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末期农业职业教育的特征与地位

2020-06-12 02:53
云南农业 2020年5期
关键词:学堂职业农业

孟 聪

(云南民族大学职业技术学院,云南昆明 650504)

农业是我国经济与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19世纪末期传统农业有所衰落,清政府开始通过广泛兴办学堂来开展农业职业教育,进而探索农业发展的新出路。因此,这一时期也是农业职业教育从广义向狭义发展的重要时期,在我国职业教育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和意义。此时的“农业职业教育”已经具有了“培养一定社会所需要的具有农业科学知识和农业生产技术的热爱农业的农业科技、管理人员和农业劳动者的活动”的狭义农业职业教育特征。

一、狭义农业职业教育产生的原因

(一)思想原由

清朝末期,面对农业生产衰退的现实,以张之洞、张謇为代表的近代思想家提出了通过兴办农业学堂发展农业职业教育的思想,以此拯救和振兴农业。

1.张之洞“欲修农改,必先兴农学”的职业教育思想。作为我国近代农业职业教育的创始人之一,张之洞认为农业的落后是由于缺乏系统科学的农业职业教育,在19世纪80年代后期萌生了兴办农业职业教育的思想,亲创湖北农务学堂,引进西方科技知识。在其《劝学篇》中曾写到:“宜设农务学堂,外县士人,各考其乡之物产,以告学堂,堂中为其考究新法新器,而各省乡绅有望者,富室多田者,试办以为之倡,行而有效,民自从之”,指出了开办农务学堂的目的和对解决农业发展实际问题的作用,倡导乡绅大户要带头办学。1901年,在由其主稿的《江楚会奏变法三折》中再次强调“欲修农改,必先兴农学”。

2.张謇“设立学堂,讲求农学”的职业教育思想。张謇非常重视农业,认为“农业”应处于“农工商”三业的首位。曾上奏朝廷:“臣窃上溯三代,旁考四洲,凡有国家者,立国之本不在兵也,立国之本不在商也,在乎工与农,而农为尤要。盖农不生则工无所用,而工不用则商无所鬻,相因之势,理有固然”;认为“泰西各国近百年来,讲求农学,务臻便利,亦日新月异而岁不同”,因此要想发展农业,必须像西方一样利用农业职业教育改造农业,而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整顿农业。因此,他不断呼吁清政府在各省广设农学堂,提倡科学种植,倡导技术改良。

(二)现实动因

经济社会发展困局催生了狭义农业职业教育。清末,传统的封建农业文明经过历次战争破坏之后,已然千疮百孔。虽然总耕地面积由6亿亩增加到12亿亩左右,但人口的不断增长导致人均占有耕地面积由4.8亩降至2.93亩,且由于技术落后的传统生产方式,鸦片战争后农作物的亩产量不断下降,农业生产已难以承受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一批有识之士认为,要改变当时的困局,必须要学习借鉴西方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必须要兴办学堂式的农业职业教育。

上层建筑的完善为学堂式农业职业教育的产生发展提供了保障。清政府创设了农务行政机构,从中央到地方初步形成了较为完备的农政管理系统,从行政上保障了狭义农业职业教育的推进和开展。1903年,清政府正式在中央设立商部,下设平均司;1906年,清政府将商部更名为农工商部,平均司改为农务司,专门管理农政事宜;1907年,清政府又令各省设劝业道,劝业道就所治地方设立劝业公所,下设农务科,管理农业事务。此外,随着发展实业浪潮的兴起,旨在“开通农民知识,因地制宜,改良种植,一切冀农业之发达”的农会组织纷纷建立,凡蚕桑、纺织、森林、畜牧、渔业等与农业相关的各项事宜,均由农会执政,农会的创立进一步推广了农业学堂,从而推动了农业职业教育的发展。

二、农业职业教育的特征

(一)狭义农业职业教育学堂得以兴办

1.江西蚕桑学堂。1896年,江西绅商蔡金台提议在高安县创建江西蚕桑学堂,“拟于高安县地方创设蚕桑学堂,收教学生,于种类之异,土地之宜,培养之方,恫养之法”,招收十岁左右的农家子弟,进行知识传授及实际训练,学生前三年学习文字及书写,第四年住在桑园进行实际操作。农业职业教育史上普遍认为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所真正意义上的实业学堂,但据有关研究考证,虽有奏折为据,但并未找到办学历史的记载和发展遗迹,黄炎培先生在《清季各省兴学史》中也认为高安蚕桑学堂“已不可考”。尽管如此,蔡金台关于高安蚕桑学堂的提议仍然具有开创性意义。

2.浙江蚕学馆。1897年,杭州知府林启创办浙江蚕学馆,这是我国近代最早有史书记载的农业职业学校,也是我国近代农业职业教育的起点。聘请日本蚕学专家前岛轰木、西原为教习,馆内设饲蚕所一座、蚕室一座、储叶处三间,第二学期学生约有六十五日的饲蚕实习。蚕学馆的设立表明清末农业教育中已开始出现职业化的教育,这对长期处于言传身教模式下的广义农业职业教育来说意义重大,它实现了职业化的教育方式,迈出了狭义农业职业教育的第一步。

3.湖北农务学堂。1898年4月,张之洞奏请在湖北省城武昌大东门外建立的湖北农务学堂,是我国近代较早的狭义农业职业教育学校之一。首次招生120名,从美国聘请康乃尔大学毕业的白雷尔任教习,分为农、蚕两科,购西式农具佳种,讲授种植、畜牧、茶务、蚕务等各门,务使诸生识别土宜,研究物性。

表1 初等农业学堂专业课程

表2 中等农业学堂水产专业课程

表3 高等农业学堂专业课程

(二)形成了体系化、规范化和系统化的学堂教育

1904年清政府颁布《奏定学堂章程》,大批初等、中等和高等农业学堂广泛建立,近代农业职业教育逐步走向体系化、规范化和系统化。

1.初等农业学堂教育。以“讲授农业最浅近之知识技能,使毕业后实能从事简易农业”为宗旨,学制三年,科目分为农业、蚕业、林业、兽医四科。除了学习普通课程之外,各个科目分别学习不同的专业课程。

2.中等农业学堂教育。以“授农业所必需之知识艺能,使将来实能从事农业”为宗旨。本科分农业、蚕业、林业、兽医、水产五科,前四科较之初等农业学堂课程深度有所增加,水产科又分为渔捞、制造、养殖和远洋渔业四类。

3.高等农业学堂教育。以“授高等农业学艺,使将来能经理公私农务产业,并可充各农业学堂之教员、管理为宗旨”,开始注重学科人才的培养。

(三)农业学堂教育扩展到边疆民族地区

公元1904年(光绪三十年),在云南巡抚林绍年的主持下,云南蚕桑学堂正式成立。聘请浙江蚕学馆的优秀毕业生陈之藩、骆攢郊、邱仲刚三人“随带书籍器具来滇充当教习”,学生主要学习制种、饲养、算学、声光、化电等,学制为两年,成绩及格给予文凭,部分毕业生被派到各地去充当教习,优秀生由官府出资到国外继续学习。1907年,教育当局将蚕桑学堂与准备裁撤的体操专修科、准备开办的森林学堂三校合并为省会中等农业学堂,设农业、林业、蚕桑业3科,毕业生分配到初等农业学堂作教员。蚕桑学堂是云南最早的农业学堂,开云南职教史之先河,也是我国边疆民族地区较早的学堂教育之一,对云南和全国边疆民族地区的农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四)学堂设立和培养规模发展迅速

各级农业学堂在全国各地得到普遍设立,培养规模迅速扩大。据统计,到1909年全国共有初等农业学堂59所,在校学生2272人;中等农业学堂31所,在校学生3226人;高等农业学堂5所,在校学生530人。尤以江苏、湖北、山东、直隶等地发展成绩最为显著。

(五)农业职业教育教学注重实用性

各学堂在专业设置、教学计划的安排以及学校教师的配备等方面都充分体现实用性,注重与农业生产各环节的紧密结合,凸显了培养专门农业人才的办学目的。教学方法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大部分学堂都设置有专门的种植、养殖实验基地。这种清晰的定位与当时的形势要求是紧密相关的,摒弃了传统教学中不切实际的“读书讲经”部分,使学生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注重实际问题解决的专业知识学习和技术技能掌握中来,具有突出的实用性和现实性实践价值。

三、农业职业教育的地位及意义

(一)奠定了我国农业职业教育的重要基础

清末所创办的各种农业学堂,大多是在效仿西方教学体系的基础上设立的,是西学东渐的物质结果,也是我国农业职业教育近代化的标志。虽然清末农业职业教育的发展不到20年,但就在这20年内,中国狭义农业职业教育得到迅速发展,兴办成效影响深远。我国现有的一批农、林大学都是在农业学堂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它为我国农业及农业职业教育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二)培养了大批农业专门人才

学堂式农业职业教育的开展,培养了一大批农业专门技术人才,在各个方面对清末的农业发展做出了贡献。他们当中的许多人直接深入到田间地头面向农民传授农业生产知识,极大地提高了当时农民的文化素质和农业生产力。同时,一部分学生毕业后继续留在农业职业教育学堂担任教师,为以后农学的发展培养和储备了大批人才,有效推动了清末农业职业教育和农业的发展。

(三)推动了农业科技的发展

在农业职业教育兴办过程中,清政府逐渐意识到自身农业发展的不足,开始汲取西方农业发展的先进成果,引进大批先进农机具、优良品种、化肥农药等,不断改良并使其适应我国农业发展,使西方先进农业知识技术得以广泛传播,清末农业科技和生产力得到迅速发展。

四、小 结

清朝末期的农业学堂教育产生和兴起于特殊的历史背景,由民间的呼声到作为清末政府的基本国策,虽然是农业教育的根本性进步,但与其他教育类型相比,各方面还存在极大的局限性,本身在经历着不断完善的过程。不过,农业学堂的出现及较快发展,毕竟是在中国这个古老的农业国度中出现的重要新生事物,其产生和发展在我国农业职业教育史上具有重要地位,为我国农业教育和农业发展做出了巨大的历史性贡献。

猜你喜欢
学堂职业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职业写作
我爱的职业
森林学堂
宝宝国学堂
宝宝国学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