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思想道德建设中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实践反思

2020-06-15 06:28徐月娟
学周刊 2020年19期
关键词:思想道德建设优秀传统文化渗透

摘 要:小学是人类社会学习体系的初级阶段,是人们良好思想道德形成的关键时期,在思想道德建设之中引入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有助于小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念。因此,小学教师以及家长一定要给予充分的重视,将我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小学思想道德建设中,从而培养小学生正确的三观,给他们今后的发展做一个良好的铺垫。基于此,笔者依据多年小学管理工作的经验,结合查阅思想道德以及中国传统文化相关文献,深入探讨如何更好地将我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小学思想道德建设之中,望有助于小学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开展。

关键词:小学;思想道德建设;优秀传统文化;渗透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0)19-0047-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0.19.023

新时期需要的是具有综合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对人才的培养也做出了新的要求:“不仅需要掌握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还应当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中国历史源远流长,文化博大精深,虽然有些文化已经过去了很多年,但是这些传统文化仍然有值得学生学习的地方,这些宝贵的财富仍是无数中华儿女的骄傲。小学思想道德源于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是传统文化中的精髓。学习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有助于小学生形成正确的爱国意识,形成正确的三观,这样才能更好地巩固小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因此,十分有必要对此进行深入研究。

一、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小学思想道德建设的素材

(一)优秀传统文化之中的礼仪文化

我们国家自古以来就有“礼仪之邦”之称,只有懂得礼仪才能规范道德行为,这也是一个国家和社会文明的表现。在中国的古代,人们重视对德行的培养,追求和谐的社会,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比如在小学课本之中有《孔融让梨》一课,这篇课文就教导小学生懂得尊重师长,凡事不能以自我为中心,要先考虑到他人。很多小学生之间出现的矛盾都是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通过这些小事件就能看出,他们并没有认真学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里面的礼仪文化。

(二)优秀传统文化之中的爱国主义文化

培养爱国主义情操是小学教学工作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因为只有热爱自己的祖国,才能更好地为祖国的发展做出努力。在我国优秀传统文化里面有很多有关爱国的元素,比如我们熟悉的诗句“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就表达了古代文人爱国情怀中的忧患意识。不只是那些为祖国奉献宝贵生命的革命烈士,还包括很多科学家、艺术家以及很多为祖国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的人,他们都有良好的爱国意识,有许多需要引导学生学习的地方。

(三)优秀传统文化之中的自强不息精神

在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之中还有自强不息的精神,比如古人云:“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句话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的自强不息的精神进行了完美的阐释。在中华民族不断繁衍与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中华儿女以自强不息的精神与天地、与敌人作斗争,即使在最艰难的岁月中也绝不放弃。这是因为中华儿女继承了优秀传统文化中自强不息的精神,也正是自强不息的精神让中华民族走向富强。因此,为了使祖国的花朵能够将自强不息的精神继承和发扬,就需要小学教师在开展思想道德教育的过程中能够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让小学生充分了解与自强不息精神有关的英雄事迹和名言警句,进而使得小学生意识到自强不息精神的魅力与伟大。

(四)优秀传统文化之中的人际交往美德

我国传统文化之中的人际交往是十分重要的,因为社会是一个大家庭,无论是在哪一个领域都少不了人际交往,在学校中也免不了和别人打交道。在小学思想道德中引入传统的人际交往美德有着很大的作用和意义。比如,我国古代就提倡尊重父母,这个简单的道理似乎无需再提,但是在实际的生活之中,由于现在的家庭中很多都是独生子女,不少父母对孩子的爱甚至达到了溺爱的程度。由于对孩子过多的呵护,使小学生极易形成错误的思想观念,在家中凡事都以自我为中心。因此,需要在小学思想道德的学习中加入一些我国传统的人际交往美德教育。

二、优秀传统文化在小学思想道德建设中的地位

(一)优秀传统文化是小学思想道德建设中的主要内容

在我国古代历史中,优秀传统文化一直都是思想道德建设的主要内容,思想道德建设追求仁、义、礼、智、信这五個目标,只有在小学思想道德建设中加入这些内容,才能更好地发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这也是提高我们整个民族的文化素养以及道德水平的有效途径。小学教师作为学校教育的第一工作者,应当积极地接受这一光荣的任务,牢记使命,从小学教育这一基础阶段开始抓起,培养小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提高小学生的综合素质,这样小学生才能继承中国传统文化,将传统文化更好地传承下来,促进人类社会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因此,在小学思想道德建设中一定要引入我们优秀的传统文化,将这些文化充分渗透到小学教育之中,更好地加强传统文化的传承效能。

(二)优秀传统文化是小学思想道德建设的主要动力

在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之中,“德”一直都是宣传的主流。与此同时,从古到今对于“德”的教导以及对其影响的研究始终都没停止过,就是因为有了“德”,我们才能更好地在教育中灌输“以德树教”的思想,这也是小学思想道德建设的主要动力。

(三)优秀传统文化有利于小学生正确“三观”的形成

对小学生“三观”的培养,是小学思想道德建设的主要目标,正确的“三观”对于小学生今后的发展有着很大的作用。小学生对自己、人生以及社会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和认识,通过优秀传统文化的引入,使小学生形成敬畏大自然,对人生有积极乐观的态度以及追求幸福等良好的思想品质,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小学生“三观”的正确形成。

三、优秀传统文化在小学思想道德建设中的渗透

(一)适当增加传统文化在学习中的比重

优秀传统文化渗透要和教科书紧密地结合起来。我国传统文化可谓博大精深,里面涉及多个领域,比如关于文明的礼仪,爱国主义教育,勤劳及勇敢,顽强不息的精神,团队之间的团结合作等,这些都是可以培养小学生优良品质的教育元素。小学教师在教课的时候,应该对书本之中的素材进行适当的拓展,并且引用一些教材内没有的素材,方便小学生更好地学习思想道德。

(二)培养小学生对社会的爱

在我們的现实生活之中,有些人缺乏博爱精神,在生活中充满嫉妒的情绪,不希望自己身边的人更优秀……这都是对社会缺乏爱的表现。

小学教师在教导小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培养小学生对社会的爱的时候,不应当只注重理论知识的灌输,而应该让他们真正认识到人与社会这个大家庭之间的关系。比如拿嫉妒心来说,小学教师应该列举身边的例子,让小学生明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应该善待身边的人,并且积极向优秀的人学习。让学生真正意识到嫉妒心的害处,发自内心地将自己的爱奉献于周边的人以及整个社会。

(三)授课的形式

古文中蕴含着大量的传统文化元素,但是如果将其原文照搬给小学生看,以小学生的理解能力是很难达到满意的效果的。小学教师可以将古文里面的经典段落用简单易懂的话语讲述给小学生,必要的时候也可以采用多媒体的方式为学生播放一段有趣的视频,帮助学生更好地消化和理解。另外还可以在完成课程教学之后组织学生进行谈论,让小学生讲述自己身边和课本教材相关的事例,并且说出自己的看法,也可以通过小组的形式上台表演,通过表演表达自己的观点。运用这些方法,可以使小学生更好地消化所学的知识。

(四)课下应当怎样去做

小学思想道德的学习最终还是要运用在现实生活之中的,小学教师可以要求小学生在课下自己搜寻优秀传统文化,并且将这些内容分享给大家,以培养学生探索文化知识的欲望和能力。在家中懂得尊重父母,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将自己的进步和不足记录下来,看看自己还有哪些需要提高的地方。另外定期组织小学生参加拓展活动,将学到的知识运用到现实生活之中,比如去烈士陵园扫墓,或者是将自己不用的衣物和玩具捐献给灾区的小朋友……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小学生学会将自己的爱奉献给他人和社会,这才能达到思想道德学习的目的。

(五)开展丰富多彩的思想道德活动

想要思想道德深入小学生的心灵,教师除了向学生进行理论教育之外,还可以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思想道德活动来进行熏陶。墨子曾经说过:“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这句话完美诠释了周围环境对人的思想道德会产生非常强烈的影响作用。因此,小学德育在开展的过程中可以通过丰富多彩的思想道德活动来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比如,学校可以多开展一些经典文学诵读活动,要求学生在每天晨读的时候诵读经典文学,并且每周还要定期开展经典文学诵读比赛。每个班级的教师可以选择班级里经典文学诵读优秀的学生代表班级去校里参加比赛,从而评选出校园内的经典文学诵读之星。这样不仅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学习经典文学的积极性,而且还可以促进校园思想道德结合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顺利开展。

四、结语

小学思想道德建设中必须要引入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小学教师应适当增加传统文化在学习中的比重,培养学生对社会的爱,纠正他们错误的观念和意识,在授课形式方面要坚持以生为主,教会学生主动探讨思想道德知识的能力,并且能够熟练地掌握这些知识。在课下的学习之中,小学教师需要带领小学生多进行思想道德建设以及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方面的活动,使他们可以将所学的知识充分运用到现实生活之中。

参考文献:

[1]明莉.谈小学思想道德建设中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实践反思[J].学周刊,2018(35).

[2]袁金艳.探析在小学德育中渗透优秀传统文化的意义及策略[J].教育观察,2017(20).

[3]倪素香.论优秀传统文化与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4(11).

[4]李玲.秉承中华传统优秀文化全面提高青少年思想道德素质[J].理论学习,2004(12).

作者简介:徐月娟(1987.9— ),女,汉族,甘肃会宁人,二级教师,研究方向:小学体育教学。

课题项目:本文系白银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的实践研究》(课题批号:BY[2019]G175号)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思想道德建设优秀传统文化渗透
医院职工思想政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新时期文艺工作者思想道德建设路径研究
在印度佛教大会感受日本“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