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健康 我服务
——慈人医集团家庭医生团队坚决践行建设“重要窗口”的健康使命

2020-06-16 02:13
宁波经济(财经视点) 2020年6期
关键词:重要窗口小分队家庭医生

新目标新定位

勇当“重要窗口”建设模范生

我们慈溪市人民医院医疗健康集团下属7 家分院自2015年推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以来,至今已有六个年头。2019年,我市居民家庭医生签约率39.66%,重点人群签约率83.15%,签约居民续签率70.97%,各项工作走在宁波大市前列。

新年伊始,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全集团家庭医生团队全员上阵,全力以赴,严格落实基层防控“网格化”管理,细致做好排摸登记、测体温、防控知识宣传等工作,牢牢守住疫情联防联控第一线,为居民筑起防疫的坚实屏障。

日前好消息传来:集团白沙路分院驻宏坚村家庭医生团队获2020年度全省“优秀家庭医生团队”殊荣。该团队签约数量1228 人,重点人群签约数量818 人。

主动上门服务,与居民拉近距离

回想三年前,这个团队刚成立,面对最初签约工作的迷茫,在团队长郦奇锋的带领下,大家年初就制定任务目标,每月制定工作计划,每周召开小组会议讨论改进,渐渐地,小分队慢慢成长起来。

为扩大家庭医生的知晓率,增加签约人数,小分队集体下村上门,宣传签约政策,他们不断找机会和辖区居民交流,让辖区居民明白签约的好处;他们在村老年活动室设立家庭医生工作室,与签约患者定时定点互动,举办内容丰富多彩的健康讲座,进行一对一解读健康体检报告,做好慢病患者随访工作……服务效率提高了,小分队在村里也有了自己的小名气。

很快,小分队还有了自己的口碑,居民间也陆续传播开来,知道有这么一个定期上门服务,并且分文不收的家庭医生团队。签约人数多起来了,参加活动的居民多起来了,主动到医院续签的居民也多起来了……

为拉近与居民的距离,小分队还不时为困难户、孤寡老人上门服务,节前慰问,送健康大礼包,送医送药上门,还有体检,临终关怀……总之,群众需要什么,他们就提供什么样的健康服务。

创新慢病管理,对重点居民“云监督”

66 岁的宏坚村居民徐师傅,平时喜好抽烟,以往每年的体检是基本没去关心哪些项目异常,需要去处理。家庭医生团队了解后,便上门为徐师傅解读报告,告知他心脏有房颤,空腹血糖偏高,血脂偏高,同时,帮助预约了心血管全-专科门诊进一步复查。

这类有房颤病史或其他基础慢性病的患者,成了团队的重点“监督”对象。

为更好地管理基础慢病患者,团队创新开发了血脂筛查管理系统,按照宁波血脂异常防治路径,将高危极高危的高脂血症患者进行电子档案管理随访,把血脂控制在目标值内。

这个高脂血症管理系统,是对高血压病、糖尿病患者档案的补充,进一步提升慢病管理,防控重大疾病。

团队还通过健康管理平台和远程医疗,开展慢阻肺免费筛查项目管理,利用全-专科联合门诊、远程云诊室,实现慢病的分级诊疗进行转诊和转院治疗,获得了签约患者的普遍认可和好评,还多次被相关媒体采访报道。

2019年,团队长郦奇锋被评为“医共体十佳医生”、宁波市四星级家庭医生。

把牢疫情防控关口,做好居民健康守护人

新冠肺炎疫情时,这个小分队又增加了一个新任务——上门为居家医学观察人员做好健康随访、心理安抚、健康教育、终末消杀等工作。

当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家庭医生团队利用自身优势,进行属地化疫情防控工作,发挥起至关重要的作用。他们4 人团队承担了宏坚村和白彭社区两块工作,大家都舍小家,取消休假,每天下村对高危人群进行隔离。隔离期到后需要解除隔离和终末消杀工作,为了方便管理,他们还建立管控微信群,除了关注隔离人员的健康状况,也不断安抚他们的情绪,耐心指导。随着高危地区人员的不断返慈,防控措施的升级,街道设立了隔离点,在只有两名成员的情况下,保证每天都能及时下村开展防控工作。自防控工作以来,我们团队一共管控人数840 余名。”

疫情初期,有一位武汉回来的一家4 口人,他们在武汉全面封城时期,赶回了慈溪。按当时政策,需要居家隔离14 天,开始的时候都不理解,觉得他们老家是山区,没有确诊患者,没必要隔离。但是通过家庭医生的耐心解释,慢慢的接受并积极配合。但随着大人和小孩子出现了一些皮肤病,吃不好,管控期又没到,心里慢慢又焦虑起来,在我们微信群里有了一些抱怨,团队人员看到后,每个成员都和他们互相交流,疏导情绪。后来,家庭医生通过咨询皮肤科医生,帮助“云问诊”,并将药物送上门。

猜你喜欢
重要窗口小分队家庭医生
穿越火线之排雷小分队
凝心聚力建设“重要窗口”,创新思路铸就红色市场
争当“重要窗口”模范生
鼓足干劲 不懈奋斗 为在打造“重要窗口”中走在前作示范贡献青春力量
赶潮小分队——潮汐能
我们是谁?我们是拖稿小分队!
劳动小分队,出发!
家庭医生签约理 想照进现实
家庭医生 中国式签约
中国家庭医生困局待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