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溪小学“水滴文化”的探索与实践

2020-06-15 16:06曾慧莎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0年66期
关键词:小水滴水滴校园文化

一、问题的提出

(一)学校历史与发展现状

沐溪小学创办于1970年9月,地处沐溪工业园,是一所农村完全小学。学校先后被评为“武江区师德建设先进单位”“武江区教学工作先进单位”“广东省绿色学校”……我校的办学理念为:学校有特色,教师有发展,学生有未来。经过多年的努力,我校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社会影响力也不断提升。在学校的不断发展与壮大中,我们意识到:构建符合校情并富有特色的校园文化,是学校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是实施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我校位于沐溪村、沐溪水库旁。沐溪村原本是一个缺水的小村落,由于缺水,影响作物收成,村民苦不堪言。村民把村名命为“沐溪”,希望能给这块缺水之地带来滴水甘露。后来,政府在村旁修建了沐溪水库,引水入村,沐溪才得到了发展,所以,沐溪村民对“水”有着独特的情感。

(二)教育均衡需求

沐溪工业园是韶关外来务工人员流入的主要集中地之一。外来务工人员已成为推动韶关经济发展的生力军。他们大多数携全家在此工作生活。沐溪小学地处沐溪工业园,大部分学生是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这些学生无论是社会环境、家庭氛围、家长观念都与市区的学生有比较大的差异。我校期望通过“水滴文化”的研究,提高学生综合素养、提升教师教育能力、提升学校管理水平,促进健康和谐的校风、教风、学风的形成,实现学生、教师、学校的共赢发展。

(三)社会发展的需求

党和国家历来十分重视学校作为思想文化教育主阵地的建设工作。近年来,各级教育部门要求大力发展校园文化,以此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和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我校于2017年初提出“学校有特色,教师有发展,学生有未来”的办学理念,以“水滴”为原型,自行设计了代表学校的“沐沐”“溪溪”的吉祥物,初步提出了“水滴文化”為我校的特色文化。我校希望通过此校园文化建设,使沐溪小学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在创新中提升学校的生命价值。

二、研究内容

特色校园文化是学校所具有特定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它不仅彰显着一个学校发展的理念,更彰显着一个学校的发展方向。我校把校园文化定位为“水滴文化”水有润泽万物之德、有水滴石穿之力、有润物无声之智、有随形变幻之美。我校自主设计“小水滴”卡通吉祥物——沐沐、溪溪,鲜明主题形象,把“小水滴”作为校园环境建设的核心,“水滴文化”主要围绕四个方面渗透:

做人:上善若水 (有善心)

做事:水滴石穿(懂坚持)

立德:饮水思源(会感恩)

立志:山高水长(怀理想)

三、创设水滴环境,营造文化氛围

(一)设计水滴卡通造型,鲜明水滴文化主题

我们以水滴文化吉祥物——沐沐和溪溪为校园文化的主要图案,进行校园环境的整体打造。一进校门,教学楼主墙上的沐沐和溪溪的卡通形象映入眼帘。 沐沐以翠绿色调为主色调,奋发、积极、活力,绿色是自然生命之起源色。沐沐浴在阳光之下,萌发在大地之中,象征沐溪小学学生,犹如沐浴在温暖阳光下的幼芽,在沐溪母校的甘露下成长,充满无限动力与希望。溪溪以蓝粉色调为主色调,欢快、向上、活泼,小溪嬉戏于山谷之中,犹如精灵一般灵动。象征着沐溪小学欢快活泼的校园文化,源远长流的文化底蕴,坚持不懈、永不停歇的精神。

(二)整体布局水滴文化,凸显水滴特色

遵循整体规划,凸显特色的原则,教学楼形成了以水滴文化为主题的走廊文化、楼道文化、办公室文化。活泼有趣的水滴卡通形象,营造出浓浓的水滴文化氛围,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全校师生。

学校水滴文化建设情况具体布置如下:

四、深化水滴文化内涵,整体规划立体推进

(一)以水喻理,促校管理

校长办公室悬挂着水滴文化中的“上善若水”墨宝。“上善若水”指的是最高境界的善行,就像水的品性一样,泽被万物而不争名利。不与世人一般见识、不与世人争一时之长短,做到至柔却能容天下的胸襟和气度。校长是学校各项工作的领头人,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校长的教学思想和理念决定着学校的方向和发展。校长的管理思想应该是以德服人、以身作则、以人为本,要做到尊重老师、理解老师、关心老师、宽容老师。

副校长办公室悬挂着水滴文化中的“如鱼得水”墨宝。“如鱼得水”指的是好像鱼得到水一样。比喻得到跟自己十分投合的人或对自己很合适的环境。副校长和校长的良好关系,应该是水和鱼的关系一般。副校长是校长的左右臂,协助校长完善学校的各项工作。副校长主动多和校长沟通,多提合理化建议。对校长布置的分管工作要高度负责、真抓实干、大胆创新。

教导处办公室悬挂着水滴文化中的“水滴石穿”墨宝。“水滴石穿”指的是为水一直向下滴,时间长了能把石头滴穿。借以比喻只有坚持不懈,不断努力,持之以恒,微薄之力做事也能成功。教导处主管学校的教学教育工作,是各项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要使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各项工作应该是有计划、有步骤,一点一滴,持之以恒地推进。严抓教学常规、完善教学制度、促进学生进步、引领教师发展,一步一个脚印,以水滴石穿之力,稳步推进。

财务总务处办公室悬挂着水滴文化中的“心如止水”墨宝。“心如止水”用来比喻一种心态,平静面对一切,是比喻我们心灵处于某种宁静、清晰的状态。我校财务处和总务处设在一个办公室。他们工作的共性是工作琐碎,要求细心。总务处负责内勤、卫生、学校财产的登记和维修等,要求做到实事求是,不浮躁,平心静气。财务处负责学校的各项经费,要做到账务清清楚楚,不能出现多一个零少一个零的马虎。这就要求负责人要心平气和、心如止水地细心、耐心地完成各项工作。

教师办公室悬挂着水滴文化中的“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墨宝。其指教育者使受教育者在潜移默化中受教育、受熏陶。教育是一门艺术,教师的语言也是一门艺术。一味地说教、批评,只会让学生表面服从,内心排斥。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任何一种教育现象,孩子在其中越少感觉到教育意图,它的教育效果就越大。”“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时刻无声地告诉老师们最好的教育是“无痕”教育。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老师应做孩子传道授业解惑的引路人,让孩子身心得到健康发展,让孩子来到学校在润物无声的“春雨”滋润下阳光成长。

水滴石穿,点滴成河——打造积极奋进专业团队

1.开展小水滴教师系列比赛,促进点滴成长

我校通过周一例会与日常活动等,把水滴文化植入每位老师心中,为每位教师提供提升的平台。除通过行政和骨干教师言传身教,定人帮扶、指导新教师迅速成长外,还给每位青年教师定了入职五年的成长计划,为每位青年教师制作了《小水滴成长手册》,鼓励青年教师定目标,不断完善,自我成长。虽然我校教师队伍非常年青,但入职的新教师都能迅速成长,在各项教学评比中喜获佳绩,如陈国荣老师参加韶关市中小学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大赛荣获市一等奖、曾永康老师撰写的论文《小水滴课程实践:以素养视觉探索信息技术“生本”教学模式》荣获省一等奖、曾慧莎老师撰写的论文《优化语文作业设计,提升语文核心素养——特色作业<小水滴作业本>的实践与探究》荣获省一等奖,并被评为武江区“最美教师”、韶关市优秀教师……

2.开展小水滴“携手互助共成长”活动,营造团结奋进氛围

我校开展了“携手互助共成长”活动。每学年围绕一个主题,利用每周一下午例会,每周确定一个主讲老师,进行全校性的学习和探讨,加强校内教师的互助、合作与交流。活动的主题有:《我的教学成长故事》《如何提高教学质量》《班主任如何提高班级管理能力》。每学年结束,我校会把主题内容汇编成册,做为新教师入职培训的校本培训教材。新教师入职,会利用校本培训教材《携手互助共成长》对新教师进行入职培训,并要求新教师认真学习此教材。“ 三人行,必有吾师焉。”通过身边人,身边事,最真切地鼓励、鼓舞我校教师潜心教育、静心学习;扎实工作、稳步前行。

3.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开展“走出去,请进来”活动

我校一直致力于教师的培养,积极创设条件,为教师搭建成长的平台,促进教师不断进步成长。先后组织领导班子、一线教师深入到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地,学习先进的管理和教改理念。在每一次结束培训学习,都会举行学习交流分享会,把学到的新理念、新方法传送给每一位教师,达到共同进步。邀请省市区的名师、教学能手来校开展业务讲座,通过各种形式的学习,老师们拓展了视野,提升了业务水平,在不断的学习中,老师们反思、总结、超越。

(三)水滴文化富童趣,潜移默化入人心

1.开展“小水滴与黎明齐诵”活动,中华经典点滴润人心

每周一升旗仪式上,我校会开展“小水滴与黎明齐诵”活动:每周一升旗仪式后,沐溪校园都会传来铿锵有力、激动人心的朗诵声。那是全校同学在激扬澎湃地齐诵《小水滴经典诗文诵读本》中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梁启超先生的《少年中国说》;每周一至五,同学们一早到校,都会听到红领巾广播站的广播员伴着优美的音乐声诵读《小水滴经典诗文诵读本》。沐溪学子每一天的早晨,都是由小水滴的经典诗文诵读开启的经典的书声琅琅,充盈着整个校园,润泽着孩子们的人生。《小水滴经典诗文本》这一校本课程还荣获广东省第四届教师校本教材成果二等奖。

2.开展小水滴社团活动,搭建学生全面发展平台

我校还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小水滴社团活动。有小水滴文学社、小水滴足球社、小水滴乒乓球社、小水滴篮球社、小水滴机器人社、小水滴化学社、小水滴合唱社、小水滴舞蹈社、小水滴朗诵社。社团活动提升了学生的能力和综合素养,为孩子全面发展和个性特长发展搭建了广阔的平台。以往,我校学生参加武江区的比赛大多只荣获三等奖。自从开展了小水滴社团活动,学生參赛屡获佳绩:我校学生代表学校参加区朗诵比赛已连续两年荣获一等奖、参加足球、乒乓球比赛也曾荣获区城郊组一等奖,我校被评为“广东省足球特色推广学校”、美术社团的师生作品荣登《中国少年报》。

3.开展水滴文化活动评比,激励学生点滴进步

除此之外,我校还开展了多样性的小水滴校园文化活动,如,小水滴家长开放日、小水滴跳蚤市场、小水滴讲故事比赛、小水滴合唱比赛等。我校将水滴文化渗透到日常教学和德育工作中。我们利用晨检、班会等,让学生看水的故事、学唱《小小水滴》之歌,以及进行有关水滴文化的班级文化建设,引导学生学习水滴品质。我校每学期还会进行进行“小水滴学优好少年”“小水滴十佳好少年”的评选,这一系列的举措使学生渐渐养成良好的品行习惯、树立远大的理想、提升综合素养。全校师生在和谐、向上、快乐的工作中学习和生活,家校氛围和谐,得到上级领导、家长和社会的广泛认可。

近几年,我校的教师与学生参加各项评比的获奖人数,均攀高峰!在近两年的教学评估中,我校连续两年荣获城郊组的第一名,参加武江区期末质量统一抽测,成绩和名次均有较大程度的提高。以水滴文化命名的课题《水滴文化育人功能的有效性研究》成功立项韶关市课题、自编校本课程《小水滴诗文诵读本》荣获广东省校本课程成果二等奖、小水滴文化系列论文三篇荣获省一等奖、一篇获省三等奖。

在“水滴文化”润物细无声的滋养下,学校迅速发展、师生共同成长,“水滴文化”也逐渐成为沐溪小学特色教育品牌。我校意在通过不断丰富与深化“水滴文化”内涵中,突显学校特色、创新推进工作、完善管理体系、促进教师发展、提高学生素养,真正做到学校教育有特色、有品牌、教师有发展、学生有未来。

[本文系2018年度韶关市中小学德育科研课题“水滴文化”育人功能的有效性研究(课题编号:SGZXXDY18030)的阶段性成果]

猜你喜欢
小水滴水滴校园文化
智慧校园在中职学校校园文化中的建设与应用
持续深化校园文化建设 助力基础教育阶段人才培养
利用水滴来发电
水滴轮的日常拆解与保养办法
新生态学校的校园文化
捉迷藏
酷世界
会跳舞的水滴
Little Sunny Water小水滴亮晶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