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鸦式水墨画在美术教学中的实践应用分析

2020-06-15 06:28刘治文
学周刊 2020年19期
关键词:水墨画美术教学

摘 要:水墨画是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艺术,拥有非常久远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学生作为国家的未来,肩负着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在美术教育中融入水墨画教学,非常有利于培养他们对美术学习的兴趣,同时对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可大幅度提升学生绘画的自信心。在具体教学实践中,要注重保留和发展学生的个性,让其画出他们想画的世界。基于此,本文就对涂鸦式水墨画在美术教学中的实践进行分析,旨在让学生更加广泛地了解美术,提高审美能力,实现全面发展。

关键词:涂鸦式;水墨画;美术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0)19-0147-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0.19.073

学生具有爱玩的天性,比较喜欢涂涂画画,因此,在美术教学中必须遵循学生的天性。传统水墨画是一项非常复杂的艺术,涉及很多抽象性的概念和复杂的技术,使得学生学习难度比较大,容易形成挫败感,丧失学习水墨画的兴趣。而涂鸦式水墨画则更符合学生生理和心理还不太成熟的特征,能够充分调动和激发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和学习水墨画的兴趣。在教学体制不断改革的背景下,水墨画一点点被引入到了学生美术教学结构课程中,但是水墨画在很多技巧方面,如用笔、调色、对水分等,对学生的要求都比较高。因此,水墨画的教学工作在美术教学环节中属于相对薄弱的一环。水墨画在多数学校的教学中多以临摹为主,这严重限制了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挥,导致学生缺乏学习热情。而涂鸦式水墨画教学挣脱了传统框架的限制,让学生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让他们真正地喜欢上中国水墨画艺术。

一、水墨画在现阶段美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形式单一,学生缺乏学习兴趣

水墨画教学形式比较单一,主要为“三部教学法”。第一步,教师讲解水墨画笔法和调色等方面的技巧;第二步,教师为学生演示技巧的实际运用;第三步,学生强化巩固练习。学生在练习时多以临摹为主,整个教学过程中临摹也是最基本的思路。教师没有考虑学生的绘画基础,通过简单的讲解以后,让学生进行自由临摹,缺乏合理的规划,教学过程比较松散,形式比较单一。虽然刚开始的时候学生可能存在一些新鲜感,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就会产生枯燥感甚至厌烦感。单一的临摹教学法,非常枯燥,加上学生又缺乏足够的耐心,很难有效掌握水墨画的绘画技巧。

(二)教师对学生独创性的低估以及错误认识

很多教师错误地认为,学生的心智还没有发育成熟,在创造性和理解领悟等方面比较弱,所以,在水墨画教学上除了临摹的方式别无他法。可事实并不是这样,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超乎我们想象,他们一旦掌握了简单的技巧之后,就能够独立自主地完成创作。除此之外,教师如何教,学生就如何做,过于死板,甚至在一些具体的步骤,教师都会给学生规定好具体的练习方法,这严重限制了学生的自由创作,影响了学生自由度的发挥。在学生掌握了一定的绘制水墨画的技巧之后,教师首先要做的不是让学生按照自己的要求去临摹,而是要大胆地放开,让学生按照自己的想法去自由发挥、自由创作,尽量做到不去束缚学生的创新力和想象力。和其他传统文化艺术相比,水墨画的主要功能和作用是抒情达意,而不是一味地追求艺术性。

二、涂鸦式水墨画在学生美术教学中应用的重要性

近年来,我国教育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在美术课程新标准中提出“开展美术教学的价值是陶冶学生的情操,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并引导学生更好地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艺术;提升学生的感知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在学生心中形成良好的创新精神和技术意识,进而促使学生实现全面发展”。把涂鸦式教学引入到学生美术教学当中,并不是只为教给学生各种绘画知识和技能,更多的是帮助学生认识这个世界、认识美,让学生学会用绘画的形式去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在涂鸦式水墨画教学的过程中,学生能够通过绘画的方式表达自己对世界万事万物的理解,进而提升学习的满足感,也是每位学生必须经历的成长方式。相比而言,这个阶段的学生更加适合此种美术教学方式,主要原因是他们心智尚未成熟,思维还没有固化,各种行为习惯还没有养成。这样的教学方式也和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相互契合,在美术教学中应用涂鸦式水墨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发展形象思维,实现学生在保持个性前提下的全面发展。

三、涂鸦式水墨画在美术教学中的实践

涂鸦式水墨画在美术教学中的实践中,在刚开始时就要让学生感受一些绘画工具,再利用多媒体课件为学生播放关于水墨画的相关视频,让学生自己观察和体验,立足学生富有童趣的特点,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学生在掌握各种绘画技巧的基础上自由创作,不去过多地限制学生和给学生下要求。学生向往自由自在,而不喜欢被各种条条框框限制,因此教师要积极鼓励学生画出自己心中所想,充分尊重学生的思想,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进而让学生画出具有童真童趣的水墨画,让他们能够打心底里喜欢上水墨画。

(一)充分挖掘题材,感受平凡生活之美

在生活中到处都存在美,对学生而言,他们只是缺乏发现美的能力。因此,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一味地让学生临摹传统水墨画,否则会使其丧失学习的兴趣和乐趣,不能够去体验和展现现实生活中的美。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去发现和关注现实生活中的、身边的美,对身边的的人和发生的事进行细致化的观察,以便在平凡的生活中发现美,让学生自然而然地形成对绘画的热爱、对现实生活中美的享受,让学生产生用水墨画去展示现实美的冲动。比如,在水墨画涂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去画自己身边的亲人或者好玩伴好朋友,学生对自己的朋友比较了解和熟悉,很容易掌握绘画的技巧,绘制的作品也就更容易成功。通过引导学生画人和事,我们还能让学生的视野更加开阔和敏感,可画的素材也就更加丰富,长期坚持下去,学生画出的水墨画就会变得更加丰富多彩,更具生活的韵味。在现实生活中并不缺乏美,而是缺乏发现美的眼睛,只要掌握发现美的方法和能力,在生活中美随时随地都能被发现。所以,在水墨画的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多观察、多感悟身边的人和事物,并把感受到的生活平凡之美,通过涂鸦式水墨画展示和再现出来。

(二)鉴赏提升视野,感悟作品的内在之美

在涂鸦式水墨画美术教学中,如果教师缺乏必要的引导和启发,就会导致学生的思维限制在某一特定范围和空间中,所以,教师要高度重视学生鉴赏能力的提升。鉴赏的作品并不一定是名家作品,但必须要适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理解能力,帮助学生拓宽视野,体验和感受水墨画作品的隐藏的内在美。比如,在欣赏优秀的水墨画艺术作品的时候,让学生产生“我能行”的信心和意念。在鉴赏学长、学姐的水墨画作品的时候,让他们在内心深处滋生出我通过努力,也可以达到甚至是超过他们的水准。通过此种教学法,教学效果比教师单纯的说教效果要更加好。通过鉴赏他人的水墨画作品,我们可帮助学生接触到更加多元更加广阔的水墨画主题和更加多样的表现手法,教学的成效往往会更高效,学生也会更加有兴趣和积极性地参与到水墨画的学习过程中来。与此同时,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去认真体会作品中蕴含的内在美,使学生通过自己的理解和想法,来更好地学习和掌握水墨画的表现技巧和手法。

鉴赏教学法,可进一步拓宽学生的眼界和对水墨画艺术的鉴赏水平,丰富学生的知识面,帮助学生在陶冶情操的同时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学生通过鉴赏大量的水墨画的优秀作品,有助于帮助他们吸收他人的长处,在自己心中形成一个关于美的界定和概念,为今后学习水墨画相关知识奠定扎实基础。有美的概念支持,学生绘画的涂鸦式水墨画就更加完美。

(三)积极探索技法,体味原创精神之美

水墨画是我国传统的文化藝术,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史,其创作技术是在不断发展和创新的,是一种随着时代发展而慢慢积累起来的美术艺术。积累水墨画的技巧技法,是创作出好作品的前提和基础。因此,在具体的水墨画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地去运用和创新水墨画的表现技法,从而帮助学生画出更具有特色和个性的原创作品。每一种技法的创新,都可以获得一种全新的体验,原创效果也就更加明显。美术教学和语数外等学科相比,其知识的获得更加注重启发和思考,因此,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对水墨画的技法技巧进行大胆的创新和改变,充分尊重学生的思维成果和创作成果,让学生通过水墨画的作品更加自由地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和自己的情感感受,促进学生更加全面的发展。

在涂鸦式水墨画的教学的过程中要抛弃传统水墨画教学过程中过于注重技法的问题,积极引导学生在水墨画的创作过程中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从而画出更加个性化的作品。

四、涂鸦式水墨画教学实践中的反思和启示

在具体教学过程中,个别学生习惯于临摹式画画,对涂鸦式教学的方式方法还无法完全接受。基于此,教师要结合学生个性化特点采取临摹和涂鸦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教学,让学生慢慢适应涂鸦教学。也有的学生在学习水墨画绘画知识时,总是纠结画得像不像,学习时情绪比较低落。针对此类学生,教师要进行科学合理的心理疏导,告诉他们水墨画像不像并不是最重要的,而要在画画中找到乐趣。通过涂鸦式水墨画美术教学法,可营造良好的氛围,不是为好不好、像不像而画,而 是促使学生能够更加自信、更富有创新的学习。总而言之,涂鸦式美术教学法比较符合学生的成长特点,并引导学生追求美,增加创作灵感,释放天性。

综上所述,笔者分析了涂鸦式水墨画在学生美术教学中的实践。涂鸦式水墨画教学,为学生打开了美术绘画的大门,让他们能在自由、快乐的环境中学习美术知识,是一种可行并且值得推广应用的美术教学法。这种教学法既能为学生涂鸦提供一个自由的绘画空间,也能激发他们的创造性思维,符合目前我国教学体制改革标准和规范的要求。

参考文献:

[1]魏婷婷.小学美术教育实践对策[J].求知导刊,2016(2).

[2]张晓琳.以儿童生命成长需求为核心构建课程体系[J].中国德育,2015(20).

作者简介:刘治文(1982.9— ),男,汉族,安徽铜陵人,中小学高级,研究方向:小学美术教育教学。

猜你喜欢
水墨画美术教学
牡 丹 (水墨画)
“中国画”与“水墨画”——小议“水墨画”称谓在20世纪90年代的盛行
安静的水墨画
看朴庐的水墨画
搞好幼儿美术教学,促进幼儿智力发展
谈高中美术教学渗透健康审美意识之优化策略
简笔画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