观;疏林草地区以棕榈科乔木为主要乔木,搭配常绿阔叶乔木,营造滨海风情绿地景观;休闲活动区包括停车场及休闲绿地,停车场区域列植秋枫,休闲绿地区域以常绿乔木搭配开花树种,旱溪种植水生植物,形成四季有花的公园景观。整体公园结合海绵城市设计,设置有下沉绿地、旱溪、植草沟,植物设计根据不同功能需求进行选用配植,营造自然生态的城市公园景观。原有绿化用地改造部分,针对植物生长杂乱、空间郁闭度高、水体绿化景观单调等问题,通过对现有苗木的清杂、抽疏,丰富水体开花植物等措施,使公园呈现出不同的景致。

5 结语

绿轴的建设落成是城市当下发展高水平的代表,具有良好的人工环境和自然环境,是居民在城市生活中所渴望拥有的,带状的城市绿轴较点状的城市公园在等面积的情况下有着更大的周长,使城市绿轴具有更优的环境均好性;会拉动其周边环境的价值,尤其是土地价值,并促进相对应的地块物业和其他产业价值的提升,是实现城市快速发展的途径之一。城市绿轴的建设及更新也应以人民为中心[1],通过景观设计解决市民休闲、锻炼、游客游玩等多方面的问题。另外时绿轴景观设计风格的确定应与其功能定位、区域环境和城市特色相协调[2]。本文以南沙绿轴公园作为典型案例实践,从上位规划到设计定位再到设计主题,一步步体现了景观设计构思在城市公园中的应用,方案详细阐述了“海丝之境、绸舞南沙”的设计主题是如何运用到景观小品、铺装以及植物配置上,通过方案设计充分体现了南沙独特的海洋文化和丝绸文化,整体打造了一个具有充满文化内涵的城市综合公园,展现了南沙地区崭新的时代风貌。

猜你喜欢
南沙入口公园
我家门前的小公园
高速公路入口疏堵解决方案及应用
丁力:南沙未来“兵家必争”,南沙枢纽引领大湾区开创融合新格局!
持续发力! 6条村招标成功,多个房企角逐南沙旧改!
在公园里玩
扩宽眼光才能认知更多 拜访南沙区前辈发烧李
秘密入口
第九道 灵化阁入口保卫战
找准入口,打开思路的闸门
一见如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