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方法

2020-06-12 11:35张树雄刘少成
学周刊 2020年18期
关键词:新课改教学方法阅读教学

张树雄 刘少成

摘 要: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一直是教学过程的重难点,其中阅读教学因为综合性较强,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感知能力、思维能力和阅读知识储备,因此一直是教师重点关注的教学内容,也是不容易产生效果的教学内容;除此之外,阅读教学由于有多方面的教学目的,因此在教学上也相对困难。新课改以来,我国教育行政部门针对之前小学语文阅读教育中出现的问题,根据现阶段对学生提出的新的要求,对学生的阅读学习提出了更加明确的任务和目的,同时在教学上也会形成相应的、新的教学方法,以适应新时期的教学任务。

关键词:新课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0)18-0127-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0.18.063

一、现阶段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现状分析

在现阶段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由于教师的不断更新,新教师的到来为学生的阅读教学带来了很多新的教学方式,也不乏在阅读教学上有所创新,适应了新课改发展要求的教学方式;其次培训和日常的不断强化,也扭转了一批老教师对于教学思维定式的抱残守缺现象,让一些教师重新审视了小学的阅读教学,尝试进行教学的创新和对学生的关注。但是在现阶段,阅读教学整体上还是呈现了发展的不全面和教学方式上的不灵活,不能充分激发出学生的学习活力和动力,不能让学生最大限度得到发展。

1.应试教育弊端难根除,教学方法与考试挂钩。应试教育的影响一直以来就是我国教育的主要障碍,这一障碍的清楚不是一朝一夕的,需要教师队伍不断提高自身素养,国家政策不断进行减负,而当下,在新课改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也会有一些教师由于自身素养不够,难以摆脱影视教育下的教学模式。首先随着二胎的全面放开,现阶段各个地区的小学又迎来了发展的高峰期,教师资源的短缺造成了各地大面积招聘教师的现象,也正是由于这种现象,就不免让教师队伍中混入一些教师素养不到位的语文教师,这些教师自身的语文阅读素养缺乏,因此在教学活动中,缺乏对新的教学模式进行探索的能力和思维,只能按照应试教育的模式進行教学,以方面完成教学任务和学生最终的成绩清单;其次是在已有的教师队伍中,由于学校或者是当地就教育部门仍然以分数作为学生评判的唯一标准,过度关注学生成绩,导致一些教师在对分数的追求下,仍然采用应试教育的方式进行枯燥、死板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2.教学方法单一,难以形成学生的主动学习。在传统的教学方法中,教师经常针对一项阅读教学的内容采用单一的教学方式,例如提问、然后给出正确答案的方式,或者是学生给出答案,教师进行纠正的方式,这些方式由于缺乏互动性和启发性,并不能激发起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学习,有兴趣地学习,并且容易导致学生的思维僵化,以答案为中心,对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和阅读能力的提升都是不利的。

3.阅读的灵活性太差,阅读材料限制太多。小学阶段的学生虽然在身心发展上还不成熟,但是由于现阶段小学生所接触的外界世界不同,学生在阅读上也早已不像以前那样闭塞,学生有自己个性化的阅读兴趣和阅读方式,但是在现阶段,很多教师的教学内容仍然十分单一,没有站在学生的角度对学生的阅读进行多方面的引导和多样化的尝试,导致学生的阅读面狭窄,达不到积累阅读量和进行兴趣阅读、自主阅读的目的。

4.课堂组织形式缺乏创新。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课堂的组织形式也是十分重要的,良好的课堂组织形式能够打破教学的僵化思维,激发起教师和学生的新的灵感,碰撞出教学中不一样的火花;其次创新的课堂组织形式还有利于学生从不同的方面和角度去感知阅读材料,避免学生的枯燥感和厌烦情绪,提高阅读教学的教学效果。但是在现阶段,小学语文教师很少会采用多种组织形式去组织阅读教学,这一方面是由于学生的学业负担比较重,因此在教学时间安排上比较紧凑;其次就是教师一些成分的懒惰和思维僵化。这种教学不利于激发阅读教学的课堂活力,不利于学生新的能力的培养和学生灵感的产生。

二、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方法

新课改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方法,首先要满足新课改中对于教学目的的要求。首先是新课改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要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学生的学习敏感点进行教学,做到因材施教;其次是在教学过程中要主动与学生沟通,善于与学生交流,除此之外,教师还要注重通过问题和探究来引起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充分激发出学生的灵感和对阅读的不同思路;最后还要在阅读的教学过程中不断锻炼学生的创造力和思维的其他能力,形成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并试着运用学生的阅读能力去进行写作的锻炼,促进双向学习和启发;最后还要针对阅读,积累学生的阅读量,通过积累丰富的感性材料来促进学生理解能力的加强和核心素养的形成等。

1.注重观察学生,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阅读是对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进行考察的一项学习事项,学生的综合能力是建立在学生的个人的客观能力和理解力的基础上的,是建立在学生当前的阅历上的,因此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充分的了解,才能在了解的基础上进行适当的教学设计,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做到对症下药。

要了解学生,教师首先要注重观察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在每个环节的开展中注重观察学生的反应和学生的参与性,以此来判断教师的教学方法对于学生的适用性,其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要注重与学生进行交流,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思维习惯和学生对于教师教学方法的看法和意见,这样才能根据学生的反馈进行及时的调整,防止教学方法的不适宜造成的教学效果不佳和学生对阅读学习失去兴趣和信心。最后教师要加强与学生的日常沟通,了解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兴奋点,在长期的沟通中了解学生的阅读喜好,从而根据学生兴趣进行个性化的教学,促进学生的发展,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2.丰富阅读形式,增强课堂的活力和趣味性。在传统的小学语文阅读中,教师经常采用的阅读方式是教师领读,学生朗读和听录音等,這些阅读的基本方式虽然也算形式多样,但是在本质上是一样的,并不能从学生的内在激发起学生阅读的兴趣和积极思考的欲望。因此教师还要采用更加多样化的形式来激发起学生的主动性,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从根本上增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趣味性和活力,激发起学生的学习欲望。

首先在小学阶段的阅读教学中,很多的阅读材料都是十分具有童趣的,贴近生活的阅读材料,因此教师要在分角色朗读的基础上进行大胆的创新,鼓励学生分小组进行对阅读材料的演绎,这样就是促进学生对角色和作者思维的了解,同时教师也能清楚感知学生的思维形式,与此同时还能促进学生之间的沟通,增加了教学的趣味性;其次教师还可以在阅读教学中适当加入一些拓展知识,针对学生的兴趣进行故事情节、人物传记、与生活相关的知识的拓展,能帮助学生深入理解阅读内容,还能增添课堂的趣味性,促进学生知识的主动学习,形成学生对知识进行拓展和探索的良好的阅读学习习惯。

3.增加课外阅读,在潜移默化中增进学生的阅读积累。课外阅读对于学生来说是十分重要的,首先课外阅读没用硬性的阅读要求,因此学生能够在没有心理负担的前提下进行有意义的兴趣阅读,这有助于学生阅读兴趣的开发和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而不会对阅读产生排除心理。其次有针对性的课外阅读能够增进学生对阅读的积累,通过大量的间接经验和知识的积累,能够促进学生对生活和各种事物的理解,对于阅读的学习和理解也就能深化,学生的学习也会变得轻松和有趣,教学效果也能大大提升。最后,长期的阅读习惯的形成能够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在阅读的熏陶下学生的学科素质会有所提升,有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基于这些方面的益处,教师要重视学生的课外阅读,力求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首先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对课外阅读知识的引入,带领学生利用一小段时间进行阅读的积累,针对学生感兴趣的方面进行引导,在读到意犹未尽的时候,学生就会通过自己的搜索去读更多的相关的阅读,这样就达到了阅读的效果;其次教师还可以在班级内设立读书角,通过购买二手书籍等形式为学生购置更多的图书,在课上根据学生的兴趣选取书目进行阅读的沟通和交流,将课堂变为读书角。

4.采用游戏教学法,增加教学的趣味性。在传统的下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学经常会组织一些小的互动,但是很少有有教师愿意花更多的时间寓教于乐,将教学内容与游戏充分融合起来,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在学习中游戏,最终达到游戏和学习的平衡,增加教学的趣味性的同时有不会使教学效果受到游戏的影响,这样就能充分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在顺应学生天性的同时还能促进学生的有意义学习、探究学习等。

在小学阅读教学中进行阅读学习,教师首先要有很好的课堂把控能力,要学会在适度的范围内控制学生游戏的原则和游戏的开放程度,同时还要注重知识与游戏的结合,有很好的把控能力和应变能力;其次教师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还要注重结合微课和多媒体进行游戏的趣味性教学,利用线上的阅读游戏来增进学生的参与程度,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消化吸收;第三,教师还要带领学生进行一些课外活动的游戏参与,或者是将语文阅读的教学课堂转移到户外和社会上的某项活动中,让学生能够充分动手和进行感知,在思维和情感的双重推动下进行学习。

三、结语

在多种形式和多重思维的影响下,小学语文的阅读教学内容会更加丰富,教学的形式会更加灵活,这对于促进学生活学活用,促进学生的感知能力的增长和表达能力的提升等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其次教师要通过不同的方式来增加学生的阅读积累,锻炼学生的阅读能力,以此来促进学生在能力和积累上的双重收获,最终实现素质教育的教学目的。

参考文献:

[1]董国艳.快乐与快乐的碰撞——小学语文良好课堂氛围的构建[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4(3).

[2]黄春玲.浅析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激活学生思维[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4(7).

[3]王光芸.电子书包与小学语文传统教学模式的融合思考[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4(7).

[4]张明林.走向生本,走向生活,走向创新——从六安市小学语文优质课看阅读教学的走向[J].科教文汇(中旬刊),2008(8).

猜你喜欢
新课改教学方法阅读教学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新课改下的幼儿教育策略初探
阅读教学中的“追问”略说
新课改对立德树人的思考与实践
也谈新课改下的课外活动
我的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