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漾濞游记

2020-06-11 00:41刘春花
大理文化 2020年3期
关键词:梨园梨树梨花

刘春花

车子在蜿蜒的滇缅公路上行驶着,直奔秀岭梨园而去。离秀岭梨园还有一段距离,就见到公路两旁的松树、栎树中夹杂着的梨树上零星开着些洁白的梨花,车里的人都忍不住向外看去,先睹为快。

快到梨园时,前方白茫茫一大片,瞬间以为这里刚下了一场大雪,雪堆满了山坡。等缓过神来,才意识到已进入三月下旬,除了苍山上,哪里还会有雪,映入我们眼帘的分明是成片的梨花。我们在车里赞叹声一片,都按耐不住激动的心情。车子一停稳,大伙儿就蜂拥而下,奔进梨园。

站在秀岭村委会空旷的院场上,环顾四周,梨树一棵连着一棵,一片连着一片,相互簇拥着。这一棵棵梨树,像是从地下冒出来的一股股喷泉,而雪白的梨花,是源源不断的浪花,在阳光的映照下,在春风的吹拂下,跳跃着、舞动着,洁白如雪,银光闪闪。

我们走在梨花的海洋中,只见在虬曲的梨树枝条上,梨花静静地开放着,纯白的花瓣环抱着鹅黄色的细绒花蕊,恰到好处点缀着白色的花瓣。梨花的白,白得纯净,白得惊艳,真有“占断天下白,压尽人间花”的气势。蜜蜂在花间飞舞,让满园的梨花变得灵动起来,也为蜂农能采收到丰足的蜂蜜而忙碌着。枝条上的梨花有的低垂着脸颊,羞涩地藏起盛开的花朵;有的挺直了花枝,骄傲地冲着你微笑;有的却像调皮的孩子,躲在新长出的嫩芽后面,偷窥着你。微风吹拂,满树雪白的梨花,轻轻摇动,宛如身著白衣的玉女翩翩起舞。洁白的花朵歌唱着祈盼,待到碧绿的叶子装点着果园,小小的果实挂满枝头时,也挂满了农家人的欢笑。

沉浸在花海之间,这无瑕的洁白滋润着双眼,浸染着我们的灵魂;空气中氤氲着淡淡的香甜气息,花香溢满心扉,令人迷醉;飘落的梨花瓣扫去心中的尘埃,心灵也变得纯净清凉。身旁有一群文友作伴,谈论着喜爱的话题,在花间相互拍照、合影,大家都笑得像枝头的花儿一样。

在梨园里遇到了许多熟悉的和陌生的面孔,大家都为赴这场春天的盛宴而来。驻足停留在花丛中最久的要数摄影爱好者,他们不断摆弄着手里的相机,在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场景中按下快门。在花间嬉戏的小孩和漫步在花丛中漂亮的女子,成了摄影师们镜头里最好的点缀,他们用镜头留下了这春天的美好。

身处在梨花飘香的园子里,对于我这个吃货来讲,鼻子已经嗅到了金秋时节梨儿熟透了的味道。记得上一次来这里,是和同事一起来村委会做档案指导。那时,驻村工作队、村干部和镇上的相关工作人员正在为扶贫工作忙得热火朝天。在村委会的办公楼上,往窗外一看,整个梨园尽收眼底,梨树上挂满了金灿灿的玉香梨。看着在认真学习,虚心请教的小伙子,我在心里想,在这样的地方工作是幸福、惬意的,春天可以赏花,夏天如同避暑,秋天有吃不完的梨,冬天能与雪共舞。也许,正因为看到了这独特的优势,才把村委会搬迁至此。这时,其中一个村干部说,这里即将要开发建设亲子主题生态公园,开发的项目听起来十分吸引人,他说得眉飞色舞。看着他信心满满的表情,我的心里也充满无限期待。

梨园里,这时看见宏观老师在梨花下拍的美女梦雪的照片,一群拿着“长枪短炮”的摄影师或站或蹲,或俯身或仰头,对着梦雪拍个不停,只听见相机的咔嚓声和赞美声。着一身紫粉色的针织衫和长裙的梦雪,身材娇小,长发飞扬,水灵灵的眼睛似乎会说话。她时而手持梨花,时而舞动着长裙,一颦一笑,一低头一回眸,每一个动作和眼神都是最好的图景。梦雪指着对面的山坡,说那就是她的老家。原来是这满梨花的山坡孕育出的一个个梨花般的美女子。

正陶醉在秀岭梨园的花海间,同伴就呼唤着到上车的时间了。坐上车,继续在滇缅路上前行。一路听同行的老师讲述修筑滇缅公路的历史故事。我们脚下的这条滇缅公路是在1937年底,为抢运战略物资而开始紧急修建的,公路沿线20余万各族民众,历时9个月,依靠双手创造了撼动世界的人间奇迹。随着日军进占越南,滇越铁路中断,滇缅公路竣工不久就成为了中国与外界联系的唯一运输通道,这是一条滇西各族人民用血肉筑成的国际通道,滇缅公路被称为“抗战生命线”,也被称为“血线”。从下关至畹町557.8公里的滇缅公路西段,平均每公里就有五六名劳工献出了他们宝贵的生命……

车子抵达小尖山滇缅公路遗址。为保留滇缅公路原貌,铭记历史,这一路段至今仍是土路。车路上方是巨大的岩石峭壁,下方是万丈悬崖,弯腰伸长脖子都见不到底,可见当时修路劳工历经的艰辛和凶险。小尖山崖子是滇缅公路漾濞境内最惊险的路段。据参加修建公路的在世老人回忆,在挖这段不足百米的的路段时,就有近百人献出了他们宝贵的生命,有坠崖死亡的,有爆破死亡的,有土石方塌陷死亡的,有疾病死亡的。在国家危难时刻,大家都忙着修路救国,来不及料理遇难者的后事。公路边竖着的“滇缅公路遗址”石碑旁,是一巨大的石碾子,当年就是用这样笨重的石碾子充当压路机。看着眼前的大石碾子,我似乎看到几十名老老少少的民工使足了全身的力气反复来回地推拉着石碾子压平路面。这样的场景让人不忍继续往下想,在国难当头,民族危亡时刻,他们忍受着饥饿和伤痛,将泪水和血一滴一滴铺洒在这条公路上。在时间的长河与历史的烟云中,修筑滇缅公路的祖辈们的身影渐行渐远,他们的身后,滇缅公路是一座深深镌刻在大地上的英雄纪念碑,值得我们永远铭记。

离开小尖山,原路返回,经过太平乡政府,从滇缅路上分岔,车子左弯右拐到达“八达听夏”农家山庄。一条鹅卵石铺成的小路贯穿村子,路两旁是绿油油的麦地,整齐划一的麦苗,在风的指挥下,舞动着,荡出一层层麦浪。在山庄的下方,又遇见一片正在怒放的梨花,虽然少了秀岭千亩梨园的气势,但枝头梨花似乎要比秀岭的开得更多一些,我们来得正是时候,还没看够,没拍够的同行老师又继续开始了拍摄。

山庄里的菜肴都是出自农家的圈舍、田间地头和山野,有放养的土鸡、腊肉、蕨菜、白花、梨花等。最让我记忆深刻的是炒梨花,也就是在这里,我才知道原来梨花是可以用来做成美食的。刚刚欣赏到让人如痴如醉的梨花美景,接着就在舌尖感受梨花的美味,是从视觉到味觉的完美过渡。席间轻抿一口酒,少了平日里喝酒的灼烧感,口感清冽、醇和,唇齿间回味无穷,甘甜中似乎散发着梨花的香味,以为是被花熏醉了。“这里的梨树栽种得多,又卖不上好价钱,一斤梨批发价只是七八角,老百姓就在梨身上动脑子,总要想出一条致富门路。试着把成熟的梨酿成酒,让大家惊喜的是梨变成梨酒后,口感还特别好,价钱也比梨翻了几十倍。我们现在只是试着做,正准备大规模推广。”太平乡的乡党委书记介绍说。

这时屋外,春日一枝枝梨花随风摇曳,薄如蝉翼的花瓣轻轻飘落到泥土里,风带进了一股股清香,浸入酒里,耐人回味。

编辑手记:

《走进南观音寺》和《寻访津梁寺》两篇文章,都从作者悠缓细致的游览过程,记录下心无杂念的自己与古寺邂逅的时光,南观音寺的外观和守寺人的生活日常都刻画得详细可感,津梁寺仅在遗留的遗址中寻访,对一砖一瓦的观察都充满着静心运笔。《三访湾子村》通过在不同的时节进村,作者从湾子村的生活环境记录下现今农村自我革新和改变的处处细节,让我们对新农村的面貌有了新的认识。《春日漾濞游记》中,作者从春光下的梨园再到历史长河中的滇缅路,可谓收获满满。

猜你喜欢
梨园梨树梨花
课题:梨园漫步
“梨园”指戏曲界
“梨园”指戏曲界
梨花(外一首)
小气的梨树(下)
小气的梨树(上)
桃花和梨花
万溪冲赏梨花
小气的梨树
《梨花里的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