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消费券的内涵更丰富一点

2020-06-19 08:19谭浩俊
理财·市场版 2020年5期
关键词:猫腻居民数字化

谭浩俊

继杭州、广西、南京等之后,佛山4月1日晚也宣布将发放亿元消费券,消费者可通过支付宝或佛山通APP参与抽取消费券,佛山也成为广东首个发放消费券的城市。据不完全统计,已有超过17个省市宣布已发放或近期将要发放电子消费券,且推出地区和金额还在快速增长,目前总额已超过50亿元。

在疫情警铃尚没有完全解除、实体商店也没有完全开放、广大居民对到公共场所活动还有许多顾虑的情况下,消费券能够大行其道,最主要的载体,就是数字经济带来的巨大促进作用,数字化既给消费券插上了腾飞的翅膀,也给广大居民送去了消费的信心。如果没有数字化提供的载体,消费券的推广和使用,难度要大得多、效果也要差得多,甚至在很多方面还没有办法使用消费券。

显然,乘着数字化的东风,消费券已经在经济社会生活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也给仍处于疫情防控中的居民们带来了很多意外的惊喜,从而触动了他们的消费神经,激活了他们的消费动力,对于消除疫情带来的影响,推动市场需求扩大,帮助企业复工复产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而从各地推出的消费券情况来看,消费券在内容上主要还是以传统消费为主,吃喝玩购为主要手段。如南京市推出的消费券,八成为餐饮类消费券。也许,当地政府主要是基于餐饮企业受疫情影响比较大的缘故,想帮助餐饮企业尽快走出困境,也想让居家防疫的市民能够缓解缓解久居家中的闷气。所以,先定位于以餐饮为主,也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方式。

当然,有的地方的消费券,内容则显得更丰富一些,范围也更广一些,对消费的拉动效果也要更加明显一些。譬如杭州,推行的就是通胀型消费券。亦即除传统消费之外,加油、補牙、交房租等都能用。也正因为如此,短短的四五天时间,杭州消费券就激活消费7亿元,产生了较好的拉动效应。

不过,无论是以传统消费为主、相对单一的消费券模式,还是消费范围比较广、内容比较多的通胀型消费券,也无论是以发放的方式推行的消费券,还是需要在APP上下载并抢购的消费券,其目的都是把政府推出的消费券,与消费者的消费行为紧紧结合在一起。消费者只有通过消费,才有可能享受到消费券带来的福利。如果不消费,消费券的福利就不可能与消费者有关。这也意味着,所谓消费券,一定程度上与过去商家的促销有异曲同工之处。所不同的是,商家的促销可能会存在某些猫腻,如先涨价再赠券、明发券暗提价等,从而让消费者并没有获得实实在在的利益,甚至还吃了暗亏。而消费券主要是政府发放,且通过数字化平台发放,商家并没有消费券的操纵权。因此,不存在着玩花招、藏猫腻等方面的问题,所有的福利行为,都能实实在在地流进消费者的腰包。如果要说猫腻的话,就是年轻人的手快一点、动作迅速一点,获得的好处多一点;年龄稍大的人,则相对少一点。

从总体上讲,按照各地推出的消费券模式以及消费者的热情来看,效果还是比较明显的,对市场复苏、消费热情提振、供需矛盾缓解都产生了积极影响。随着各地发放的消费券数量增多,对疫情后的消费市场也能够起到非常重要的提振和促进作用的。需要改进和完善的是,随着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各类市场全面放开,消费券的内涵也需要进一步丰富和扩大。特别是消费券内容,要从简单地推动吃喝玩乐向汽车、家电等大宗消费品扩展。其中,政府能否和厂家联合,推出政商合一的消费券。譬如家电企业提供六成以上的现金,政府拿出三成左右的现金,双方组成一个共同消费券,鼓励居民购买家电。对汽车等大宗消费品,同样可以采用这样的方式。再如旅游消费券,也可以由政府与景区共同打造,对门票实行一定的消费券优惠。这些消费券可以通过网络发放、景区抵门票,以吸引游客前往景区旅游。

在疫情尚未完全消失、企业和居民都还具有一定困难的情况下,发放消费券是可行的,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但是,消费券也要因地制宜、适应发展需要,及时调整与完善,能够真正发挥消费券拉动消费、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尤其在目前各级财政比较困难的情况下,更要注重提高消费券的使用效率和拉动效应,而不是赶时髦。

猜你喜欢
猫腻居民数字化
石器时代的居民
揭示数字化转型的内在逻辑
数字化起舞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Y7000P的i5/1060款7099元已成“常态价”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声速表中的猫腻
53.7%的居民认为目前房价“高,难以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