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效唑对小叶紫薇幼苗的矮化效应

2020-06-13 05:33刘文静
现代园艺 2020年11期
关键词:效唑矮化紫薇

刘文静

(信阳农林学院,河南信阳 464000)

小叶紫薇(lagerstroemia indica),又名百日红,属千屈菜科(Lythraceae)紫薇属(Lagerstro-emia),它花期长,从夏至秋花开不止,花色有白、粉红、紫粉红、紫红等品种,都是大花序。小叶紫薇独特之处不在花,而在枝干。其树干长大后,外表皮会全部脱落,露出青灰的光滑树干,十分引人注目。它虽年年生表皮,但年年自行脱落。表皮脱落后的枝干莹亮光洁,小枝略呈棱形,有狭翅,古朴俊美,家庭栽植,尤显情趣[1]。小叶紫薇性喜温暖、湿润,喜光而稍耐阴,有一定的抗寒力和耐旱力。小叶紫薇树形优美,树干光滑洁净;顶生圆锥花序,花色艳丽,开花时正值夏季少花的季节,且花期长,7~9月持续开花,故人们有“盛夏绿遮眼,此花红满堂”的赞语。小叶紫薇分布极广,是非常好的园林观花绿化树种,花姿优美,花期长,在园林绿化中被广泛配植于公园、道路、住宅区、工矿区环境,也可制作成树桩和盆景,是绿化美化环境和家庭养花的优良花卉之一。

多效唑(PP333)是一种赤霉素的拮抗物,具有强烈抑制植物生长的作用,无论是对草本或木本植物都具有抑制作用。植物在正常的生长过程中需要大量的赤霉素,它是植物生长发育和植物细胞横向生长必不可少的一种植物激素,当植物中赤霉素的合成受到相关抑制时,植物就会降低生长速率,植物的节间就会相应变短,植物细胞停止生长[2]。不同浓度多效唑处理表现出不同程度地抑制纵向伸展的作用,使新梢节间伸长速度减缓,节间缩短,并在供试浓度范围内随浓度增高,抑制作用增强的趋势,但不同浓度下新梢的节数没有变化,说明多效唑的矮化作用主要体现在抑制伸长生长和缩短节间上[3],降低叶面积,增厚叶片,使叶色浓绿,增加叶片叶绿素含量。

目前,我国对小叶紫薇的矮化研究甚少,毛延蔷[4]通过配制特定营养土(火烧土)、整枝修剪、促露根,通过一定的技术措施处理,经3~5年可使树型树势矮化及形成露根;钱良彬通过2 次打顶留枝,嫁接的方法,探讨了小叶紫薇桩景枝条的矮化。尚无报道通过化学方法研究小叶紫薇的矮化。因此本试验通过不同浓度的多效唑植物生长抑制剂对小叶紫薇幼苗进行矮化试验研究,探索小叶紫薇矮化植株的生长发育情况,旨在为小叶紫薇幼苗的矮化技术提供参考,从而提高小叶紫薇的观赏价值。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供试小叶紫薇幼苗是2018年6月在信阳农林学院实验基地种植的,盆栽种植,长势良好,平均每棵株高25cm,人工浇水。试验药剂为国光牌的15%多效唑可湿性粉剂,施药的器材为1500mL 浇水喷壶,电子秤,直尺,游标卡尺,726 型分光光度计。

1.2 试验方法

2018年7月5 日对小叶紫薇幼苗进行不同浓度处理的多效唑叶面喷施,多效唑浓度分别为:150mg/L、300mg/L、600mg/L、1200mg/L、1500mg/L和清水对照(CK)组共6 个处理,每个处理为5 株长势均匀、同等高度的小叶紫薇幼苗;之后每15天对叶面喷施1 次药水,每隔15天对小叶紫薇幼苗的株高、节间距、新生枝条生长量、叶片面积、叶片颜色深浅、叶绿素含量进行数据测量与分析。定期浇水、施肥以保证小叶紫薇幼苗的正常生长。

采用方格法测量试验小叶紫薇幼苗叶面积[5],把测量的叶片平铺在1mm2小方格的标准计算纸上,然后用细铅笔将叶片的轮廓描绘在1mm2小方格的标准计算纸上,计算出叶轮廓所占的小方格数,从而得出小叶紫薇叶片叶面积。叶片面积测出后,每组数据取平均值。

采用乙醇法测量试验小叶紫薇幼苗叶片的叶绿素含量,每组取同期新生叶片,用726 型分光光度计乙醇法进行测定。测出的叶绿素含量每组取平均值,并记录叶片颜色的深浅变化。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浓度多效唑对小叶紫薇幼苗株高的影响

不同浓度的多效唑处理对小叶紫薇幼苗株高的影响不同,其试验结果见表1。在喷施不同量浓度的多效唑后,各浓度处理均出现不同程度的矮化效果,还表现出一定的规律性,即随处理浓度的升高,株高矮化的效果越明显,各浓度处理的小叶紫薇幼苗株高增长均比对照组清水处理株高低,株高分别比对照组矮化10.3cm、11.2cm、13.5cm、14.1cm、14.2cm,矮化效果明显。

表1 不同浓度多效唑对小叶紫薇幼苗株高、新生枝条节间距的影响

2.2 不同浓度多效唑对小叶紫薇幼苗新生枝条节间距的影响

不同浓度的多效唑处理对小叶紫薇幼苗新生枝条节间距的缩短有很大作用。从表1 可知,新生枝条的节间距随多效唑浓度升高也逐渐缩短,各处理比对照组缩短尺寸为0.6cm、0.34cm、0.20cm、0.14cm、0.12cm。喷施过多效唑的小叶紫薇幼苗新生枝条节间距与清水对照组差距明显,节间短化。

2.3 不同浓度多效唑对小叶紫薇幼苗叶片的影响

不同浓度的多效唑处理对小叶紫薇幼苗叶片的影响与对照组差异明显,试验结果见表2,多效唑浓度处理对小叶紫薇幼苗叶片的生长有抑制作用,小叶紫薇幼苗的叶面积大小抑制作用随多效唑处理浓度的增大而增大,经多效唑处理后的小叶紫薇幼苗的叶面积均小于清水对照组,处理⑤的叶片面积与清水组相比缩小差不多相差50%,处理④的叶面积小而且颜色深,在各处理中颜色最为亮丽,处理①、②、③叶面积相比清水对照组也缩小近35%。多效唑处理过的小叶紫薇幼苗其叶片增厚,叶片厚度均比清水对照组稍厚一点,体现了多效唑能使叶片增厚的特性。

表2 不同浓度多效唑对小叶紫薇幼苗叶片的影响

2.4 不同浓度多效唑对小叶紫薇幼苗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植物叶片是制造光合产物的主要器官。多效唑处理小叶紫薇幼苗使其叶色更浓绿,叶片叶绿素含量增高。喷药后,各浓度处理的植株叶片颜色加深,叶色浓绿、厚实坚挺、平展。试验结果见表3,随着多效唑浓度升高,小叶紫薇幼苗叶绿素含量呈一定波动趋势,各处理的叶绿素含量的大小为:处理④>处理③>处理②>处理①>处理⑤。处理①、②、③、④的叶绿素含量均高于对照组,可处理⑤的叶绿素含量低于清水处理组,说明5 个处理中对小叶紫薇幼苗叶片叶绿素含量影响最大是处理④,即多效唑浓度为1200mg/L,说明适量的多效唑处理具有增强小叶紫薇幼苗的植物光合作用,使叶片叶绿素含量增加,而过高浓度的多效唑会使新出的叶片皱缩甚至畸形而导致叶绿素含量减少。处理⑤因多效唑的浓度过高,叶片出现皱缩,表现出一定的药害现象,导致叶绿素含量低于对照组。

表3 不同浓度多效唑对小叶紫薇幼苗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3 结论与讨论

通过多效唑对小叶紫薇幼苗矮化效果的试验研究表明,多效唑对小叶紫薇幼苗植株有明显的矮化效应。在喷施不同浓度多效唑后,各处理均出现不同程度的矮化效果,表现出一定的规律性,即随着处理浓度的升高,株高矮化效应越明显。在此次试验处理中,各处理对小叶紫薇枝条伸长生长均有抑制作用,150mg/L 与300mg/L 矮化效果一般,600mg/L 对小叶紫薇有一定的矮化作用,且叶绿素含量明显增多;1200mg/L 与1500mg/L 矮化效果明显,但1500mg/L 已影响到小叶紫薇的正常生长。当多效唑浓度为1200mg/L 时,即最适喷洒浓度,小叶紫薇幼苗在植株株高、叶面积、新枝的生长量和节间距、叶绿素含量都比其他5 组处理的矮化效果好,新枝生长速度慢,节间距短,叶片面积缩小,叶绿素含量高,叶色浓绿,植株枝干相对粗壮笔直,抗倒伏能力强,具有良好的观赏价值。

当多效唑浓度超过1500mg/L 时,小叶紫薇幼苗部分出现叶片皱小,新生枝条枯萎,叶片发黄,叶绿素含量测定偏低等药害现象。浓度过高只影响到了新生枝条,导致新生枝芽的枯死。试验中也只有多效唑浓度是1500mg/L 时产生此现象,是否更高处理浓度试验时还会有新枝芽枯萎现象,有待进一步研究与试验。

猜你喜欢
效唑矮化紫薇
多效唑的作用机制及其对中药材的影响
大豆喷施多效唑 增产防倒效果好
松景
3种矮化中间砧对鲁丽苹果枝条生长和果实品质的影响
八月紫薇红
游紫薇洞
九叶青花椒矮化高产栽培技术分析
紫薇的传说
多效唑对麦冬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台否认参与APEC遭“矮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