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禽胚蛋注射技术的应用研究(综述)——肉碱、肌酸和植物提取物篇

2020-06-11 00:38贾良梁张配配
国外畜牧学·猪与禽 2020年3期

贾良梁 张配配

摘  要:本文介绍了给家禽的入孵种蛋注射L-肉碱、肌酸和植物提取物对胚胎和所孵出雏禽的组织机能、生产性能和免疫力等的影响。

关键词:L-肉碱;肌酸;植物提取物

中图分类号:S815 文献标志码:C 文章编号:1001-0769(2020)03-0007-03

1  L-肉碱

Zhai等于孵化第17天或第18天用配置长度为3.81 cm的21-G针头的注射器手工将100 μL含0.05 μmol、         0.5 μmol、5 μmol或10 μmol L-肉碱的溶液注入白来杭鸡种蛋胚胎中。L-肉碱所有注射剂量无论是在孵化第17天或第18天时注射均不会影响种蛋的孵化率、卵黄囊的绝对重量或相对重量以及雏鸡出壳时的体重。可以认为L-肉碱的注射剂量大于10 μmol时可以用于提高种蛋孵化率或雏鸡出壳时的体重,因为在使用这一注射剂量时研究人员并没有检测到肉碱的毒性反应。

Keralapurath等探讨了用胚蛋自动注射机给“罗斯×罗斯”308肉鸡的入孵种蛋胚胎注射3种不同剂量的L-肉碱对所孵出雏鸡的组织营养水平的影响。他们于孵化第18天将100 μL含0.5 mg、2.0 mg或8.0 mg L-肉碱的商用稀释液注入入孵种蛋胚胎的羊膜腔中,随后在所孵出雏鸡出壳后48 d中的不同时间点检测:⑴ 肝脏和卵黄囊的相对重量;⑵ 肝脏、卵黄囊、胸肌、大腿肌、腓肠肌和啄壳肌的含水量;⑶ 肝脏、胸肌、大腿肌和啄壳肌的糖原、葡萄糖、蛋白质和脂肪的含量。结果发现,与仅注射空白(即不添加L-肉碱)商用稀释液的对照组种蛋所孵出的雏鸡相比,入孵种蛋注射添加了L-肉碱的商用稀释液后,所孵出雏鸡出壳当日的肝脏葡糖糖含量下降,3日龄时啄壳肌的含水量提高,因而它们的水平与未注射的对照组种蛋所孵出雏鸡的一致。这些研究人员总结道:L-肉碱通过使正处于商用稀释液注射应激下的雏鸡的肝脏葡萄糖水平和啄壳肌含水量标准化来影响组织的能量水平和含水量。

Keralapurath等在一项姐妹研究中进一步探讨了给入孵种蛋的胚胎注射L-肉碱对孵化率、“罗斯×罗斯”308肉鸡的生产性能(死亡率、增重、采食量和饲料转化率)以及屠宰性能(活重、胴体重、腹部脂肪垫重以及所有重要食用部分的总重)的影响。所有入孵种蛋的胚胎按Keralapurath等报道的方法在相同时间点用胚蛋自动注射机注射相同剂量的L-肉碱。然而,尽管Keralapurath等观察到L-肉碱会影响所孵出雏鸡生命早期的肝脏和啄壳肌,但不同注射剂量对所有生产性能和屠宰性能指标的影响均无统计学上的显著差异。这些研究人员指出,虽然注射的剂量对所孵出雏鸡的生长速度和屠宰性能无显著的影响,但是注射高于本研究使用水平的L-肉碱具有延长孵化期和提高孵化率的潜力。

Dooley等在孵化第18天用商用多蛋自动注射机向入孵的肉鸡种蛋胚胎羊膜腔或胚体中注射100 μL含     8 mg~32 mg L-肉碱的商用稀释液。与上述研究结果相反,Dooley等发现给入孵种蛋胚胎注射L-肉碱不会影响肉鸡种蛋的孵化率和所孵出雏鸡的存活率。同样,当L-肉碱通过入孵种蛋胚胎注射与加入饲料中同时供应时,所孵出雏鸡21日龄和45日龄时的存活率未受到影响;然而,这种提供方法会导致雏鸡采食量下降以及体重和胸肌重量减小。与Zhai等的发现进一步对比后,Dooley等认为在给入孵种蛋胚胎注射8 mg、16 mg或32 mg L-肉碱的同时,再按 50 mg/kg的水平在饲料中添加L-肉碱可能会对肉鸡产生毒性。

2  肌酸

Zhao等研究了利用胚蛋注射技术给爱拔益加肉鸡的入孵种蛋胚胎注射丙酮酸肌酸盐对胚胎胸肌中的能量储备量、生肌基因表达水平和卫星细胞有丝分裂活性的影响。Zhao等以生理盐水(0.75%)为载体,用配置21-G针头的注射器将12 mg丙酮酸肌酸盐注射到孵化第17.5天的种蛋胚胎的羊膜内。结果发现,种蛋胚胎注射丙酮酸肌酸盐后,孵化第19天的种蛋胚胎肌肉组织中磷酸肌酸和肌酸的含量以及所孵出雏鸡出壳当日和出壳后第3天的肌酸含量均得到了提高。Zhao等还发现,注射丙酮酸肌酸盐的肉鸡种蛋胚胎在孵化第19天以及所孵出雏鸡在出殼当日、出壳后第3天和第7天的胸肌总重量和胸肌相对重量均大于未注射丙酮酸肌酸盐和仅注射生理盐水的对照组种蛋胚胎的和所孵出雏鸡的。此外,与未注射组和注射生理盐水组的种蛋所孵出雏鸡相比,注射丙酮酸肌酸盐的入孵种蛋所孵出雏鸡3日龄和7日龄时肌纤维的直径和横断面积更大。该研究还指出,肉鸡入孵种蛋胚胎和新生雏鸡的能量储备量和卫星细胞有丝分裂活性因相对应的成肌分化-1(Myogenic Differentiation 1)、肌细胞生成素和配对框-7的mRNA表达水平上调并辅以肌抑素(myostatin)mRNA表达水平下调而提高。因此,在孵化第17.5天向入孵的肉鸡种蛋胚胎注射丙酮酸肌酸盐可作为促进肉鸡种蛋孵化后期的胚胎和所孵出雏鸡刚出壳阶段肌肉生长的潜在手段。

3  植物提取物

多项研究探索了给入孵禽蛋的胚胎注射含百里香或香芹提取物以及蜂胶等多种植物提取物后的作用。研究人员于孵化第5天将1.0 mL含75 mg或100 mg百里香或含75 mg香芹提取物的0.9%生理盐水从入孵的罗曼肉鸡种蛋的小头端手工注入种蛋中;他们还在孵化第14天用配置26-G针头的注射器手工将0.2 mL蜂胶浸出液注入入孵的日本鹌鹑种蛋胚胎的羊膜内,随后用蜡密封注射孔。结果表明,给入孵的日本鹌鹑种蛋注射蜂胶浸出液后未取得预期的效果,因为虽然注射1%的蜂胶浸出液不会影响种蛋的孵化率或胚胎死亡率,但注射2%或3%的蜂胶浸出液会对上述两项指标产生不良的影响。此外,蜂胶浸出液的三种注射剂量均不会显著影响所孵出雏鸡的增重、采食量、饲料转化率或存活率。相反,给入孵的肉鸡种蛋胚胎注射百里香或香芹的提取物可以提高所孵出雏鸡的体液免疫力,而种蛋孵化率、雏鸡淋巴器官重量以及14日龄和21日龄时的生长速度未受到显著影响。上述结果表明,向肉鸡的入孵种蛋胚胎羊膜腔中注射草药香料如百里香或香芹可有效提高所孵出雏鸡的免疫力。

原题名:In ovo applications in poultry: a review(英文)

原作者:E. D. Peebles (美国密西西比州立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