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策略,优化教学

2020-06-15 06:30黄伟杰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0年5期
关键词:教学培养心理品质足球

黄伟杰

摘 要 小学生由于年龄和经验的增多已经形成了一定的思想意识,此时就需要体育老师对小学生进行有效的思想指导,大部分时候在人们印象中足球课程只是为了让学生了解足球知识,并有一个健康的身体,这也导致了课程教学方式单一,教育也没有明确的目。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心理品质培养越来越被教育界所重视,老师需要从多角度帮助学生建立健康的体魄和完善的价值观,既是促进小学生的全面性发展,也是为了我国未来塑造更多的优秀人才。

关键词 小学 足球 心理品质 教学培养

当代的小学生成长于科技与社会大变革时代,只有加强心理品质教育才能有足够的信念勇往直前。未来的社会是多元化的,也需要综合性的全面人才,当代小学是祖国未来的栋梁,也是国家竞争力的核心,不仅要有健康强健的体魄,还要有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念,才能使得祖国屹立在世界之林前列。

1心理品质培养视域下小学足球课程的重要性

在我国传统的教育观念中就有“教书先育人”的思想理念,这样的理念也适用于当代社会。心理品质培养工作要贯穿于整个教育体系,实现全过程育人、全方位、全阶段育人。传统的心理品质教育是以单独的教育课存在,与其他课程相互分开。在这样的教育改革背景下,小学足球课程也需要改变以往的教学思维模式,要以创新求实的精神,将体质教育与心理品质教育相结合,确保小学生身体素质与思想素养协同发展的教学目的。

小学足球要根据其教学特征提取所蕴含的心理品质教育元素,凸显足球课程所承载的心理品质教育功能,要优化课程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案、注重教学管理,努力将足球知识与思想德育有效融合,促进同向同行、协调发展。随着社会的发展与科技的进步,我们的生产、生活方式与以往有着非常大的区别,我国在社会进步方面取得了很大成就,足球教育领域也需要跟随时代的发展变化而变化。足球教育应该一个具有整体性的体系,也就是说在思想上要有统一价值作为引导并贯穿在所有课程当中。当前的小学足球教育要以“润物细无声”的教学模式将正确的价值观、社会观、世界观融入足球课程当中。

2当前小学足球教学在心理品质培养方面的缺失

基于心理品质培养视域下研究小学足球课程育人路径,首先就要对当前的小学足球教学现状进行分析和研究,只有充分了解现状才能更好的进行教学改革、教学设计、教学规划以及教学管理。当前的小学足球教学偏重于教学成绩和达标测评,育人与教学内容的衔接还有待完善和优化。

2.1足球课程教学缺乏育人本质

足球课程教学缺乏育人本质主要就是当前小学校园中体育教师与学生对于教学模式和教学方针认识还不够清楚,也没有明确学习方向和教研方向,还不能够达到教学与育人相结合的高度。小学对于足球课程都是以硬性规定完成教学任务,这样的教育模式是长久以来我国小学的常用方法。小学生们对于自己的生活有更大的主动支配权,枯燥而缺乏生动性的足球课程“如同嚼蜡”,很多学生并没有进行足球锻炼的意愿,很多时候是为了学分而被动参加课程,这也是当前我国小学生体质逐年下降的主要原因。

2.2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严重脱节

小学中的心理品质教育分为“显性”和“隐形”两类教育,所谓的显性教育课程就是当前教材内容的心理品质理论课程,具有教学的实体和课时,而隐性教育课程则是其他专业的课程综合性的培养,其中的足球课程就是隐形教学中的一类,在足球课程中要通过教师的“耳濡目染”、“循循善诱”等措施,再结合本课程内容的基础上拓展学生的综合素养,以达到隐性教育的教学目的。老师常认为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的同步就等于多增加了一个课程,教学负担更重了,其实这是一种错误的认识。隐性课程并不是一个真正意义的课程,而是基于当前的教学专业从侧面进行思想贯通与融合,也就是在潜移默化中打通思想教育与足球教育的“沟通通道”。

2.3缺乏综合性教育的指导思想

小学足球教学的“孤岛现象”并不少见,很多教学方式都是常年不变的,足球教师完全按照多年前的教学方案和教学技巧完成教学任务,千篇一律的教学模式一直没有创新和变化,足球虽然需要竞技性,但是不能以竞技性为唯一的标准进行教学,而且以往的很多教学方法已经不适用于当前的学生思维模式,在总体运行上缺乏效率,对于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没有起到关键性作用。另外当前的小学足球教材更加重视对于体质的改善,也不符合当前先进的教育引导思想,忽略了思想与智力的方面,而在教师队伍中更多的是以教学能力为主要评判标准,实践中凸显技能比赛、裁判能力、团队培训等多个业务方面,但是唯独忽视了育人能力,致使育人能力与教学能力没能达到统一的平衡标准,缺乏统筹性促使全面性的素质教育形成了一个较大的缺口。

3推动小学足球教学与心理品质培养的策略

3.1根据小学足球课程特征,完善教学管理

小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思想认知,对于事物也有了初步评判能力,所以足球教学不能走“单一来源”的方向,教育的最终目的不仅是要塑造学生健康的体魄、灌输科学的理论知识,还要培养学生的足球精神和道德理念。小学老师要深刻的认识到足球不仅是一门课程,还是一种教育手段,在了解基础足球知识的同时,还要培养学生的坚强意志、百折不挠的精神,在身体和心灵双重角度塑造“坚强”的人格。小学体育老师要充分发挥教育的引导示范性,在实践中创新和创造更多的教学方式,尽量拓展足球的教学维度,根据学生的课程选择进行教育夯实,并要根据课程特点将足球历史、足球文化、足球精神、足球道德进行宣讲和传递,让学生了解足球带给人们的精神支撑,要培养学生果敢、坚毅的办事作风,充分发挥出足球精神的教育功能。

3.2基于心理品质培养,优化育人方案

心理品質培养教育改革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我们从长计议,首先是要明确教学目标,然后根据目标调整教学内容、开发教学资源、完善教学方法,从而制定出一整套的教学方案,但是教学方案不会一次成型,需要一线体育教师在实践中不断的“打磨”和“积累”才能完成。优化足球课程要从学生的基本兴趣出发,单独的理论知识并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而是要从当代学生的特点和心理需求入手,丰富教学形式,以更加多元化的教学手段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举办足球趣味知识问答、组织群体活动、足球竞赛等,要注重学生兴趣的趋向性,以引导的姿态帮助学生了解更多的足球知识,并在知识中传递思想。

3.3融入核心价值观,完善教学评价体系

一线体育教师是心理品质培养视域下足球育人的重要影响因素,小学体育老师要坚持将育人思想贯彻整个小学足球教学过程,避免单纯的理论说教,教师要对核心价值观有自己的深刻理解和认识才能在足球教学中将主要思想更好的传递给学生,学校要从实际出发逐步完善教学管理制度,以此提升整体小学体育教师队伍的水平。我们倡导和建议对足球教师进行职前培训和继续教育,为老师搭建更多的沟通和交流平台,注重职业能力以及思想境界的提升,鼓励小学体育老师进行教育模式的突破和创新。同时建立、健全对老师的评价体系,体系的建立要从多个角度进行评价,并加强对老师的职业思想道德考评,全面监督熊雪体育老师的职业操守和育人措施,以此促进老师发挥主观能动性,自我提升足球课程育人的时效性和前沿性,满足心理品质培养的发展要求,不断提高自我教学水平。

4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心理品质培养正在与其它课程逐渐的融合。小学生足球课在传统的观念中都是以强身健体为主要教学目的,只有将心理品质教育与足球课程相结合,才能锻造新时代的综合型人才。作为小学体育教师要在足球课程教学中不断的摸索和创新,寻找适合的教学路径,优化当前小学足球课程的教学方案,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好教育工作。我们所处的时代思潮涌动、文化交叠,充满了机遇与挑战,只有正视挑战才能抓住机遇,因此教师要根据当前小学生的特点进行深入分析,树立“德育立人”的教学理念,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综合性人才。

参考文献

[1] 李永志.小学足球教学与心理品质培养的有机结合[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9(16):71+73.

[2] 左文杰.基于学生身心健康的小学足球足球活动的组织策略[J].新课程·上旬,2019(07):93.

[3] 刘文东.小学足球趣味足球探究[J].考试周刊,2018(82):138.

[4] 付英.小学足球游戏教学的特点及作用探究[J].当代足球科技,2018,8(30):161-162.

猜你喜欢
教学培养心理品质足球
高中地理教学中心理品质教育的有效开展
少年快乐足球
篮球运动之于学生心理品质提升的积极效应
认识足球(一)
初中生积极心理品质量表的编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