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在我的心上奏着潺湲的乐声读《泰戈尔诗选》

2020-06-15 11:38撰文谷立立编辑方凤燕
厦门航空 2020年6期
关键词:泰戈尔出版社诗人

撰文_谷立立 编辑_方凤燕

诗人首先是单纯的孩子,不管人世如何艰险,永远抱定天真纯粹的眼光,把成人世界的虚伪统统挡在门外,全身心地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永远用欢乐的系练,把我的心和陌生的人联系在一起”。

在我看来,诗人应该是这个世界上最纯粹、最敏感的一类人。他们歌颂爱情的甜蜜,赞叹四季的风物,走遍名山大川,看尽人间美景,以手中的句子表露内心的理想,抒发远大的抱负。很多时候,我们读诗,就像在读写诗的人:读他的喜好,读他的厌恶,进而读懂他的真性情。因为“诗为心声”,字字句句皆凝结着诗人的世界观,实在来不得半点马虎,容不下一丝矫饰。就像怒发冲冠、忧国忧民的豪放诗人不会懂得女儿家的心事。毕竟,他的世界太过庞大,大得找不到闺阁女子独上西楼、望断天涯的惆怅。

泰戈尔就是这样一位“心怀世界”的诗人。他不仅是印度文坛的巨匠,更是国际知名的艺术家、哲学家、社会活动家。他曾说,“真正的文学是对生命的真诚,而不仅仅是辞藻”。于是,诗歌就成了他与世界连接的桥梁,可以融化人际的坚冰,可以“把生人变成弟兄”。这里,不难看出泰戈尔的坦荡。

在著名的《新月集》里,泰戈尔用一弯新月来形容幼小的儿童,“孩子在纤小的新月的世界里,是一切束缚都没有的”。《家庭》一笔写尽了童年的欢乐。“天空里突然升起了一个男孩子的尖锐的歌声。他穿过看不见的黑暗,留下他的歌声的辙痕跨过黄昏的静谧”。这部诗集最初出版于1913年。彼时的印度政治动荡,绝非平静安宁的乐土。但生活的贫瘠、景物的荒凉,并没有在诗中留下太多痕迹。显然,诗人并不愿过多地沉湎于乱世。相反,他提醒我们,如果生命的存在就是要打开一道道关卡,逃离所有黑暗的牢笼;如果人类的历史是“在忍耐地等待着被侮辱者的胜利”,那么我们为何不能放下先入为主的优越,放下“侮辱与被侮辱”的执念,像孩子一样自由单纯地拥抱这个并不完美的世界。

因为在成长的每一天,孩子都离不开母亲的关爱。对这个世界,他不必知道太多,他要做的不过是跟在母亲身后,学着她的样子,说出甜蜜的话语。或者,他一如既往地“躲藏在香蕉树、瘦长的槟榔树、椰子树和深绿色的贾克果树的阴影里”,继续着他对世界无止境的探索。

《海边》有这样一段描写:在海边玩耍的孩子并不知道怎么潜水,更不会奉命下海采珠,而是自顾自地与大海玩着游戏。“无垠的天穹静止地临于头上,不息的海水在足下汹涌。孩子们会集在无边无际的世界的海边,叫着,跳着”。显然,泰戈尔就是这样一个孩子。因此,不管“黑沉沉的大地”将要在他面前展开一幅怎样残酷的画面,不管生活给了他多少艰难困苦,他仍然保有内心那一点纯粹,并用这种纯粹去应对世界的复杂。

这就像柏拉图用文字构建的“理想国”,充满了理想主义的情怀。这里没有邪恶,没有欺骗,没有战争,没有分离。相反,这里有“甜蜜柔嫩的新鲜生气”,有年轻母亲的舐犊情深,以及她面对幼子的温柔、慈悲——当她俯下身子亲吻怀中的婴儿,一切辛苦、疲累,就有了新的意义,“神秘之感淹没了我;你这属于一切人的,竟成了我的”。而阅读《泰戈尔诗集》的全过程,就像是在某个春光明媚的下午,闲坐在花园中,看阳光落在头顶,听鸟儿在树上呢喃,感觉风轻轻地拂过发梢……这是与母亲宠爱孩子一样惬意的事。至少当你沉浸在诗人春风化雨般的句子里,你就会忘记世间所有喧嚣,静静地品味这难得一见的缓慢与安宁。

比如《飞鸟集》。这一次,夏天的飞鸟、秋天的黄叶、无垠的沙漠、深邃的海洋,都感应到诗人盛情的邀请,不约而同地走到一起,组成他繁茂丰盛的文字世界。就像诗中所写,当手指拂过琴弦,整个世界就“在我的心上奏着潺湲的乐声”;风吹过树叶,发出沙沙的响声,“在我的心里欢悦地微语着”。此时,似乎只要集中精力,就能听到世界与诗人的对话。它告诉诗人,“人是一个初生的孩子,他的力量,就是生长的力量”。而诗人呢,他是自然的情人,必将与自然共呼吸、共命运,“使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

看到这里,再用“情诗”来概括泰戈尔的作品,不免太过浅薄。他是至情至性的理想主义者,对人类命运的关心、对自然生态的迷恋,远远胜过花前月下的“小情小爱”。《泰戈尔诗集》既是他对自然四季、春种秋收的热爱,也是他对月亮星辰、丰沛大地的礼赞。泰戈尔很清楚,在无所不能的大自然面前,自以为“人定胜天”的人类,不过是百无一用的蠢物,是嗷嗷待哺的婴儿。因此,在讴歌世间美好的同时,诗人反复追问:“把那些花朵抛掷上去的那一阵子无休无止的狂欢大喜的劲儿,其源泉是在哪里呢?”毫无疑问,他文学的源泉就在家门之外,就在林子里,就在田野中,就在山坡上。

经典重读

《泰戈尔诗选》

作者_[印度] 拉宾德拉纳特·泰戈尔

出版社_上海三联书店

译者_郑振铎

泰戈尔,印度诗人、哲学家,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亚洲人,代表作《新月集》《飞鸟集》《吉檀迦利》等。他以清澈的文字,自然的激情,揭示出完整、深刻的精神之美。他的诗如天真烂漫的孩子的脸——看着他,就知道一切事物的意义。

精彩书摘

稚嫩的花朵绽放它的蓓蕾,高喊着:亲爱的世界,请不要枯萎。

世界以痛吻我,要我报之以歌。

天空没有留下翅膀的痕迹,但我已经飞过。

当你为错过太阳而哭泣的时候,你也要再错过群星了。

我们把世界看错,反说它欺骗了我们。

黑云受到光的亲吻时,就变成了天上的花朵。

光是年轻的,却是古代的,影子是瞬息的,却生来就老了。

我的心是旷野的鸟,在你的眼睛里找到了它的天空。

《独角兽魔法传说》

作者_ [英]塞尔文·菲普斯

出版社_湖南文艺出版社

一本奇幻故事集。从18 世纪中叶被水中明月从海盗手中解救出来的希腊水手,到在当代纽约中央公园目击了一枝丛林之花的美国女孩;从古代中国智取邪恶的郡主,到救出风暴猎手的铁匠学徒……你将见证历史上人类与独角兽数次动人心魄的故事。

《人间草木:汪曾祺散文精选》

作者_ 汪曾祺

出版社_译林出版社

本书精选近五十篇散文,呈现汪曾祺数十年散文创作的精华。作者以看似平淡随意的笔触,将如烟往事、寻常吃食、花鸟鱼虫、四方游记、读书趣事等世间百态娓娓道来,融奇绝于平淡,读来韵味深长。透过字里行间,感受到人性的良善与生活的美好。

《考古者说》

作者_ 郑嘉励

出版社_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网络戏称考古工作者“我这考古工作吧,上班就等于上坟”,作者作为常年扎根田野的考古学家,带着来自第一线的新鲜泥土气,为你揭开考古的另一面。那些看似没有生命的文物,在作者笔下变得意趣无穷,并生发出对人生、历史的独特感悟和思考。

悦读

《亦狂亦侠亦温文:龚自珍的诗文与时代》

作者_王镇远

出版社_ 天津人民出版社

龚自珍他一方面以天下为己任,纵谈国家兴亡之计,一方面选色谈空,以风怀与禅悦为乐;他终其一生,都徘徊在人生的进取与颓然中。封建王朝大厦将倾前夕,中国文学史上最后一位可与李白、杜甫、苏东坡等并列的古典诗词大家的精神世界。

《莎士比亚的自由》

作者_[美]斯蒂芬·格林布拉特

出版社_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甲骨文

莎士比亚生活在一个绝对主义的世界里,《圣经》、王权和上帝拥有绝对权威,但他强烈反对这种绝对主义,并不断探索摆脱的可能性。这本书展示了莎士比亚作为一个自由的人文主义者,如何与观众和读者进行有关美、仇恨、权威、自主性的讨论。

《江南古典私家园林》

作者_ 阮仪三

出版社_译林出版社

本书展现了独具一格的中国古典生活意趣,彰显了中式美学品位,亦是了解江南古典之美、艺术之美、生活之美的风雅读物,可称一部园林中的中国故事。作者以江南古典私家园林为窗口,呈现中国古典美学的生活品位、趣味、韵味,值得品读与回味。

猜你喜欢
泰戈尔出版社诗人
金色花
我等待……
流着泪写作的泰戈尔
我理解的好诗人
诗人猫
今日華人出版社有限公司
如此理解
诗人与花
石油工业出版社
想当诗人的小老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