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歌声》发表歌曲分类的初步研究

2020-06-11 03:45张桢源
艺术评鉴 2020年9期

张桢源

摘要:《草原歌声》收录了大量原创的草原歌曲,其中以富有民族和地方特色的创作歌曲为主,其收录的作品总量庞大,为草原歌曲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的资料。本文以2005年之后《草原歌声》发表歌曲为研究对象,对《草原歌声》发表歌曲进行具体分类和简要探讨。

关键词:草原歌声   草原新曲   歌曲分类

中图分类号:J6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20)09-0010-02

一、《草原歌声》概况

《草原歌声》是由内蒙古音乐家协会主办的内蒙古自治区唯一一本面向全国发行的蒙汉双语音乐刊物。《草原歌声》于1980年创刊,1990年停刊,2005年复刊,截止2019年10月,草原歌声共出版171期,期刊内容涵盖原创歌曲、歌词、中外音乐理论研究、教育、社会音乐活动和音乐评论等音乐领域的各个门类。《草原歌声》办刊至今发表了大量的优秀原创歌曲,很多脍炙人口的草原经典歌曲都首发在《草原歌声》,《草原歌声》作为内蒙古收录发表歌曲最多的期刊对歌曲的传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笔者对《草原歌声》2005年第一期至2019年第三期的发表歌曲进行了研究,下面将对发表歌曲的分类加以说明。

二、《草原歌声》发表歌曲的分类

草原歌声收录的作品总量为716首,在这七百多首歌曲中,按照歌曲所属栏目涵盖的歌曲数量排名顺序依次为“草原新曲”专栏、多种类型专题歌曲和获奖歌曲。

(一)“草原新曲”专栏

“草原新曲”是《草原歌声》的常设栏目,共计收录485首歌曲,收录内容为个人新作,其中包括阿拉腾奥勒、安然、包明德、崔逢春、高建国、郭君、好必斯、贺继成、呼格吉夫、姜楠、李虹、苗金海、任冬偉、乌兰其其格、新吉乐图、邢长江、朱汉民等作曲家的作品。草原新曲的歌颂对象有祖国和党、亲人朋友、家乡草原、自然景物等,其中有许多脍炙人口的作品,如《吉祥三宝》《草原骄子》《草原来的姑娘》《额尔古纳河母亲河》《故乡》《故乡的奶茶》《蓝色之恋》《绿色的眷恋》《我深深眷恋的热土》《乌拉特草原我的家》《西拉沐沦》《一盆丁香》《这里的草原最美丽》等。这些广为传颂的作品不仅在《草原歌声》发表,而且还荣获许多奖项,有的歌曲被选为广播剧、主题歌舞的主题曲,有的歌曲被收录于其他音乐出版物中,如《吉祥三宝》在“2006年我最喜爱的央视春晚节目”中荣获歌舞类二等奖;《草原骄子》为广播剧《牛玉儒》的主题歌曲;《草原来的姑娘》为第九届萨日纳获奖作品;《故乡》和《故乡的奶茶》为全国、全区“五个一工程”评选获奖歌曲,《故乡的奶茶》还被收录于《内蒙古优秀创作歌曲精选》;《额尔古纳河母亲河》为内蒙古第四届室内乐比赛获奖作品,被收录于《天上草原——蒙古族风格艺术歌曲选集》;《蓝色之恋》为内蒙古自治区第五届室内乐比赛获奖作品;《绿色的眷恋》为2008年内蒙古电视台汉语春节文艺晚会作品和中国梦《放歌草原书写百姓》主题创作歌曲;《西拉沐沦》为主题风情歌舞《西拉沐沦》主题歌曲。“草原新曲”专栏复刊至今在每一期中都收录了歌曲,由此可见“草原新曲”专栏为发表歌曲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多种类型专题歌曲

《草原歌声》以各类专题的形式收录了大量的创作歌曲,根据各专题的类型、设立该专题的依据及其数量,笔者将“多种类型”划分为五个部分。

1.音乐发展时期及重大音乐活动专题

《草原歌声》根据当期的音乐发展时期及重大音乐活动收录大量建立专题,收录各类歌曲,其中收录的专题有“歌颂党的好干部牛玉儒”“内蒙古自治区‘萨日娜艺术奖参评作品”“纪念乌兰牧骑成立50周年”“2008年内蒙古电视台汉语春节文艺晚会作品选登”“草原组歌作品选登”“抗震救灾众志成城”“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征歌作品选登”“锡林郭勒盟2013新年音乐会——《再唱锡林河》歌曲选登”“《放歌草原书写百姓》内蒙古知名词曲作家创作采风作品选登”“中国梦《放歌草原书写百姓》主题创作歌曲选登”等,共收录15个专题76首歌曲,歌颂对象有党和祖国、家乡草原、自然景象、好干部、乌兰牧骑、抗震救灾等,表达了人们的爱国、热爱自然的感情,也表现了人们心系为人民服务的好干部、文艺团体以及对受灾群众他深深的关心和眷恋。

2.作词作曲家专题

《草原歌声》以作词作曲家专题的形式收录个人歌曲,《草原歌声》共收录11个作词作曲家专题,22首个人歌曲,收录的专题分别为“关益全作品选登”“呼格吉夫作品选登”“罗庆作品选登”“巴图朝鲁作品选登”“新吉乐图作品选登”“张景彬作品选登”“李世相作品选登”“崔逢春作品选登”“松波尔作品选登”“左如云作品选登”“王世一作品选登”,作词作曲家作品专栏集中在2005年到2010年,刊登内蒙古著名作词作曲家的代表作品。

其中李世相的《在草原听百灵》、崔逢春的《这一天》、左如云的《我那落地生根的故乡》等经典作品被收录于《蒙古族风格创作歌曲选》《内蒙古优秀创作歌曲精选》《蒙古族风格声乐作品选》等歌曲集,这更加推动这些经典作品的传播。

3.内蒙古各地歌曲专题

《草原歌声》以专题的形式收录内蒙古各地歌曲,共收录3个专题16首歌曲,收录的专题分别为“阿拉善之声”“美丽的克什克腾”“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内蒙古知名词曲作家赴托县采风创作作品”,作者依托当地文化背景,以歌曲的形式表达了对故土的热爱之情。

4.儿童歌曲专题

《草原歌声》以专题的形式收录儿童歌曲,其中以“庆六一儿童歌曲”“儿童歌曲”“庆祝六一国际儿童节儿童歌曲”“少儿歌曲”为专题共收录12首儿童歌曲。儿童歌曲歌唱的内容有草原、自然景象、动植物等,儿童歌曲的创作不仅丰富了儿童的音乐世界,还能够培养儿童的音乐感知力,促进儿童健康成长。

在这些歌曲中,2005年第二期庆“六一”儿童歌曲专辑中收录的《一盆丁香》不仅被《草原歌声》中的专题收录,还是内蒙古自治区第八届“萨日纳”艺术奖参评作品;同期的《找春天》被2011年出版的《青少年歌曲选》收录,可见这些儿童歌曲的影响力之大。

5.其他专题

除了以上专题,《草原歌声》还收录“民歌”“阿·其木格演唱作品”“金曲”“流行”“名作”“名曲”等其他专题,共收录30首歌曲。

(三)获奖歌曲

《草原歌声》收录各类音乐奖项获奖歌曲,共收录8个奖项41首歌曲,其中有“内蒙古第四届室内乐比赛奖”“全国、全区“五个一工程”评选奖”“内蒙古自治区艺术萨日纳音乐奖”等,收录年份集中在2006年到2016年之间,可见内蒙古歌曲在浪潮中的繁荣发展。

其中内蒙古自治区第八届“萨日纳”艺术创作奖获奖作品《春雨来了》被2011年出版的《青少年歌曲选》收录;内蒙古第四届室内乐比赛获奖作品《故乡情思》被2012年出版的《蒙古族优秀歌曲精选》和2016年出版的《蒙古族风格声乐作品选》收录,《额尔古纳母亲河》被2018年出版的《天上草原——蒙古族风格艺术歌曲选集》收录。

三、《草原歌声》发表歌曲分类的意义

《草原歌声》收录大量的发表歌曲,这些发表歌曲不仅起着传播音乐文化的作用,还为一些音乐研究者提供了广泛的思路和材料。纵观《草原歌声》的发展历史,单从发表歌曲的数量来說,可以发现这是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在复刊后的十几年,《草原歌声》发表歌曲的数量已经达到七百多首,收录专题也已达五十多个,其数量的庞大给进一步了解和研究这些歌曲带来了很大的挑战,因此在深入研究这些作品的风格特征、演唱技巧、写作技法之前,“分类”进行归纳整理是必不可少的一个步骤。《草原歌声》发表歌曲的分类使歌曲在期刊中的类型界定更为明晰,也使研究者可以更加精准的定位歌曲。例如研究歌曲的旋律作曲技法时,以儿童歌曲为研究对象,便可以清晰地发现儿童歌曲的音域相对其他歌曲略低一些,相邻音之间的音的距离较近等特点。除此之外,对《草原歌声》发表歌曲的分类可以使音乐爱好者或音乐活动参与者更快精准定位,比如在举办主题音乐活动时歌曲的选择可以以此为依据,通过具体的分类迅速找到某一类型的歌曲,为接下来的排练、演出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崔逢春.蒙古族风格创作歌曲选[M].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6:143-147.

[2]张明怀.青少年歌曲选[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11:162-167.

[3]薛晓燕.蒙古族优秀歌曲精选[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12:92-96.

[4]黄淑梅.内蒙古优秀创作歌曲精选[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13:89-95.

[5]林颖.蒙古族风格声乐作品选[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16:214-218.

[6]好必斯.天上草原——蒙古族风格艺术歌曲选集[M].呼和浩特:内蒙古文化音像出版社,201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