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土空间背景下的城市生态空间规划研究

2020-06-11 08:12赵玉莲
中国科技纵横 2020年3期
关键词:国土空间城市规划

摘  要:国土空间作为国家主权与主权权利管辖下的地域空间,是国民生存的场所环境,其包括多个领域。为能够提高城市发展的规划科学性,要全面考虑对国土空间的规划形式,从而让整个规划体系能够达到方便民众生活的需求。本文研究了国土空间背景下的城市生态空间规划问题,在此基础上形成具体的规划工作思路,并详细分析针对当前存在问题和处理、解决的方法,让城市的生态空间规划体系更具有科学性、合理性。

关键词:国土空间;城市规划;生态空间建设

中图分类号:TU98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064(2020)03-0000-00

0引言

在国土空间背景下的城市生态空间规划阶段,研究重点虽然是对生态用地规划利用方法的分析,但是也同时考虑对民众生活成本控制方面以及各个区域的合理融合。对于一些土地可考虑混合使用,方便民众的生活同时提升城乡生态人文景观,目前的缺陷主要是空间的搭配形式单一、土地的混合使用理念较为落后等,导致没有形成的完整的生态空间规划体系。

1国土空间背景下的城市生态空间规划问题

1.1空间搭配问题

国土空间背景下的城市生态空间规划阶段,要考虑在不过分干扰当地自然生态景观以及浪费国有土地资源的情况之下,实现对于各类基础性设施的建设以及生态系统的裝配,唯有如此才可以让空间搭配体系能够符合民众的生活要求[1]。空间搭配问题表现为,一方面民众的住宅区、商业区和空间生态系统的衔接水平就低,甚至需要经过很长的交通距离才可以达到生态系统内,自然不利于对于生态体系的全面利用,另外在生态空间的规划阶段也不注重对于当地自然生态体系的建设和保护、生态经济环境的合理开发等,从而导致建成的空间搭配形式处于不存在深度关联的状态,自然无法保证生态空间系统的合理运行。

1.2空间挤占问题

空间挤占问题在于,一些地区性政府部门虽然具有了国土空间的规划权,但是由于生态空间规划获取的实际经济收益和短期效益较低,不利于当地的经济体系建设,会将一些生态空间规划土地转变成商业开发土地,尤其是对于当前的房地产项目,出现这一问题的频率较高,出现了生态土地资源的大幅度挤占问题。在实际的工作范围之内,出现空间挤占之后,则生态土地资源的使用率大幅度降低,同时会让原有的生态专用土地和商业规划土地过于融合,虽然该方法可以提高商业土地的溢价,但是其面向对象并非为城市中的普通民众,导致国土空间规划实际生态空间效应大幅度下滑。

1.3空间合并问题

空间合并的概念是要能够将生态空间、商业空间以及居住空间合理的融合,从而让城市民众的生活环境经历变革,在此基础上才可以让所有土地的使用效益取得最大值。目前的空间合并问题表现为,一方面商业土地、住宅土地、交通公共资源土地以及生态土地的衔接水平较低,导致各个区域呈现孤岛状态,不但生态系统的建设存在严重的缺陷,也会让各个系统的衔接水平下降。另一方面一些地区出现了空间的不合理合并现象,其中最关键性的运行方法是住宅土地侵占城市生态资源达到深入融合的表象,导致商业(开发)土地的价格升高,最终建成的住宅区以及商业区不适合普通民众的参与,虽然可以让当地的财政收入提高,但是对于民众带来的便利水平有限。

2国土空间背景下的城市生态空间规划思路

2.1空间搭配思路

空间的搭配思路是全面把国民生存的场所和环境进行融合,包括陆地、陆地上的水域、河流、领海等空间规划体系,并完全按照科学化以及专业化的规划思路建立融合关系,才可以让空间的搭配形式符合城市民众的需求,并具有新颖性和创造性。在当前的城市空间之内,所有区域的联合都需要借助公共交通系统实现,在实际的作用阶段,要合理分析到达各个区域的公共交通路径,并采取专业化的手段进行连接。比如对于某地区的商业区、住宅区和生态经济系统,这三个区域之间的相互间隔不可过长,并且要让私人交通工具可以正常到达,唯有如此才可以让建成的空间体系能够互通关联,实现空间的综合搭配。另外空间搭配阶段也要考虑生态土地资源中各类动植物的搭配方法,通过建成小型生态系统方法可以达成目的[2]。在空间的规划过程,要具备专业的生物学知识,方可让建成的搭配体系科学合理。

2.2空间规划思路

空间规划可以按照当前城市已经具有的综合性规划体系完成各项工作,比如在某城市的发展运行阶段,把土地资源整合成工业用地、商业用地、住宅用地以及生态用地等,由于要将不同类型的土地转变成其它的区域土地会消耗大量的资源,所以该方法并不可取。在具体的空间规划阶段,要考虑生态资源土地如何纳入原有的土地规划的领域之内,从而让建成的管理制度可以发挥应有作用。

2.3空间处理思路

对空间的处理过程,要求所有的管理和变革体系都要发挥应有作用,一方面要研究整个城市空间内的新规划形式,另一方面要研究生态环境体系的内部空间构造方式。前项工作的研究阶段要把所有的自然景观以及当地的各个地区纳入统筹规划体系内,并通过公共交通系统将其合理连接,从而让整个城市空间的生态指标合规,并且人力流动不产生过大幅度的拥堵,只有建立了这一工作管理体系才可以让生态土地资源发挥应有作用。

2.4空间合并思路

在空间的合并阶段,要求原有的生态资源土地不可过分合并,而是要能够在其中建设硬件设施和软件系统,另外原有的区域可以经过一定程度上的融合,唯有如此才可以让形成的合并空间可以更好抵抗外界干扰。比如对于商业区和生态景观体系的合并阶段,可以把生态土地资源纳入生态体系的周边环境,以形成多系统的融合体系,而对于生态资源中含有的自然资源,比如湖泊、河流等,不可将其随意变革,而是要在现有的基础上进行体系的升级和优化,让建成的综合性空间具有更高的使用价值和使用质量,从而让形成的合并性空间可以更好发挥重要作用。

3国土空间背景下的城市生态空间规划方法

3.1空间搭配方法

在空间的搭配过程,一方面要考虑多个区域之间的宏观搭配,另一方面要考虑生态地区之内的微观搭配。前项工作的落实阶段,需要按照原有的自然环境规划方式和建筑的規划体系,把建成的各个区域采用公共交通系统连接,尤其是对于生态环境景观,要求建成的交通系统要能够更好地和各个区域建立有效关联,从而让形成的空间搭配体系能够更好地发挥应有作用,使形成的宏观空间搭配形式能够更好地利用生态资源空间,并且为当地的经济体系和民众生活提供更多便利。

在生态环境的微观空间搭配阶段,首先要考虑对于当地自然生态景观的合理利用[3]。比如在原有的国有土地中含有河流和湖泊,需要考虑这两处水资源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效果以及作用机制,同时也要发挥其对于自然降水的存储功能,并且可以按照该自然生态环境合理配置各类动植物资源,让整个自然生态系统能够更好发展。其次是对于原有生态系统的转变,包括对于微型生态体系的合理融合以及动植物的加入,只有形成的系统可以在自主维持稳定的情况之下,才可以让该地区的国有土地发挥应有作用。最后是综合管理运行体系的建设,要求做好相关硬件设备和软件设备的添置工作,并且研究这类设备能够对生态系统产生的维持效果,尤其分析该过程产生的积极影响,才可让该系统能够保持安全稳定的运行状态。

3.2空间规划方法

在城市的空间规划过程,需要按照空间上的由大到小顺序完成多项分析任务,对于宏观规划阶段,要明确当前城市的发展指标以及可变动范围。比如某城市已经将其运行的各个区域设定为商业区、住宅区、教育区以及工业区,将原有的发展和管理体系完全打乱并进行重新规划显然不现实。在新的生态系统空间规划阶段,要在各个不同的区域内合理设置国有土地资源,并且该资源要能够被经过全面合理的设计,使形成的生态国有土地资源和原有的运行区域之间建立有效的融合关系,唯有如此才可以让形成的空间规划系统具有极高的科学性。

另外在后续的空间规划阶段,也要研究生态系统之间本身的融合关联效果,让形成的工作体系具有更高的规范性。比如在工业生产区,通常对于环境的维持效果较差,则在土地资源的保护工作阶段,要求建立对于污水、废弃烟气的综合处理系统,该体系可以由当地政府部门牵头建设,而对于各类中小型企业乃至大型企业,都可以向该污染物处理机构提交一定资金获得服务,降低了企业运行成本的同时也可以防止污染性物质对生态土地资源造成不可逆的影响。此外对于其余类型的空间规划工作,可以将自然生态土地嵌入到原有的运行体系之内,通过该方法可以让建成的生态系统与原有的体系之间形成融合关联关系,从而提高了规划的精准性。

3.3空间处理方法

在空间规划的处理方法中,一方面要对宏观区域内的空间进行科学的处理,包括对于原有工业系统、商业系统以及教育系统的合理规划,通过建立公共交通体系的形式与生态系统全面融合[4]。另一方面要落实对微观区域内的空间规划工作,这两项工作都要被纳入分析范畴之内,让建成的工作体系可以发挥应有作用,尤其需要关注的是对于微观层面上的空间规划方法,要实现对于该区域自然环境和相关资源的合理使用,以防止在具体的运行阶段,由于对该系统的研究力度不足或者空间规划存在缺陷,导致生态系统崩溃,提高了系统的运行维护成本,导致无法达到对于土地的全面合理使用指标。具体的规划过程,要按照该空间的现有资源模式建立硬软件设备,比如原有的土地中含有湖泊和河流,其能够发挥良好的储水作用,对该区域的规划方式是在斜坡区域装配储水池以及地下供水管道,建立的软件系统可以根据当地的自然环境变化指标,合理确定各类硬件设备的运行方式。

3.4空间合并方法

对于空间的合并,要根据空间土地的使用方式和使用原则实现对于各类土地的全面深度合并,并且不可存在挤占性行为。具体的合并工作可考虑将当地原有的自然生态系统和人文景观合并,比如某区域的森林覆盖面积较大,并且其中穿过河流,在空间的规划阶段,可以在其中建立专业的硬件设施,该设备可以为旅游行业的后续发展提供帮助。另外硬件设备也要经过定期或不定期的升级,根据当地的自然生态变化情况向其中补充自然生态资源,包括树木资源、动物资源等,最终形成的生态系统具有较好的环境抵抗能力,让经过合并的空间能够更好地发挥应有作用,并且符合我国当前的生态文明建设标准。

4结论

综上所述,国土空间管理视角下的生态土地资源规划阶段,当前存在的主要缺陷包括具有过大的土地资源侵占问题、土地资源的不合理合并问题、土地资源的规划整体性问题等。解决方法包括对于原有自然生态系统的合理利用、国土资源土地与原有运行体系之间的融合、土地资源之间的科学合并等,唯有如此才可以让生态环境土地发挥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黄凯迪,许旺土.新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交通规划的适应性变革——以厦门为例[J].城市规划,2019,43(7):21-33.

[2]张腾.绿色生态城区土地利用规划研究[D].长沙:湖南工业大学,2019.

[3]陈莹.生态严控背景下乡村空间规划策略研究[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2019.

[4]魏伟,张睿.基于主体功能区、国土空间规划、三生空间的国土空间优化路径探索[J].城市建筑,2019,16(15):45-51.

收稿日期:2020-01-06

作者简介:赵玉莲(1970—),女,山东高密人,本科,研究方向:国土空间规划。

猜你喜欢
国土空间城市规划
生态景观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探索
中国古代城市规划探索
浅析城市规划中现代城市规划理论的应用
城市规划中的环境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