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手瓜苗密植高产栽培技术

2020-06-15 06:33徐秋菊
农家科技 2020年5期

徐秋菊

摘 要:佛手瓜作为一种重要的经济作物,需要通过科学合理地栽种技术提高产量,并防止遭受病虫害。基于对佛手瓜苗生长特点的研究,本文提出了该项农作物的密植高产栽培技术要求,分析了相关技术的具体应用方法,以提高佛手瓜的单亩栽种产量。

关键词:佛手瓜苗;密植高产;栽培方法

佛手瓜苗的密植高产技术使用阶段,一方面要根据其生物学特征,通过对土壤肥力、含水量、阳光照射时间等参数的分析,防止出现环境干扰问题,另一方面要对当地的病虫害常见类型分析,采用合理方法免除病虫害影响。

一、佛手瓜苗的特征

(一)季节和温度要求

佛手瓜属于喜温不耐寒、不耐热,喜光并且耐阴植物,在栽种的时间点确定中,要根据对当地的季节的变化和气候指标,分析科学的栽种时机。比如某地区的栽种过程,设定11月下旬为催芽工作时间点,12月到1月期间播种育苗,2月到3月对其定植,要根据佛手瓜苗的实际栽种密度和具体的生长生存环境,分析是否能够保持高产量状态。

(二)土地和肥料要求

考虑到佛手瓜对于环境的需求,要根据当地的土地环境和土地的养分情况制定管理规培方案,具体的工作过程要选择栽种较为深厚,并且其中含有多种营养物质的土壤。另外佛手瓜的枯萎病发生机率较高,而该项病害的一个引发因素为土壤中的含水量过高,所以栽种区域土壤需要具有一定的透气性和低含水量,只有所有参数都满足要求的情况下,佛手瓜才能够处于正常到的生长状态。

(三)攀爬架设施要求

佛手瓜属于藤蔓性植物,需要通过架设攀爬架的方法让其能够正常生长,具体的搭建过程要根据佛手瓜苗的栽种密度合理确定,同时该攀爬架的高度也要能够处于人力可接受范围,另外为了能够更好的让佛手瓜利用养分,需要对其摘果、去顶处理,所以实际的攀爬高度较为低矮,从攀爬架的建设成本和建设要求上来看,该设备的配置高度可以根据实际的处理工作模式进行进一步的分析。

二、佛手瓜苗密植高產栽培技术的实施

(一)幼苗培育技术

幼苗培养技术中,当前通常采用三个方式,第一种为通过籽粒发芽获得幼苗的方式,第二种为扦插育苗模式,第三种为光胚育苗模式,不同的育苗方法具有的优劣势不同,本文以籽粒发芽后的幼苗为研究对象,在具体的栽种工作中,在获得了佛手瓜的籽粒之后,用800倍可湿性粉剂对籽粒消毒处理,通常情况下浸泡20~30min即可,之后将已经处理后的籽粒放置于湿沙性土壤让其自主发芽,保持环境温度为15~20℃,同时也要分析该过程中是否会出现土壤含水量明显下降现象,并且每隔一段时间之内需要对其进行二次消毒处理,另外该过程中也可以采用薄膜法落实环境的维持工作,并让籽粒发芽,该工作的落实阶段需要在1到2天之内对薄膜的内部空间通气处理。

(二)幼苗栽培技术

在幼苗的栽培过程中,首先,要通过对于幼苗高度的分析,确定是否可以定植,通常情况下,当幼苗的高度处于40~60cm时,可以将其栽种到已经确定的地块内,该过程采用爬地栽培方式,双行密植状态下植株的间距为60~65cm,爬地过程中,为了保证生长温度符合要求需要覆盖地膜,在起苗之前需要喷涂专业的消毒液,并在定植工作之后浇灌定根水。其次,需要研究当前该幼苗的生长状况,尤其是对于土壤中的含水量,要求在苗期和抽蔓期,需要降低土壤中的含水量,然而在当地区域较为干燥的情况之下,或者发现土壤的含水量不能满足土壤含水量时,需要向其中灌注少量的水,工作标准是土壤在灌水时可以在短时间之内处于干燥表现状态。最后,需要观测当前该幼苗的生产状况,根据不同的生长周期,要进一步分析需要施加的肥料类型和水资源总量,比如在佛手瓜苗的生长旺盛期,需要每隔1~3天向土地中浇水,该项工作的目的是能够保证土壤的湿润程度,而并非需要向其中灌注大量的水。

(三)田间管理技术

田间管理技术主要涉及三项工作内容,其一,中耕除草工作,在幼苗定植之后,由于幼苗的栽种时间和杂草的生长周期吻合,所以该过程中杂草通常属于疯长状态,需要对其进行处理以防止抢占幼苗的生长营养物质,在完成了除草工作之后,可以对栽种区域进行保护,以降低后续的工作投入成本。其二,夏季遮阳工作的落实,由于佛手瓜的生物学特性包括不耐高温,而当夏季温度过高或者阳光能够对土地直接照射时,则必然会导致地表的温度急剧提升,佛手瓜在该过程中会受到极其严重的负面影响,该过程的具体工作模式为建设遮光率为45%的遮阳网并覆盖整个这种区域。最后是疏瓜处理,通常该项工作需要在秋季落实,采取的方法为去除所有的小型结瓜,以进一步促进植物的合理生长。

(四)病虫害防治技术

病虫害防治中,要根据不同病虫害的成因和治疗方法,选择杀菌剂和杀虫剂,佛手瓜的主要病害包括枯萎病、根腐病、蔓枯病、白粉病和炭疽病,害虫包括蚜虫、蓟马和红蜘蛛。

枯萎病和根腐病的防治工作可在4个阶段完成,第一轮是保持田园的清洁,第二轮是种苗、大田和苗床的消毒,其中大田消毒每亩均匀喷洒2.5~3kg的50%硫黄悬浮液,一周后采用碳酸氢铵15~25kg、生石灰50kg的肥料施撒并犁田,第三轮是发病初期的处理,采用的药物包括申嗪霉素、噁霉灵等药剂治疗,第四轮为病株清除,周边土壤使用15%石灰水或硫黄石灰粉消毒;蔓枯病防治在6~8月份重点分析,采用申嗪霉素、嘧菌·百菌清等药剂防治;炭疽病和黑星病,使用溴菌清、苯甲·醚菌脂等药剂防治;白粉病采用苯甲·醚菌脂、乙嘧酚和吡唑醚菌脂防治。

虫害防治中,对于红蜘蛛可采用乙螨唑、螺螨酯、氟虫脲防治;对于蚜虫和蓟马,采用的防治药剂为吡蚜酮、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和噻虫嗪。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佛手瓜密植高产技术的实施过程,要根据其生物学特点、常见的病虫害类型以及具体的新型管理技术提高产量,具体工作阶段要根据当地的气候环境、光照环境等参数合理设置各类管理设施,而对于病虫害的防治,需要从中选择专业化的杀菌和消毒用品,以提高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张萍.佛手瓜庭院栽培技术研究[J].农业工程技术,2017,37(26):62-63.

[2]谭捷.佛手瓜苗密植高产栽培技术[J].中国农技推广,2017,33(08):3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