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国银被莓茶“唤”回的致富引路人

2020-06-15 16:05庞晓娟
科技创新与品牌 2020年5期
关键词:永定区张家界基地

庞晓娟

2020年是全面小康社会决胜年。实现全民小康不是口号,而是包含贫困人口精准脱贫在内“一个都不能少”的目标。

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如何脱贫?张家界永定区以莓茶产业带动精准脱贫,探索出了一条新路。

如果不是亲身经历,大多数人对贫困常常没有直观的感受。其实就在不远的2015年,张家界永定区茅岩河镇安坪村,年贫困人口人均收入仅为2200多元,脱贫任务艰巨。

如何带领乡亲们找到致富之路,当时从区里到村里都希望能鼓励在外工作人员回家乡创业,以产业发展带动脱贫攻坚。

但以什么产业带动,谁又来做这个领路人?他们选中了莓茶,选中了覃国银。

2015年年底,为响应国家“十三五”产业脱贫的战略号召,为助力张家界市永定区茅岩河镇安坪村莓茶精准扶贫产业发展,在张家界市等主管领导的邀请下,覃国银返乡创业。

这个看似普通的中年女子,做出这个抉择并不容易。她一举变卖了北京的资产,放弃了央视的光鲜工作,放弃了北京的优越生活,人生轨迹由此改变。

是什么给了她这种常人难及的魄力?是莓茶的魅力,是传承的责任,更是对家乡父老精准脱贫的希冀。

乡情动情,产业入心

2013年中,受安坪村村支部两委主要代表多次盛情邀请,张家界市和永定区的各级领导也几次打电话,邀请覃国银回乡看看。

看什么?

看莓茶产业发展前景,看创业带动乡亲们脱贫的路径,更要看看作为张家界的一分子,个人能够为家乡发展承担责任几何,做出贡献几多?

在家乡的召唤下,覃国银动了情。

在莓茶的召唤下,覃国银动了心。

之后便是行动。一年多时间,她与“莓茶之父”黄宏全、安坪村干部群众代表一起,先后多次对莓茶种植情况进行考察。

她看到了莓茶产业背后的巨大潜能,看到了乡亲们渴望致富的一双双期待的眼眸,深受触动,毅然决然回乡创业。

既是引路人,也做托底者

在经过严密的行业考察和周密的准备后,张家界茅岩河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茅岩河投资公司”)于2015年10月走入了大众的视野。公司注册资金1000万元,覃国银为法人代表。

有了茅岩河投资公司,安坪和附近十里八村莓茶种植的声势与以往大不相同——

2015年,安坪村试种莓茶近50亩;

2016年,茅岩河投资公司前期投入启动资金500余万元,分别在茅岩河镇的安坪、青安、瞿家堡、张家坡、洞子坊、土家旯等8个村,新建莓茶种植基地1500多亩,带动120户、456人参与莓茶种植,其中涉及精准扶贫建档立卡户101户、372人。

人们不禁要问,从犹豫观望到“一拥而上”,老百姓对莓茶的热情转换有这么快么?

除了示范效应带来的转变,茅岩河投资公司以“农户+合作社(基地)+公司”三位一体的科学互助方式在这一转变中功不可没。

茅岩河投资公司以种植、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的产业模式开展莓茶产业开发,旨在保障种植户销售的后顾之忧,保障建档立卡户在莓茶种植中的收益并降低风险,真正让老百姓以接近于零风险的方式,参与到莓茶产业发展中来。

把乡亲们带上莓茶产业之路,再对他们的种植风险托底,用流行的网络语言,覃国银这个从茅岩河走出去的女儿,确实是这片土地“妥妥的亲生的”。

覃国银和茅岩河投资公司这两个重要举措,给乡亲们吃上了“定心丸”,自然振臂一呼,应者云集。

大家热火朝天的干劲,也让茅岩河投资公司一成立,就进入发展快车道:

2016年,公司修建了占地近3000多平方米的标准化生产厂房,具有了日加工鲜叶2吨、年加工600多吨的生产能力;

通过莓茶产业及劳务就业,2016年当年,合作社种茶社员人均收入4605元,一年内实现了收入翻番。

这一喜人成果使安坪村建档立卡贫困户于2016年整村脱贫。2016年底,安坪村被评为湖南省脱贫攻坚示范村。

收益眼见为实,推广应者云集

2017年1月中旬,茅岩河投资公司通过了湖南省食品药品监督管局专家组验收,获得食品生产许可证,成为张家界为数不多获得莓茶生产许可证的企业。

茅岩河投资公司助推安坪村莓茶精准扶贫模式的成功,吸引了更多关注,也吸引了更多的加盟意向。附近两区两县乡镇及其村委纷纷表示,希望茅岩河投资公司把“安坪村莓茶扶贫模式”推广孵化,助推更多地区早日脱贫。

就这样,2017年三四月间,茅岩河投资公司及旗下莓茶合作社协助桑植县八大公山镇5个村、马河口乡3个村新建莓茶种植基地。一个半月时间,公司及其合作社向新建基地输送种苗800多万株。仅此一项,就为原青安坪乡8个村及罗塔坪长寿村创收200多万元,为安坪村莓茶种植农户49户创收近50万元。其中收入1万~5万元茶农9人,收入1000~9000元35户。建档立卡户19户收入均在3000元以上。

特别需要提到的是,一家建档立卡户夫妻两人同时因病致贫多年,两人与3个子女通过积极参与安坪村的莓茶种植,这一个半月种苗创收高达13万元。还是这户人家,加上2017年莓茶鲜叶的收入,全年总收益达32万元。

2017年,茅岩河投资公司以互助模式带动莓茶种植,合作社成員人均收入达5818元。

茅岩河投资公司可见的切实收益,为乡村脱贫致富创出了新路,形成了吸附效应。截至2017年底,茅岩河投资公司带动周边乡镇莓茶种植面积达5000亩。莓茶产业真正带动了张家界更多乡亲们走上了致富之路。

脱贫致富待续,产业发展可期

张家界莓茶是土家族百余年传统保健饮品。据“莓茶之父”黄宏全研究,张家界莓茶含有一种天然植物霜,其有效成分主要是黄酮。经国家16家医学权威机构检测鉴定,张家界莓茶总黄酮含量:芽尖32.34%、嫩叶36.58%、老叶23.41%,是目前所有被发现的植物中黄酮含量最高的,故被称为“黄酮之王”。

基于莓茶独特的生物资源优势,茅岩河投资公司认为,莓茶产业开发潜力巨大。基于这一前景,公司按照“三个三”的战略方针进行战略架构与产业布局。

第一阶段的2016~2019年,公司围绕“张家界莓茶种植基地、张家界莓茶加工基地、张家界莓茶品牌营销”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战略,打造“张家界莓茶创业园区”,旨在帮助更多的贫困村和贫困户脱贫致富,吸引更多农民工返乡创业。

为了将这一步走得更坚实,2018年,茅岩河投资公司开始打造张家界莓茶标准化种植基地。在永定区三家馆村占地面积4000亩,建设第一期基地面积1000亩。基地的战略定位是:“张家界莓茶千亩标准化种植观光基地”“湖南省一二三产业试点项目基地”“北京碧生源土家贡莓茶实验种植基地”“张家界莓茶千亩茶旅融合示范基地”。

三家馆千亩标准化种植基地的建立,旨在为张家界莓茶产业的标准化树立了标杆,为莓茶产业储备作业技术骨干,并以此为标准进一步孵化张家界莓茶基地。

第一期基地涉及三家馆村8个组共计210户、852人。其中建档立卡户66户、182人。基地每天平均务工人数45人左右,用工高峰时每天劳务工人100人以上(其中建档立卡户达68人以上)。这千亩基地每年的土地流转费及劳务用工费等综合费用合计为三家馆村创收突破200万元。

截至2019年,茅岩河投资公司推动张家界市两区两县莓茶基地发展突破万亩,带动建档立卡户达3800人以上。

能力越大,肩头责任越重。因为产业助推精准脱贫成就突出,2018年,茅岩河投资公司法人代表覃国银当选为永定区第七届政协委员。

2019年5月,又有好消息传来,湖南省农业农村厅批准茅岩河投资公司莓茶特色产业园为“张家界茅岩河莓茶特色产业园省级示范园”。

虽然公司成立不足5载,但是如今茅岩河投资公司打造的莓茶基地,和两三年前相比,早已不是昔日的“吴下阿蒙”。除了实现建立之初的战略定位外,它还集合了“张家界莓茶电子商务直播基地”“张家界莓茶采橞圃”“张家界莓茶兜底贫困户产业帮扶基地”的定位和功能。至2020年,基地共覆盖了20个村和1个核心景区,总面积达10158亩。

在如此布局下,莓茶产业将不局限于种植和茶饮,将成为多产业立体发展的生态健康产业链。

覃国银说:“把张家界莓茶这一具有600多年历史的功能性茶饮,叠加在全域旅游的大数据上面,这开启的将不仅是脱贫,而是打造致富产业的非常棒的规划!”

昔日土家药饮,今朝致富法宝。有理由相信,张家界茅岩河投资有限公司将紧跟时代步伐,带领张家界莓茶精准扶贫产业进一步发展,研制出經得起市场考验的茶饮产品,将健康养生理念传播得更广更远。

现在的张家界永定区,共有莓茶种植基地6.5万多亩。每一条茶垄,每一畦茶苗,都倾注了茶农们的希望。在他们眼中,莓茶是上天的馈赠,是先辈们的礼物,也是他们摆脱贫穷的法宝。而覃国银,正是那个带领他们挖掘宝藏的引路人。

猜你喜欢
永定区张家界基地
流翔高钙为党建示范基地锦上添花
福建省龙岩市永定区社前村天后宫山门舞楼
张家界看山(外四首)
我的基地我的连
“醉美”张家界
人间奇景张家界
永宁 永定区退休医生坚持16年为边远乡村群众送医送药
看张家界的漫山红遍
永定区:开展谈心对话活动
永定区:开展烟花爆竹零售点取缔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