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学语文教学中以读代讲的途径与评价策略研究

2020-06-15 01:26蒙向妮
中学课程辅导·教育科研 2020年16期
关键词:评价策略教学措施小学语文

蒙向妮

【摘要】小学语文是小学基础教育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阅读则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传统语文教学模式已然无法满足现代教育领域对小学语文提出的全新要求。故而,小学语文教师就要始终秉承“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优化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手段、革新教学模式,让“以读代讲”充分与小学语文教学融合,从而推动小学生自主探索、主动发展、彼此共进,真正使其在学习的过程中感知语文的魅力和乐趣。

【关键词】以读代讲   小学语文   教学措施   评价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20)16-118-01

语文学科具有较强的人文性和工具性,而教师采用多元、恰当的教学方式推动语文学科发展,是体现语文学科特性的重要措施。因此,小学二年级的语文教师就要通过科学、有效的手段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意识、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能够更加自主、积极地投身到语文知识的海洋中,进而真正形成“以读代讲”的教学新模式,进一步推动小学语文教学正向发展。

一、创设良好情境,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

小学二年级的学生在探索未知领域、挖掘未知空间的过程中,既需要教师的引导和鼓励,又需要主观能动性和兴趣的驱动。而教师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是激发学生探索欲望和热情的最优措施。故而,小学语文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就要为学生创建高效、优质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进而真正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

比如,教师在教学人教版《植物妈妈有办法》的内容时,就可充分发挥情境教学法的引导价值。在课前,教师可先将与该堂课程内容相关的视频、音频、图像等资料进行整合,通过信息技术剪辑成多媒体PPT教案带往课堂中。在课上,教师可引导学生在导入部分观看多媒体教案,以此推动学生对该堂课程内容产生轮廓性认知。在观看结束后,教师要引导学生从文本出发,探索教案内容与文本内容中的异同点,并将自己已获取的知识或遇到的阻碍以文本的形式记录下来。接着,教师要鼓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开交互,交换彼此所获取的信息和知识。在学生讨论过程中,教师要适时参与,并根据学生的讨论内容和方式予以建議,但不以消极负面的态度进行评判。在学生讨论完成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将最终的讨论结果以思维导图的形式展示在黑板上,并由小组成员讲述思维导图细节中所蕴含的知识内容。最后,教师要根据各小组思维导图中的遗漏部分和偏差部分为线索,带领学生二次探究文本中的核心知识点,以此要求各小组成员完善思维导图内容,使其细节更加饱满和丰富。

二、创新教学形式,强化课堂教学质量

小学二年级的学生具有灵活好动、思维敏捷、善于表达,但耐心较差的特点,因此教师在开展语文教学活动时,就要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枷锁,重建语文课堂,牢牢抓住学生优势,进一步使学生的交互更加顺畅,从而真正使“以读代讲”的教学模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效应用。

比如,教师在教学人教版《黄山奇石》内容时,就可充分将游戏教学法融入课堂中。在课前,教师要将该文本中所涉及的核心主题以“视频展示、文字补充”的形式发布到学生交流群中,要求学生在家长的引导下独立完成该文本内容的课前预习,并将与该主题相关的课外阅读信息进行整合,作为辅助游戏素材带往课堂中。在课上,教师可随机邀请一名同学展示自己的“参赛作品”,讲述自己整理的趣味知识或新鲜资讯。在该同学讲述过程中,教师要依据学生的表达效果和展示内容的贴合程度为学生评星。在班级学生均完成个人展示后,教师要引导学生选择自己最感兴趣或印象最深刻的内容进行深入探究,并加入自己的见解再次反馈给其他同学。最后,教师要将该堂课程中出现的精彩言论或优秀展示,以微课视频的形式再次发送到班级学习群中,让学生根据自身的薄弱环节展开反复观看和学习。

三、挖掘学生特点,落实个性评价体系

小学二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自主意识,而这部分自主意识会随着个人需求、家长要求、学习环境和资源等多方因素形成差异,教师就要在开展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挖掘学生特点,以实际情况为切入点落实个性评价体系,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均学有所得。

比如,针对学习能力、阅读能力、表达能力相对欠佳的学生而言。教师就要在评价过程中与其共同探究该阶段受阻碍的主要原因,并在予以其更多关心和鼓励的同时,给予其调整思路和方法,让其从基础类知识入手,如:“积累好词佳句”、“探究文本中心思想”、“挖掘作者生平事迹”等等,使其能够逐步突破自身局限,树立起学习自信,进而不断完善自身的基础知识框架,实现稳步向前发展的目的。针对学习能力、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相对较强的学生而言,教师则要注重学生的整体性和全面性。在教师给予该层次学生评价时,就要引导学生在现有的基础上挑战更具有难度和深度的知识,如:“与该内容相关的知识有哪些?”、“该内容与自身的发展有何联系?”、“如何将其落实到实际生活中?”等等,让学生不断拓宽自身的知识领域和认知范围,进而使其更具有大爱和大义。同时,教师也要鼓励该层次的学生阶段性总结自身的学习方法并分享给其他同学,真正实现班级共进、彼此推动的目的。

结束语

综上所述,教师采用“以读代讲”的教学新模式,能够有效地培养出学生的良好阅读能力和自主学习习惯。所以,小学语文教师在推动小学语文教学发展时,就要始终基于学生学习需求和发展需求视角,鼓励并引导学生自主阅读、积极学习,让学生在灵活、生动、极具生命力的氛围中启迪智慧、良性发展,真正让“以读代讲”的教育价值最大化。

【参考文献】

[1]谭曼娜.小学语文阅读课中如何运用“以读代讲”法[J].基础 教育研究,2016,18:41+43.

[2]唐晓萍.试论小学语文有效朗读教学法[J].学周刊,2017,14: 44-45.

[3]江标友 .小学语文有效教学策略之我见[J].教育教学论 坛,2017,40:81-82.

猜你喜欢
评价策略教学措施小学语文
“儿童立场”下的数学课堂教学评价策略
MOOC在高职公选课教学中应用的思考
新课改背景下提高高中生物课堂教学效率的措施
彝汉双语教学的现状和策略
初中语文活动式教学分析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浅谈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