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在学生素质养成中的作用

2020-06-19 07:58王运涛
教育周报·教育论坛 2020年20期
关键词:家庭教育素质

王运涛

内容摘要 家庭教育是整个教育体系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家长的素质如何直接影响到家长对子女教育和对学校教育工作的支持程度。良好的家庭教育是学生成长的摇篮,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基础,又是学校教育的补充。因此,家庭是学生个体社会化的极为重要的影响因素。

关键词 家庭教育  素质  教育误区

家庭教育是整个教育体系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关系到中华民族整体素质的提高和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家庭教育是指在家庭生活中家长自觉地有意识地按社会培养人才的要求,通過自身言传身教和家庭生活实践,对子女实施一定教育影响的社会活动。因此家庭中家长的作用是举足轻重的,他们是孩子第一任乃至终身的老师。

家长的素质如何直接影响到家长对子女教育和对学校教育工作的支持程度。良好的家庭教育是学生成长的摇篮,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基础,又是学校教育的补充。从根本上说家庭教育就是“教子做人”。做人是立身之本,良好的品质是成才的基础。但是,在目前众多学生家庭中,家长只重视孩子学习成绩,而忽视了孩子各方面能力尤其是思想上的培养和提高,严重影响了孩子的健康成长。家庭对学生的心理健康起奠基作用,家长的言行对学生的发展起表率作用,和谐的家庭文化对学生的心理具有熏陶作用。作为家长不能忽视对孩子心理健康成长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一、家庭教育对学生个体社会化的影响

在人类历史上,家庭教育曾经是个体社会化的主要途径。在现代社会条件下,学校虽然承担了教育的主要任务,但是作为个体社会化的执行机构之一,家庭仍然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正如美国学者 T.帕金斯所说的那样,家庭是“制造人格的工厂”。对于学生来说,家庭是其生活的主要场所之一,家庭成员是其交往的主要对象,家长是学生感情上的主要依托者。因此,家庭是学生个体社会化的极为重要的影响因素。

二、目前家庭教育存在的误区

1、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急功近利,揠苗助长。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家长要从学生的学习生活中找到其兴趣爱好,着重培养,不可贪多求快,急功近利。听说谁家的孩子弹钢琴获奖了,就让孩子练钢琴;谁家孩子留洋了,硬让孩子进外语补习班……近年来,钢琴热、外语热,本身就是一种急功近利的思想在作祟,其后果必然是事与愿违。父母总是着眼于孩子的天赋,而不注重孩子的全面培养,对孩子过分挑剔,要求太高,最终会引起孩子的逆反、压抑和怨恨。家长想把学生培养成全才,却忘记了博而不专的道理,与其追求广博,不如求其精深。

2、过多干预学生的课外学习过程,充当“学习警察”。很多家长都在尽力充当学生的“家庭助教”,同时又在感受难堪:督促孩子学习往往会导致加重他们的学习负担。而且,充当“家庭助教”的家长往往面临这样的困惑:孩子上低年级时,在他们的辅导下做作业已成为一种习惯;当孩子进入高年级后,家长意识到孩子需要自己独立来完成作业,却又担心孩子自己能不能做好作业。怎样在孩子的学习和成长中扮演好角色,确实是家长的一道难题。放弃肯定意味着失职,然而充当“学习警察”也不正确。应该说,学习是孩子自己的事情,理当由孩子自己来负责,家长既不能替代也不能揠苗助长。家长应该做一个隐形的助学者,为孩子的成长营造适宜的氛围,用“看不见的手”,撑起有助于孩子自主发展的一片晴空。

3、给予学生的物质资源很丰富,精神食粮很匮乏。现今社会独生子女多了,家庭条件好了,隔代管教,甚至请他人管教孩子的现象也多了。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很多家长往往忽略了孩子的严格教育,对孩子“错爱”、“宠爱”、把孩子惯得不像样,如对人没礼貌,本该由孩子自己做的事情而由父母、爷爷奶奶代办,一边做作业一边讲话,或者要大人陪伴做作业,做事磨磨蹭蹭等。我们绝对不要认为那是小事,我之所以称之为“事件”,是认为这种孩子“娇生惯养”、“自私”、“以我为中心”,没有同情心,没有自理能力,没有克服困难的意志,没有感恩意识。树大并非自然直,反倒长成歪脖树。

三、团结自信、和谐融洽的家庭氛围是家庭教育成功的有力保障

1、言传身教、潜移默化的榜样示范作用。家长是学生的第一位老师,家长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孩子。俗话说:“上梁不正下梁歪”。这就要求家长时时处处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如果家长生活自由散漫,性格懦弱,精神萎靡,甚至行为不检,将会给学生的一生造成负面影响,不利于他们的健康发展。因此,家长要注意树德修身,给学生做一个好榜样。

2、要营造积极、宽松、团结的氛围。学生在经过一天紧张的学习生活后,回到家中渴望宁静、温馨的宽松环境,他们需要一个可以自由放飞心灵的空间。家长不要老是过问学生:作业做完了吗?考试成绩怎么样?尤其不要呵斥学生,应该维护学生的自尊,相信他们有能力处理好自己的生活问题。在学习上要学会给他们以鼓励和肯定,而不要全责备。

3、要善于倾听,重视沟通。不善于与学生沟通的家长会让孩子感到陌生。现在的学生中存在着性格孤僻、内向、偏激等现象,大多是因长期精神压抑,缺乏沟通与交流所致。学生在成长过程中会遇到许多生理、心理、社交等问题,内心渴望一个倾诉的对象和诉说心曲的朋友,而家长与学生朝夕相处,无可替代地要扮演这一重要角色。家长要善于倾听,在与学生的交流中听出学生的思想、爱好,适时的给以指导。

总之,孩子的教育不是一个人的事情,也不是一个人能够承担的责任。那么,孩子的成长,不是只靠教学制度的约束、老师的管理和学生的自觉就可以完成的。作为家庭的环境和家长的教育,也同样是不可忽略的要素。家长要配合学校、配合老师,扎扎实实地做好家庭教育工作,才是当务之需。

猜你喜欢
家庭教育素质
素质培养目标下经管“专业课程链”构建研究
爱的艺术家
公关摄影师必备素质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家庭教育之我见
论犹太人的金钱观教育
家、园合作是幼儿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初中生家庭教育与心理健康
家庭环境对中学生性格及成长的影响
幼儿教育改革进程中几个重要问题的探讨
微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