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创新内涵的大学生创新教育推进思路分析

2020-06-19 08:19杨晶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0年6期
关键词:管理创新

杨晶

摘 要 大学生创新教育是双创新教育中很重要但是又被忽视的一项内容,目前對创新的已有研究未能涉及到创新的教学思路和具体内容,因而难以落地取得实效。为此,本文从创新的内涵(涵义、类型和特点)出发,分析大学生创新教育的思路,以期能为大学生创新教育的继续推进提供新的视角。

关键词 大学生创新教育 创新理论 管理创新

中图分类号:G715文献标识码:A

0前言

创新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动力。2015年,国务院发布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的文件,意在大力推动我们创新创业事业的发展。并指出要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以培养创新人才培养为重点,从而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强大的人才和智力支撑。

虽然学者们常常把创新和创业放在一起,但其实两者具有较大的差异性。创新更为普遍,无论是新创企业或是在营成熟企业,都需要不断地创新。从本质上讲,创新是一种破旧立新、更好地满足社会需求、实现目标的思维方式。大学生是国家未来建设的生力军,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的培养至关重要。然而在目前学者们对大学生创新教育的研究和实践中,一方面虽然把它和创业并列谈起,但基本上都是在研究创业;另一方面,多数已有研究虽然谈到了创新创业,但多是研究创新的外部环境要素,如政策、校园氛围、企业、大学生自身要素等;对创新的内涵、内容以及创新教育的具体方式方法未能给予更为详细的分析和研究,从而导致大学生创新教育的内容和教学方式方法上都很模糊,难以落到实处,不易取得实效。由此,本文拟从创新的涵义、内容出发,分析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思路和方法,以期促进大学生创新教育的效果和效率。

1创新的涵义和内容

1.1创新理论的起源

创新理论起源于20 世纪10 年代,1912 年美国哈佛大学约瑟夫·熊彼特教授在《经济发展概论》中提出:“创新是指把一种新的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结合引入生产体系”。自此,学者们后来又对创新涉及的领域、创新的驱动因素,以及各相关主体的协同机制等进行了研究。

1.2创新的类型及内容

1.2.1从创新的性质来看,可以分为科学创新、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

马克思认为创新有科学创新、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三种基本形式。认为自然科学、力学、化学等科学在生产过程中的的自觉运用等都是科学创新;新技术、新工艺所带来的生产中的运用和改进是技术创新;而分工、协作、实行新的生产组织形式和管理方式等属于制度创新。

上世纪80年代,研究技术创新的学者提出了创新集成观,关注创新过程中的科学技术、组织管理、制度、管理和文化等各要素的相互匹配及协同作用。20 世纪90 年代以F. Kodama、I. Nonaka、Y. Honda 和K. Oshima 为代表的学者提出创新范式的概念。创新范式主要用于解释科学技术、社会经济、文化、组织管理等要素之间的交互作用,进而用来解释国家层面的科技发展和经济增长问题。

1.2.2从创新所涉及主体的范围看,可分为:国家创新体系理论、区域创新理论、产业创新和管理创新

学者弗里曼首先提出了国家创新体系(National Innovation System, 简称NIS),的概念,他将NIS 定义为“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中的机构网络,其活动及相互作用激发、引入、改变和扩散着新技术”。学者们后来又对NIS的政府、大学、企业等等参与主体的功能协同进行了研究。

学者库克于1992年首次提出了区域创新体系的概念,认为区域创新体系主要是由在地理上相互分工与关联的生产企业、研究机构和高等教育机构等构成的区域性组织系统,该系统支持并产生创新。

学者李虹(2004) 提出了国家创新体系的基本构成要素:主体要素、功能要素和环境要素。其中,主体要素是指参与创新的各行为主体,主要包括企业、大学、科研机构、中介组织和地方政府等;功能要素,即各行为主体间的协同与运行机制,包括制度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等方面的机制和能力。环境要素,即创新的环境,包括政府政策、基础设施设备、社会文化和保障条件等。

产业创新系统理论起源于国家创新系统理论,与区域创新有相互交叉的地方。罗艾·劳斯韦尔教授在《创新聚集———产业创新手册》一书中研究了产业创新的本质、创新源和产出、创新部门和行业特征、影响创新关键因素、创新战略管理。学者克利斯·弗里曼和罗克·苏特( Lue Soete)认为产业创新应包括五个方面,即产品创新、技术创新、流程创新、管理创新和营销创新。还有些学者从实证的角度对不同行业的行业创新内容、影响因素等进行了研究。

管理创新主要涉及到单个企业的组织创新。一般认为管理创新是通过管理方式方法的创新、更有效地整合资源以实现更大价值的范式。其研究主要包括两种类型:一是对组织内部各领域创新的研究,如技术创新、营销创新、生产流程创新等;另外一类是对管理创新的驱动力、形式、规律性等共性的研究。

1.2.3从企业内创新的层次和内容来看,又可分为战略管理创新、商业模式创新和各分支领域的创新

战略管理创新主要分析企业中高层战略创新,如总体战略、公司层战略、业务组合战略等;商业模式主要是指创业赢利模式的创新,该赢利模式涉及到目标市场、价值匹配、合作模式等管理要素的组合;各分支领域的创新包括营销创新、人力资源管理创新等各职业管理领域的创新。

2推进大学生创新教育的思路分析

结合前述特点,本文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提高大学生创新教育的质量。

2.1组织专业人士开展创新教育研究,并加强教师队伍的培训

从以上创新的涵义和内容可以看出,创新是涉及到多方主体、多个层次的系统性活动和过程,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和实践性,需要认真研究创新活动的特点和发展规律,以此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的效果和效率。此外,创新理论研究和大学生创新教育的内容还不完全相同,两者更像是管理学研究和管理咨询业之间的关系。大学生创新教育的目的不仅仅是要进行相关的理论研究,更要注重在管理实践中的具体应用。因此,需要组织专业人士开展创新教育研究,如:大学生创新教育中创新的内容和范围应如何界定?大学生创新教育的目标是什么?同时加强教师队伍对创新教育的学习和培训,从而从微观实践环节更有效地开展创新教育。

2.2探讨将创新教育融入到专业教学的方式方法

大学生创新创教育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实践活动,且从“二”中内容来看,创新的内容涉及到技术、管理学、经济学等各领域,因此需要探索不同专业的教师将创新内容整合于专业教学的形式和方法,如理工科专业可侧重于技术创新的讲解和商业化;商科专业可侧重于管理创新、商业模式创新和各分支领域的创新。同时还要结合当前世界和我国创新管理的现状和最新案例进行讲解。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创新的涵义、形式、范围和方式方法,不但可以提升大学生创新能力和水平,同时对现有高校教育中教育质量的提升大有裨益。

2.3创新教育要注重学生的创新思维的培养和开发

大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需要大学生进行发散性思维,突破已有框架进行开创性的思考。因此,大学生创新教育要注意创新思维的培养和开发。然而,由于长期以来我国教育体系所存在的一些问题,目前我国大学生创新思维培养的氛围尚未形成,创新思维培养的方式方法不够丰富, 大学生创新教育未能落到实处。大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任重而道远。

3结语

总之,大学生创新教育是双创教育的重要内容,这对我国成为创新型国家的远大目标至关重要。政府、学界和高校需要重视并系统地研究大学生创新教育培养的方式方法,营造有利于大学生创新教育的氛围,提供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的设备条件;鼓励教师开展各种形式的创新教育探索与研究,不断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这样才能真正地提高我国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素质。

基金项目:2015年,广东省教育厅,2015年度广东省质量工程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融入营销专业教学的模式与实践研究——基于国际劳工组织KAB创业课程的视角》(GDJD2015042)。

参考文献

[1] 薛光明.创新理论的发展与反思:一个理论综述[J].经济论坛,2017(12):145-148.

[2] 赵劼,廉国恩.产业创新理论及实证研究文献综述[J].对外经贸,2016(04):66-67.

[3] 林海芬,苏敬勤.中国企业管理创新理论研究视角与方法综述[J].研究与发展管理,2014(07):111.

猜你喜欢
管理创新
关于企业管理创新发展的思考
提升企业知识管理能力 增强企业的强劲发展态势
调度指挥在铁路货运改革中的管理创新
市政设施建设管理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