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说话” 中度智障学生数学语言的教学

2020-06-15 06:28郑建凡
学周刊 2020年19期
关键词:数学语言教学

摘 要:语言表达能力是在不断的实践过程中培养起来的。由于中度智障学生的大脑发育迟缓,普遍存在着发音困难、口齿不清,甚至胡乱言语等语言表达功能障碍,这致使他们的思维受到极大的限制,不懂得与他人交流与沟通。为此,在数学的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学习数学语言,科学地加强语言训练,引导学生学会“说话”,学会运用数学语言进行表达,逐步培养和提升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

关键词:中度智障;数学语言;教学

中图分类号:G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0)19-0180-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0.19.089

一、前言

智障儿童学习语言的过程与规律虽然与正常儿童相同,但是只能掌握一些他们感兴趣的、形象具体的词汇,对于抽象、逻辑性强的词汇就难以掌握。而数学语言所具有的抽象、逻辑强的特性,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通过分析理解、综合总结、类比与归纳等思维活动才能逐步掌握。这就加大了“先天不足”的中度智障儿童的学习难度,同时也对数学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教师应努力创造各种有利条件,引导学生开口学“说话”,学习数学,以及运用数学知识去解决生活的问题,增强他们的学习能力和信心。

二、中度智障学生数学语言教学的建议

大多数智障学生常因语言障碍而不愿“说”、不会“说”,只会用一些简单的手势或者点头摇头来表示。为了让这群孩子愿说、会说,则需要教师付出更多的爱心与耐心,遵循教学规律与学习特点,从基础学起,培养他们的数学语言能力。

(一)导“说”

中度智障学生存在着认知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的先天缺陷,“1+1=2”这么简单的题目,对于他们而言难度已超乎想象了,想学却又学不好,给他们带来了不小的压力,也使他们产生了厌烦的情绪,时间长了,可能会形成恶性循环,严重影响他们的智力发展。因此,教师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应根据教学的特殊性,加强数学语言训练和思维能力的培养。教师的以身示范和积极引导在数学语言的培养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数学语言。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结合教学的要求与目的,引导学生学习,尽量用简单、易懂的数学语言进行教学,让学生从简单入手,学习和运用数学语言进行正确表达。

例如,在教学加法时,数学符号“+”的抽象性,学生不易于理解,只会大致知道这是一个符号,并不懂得它的用法和作用。我们可利用教学道具进行教學,把抽象的变成形象具体的,看得见也摸得到,激发学生的兴趣。如“小明手里右手拿着2个青苹果,左手拿着1个红苹果,小明一共有几个苹果?”学生并不懂得如何计算小明有多少个苹果。我们可以拿起苹果一边演示,一边用数学语言加以分析,把2个青苹果和1个红苹果放在一起就是小明的苹果总数,可以用“2+1=3”方法来计算。接着我们要用更加形象的肢体语言引导学生学习做题和运用数学语言进行表述。让学生跟着我们一起做右手伸出2个手指,左手伸出1个手指,然后把“2”和“1”合起来,就是“2+1”,一边手把手地教他们比画,一边让学生跟着我们说,而且要多反复练习几次,在加强学生记忆的同时也让学生熟练起来。之后,我们可以让学生都来试着说一说,说得不好的或说不流利的,我们要在一旁加以提示,引导他们慢慢地说出来。从而锻炼学生的语言能力,提高中度智障学生的数学学习水平。

(二)想“说”

生活是知识的源泉,生活中处处可以遇见数学,因而数学的教学应寓于生活情景之中。中度智障学生由于受语言功能障碍的影响,有些学生总是不想说话,不愿意说话,很少与其他同学交流,甚至连一些游戏活动都很少参与,也有些学生会比较好一点,会主动去说去学,但经常是所说的不着边际,有些“胡言乱语”。再加上智障学生的听课注意力不够集中,而且持续的时间也不会很长,这对于我们的数学语言的教学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挑战。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进入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因此,数学语言的教学应从学生的学习特点与生活实际入手,通过设置各种教学情境,借助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求知欲,开启学生的语言思维,促使学生在语言意识的驱动下想学、想“说”、敢“说”。

智障儿童与正常儿童一样,他们都很喜欢动画卡片,这些卡片能够极大地激活他们的学习兴趣,这些新奇的东西很容易就能激发他们的语言思维,他们会尝试着模仿教师或其他同学,学“说话”,学习用数学语言表达。例如,在教学6的减法时,我们可运用动画卡片进行教学。先播放舒缓动听的儿童音乐,然后在课前准备好的大树上贴上6只可爱的小鸟,教师一边贴小鸟,一边放慢语速进行描述,用规范、精炼、简单的语言进行讲解,在教师的演示过程中,学生就会集中注意力参与到教学活动中,跟着教师说:“树上有6只小鸟。”接着教师可边提出问题,“飞走了2只小鸟,还有几只小鸟?”边演示小鸟飞走,接着和学生一起数树上的小鸟,最后得出“6-2=4”,并且让学生跟着一起读。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我们可以出题,如“6-3”等题目,让能力较强的学生上来演示,并进行语言表达,用自己的语言说出心中的想法。不管对错与否,我们都应给以积极的鼓励和赞许,毕竟他们有了想“说”的意识,并且从想“说”迈上了敢“说”阶梯,这对于中度智障学生而言是非常大的进步。而我们教师在这一过程中必须起到“扶帮带”积极作用,一步一步地激活学生“说”意识,从“想”转向为具体的行动,勇敢地“说”,逐步增强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

丰富的生活情景内容与经验是中度智障学生学习语言表达的基础,也是我们数学教师教学的源泉。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学生会因为内容比较熟悉而更感兴趣,更容易产生想“说”的意识。在教学中,教师可根据教学的要求,创设一些学生比较熟悉且充满趣味的生活场景,让学生置身于其中,并让学生试着说一说场景包含的数学内容,或者与学生在场景中一边游戏,一边引导他们用数学语言来表达。为了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还可以让家长一起帮助中度智障学生学习数学,学习用数学语言来表达生活中的内容和遇到的问题,这样既可以有效地巩固课堂内学到的知识,增强学生“说”的能力,又可以产生很好的协同效应,形成家校合一,提高教学水平,促进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

(三)练“说”

学生既然已能够从“想说”走向“行动”,积极参与教学活动,那么,接下来就要让他们进行更多的锻炼,练习“说话”,练习用数学语言进行表达,解决实际问题。但是千万不可着急,应放慢脚步,经常练习,逐步增强学生的语言能力,形成技能。要让学生更多地练习数学语言,就应给学生创造更多的练习机会。在课堂上,我们要让每个学生都有“说话”的机会,并且实施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获得培养和发展。如能力较强的学生,我们让他们说出其对题目的看法和解题的思路,将自己的想法较为完整地说出来,然后我们教师再和学生一起探讨,边说边分析,使学生既能学到解题的方法,又能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对于能力较差的学生,我们应善于引导,让他們经常做一些简单数学语言练习,如让他们可以读数清晰、流利地完成数数等,促使他们的语言思维能力得到培养。

在加强数学语言练习的过程中,可以形成一种热烈的“说话”氛围,一些“缄口不言”学生会被其他同学感染,试着说一说,尽管是简单的数数或者是一两个字,都是让人惊喜的进步。中度智障学生学习数学,懂得运用数学语言进行表达,这是一个艰巨且漫长的过程,需要我们教师经常的引导,加强练习,不断强化巩固,才能夯实他们的语言基础,学会表达。

(四)会“说”

培养中度智障学生的语言思维能力,让他们学会“说话”,学会用数学语言进行表达,是我们数学教学的目标和任务。由于智障学生思维单一,对事物的认识大多是零散的、不系统的,导致他们很难说出一句完整的话。因此,我们应注意引导,加强练习,让学生掌握“说”的方法,让学生学会观察、分析与比较,再用他们自己的语言把其思维过程完整地、有条理地“说”出来。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的,“我们叫人做事的时候,不但要和他说‘你做这件事,你应该这样做,并且要使得他明白‘为何做这件事,为何这样做。彼此明白事之当然,知事之所以然,才能同心同德,透达那共同的目的”。

会“说”完整的话,特别是会用数学语言来完整地表达,对于中度智障学生来说难度还是很大的。在具体的教学中,我们应“以学促思,以思促学”,实现学思并进。那么我们应如何开展学思教学呢?在课前,我们应综合教学与学生的实际情况,预设教学教案,为学生的学“说”话做好充足的准备。在课中,我们就要充分发挥引导和组织的作用,开导启迪学生边学边思考,一句完整的话要如何表达,要怎么表达才是正确的,当然这是一个充满耐心的过程,我们应不急不躁,慢条斯理地“说”,并且要做到规范用词与准确表达,先一字一字地教,然后再一句一句地教,循序渐进,激活学生的思维,边学边想。在课后,我们应给学生布置一些简单的“说”作业,加强锻炼,巩固课堂学到的知识和技能。

三、结语

培养中度智障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促进学生语言水平和数学教学水平的提高是一项长期的任务。教学是一门艺术,它没有固定的方法,针对中度智障学生的特殊性,我们应积极探索,科学制定教学教案,用百倍的耐心和爱心呵护他们,鼓励他们学“说话”,学会用数学语言完整地、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语言思维能力,促进他们身心健康、快乐地成长。

参考文献:

[1]刘静茹.如何培养智障学生学好数学[J].黑河教育,2018(12).

[2]邹品秀.如何激发智障孩子学习数学的兴趣[J].学园,2017(4).

[3]黄桂君,王新珍.要重视学生数学语言表达的教学[J].数学教学通讯,2019(12).

[4]雷练威.培养小学生数学语言能力的有效策略[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7(35).

作者简介:郑建凡(1973.3—),女,汉族,福建德化人,研究方向:智障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

课题项目:本文系德化县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第二批)研究课题《中度智障学生数学语言教育策略的实践研究》(立项编号DHJK1352-49)的研究成果之一。

猜你喜欢
数学语言教学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浅析提高数学教师课堂口语艺术和表达能力的方法
学好数学,从数学语言开始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
初中50米迎面接力跑教学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