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语言文字保持敬畏

2020-06-12 11:35李思辉
作文周刊·高一版 2020年13期
关键词:啄木鸟虫子语言文字

李思辉

为什么中华文明成为唯一不曾断代的古文明?包括汉语汉字在内的汉文化不断接续发展是一个重要原因。书同文,语同音。汉语汉字源远流长,每一个字词、每一个发音都有一定的标准。捍卫标准、纠正错误,就是在捍卫汉语汉字的纯粹性,确保它们上承先民文化道统,下启时代语言美学。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不仅极大地拓展了人们的社交空间,也给了语言文字更宽阔的表达空间。层出不穷的“网言网语”满足了个性化表达的需要,各种舶来词、缩写、简写,形成了一些新的语言文字搭配方式,让我们看到了语言文字与时俱进的活力。然而,网络上的个性表达是一回事,媒体的传播又是另一回事。

媒体的公共属性,决定了它既是信息的传播者,也必须是语言文字规范化使用的示范者、引领者。某个词语发音如何,某个字词该怎么搭配,乃至某个标点符号该怎样使用,媒体的用法是人们眼中的“标准答案”。从这个意义上说,每一名媒体从业者,包括编辑、记者、校对,等等,客观上都是人们的“老师”,需要有“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责任感、使命感,保持對语言文字的敬畏。

有人认为业界对语言文字的细致关注是“吹毛求疵”,有人批评因为语言文字上的疏漏就淘汰一些参加评奖的作品是“以偏概全”,甚至有人对语言文字挑错者冷嘲热讽,这暴露了他们的短视。好比一只啄木鸟飞到一棵大树上啄食虫子。大树却说:“走开,我被你啄痛了!”啄木鸟温和地说:“大树兄弟,你身上的虫子已经许多了,再不驱除掉,可危险啊!”大树满不在乎地说:“我这么魁梧,有几只小虫子有什么了不得,我看你真虚假,自己想吃虫子,却非要找个借口!”啄木鸟飞走了,最后大树被蛀空了。没有一点闻过则喜的雅量,没有一点“极目楚天舒”的远见,怎么能在语言文字的大厦里更上层楼?

(摘自《光明日报》2018年4月22日,有删改)

赏析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拓宽了语言文字的表达空间,新的网络词汇、网络语言层出不穷。这让个性化表达得到满足,但某些网络语言的自由性和主观性较强,缺失规范。我们对此应当有所鉴别,自觉维护祖国语言文字的纯粹性。

猜你喜欢
啄木鸟虫子语言文字
关于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培养
幸福的虫子
芜湖市芜湖县召开语言文字工作会议
小小啄木鸟
吃虫子的花
爆笑虫子
请不要随意捉虫子!
安陆市荣膺语言文字工作“达标城市”
2015年全国语言文字工作会议在京召开
啄木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