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将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有效融合

2020-06-15 06:28赵桂红
学周刊 2020年19期
关键词:课内外阅读语文教学融合

摘 要: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人们对于语文教学又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在改进课堂教学方法的同時,要贯彻新课改的理念要求,特别是要重视学生的语文阅读。语文课堂教学是学生阅读能力提高的主渠道,在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去感受我国语言文字的美,让学生结合学习需求和自己的兴趣爱好,在教师的指引下开展形式多样的阅读活动,开阔视野,加深认识,也能够积累相关的素材,提升语文能力。众所周知,课外阅读很重要,阅读是根,写作是叶,“根深”才能“叶茂”,“厚积”才能“薄发”。

关键词:课内外阅读;融合;语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0)19-0139-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0.19.069

阅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更能够体现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助力学生提升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教育部也多次强调中小学生阅读的重要性。这进一步说明了鼓励学生进行阅读的重要性,“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对于学生来说,通过阅读既能够增加学生的字、词、句的积累,也能够开阔学生的视野,增长见识,陶冶情操,实现对学生的自我教育。

就目前来看,学生的阅读包括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课内阅读主要是在学校,利用课上的时间,对于教材中的内容和教师提供的相关辅助资料进行有效的阅读,为学生了解所学知识,深化对所探究的问题的理解做准备。相对于课内阅读还有学生的课外阅读,时间主要在教师教学时间之外,甚至是主要以学生课余时间为主,这类阅读一般不限范围,主要是根据学生个体的兴趣爱好来选择积极、健康的书籍即可,它具有灵活性和开放性,自主性和合作性,趣味性和专题性。课外阅读既是对课内阅读的延伸,也是对学生阅读的扩展和补充,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二者应该是一体的,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因此要想提高学生的阅读效果,必须要把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结合起来,切实发挥阅读的作用。结合教学实践,我谈一谈自己的一些认识。

一、教师的引领和感染是前提

阅读要想内化为学生的习惯,教师需要在方法、技巧等方面进行必要的引导。随着当前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对于教师角色的定义又增加了新的内涵,教师不仅仅要助力学生“传道、授业、解惑”,还是课堂教学的主导,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学习的合作者,引导学生学会如何学,这样学生才能够实现被动学习下的“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

在阅读方面,部分学生的兴趣不高,有些学生有兴趣但是缺乏方法,导致了其阅读实效性较低的情况。所以,在开展课内外阅读的过程中,教师在整个过程中的引领与感染是非常重要的。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适当地针对学生学习的内容引导学生积极地去读、去积累;针对学生感兴趣的内容,顺势进行引导,给学生推荐其他可以去阅读的资料;也可以把那些学生感兴趣的素材直接搬到课上,与学生一起去赏析和交流,这样学生就能够感受到拓展阅读的重要性,在教师潜移默化的影响下自己去主动阅读,从而达到“亲其师信其道”的效果。

二、课内的多元引导是关键

在学生进行语文学习时,课本是学生进行语文学习和阅读的主要载体,但是课本中所选取的阅读内容受编排的限制往往是起到范例的作用,对于一些较长的文章只是节选了其中有代表性的、片段化的内容,其中很多内容学生读完是意犹未尽的,所以教师要注意结合学生的心理需求,鼓励学生去尝试读完整篇内容,或者是阅读相似的内容。这时就要灵活地应用教材,教材是载体但不是唯一的依据,我们要善于对教材灵活应用和深度挖掘,或者进行延伸,学生了解多了,教师就可以进行引导,以已经学习或者熟悉的内容为依托,由课内阅读拓展到课外阅读,把课内外阅读结合起来,具体来说可以采取下面的方法。

1.布置针对性强的阅读作业。学生养成阅读习惯的过程是需要教师针对性的引导的,为了引导学生阅读,我们在进行新课学习前往往会布置预习作业,让学生带着问题、带着任务去查阅资料,主动去阅读,最好是要求学生在做完后形成总结性的文字,如让在学生查阅相关资料后自己给作者写简介。实际上,学生进行总结的过程就是深化认识、提升认知的过程。如在学生学习《少年闰土》这一课时,可以要求学生查找作者鲁迅的相关资料,一些主动性强的学生还会阅读与这篇文章相关的其他的鲁迅作品,这样学生到了课上就会更加积极主动。

2.故事激趣法。兴趣是一切活动的基础,是源源不竭的动力。教材中的资源是我们教学中要应用且要大力挖掘的资源,我们可以针对教材中的隐性资源,结合小学生的特点,把一些与教材相关内容有关的名人轶事、精彩故事融入其中,这样不仅会丰富学生的学习内容,还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的求知欲就容易被激发出来。我们就可以让学生说一说,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气氛,也能够发挥优秀学生的引领示范作用。

3.带感情朗读法。阅读是需要和作者共鸣的,这样学生才能够由表面深入到内涵,读出文章的主旨和内涵,这就需要引导学生要带着感情去朗读。朗读前,教师可以就作者的情况、写作背景等相关知识给学生做简单介绍,然后教师进行范读。之后鼓励学生进行尝试,在学生读的过程中要注意和学生及时进行交流,进行有效的指导,学生就逐渐能够发现其中的韵味所在。

4.拓展延伸法。课外阅读虽然很重要,但仍应立足于课堂、立足于教材,不能舍本逐末,脱离课堂、脱离教材来谈其他内容。课外阅读一定要参照课内阅读,这样才能够实现二者的有机结合。例如,《西游记》是我国家喻户晓的一部古典小说,很多学生就是听《西游记》的故事长大的。可是影视剧带给他们的只是对人物本领和故事情节等浅层次内容的了解,而对《西游记》的思想内涵和文学价值等认识不够全面、深刻。因此学习完课文《猴王出世》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学会阅读和欣赏《西游记》。再如,学生在学习《女娲补天》这一课时,教师可以给学生讲一讲民间故事的特点,给学生提供一些素材。接着告诉学生中国的民间故事很多,著名的有《梁山伯与祝英台》《孟姜女》《白蛇传》等,鼓励学生课后阅读,并把故事的梗概编制成一份《民间故事小报》,在班内交流,以此达到课后博览的目的。

当然,课后拓展的知识点还有很多,如学习了《三亞落日》后,可引导学生阅读巴金的《海上日出》,学习了《草原》后,可让学生阅读老舍的《林海》,学习了《草船借箭》,可介绍《三国演义》中的有关章节给学生阅读。凡此种种,都能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三、课外阅读夯实基础是重点

教材中的内容本身就有局限性,特别是难以满足学生阅读量的要求,只依靠课内阅读也会导致学生的认知狭隘,教师需要把课内阅读延伸到课外。小学生本身课业负担不重,有时间进行课外阅读。相对于课内阅读,课外阅读更多依靠的是学生的自觉行为,需要家长的配合,特别是家校之间的密切联系,最终使阅读内化为学生的自觉行为。这是需要教师采取一定的措施的,当然其中首先要做的是和家长的有效沟通,达成教育的一致步调很重要。学校要通过家校联系平台就阅读问题和家长建立常态化的沟通机制,如钉钉群中的每日打卡功能;同时,也要通过家长会、学校教学开放日等活动和家长进行交流,再有针对性地要求学生,把形式和内容都做好,这样才能够通过课外阅读进一步夯实学生的阅读基础。具体来说,可以在以下方面着手推进。

1.阅读摘抄记录展示。学生阅读的过程也是积累的过程,在阅读过程中他们会遇到好词、佳句,这些都是积累的素材。对此,新颁布的语文新课标中也强调“语文教学应注重语言的感悟、积累和运用,从整体上提高语文素养”“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从侧面说明数量的积累与熟练技巧形成的密切关系。通过展示既能够了解学生的阅读成果,还能够使学生互相学习和借鉴。

2.实际上,每一个家庭、每一个孩子都在或多或少地进行阅读,他们也有自己的喜好,也有自己的认识或看法,这些都是促进学生进行课内外阅读的有效资源。教师给学生创设展示、交流的平台,开设班级读书交流会就是重要的途径。

教师可以在放假前或者是一个学习阶段,给学生布置阅读的任务。到了时间节点,组织学生开展班级读书交流会,让大家把自己的阅读成果展示给同学。同时,也要进行“好书推荐”活动,并且向大家说明理由。建立起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师生与作品之间的思想碰撞。阅读志趣相同的同学组成的读书小组在组内交流,每个人都可以发言,可以谈自己深受感触的一点,也可以谈整部的作品。可以谈作家其人其文,也可以对作品中人物分析评价。每组由一个代表作记录,并及时整理汇合,接着代表全组的同学在全班发言。这既是读书的感受展示,也是向全班的推介。成功的介绍,会掀起又一轮的阅读高潮。

3.自编读书册。每个人都有读到好文章与人分享快乐的欲望,也有取得成果进行展示的要求,所以组织学生把读到的好文章或者精彩片段作为“好书推介”不失为一种好方法。同时要求学生写上推荐理由,好朋友为之写上点评。还可以组织学生写上序言,编上目录,拟一个亮丽的标题。当成果挂在班级图书角上供全班阅览,学生将感到莫大的幸福。小学生都有一种从众心理,一旦学生中读好书、荐好文的氛围形成后,不爱读书的学生也会渐渐加入这个行列,成为忠实的追随者。

总之,阅读是当前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提高学生语文能力,培养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我们要重视学生阅读,要把学生的课内外阅读有机结合起来,给予学生必要的方法引导和关注,切实推动学生有效阅读、自主阅读,相信一定能够不断提升学生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宋利英.在阅读中放飞想象的翅膀——促进课内外阅读相结合的几点尝试[J].新课程学习:下,2014(5).

[2]冯生,王祥连.阅读课的实效究竟在哪里——一道课内阅读试题的透视与追问[J].江苏教育:小学教学,2009(12).

[3]顾梅颖.以课内带课外,促进学生有效阅读[J].现代教育科学(小学教师),2010(2).

[4]范为民.让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互动起来[J].中小学电教:下,2011(3).

作者简介:赵桂红(1975.11—),女,汉族,甘肃陇西人,一级教师,研究方向:小学语文教学。

猜你喜欢
课内外阅读语文教学融合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融合菜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