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障体系下医院财务管理创新的思路

2020-06-11 00:47孟凡平
商情 2020年22期
关键词:医院财务管理社会保障

孟凡平

【摘要】现如今,我国农村发展十分迅速,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为农村居民提供了医疗保障服务,在推进城镇一体化和保障农村居民共享发展权益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分析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给医院财务管理带来的挑战,提出了医院财务管理应对这种挑战的措施。

【关键词】农村合作医疗;医院财务管理;社会保障;结算模式

在国民经济迅速发展的背景下,政府越来越注重公共基础设施的完善,其中也包括医疗卫生设施。在这一背景下,国家深入推进了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对医院基础设施、财务管理工作及医疗人员的职业道德素养等均提出了新的要求,使公立医院面临着一系列挑战。为适应社会发展,新医改形势下医院要创新财务管理工作,构建科学健全的体制机制,合理配置资源,实现公立医院的健康发展。

一、医院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一)财务管理需要加快信息化步伐

随着科技和信息的迅猛发展,信息技术普遍应用于各种领域和各个行业。部分医院由于区域位置偏远和交通条件等的局限,信息化使用程度较低,依然保持传统的财务管理模式和方式。这就需要在改进传统管理观念的同时,打破思维固化和保守,加大创新思维和改革的勇气,替代传统的财务管理模式,才能适应信息化的市场要求,提高医院在行业中的竞争力。医院财务内部管理的信息化普及程度较低的地区和城镇,在管理大额的财务信息时,如果不能达到全面整合和高效处理,将会直接影响财务管理的效率和质量。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和大范围的应用同时也要加大信息化安全力度,来保障财务管理的硬件设施免遭到黑客的攻击,使信息化更安全高效的服务于大众,全力助推医院财务管理的现代化进程和发展。

(二)财务信息化推进缓慢,科室间信息孤岛严重

通常的信息孤岛指功能上不互联互通互享的计算机应用系统。目前,公立医院在信息化建设上虽然投入力度较大,但由于缺乏大局观,导致各科室各领域的信息化应用系统相互割裂,在应用上形成各自的信息孤岛。例如,医院临床使用的东软系统、药品耗材物资出入库软件、人力资源管理软件、固定资产管理软件、财务管理软件和绩效核算软件,多种软件各自为政,难以在各软件中无缝衔接。由此造成的结果就是,财务数据来源多、口径多、误差多,信息化推进速度放缓,不得不手工核实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标准性,由此造成的财务工作停留在基础核算层面,难以提升财务工作的高度。

(三)缺乏健全体制

资产管理离不开专人负责,而往往因为任务繁重,必须成立相应的组织管理部门,进而提高工作效率。因此也需要进行工作人员的监督和管理,才能落实每一笔资金的去向和真正来源。因此,构建管理体制是促进财产管理水平提升的重要途径,但是有的医院尽管拥有管理部门,且制订了管理机制。却因为管理观念陈旧、管理要素不明确等因素,导致资产管理水平无法与日益增长的患者需求相配备,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效力不高,常出现诸多矛盾。例如:“某医院的资产管理部门配备了四名人员,它们分别充当审计、调档、签发、拨款的职责,当医院需要购买一笔医疗器材时,医生向这四名工作人员发出通知,但是有一名人员不在,导致资金一拖再拖。而后院长斥责了几人,并告诉他们若有两人以上的审核即可实行,后医院又需要一笔资金,其中两人串通贪污,导致医院高负荷。”另外,医院在制定这些管理机制时,没有考虑到市场的流通性和医院的特点,强调以个人观念为导向,管理部门未能激发活力,也未形成良好的讨论机制,导致管理制度格外单一。

二、医院财务管理的应对措

(一)财务管理信息化

加快推進信息化结算收费手段,完善结算支付手段,提高结算支付效率。依托信息技术,建立医院财务管理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统一结算系统。既避免了财务人员反复报账的麻烦,提升了财务管理的整体效率,也易于财务管理人员进行日常操作。简化报账程序,降低了医院财务管理的不可控风险。

(二)加大对财务预算工作的管理力度

医院的财务管理的管理方法和模式受到高层领导的重视。财务管理在医院的收支和财务处理环节中起着关键作用。财务管理部门人员的工作状态和专业水平受到财务管理严格程度决定。医院对于财务管理要求严格,对财务管理人员的要求也严格,从录用到工作状态的要求,都具有规范化和程序化。财务管理的性质在于科学合理处理医院的财务,对财务进行科学配置,从而使得医院的财务处于合理化的配置中。针对目前财务管理的缺陷和漏洞,财务部门工作人员应加强管控力度,采取严格的手段对财务管理进行监管和约束,促进预算、收支工作正常进行避免发生财务风险。此外,对于财务管理的内部员工,加强对员工的自身素质管理,不断进行严格的法律制度约束,使财务管理在医院内部起到更重要的作用。

(三)增强财务风险意识

新形势下要实现公立医院财务管理的创新与发展,医院管理层就要树立财务风险理念,增强财务管理意识,实现医疗卫生服务与财务管理的双提升,即提升医院医疗服务水平,严格控制各科室设备、物资等成本浪费现象,提高经济效益,同时为人民群众提供基础医疗服务,实现社会效益。同时需将财务风险列入财务管理基础工作中,在分析各项收支财务风险基础上设计风险对策,保证财务管理工作的有效实施。市场经济背景下,公立医院的市场竞争十分激烈。对此,医院要创新财务管理工作,加强网络化建设,引进自动化财务管理系统。通过财务管理信息化发展,实现各科室财务资源的共享,提高资源利用率的同时避免固定资产闲置、浪费现象。此外,医院还需强化医保资金核算管理,通过定期核算医保资金、快速结算医保等提高患者满足度,并增强医院的市场竞争力。

三、结语

我国公立医院未来一段时期,必然实现3个转变,从数量型转为质量型,从速度型转为效益型,从粗放型转为效益型,生存成为推动财务管理模式转型的直接动力。财务精细化管理将弥补医院粗放式发展带来的内耗,能在坚持医院公益性初心的道路上行进下去。医院的主要管理层的思想将直接影响财务管理模式转型的成功与否,毕竟顶层设计是转型的第一步。

参考文献:

[1]刘敬民.大数据时代对医院财务管理发展的影响分析[J].中国总会计师,2018(12).

[2]郑大喜.公立医院发展转型、财务管理升级与会计人才培养研究[J].中国卫生经济,2017(3).

[3]李建伟.公立医院在新医改背景下改革财务管理的相关要求[J].中国国际财经:中英文,2018(2).

猜你喜欢
医院财务管理社会保障
新时代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的根本遵循
分析新形势下如何加强与完善医院财务管理
财务内控在医院财务管理工作中的应用
信息技术背景下医院财务管理中的问题和对策
大数据在基层医院财务管理中的必要性及思路
关于扩大我国社会保障基金来源的研究
城乡社会保障制度衔接模式探讨
四种社会保障体系生命周期的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