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琦

2020-06-13 12:35
世界建筑 2020年5期
关键词:建筑学建筑设计学科

1968年出生

1986年入学重庆建筑工程学院建筑系(学士、硕士)

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建筑系副教授、副系主任

重庆大学建筑规划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副总建筑师、人居环境分院院长

2019年第十三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艺术设计展区)入选作品

2019年重庆市优秀工程设计一等奖

2011年重庆市优秀城市规划设计一等奖

2009年教育部优秀建筑设计二等奖

2009年全国优秀工程勘察设计行业奖优秀建筑工程设计三等奖

当年的重建工,校园虽小然而思想开放,办学条件虽差但不影响兼收并蓄,尽管有唐璞、卢小荻、尹培桐等大师却脚踏实地,即便无清华、同济知名,但也在大西南闯出一片天。自打第一节设计课开始于沙坪公园,就注定我会爱她一生。

从小接触美术的原因,专业学习如鱼得水,自然而然地就以为设计不过如此。直到有一天,一部叫《世界建筑在十字路口》的纪录片惊醒了我的梦境,一本胶印《欧洲青年建筑师》映射了我的渺小,而一册泛黄的《静谧与光明》则召唤了真谛。幸运的是,鲍扎与包豪斯混合教学模式中还夹杂着以功能主义为主的某种难以名状模式,使我们不拘某种固定格式,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和解构主义轮番冲击,让同学们感受了建筑的复杂性与矛盾性,虽然大都一知半解,什么“主义”都没学好,但是重建工时代开放、兼容、务实、敢闯的作风为我刻下了深深的烙印,影响至今。

建筑学的自主性

今天,理论土壤肥沃而富饶,实践空间广阔而包容,这一切得益于我们身处一个信息化和全球化的时代、成长于一个发展中大国。然而,由于建筑学不能独善其身,必定受到来自于资本、意识形态和其他学科的影响,使得当代建筑设计出现多元分化现象,这一方面带来理论和形式的多样性,另一方面也因准则缺失造成设计质量良莠不齐,最终理论缺乏自信,而形式也陷入困境。这种现象在我国尤为严重,尽管部分建筑师在痛苦地探索出路,可是建筑整体自主性在社会文化变迁和各种意识形态侵蚀下已经逐渐瓦解,建筑自主性的丧失不是导致设计的异化,就是导致设计在普遍经验内的徘徊不前。

从无意识设计到有意识设计,从设计手法到设计方法,建筑设计一路从幼稚走向成熟、从经验主义走向理性主义,如今的建筑设计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显得更为科学。但是受制于由多种学科拼凑而成的建筑设计理论所呈现出的碎片化状态,建筑学科的独立性依然受到广泛质疑而长期处于一种自我陶醉的尴尬状态当中。目前建筑设计的内涵已经扩大,早已跳出“技术与艺术”“功能与形式”“空间与环境”等简单问题,人、建筑和城市是更大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建筑联系着生产、生活、消费乃至共同环境等诸多方面,建筑的目的是为了轻松的生产和诗意的生活,因此,建筑学变成了如吴良镛先生所倡导的“广义建筑学”,它使我们将研究范畴延伸到整个人居环境的各个方面,要求从系统的高度去看待建筑,并从批判的角度去研究建筑设计问题,既不过度拔高,也不过分矮化。如此,才能使新的建筑学尽快成长为一种不过分依赖其他学科的、具有自我调节能力的、充满自主性的学科。

我们的建筑教育是建立在西方建筑知识体系之上的,长期以来,教育关注的是发达国家的建筑文化现象,缺乏对非西方、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注意和系统性研究。而当代世界整体建筑设计水平已迈向新的高度,尤其是以解决现实问题为目标的设计在发展中国家做出了很好的示范,其中不少思想和方法也值得我国借鉴。接下来,我们有必要在现有知识范畴和现有课程体系内增加一种更具包容性的、全球视野的机制,通过横向多元吸收,去拓展设计边界,内化为具有可持续性的提高建筑教育水平的动力。

随着行业向纵深发展,必然推动社会分工的精细化,从而导向专业细分,以至于形成学科内部割裂和理论碎片化。由于建筑学的特殊性,学生需要大量的知识储备,如果协调不好内部关系,势必会造成设计孤岛现象和理论过剩现象。教学中既应研究建筑系统内的固有问题(如功能和空间操作问题、分析与表达问题),也应研究系统外的问题(如城市交通问题、生命健康问题),同时还应重视建筑系统内各要素的彼此关联(如建筑与室内空间一体化、建筑与环境一体化、建筑与结构一体化等),只有从系统维度去引导设计,才能破除专业壁垒,也才能使理论在不同层级精准施策。

受制于资源承载力水平,城市不可能无限制地增长,这也决定了建设行为必定从增量扩张转为存量优化,而设计本身也是以追求生活品质和环境质量的提高为终极目标。建筑教育理应预见这种趋势,为即将到来的定向设计做好准备。这些准备大致包括:从关注“普遍性设计问题”到看重解决“特定现实问题”,从侧重“空间形态”转为注重“空间体验”,从推行“激进设计”到提倡“设计反思”,从热衷“大规模和大尺度”转为研究“适当规模和适宜尺度”,从寻求“有意味的形式”到探求“有意义的建造”,从学校主导的“单一评价机制”到社会主导的“复合评价机制”,从打造学生的“个人魅力”到培养建筑师的“社会责任”。

1 黎平会议纪念馆

2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北部新区医疗中心(金山医院)

3 重庆荣昌区国家级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

4 重庆大学霍英东体育中心

猜你喜欢
建筑学建筑设计学科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小型商业建筑设计
【学科新书导览】
配景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思考
高层建筑设计中生态建筑学的应用分析
建筑学中绿色建筑设计的发展趋势分析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建筑学与建筑设计现状浅析
见山楼的建筑学意味
绿色建筑设计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