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背景下高校辅导员网络思政教育工作浅析

2020-06-15 06:30付凯孙一君高守朋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0年4期
关键词:网络思政辅导员互联网+

付凯 孙一君 高守朋

摘 要 在 2015 年国家《政府工作报告》中,第一次明确提出了“互联网+”规划,并把此规划上升到了国家的发展角度。中国大学生作为新时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大任的青年力量,在当代“互联网+”学习浪潮中冲锋在前,而辅导员作为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骨干力量,必须及时、主动占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本文在对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的教育现状的研究基础上,仔细分析辅导员思政工作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并对网络思政教育工作开展有效策略进行简要概述。

关键词 互联网+ 网络思政 辅导员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

0引言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在《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中强调:“运用新媒体新技术,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与信息技术高度融合。构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重要阵地,积极传播先进文化。”同时,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于2019年2月28日发布的第4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称,截至2018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到8.29亿,普及率达到59.6%,大学生更是这网民中的主力军。辅导员如何充分利用新媒体新技术使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活起来是一项亟待研究的课题。

1“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的教育现状

1.1教育内容及载体多元化

由于时间和空间的束缚,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相对有限,更新不及时;教学载体单一,知识来源局限于课堂学习。现今,信息传播速度迅猛发展,教学内容的时效性也越来越受到重视,教学载体开始脱离单一的纸质材料,逐渐变得多元化,知识渠道的广度和与深度也在逐步拓展。

1.2教育方式与互动开放化

传统的信息传播是单向的、直线式的,教育方式单一,且缺乏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学习。如今信息传播呈现全方位、立体化,知识的传递总体上从传统的单向教授向双向互动延伸。形形色色的网络平台拥有强大的交互性,学生在平台上索取信息的时候可以依据自己的需要随时进入议题的讨论,与老师、同学在平台上进行知识的共享与交流,网络话语权不断提升。

2“互联网+”时代背景下辅导员思政工作的机遇和挑战

2.1面临的机遇

第一,通过学校网站、微博、微信、QQ等网络平台及网络载体,高校辅导员根据实际工作需要,不断创新管理形式,丰富教育内容,以更加便捷的方式开展思想引领和社会实践活动,进而增强网络思政教育工作的吸引力和有效性。

第二,随着央视新闻、人民日报、新华社、共青团中央等党中央重要传媒平台的微博账号、微信公众号的开通,使得原本脱离于学生日常生活的国内外新闻也通过这些大众喜闻乐见的形式“飞入寻常百姓家”,加强了广大学生对时事政治的关心与关注。

2.2面临的挑战

第一,辅导员话语权受到挑战。由于对网络社交变化认识不足,缺乏与学生的日常交流,未能及时了解最新的网络语言,话语缺乏新鲜感与感召力,思政教育内容容易脱离学生实际,缺乏话语认同感。

第二,网络舆情把控受到挑战。就外部坏境而言,媒体逐利化倾向日趋明显,对传播的内容审核把关不严,致使新闻内容的低俗化愈演愈烈。就高校大学生自身来讲,对事物缺乏预判能力,认知能力较差,容易对成长造成不可逆的伤害。

3“互联网+”时代背景下辅导员网络思政教育工作开展有效策略

3.1坚定政治立场,提升政治素养

习近平同志在全国高校思政工作会议上强调,“我们的高校是党领导下的高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辅导员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骨干力量,首先要明确自身的政治立场,坚决拥护党的领导,树牢“四个意识”,堅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认真学习和领会国家有关政策、方针和领导人系列讲话,做好学生的“政治领路人”。

3.2加强网络学习,提高媒介素养

面对瞬息万变的网络世界,高校辅导员应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理念,不断加深网络信息的了解和判断,切实加强网络平台的实操能力,充分融入学生网络生活,快速提高自身媒介素养,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第一,树立基本的媒介意识,增强媒介敏感度。辅导员应主动了解网络信息传播路径和网络运行规律,加强对媒介信息的判断能力和甄别能力。

第二,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把控好校园网络舆情。充分利用网络媒介传递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正能量,针对大学生关注的社会热点,提供立场明确、观点准确、说理精确的解读,担当新媒体网络平台政治思想引领者,牢牢掌握思政教育话语权。

第三,加强新媒体新技术学习,提高网络平台实战能力。灵活运用“两微一端”、易班等网络平台,不断拓展网络思政教育范围,将思政教育与网络媒体深度结合。

3.3拓展教育合作,促进合力育人

高校辅导员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是思想政治教育合力育人机制中的两支主要队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重理论重研究,辅导员重实践重落实,应将二者优势充分结合,统一交流平台,实现资源共享,不断丰富网络思政教育工作的内容和方式,大力加强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的有效渗透,真正实现思想政治教育无时不有、无处不在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邱沛篁,蒋晓丽,吴建.媒介素质教育论集[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4.

[2]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N].人民日报,2004-10-15(01).

[3] 陈文亮,杜丽娟.“互联网+”时代下高校辅导员媒介素养能力新挑战[J].广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17.

[4] 陈志勇.网络空间治理背景下的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应[J].思政教育研究,2018.

[5] 胡瑞安. “互联网+”时代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探析[J]. 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6.

[6] 马凌锋. 高校辅导员与思政课教师合力育人理论与实践研[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14.

[7] 潘聪,高彩凤.浅析“互联网+”背景下辅导员利用新媒体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研究[J].才智杂志,2017.

[8] 谢爽.高校辅导员思政教育工作的存在问题及工作技巧[J].教育现代化,2018.

[9] 张璐,王崎峰.自媒体时代高校辅导员媒介素养提升及思想政治教育策略[J].高校辅导员,2015.

[10]   朱飞,马素伟.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6.

猜你喜欢
网络思政辅导员互联网+
1+1我们这样学队章:我们的辅导员
好辅导员这样炼成
基于用户体验的辅导员微信公众号建设思考
英国高校的网络思政课怎么上
校外辅导员的一天
数年如一日的义务辅导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