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水深情

2020-06-12 02:54蒋惠云
云南农业 2020年5期
关键词:书记攻坚群众

蒋惠云

题记

扶贫、脱贫是我们国家震古烁今、彪炳日月的一大伟业,也是我们农业农村战线上的一件大实事、大好事。本刊在“精准扶贫”“三农风采”等栏目中交流和展示有各地各单位在精准扶贫、脱贫攻坚和产业扶贫中的所做所为,将继续在“文化广角”栏目中选择有关内容从另一侧面探幽,力争在人文情怀的维度上讲好扶贫故事。

每次一走进这个熟悉的村子,泸西县委书记王家林就感到格外的亲切。他猛吸几口新鲜空气,眯起含笑的眼睛一遍遍打量着眼前的山山水水,凝视着一草一木,一花一叶,尽情地享受这里静雅惬意的田园风光。他沿着村路走一圈,将每一点细致入微的改变尽收眼底。宽敞洁净的入村路两旁青山巍峨,绿树环绕,黄连木、华山松、杉树、栎树……密密匝匝,小直邑村安详地躺在大自然母亲温暖的怀抱中。

秋风送爽,喜上眉梢。王书记目光所及之处即是风景,一草一木都那么温情恬适。小直邑村民小组综合活动室掩映在一片五彩缤纷的花海中,紫色的薰衣草迎风颔首,浪漫的格桑花如彩蝶轻盈起舞,向日葵灿烂的笑靥在风中忽隐忽现,“中国梦”三个大字从碧湖畔氤氲的绿荫里凸显出来格外壮丽,“共同团结进步,共同繁荣发展”几个大字尤其醒目……乡村的秋,稍有凉意,而此刻王书记的心里却是暖洋洋的,眼前的这几个大字在他眼里绝不只是一句空洞的口号,而是已经分解好的一个个即将攻克的目标,如今这些目标越来越近,前行的路也变得越来越清晰。

谁若一心为民谋,百姓心中写春秋。年过半百的王书记在泸西县已有八个年头,他走遍了泸西的旮旮旯旯,就连远在边远山区的群众也不只是在电视报刊新闻里看到他,还能随时在村头寨尾偶遇他。他总是一身深色的衣裤,走到哪里都是那么普普通通,又那么和蔼可亲平易近人,连没赶过几次街的农家老汉见了他都不会觉得拘束。“小直邑村民小组是白水镇直邑村委会的一个彝族聚居村寨,平均海拔1983米,农民收入主要以传统种植烤烟、玉米以及养殖猪、牛、羊为主,现有农户142户667人,其中彝族101户464人,村小组精准锁定建档立卡户48户201人,村小组‘四类'重点对象C、D级危房共涉及14户……”刚挂钩小直邑村的时候,王书记翻开这个村子的“简历”,再走近村庄看到低矮窄小的土坯房,房前屋后的垃圾牛粪,心情异常沉重。

“全面小康,决不让一个少数民族、一个地区、一个家庭、一个人掉队!”多次深入小直邑村调研后,他下定决心,要把全县各个乡镇各个村寨的扶贫攻坚工作抓紧抓准抓到位,紧紧围绕让扶贫对象不愁吃、不愁穿,保障其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的“两不愁、三保障”目标,坚持精准扶贫,算好明细账,列出问题清单,逐个清零。

过去的小直邑村不仅贫穷,群众的思想落后,环境卫生更是脏乱差,脱贫难度非常大。泸西县是全省石漠化治理试点县,森林覆盖率37.8%,可小直邑村良好的生态环境在全县少有,在王书记眼里就是福泽全村百姓的瑰宝。2016年,小直邑村被确定为云南省美丽宜居乡村省级重点建设村和2017年全县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之一。“守着绿水青山却一贫如洗。”不过最为可贵的就是小直邑村虽然贫穷,彝族群众却格外珍惜这里的山林和树木。如何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呢?做好“生态山水文章”是取胜的法宝。

通过两年多的建设,小直邑村正是严格贯彻落实了县委、县政府的部署,按照“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的思路,把生态保护与产业发展有机结合起来。探索让“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的有效途径,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积极探索一村一个合作社的“村社合一”模式,通过“党组织+合作社联农户联企业”的方式,把一家一户联系起来,把能致富的群众和需要帮扶的贫困户联系起来,发展适度规模经营,走生态特色农业发展之路,为实现生态绿色休闲农业与民俗乡村旅游融合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还记得王书记在小直邑村的群众大会上与村组干部、建档立卡贫困户和村民坐在一起,谋发展话脱贫的情景。“要致富得抓住关键环节,学会算经济账,善于利用优势资源。”他用现身说法开导参会群众说,“我也是农家出身,我是农民的儿子。我家有兄妹6人,可谓儿多母苦。在20世纪70年代,在生产队时,栽种、管理、销售,我都干过,到了晚上要忙着挑粪浇菜,并且还和兄弟姊妹把蔬菜从蒙自运到开远销售。”他告诉大家“穷则思变”,只要坚定信心,转变观念,找准路子,就能实现脱贫致富的梦想。

“午街铺镇凤舞村就是个可供学习、借鉴的典型例子。凤舞村80后彝家姑娘毕超从云南(泸西)技师学院毕业后,利用便利的交通、民族文化等优质资源,开了间名为‘撒尼土风苑’的农家乐,现在,每天都有两三百人到那里消费,这就是善于创业的一个成功案例。”他结合彝族群众身边的多个例子,激励大家“小直邑同样具有瑰丽的民族文化、便利的交通、良好的生态环境等优质资源,我们可以学习借鉴嘛。县委和大家都有一颗脱贫致富、共奔小康的心,只要我们共同努力,战胜贫困,让老百姓过上幸福的生活是历史的必然。”王书记的一席话,深深打动了群众的心,像一粒星火,激活梦想,燎原绿野。

2017年,小直邑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安置搬迁群众50户142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36户102人。建成安置房50幢,水泥路、电力线路、引水管线全部入户。搬迁户已100%搬迁入住,并严格落实“一户一宅,建新拆旧”政策,共拆除旧房180间6480平方米,腾出宅基地2万余平方米交回村集体规划使用。搬迁后,建档立卡贫困户经济收入主要依靠在巩固提升传统种养殖业的同时,整合该村彝族传统文化和优美森林风光,发展乡村旅游农家乐项目和中蜂养殖特色小产业合作项目、核桃种植产业项目等生态特色产业,以及组织剩余劳动力外出务工增加收入。截至2017年底,小直邑村已脱贫47户199人,剩余贫困人口1户2人。

为了让全村群众共享脱贫攻坚成果,小直邑村在实施易地扶贫搬迁项目建设的同时,整合美丽宜居乡村建设、水利扶贫、农村环境卫生连片整治、文化惠民、上海结对帮扶等项目对整个村庄的村容村貌进行了改造,建设停车场和群众文化活动小广场,实施亮化、净化、硬化、美化、文化等各项工程,特别是对村间的池塘进行防渗和景观改造,昔日的臭水塘如今变成了镶嵌在美丽彝家山寨中的一颗明珠,碧波荡漾,倒映着蓝天白云,令人流连忘返,整个村庄村容村貌焕然一新,人居环境得到全方位的改善,全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得到极大地提升。用直邑村委会党总支书记、主任王树光的话来说,小直邑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变化,是县委王书记关心,各级干部群众共同努力,才让他们连做梦都不敢想的事情变成了现实……

还记得王书记在白水镇召开脱贫攻坚座谈会时循循善诱地对干部职工说,“我年轻时曾在绿春骑马坝乡工作过。骑马坝是该乡最大的坝区,占地面积0.7平方千米。其地形地貌像只手掌,主要依靠山腰上的水库供水来种植水稻。在那里,我见到了一名年过七旬的老党员,生活的艰辛和不易,他的双手像脚掌一样硕大,手上的老茧,足以窥见他饱受了生活的折磨。他那双脚掌至今都让我记忆犹新,以前听说有的人一生只穿过三次鞋子,一次是出生不久,一次是结婚时,一次是死后。看到他的那双脚,我信了。我当时就想,作为一名领导干部,我们不好好工作,那实在是对不起父老乡亲啊。”

那天会场安静极了,能听到窗外雨点落下的声音。王书记的话至今言犹在耳,“泸西经济社会发展的各方面条件要比许多贫困县市好得多,我们工作时不能总怨天尤人,要认真查找自身存在问题。”王书记微笑着说,“一名党员干部看其是否优秀,是否能干,关键是要看他是否能把劣势转化为优势,变被动为主动。不然,只会看山愁山,看水愁水,内心就会愁上加愁。”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基层领导干部直接面对群众,是党和国家政策的具体宣传者和执行者。再好的政策,如果我们不去落实,群众就享受不到改革开放的甜美果实,我们就有负于人民。”王书记曾在各种会议上强调,“我们之中大部分人来自农村,可为什么成为领导干部之后反而跟群众不亲了呢?说到底是贯彻‘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不彻底,说到底是密切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的情感不真诚,说到底是践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到位。”

小直邑村的挂钩扶贫成功实践后,王书记语重心长地说:“脱贫攻坚工作没有捷径可走,帮扶干部一定要用心、用情,只有用爱心交换真情、用真情赢得民意,全县45万干部群众才能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像千万条涓涓细流汇聚成民族团结进步的海洋,奏响一曲曲干群合力脱贫攻坚的鱼水欢歌。”

猜你喜欢
书记攻坚群众
多让群众咧嘴笑
闫永红:从“镀金书记”到“走心书记”
既要继续攻坚 也要防止返贫
脱贫攻坚应及时清理“淤堵点”
情牵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
集书记
为群众美好生活执着追求
又见雷书记
反腐败的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