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位有感知力的医生

2020-06-20 00:57文/宫
中国医学人文 2020年4期
关键词:感知力医学医疗

文/宫 琳

作为北京大学深圳医院超声科的一员,我已经工作了十多年。有一天,一位患者在检查时听到超声仪器里发出的超声多普勒声音,问我“这是什么?”我说“这就是您心跳的声音”。他安静地听着,然后发出了这样的感叹:“您的这份职业,就是每天在感受生命的律动。”这一刻,我的心为之一振,这是我每天都在面对的简单重复的超声心动图,从来都没有发现很特别的意义,而这位患者,通过他的感知,让我体验到了这份职业的崇高性,让我从每日似乎重复的工作中找到了新的价值。

在那位患者之后,接二连三来了好几位让我感触很深的患者及家属,感知到他们内心的力量以后,让我在心理与医疗行为上都有了很大的转变与成长。比如,我在给一位老人检查完以后,他女儿认真地教父亲:“爸爸,就是这位医生刚刚给你做的检查,爸爸,跟医生说一声谢谢!”而这位父亲是一位行动不便,语言障碍的患者,于是女儿不厌其烦地教了好几遍,父亲才用含混的声音说出“谢谢!”,那一刻,我几乎要流出眼泪来。在这些来到我身边的患者与家属身上,让我感知到了他们人性的光辉,他们带着不一样的色彩,彰显着人类最美好的那一面!就是在这一次次的感知、成长之中,我深切感受到我们作为医务工作者,应该培养自己的感知力,因为它一定会为我们的职业生涯助力。

所谓感知力,其实就是感受对方内在语言的能力。在医学世界里,我们可以感知多个维度,也就是对人的感知,对事的感知,对物的感知,并且还可以细分成不同的层面:

● 对于人的感知

对自我的感知

给大家的建议是:感知自己的身体、心态、天赋、职业规划。首先,内观自我,感受身体的信号与心理的色彩。我们有没有照顾好自己的身体与情绪,有没有保持良好的营养与充分的休息,有没有适当的运动?关于工作中的心态,我们是被动完成工作,还是主动创造价值,其结果是有很大不同的,那么在职场上上升的空间也远远不同。比如有的同事可以超额完成布置的任务,并且非常周全,有的则许久也不动,那么下次有事情领导会找前者,但同时,更多的机会一定也是前者的;关于天赋,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找到自己独一无二的特质?并且有否将自己的特长发挥到本职工作中去呢?比如有的人善于沟通,有的人善于做电脑维护,有的人发散性思维强并有很多创意,等等。工作可能不是我们最喜欢的爱好,但是发挥主观能动性去思考,一定可以把自己的天赋才华融入到目前的医学工作之中。另外,未来世界的工作模式一定不是单一的,而是多元共通的,大家尽可以开阔思路,将不止一种的才华赋予到工作的多个通道里去;关于职业规划,我们目前处于医学职场的什么位阶?应该怎么树立个人的品牌,五年后我们是否还是老样子,混日子,还是已经往前进了一大步呢?而我们的规划有什么实操性与可持续性?我们应该怎样为之付出努力呢?大家都应该用心地去感知。

对同事的感知

借用《论语》里的一句话: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每个工作日与我们一起共度最长时间的人就是我们的同事,我们彼此之间互相可以借鉴学习之处应该很多,善于感知他们的优点,并向他们看齐,善于感知他们的不足,并内观自我是否有同样的不足。尤其是年长的同事,他们不止是医疗技术经验丰富,而且为人谦逊,工作努力,对待患者温文尔雅,都值得我们年轻一辈的好好感知与学习。另外,年轻人之间需要互相感知彼此的需求,并相互提携。

科室午间艺术雅集活动,同事们在此放松、减压

对患者的感知

给大家的建议是:聆听、接纳、勿扰、陪伴。我们应该在心中谨记,把每一位患者当成第一位到来的患者,重视每一位患者。比如我在超声诊室每天接诊患者,感知他的语速、心跳,感知他语言背后的声音,感知他疾患的严重情况,感知并接纳他们抱怨背后的原因,感知他们述说的病情而不打扰,用我们的真心去陪伴他们共同面对疾患。目前,在我的诊室,患者的行为可以比较宽泛,比如,有一位患者提出想录制自己心跳的声音,我允许;并且我开始鼓励更多的家属进到检查间里陪同患者;孩子的家长尤其可以上床躺着,抱着患儿做检查;帮助手部不方便的患者解开胸衣,检查后再帮他们穿好,等等。

● 对于事的感知

对医疗事件的感知

给大家的建议:将眼光转换到正面频道。媒体上常就有伤医、医闹等事件报道,但我想我们不应该只是停留在抱怨与担忧的层面,而是应该运用根因分析的方式,在负性事件出现时更加感知关注其根本原因,并寻找防止此类事件再次发生的良性方法。再者,应该了解“必然发生定律”,感知到某些医疗环节里的不妥当之处,并防范其在未来必然发生的可能,防患于未然。这些都靠我们的感知力来观察,超越日常的去发现。另外,我们应该有选择性的去感知更加正面的医疗事件。更相信世界上还是好人多,善良的患者居多,感知大部分民众对我们工作的支持与理解,更多的感知世界良好的一面。

对非医学行为的感知

医学其实不只是自然科学,还属于哲学、社会学、人类学、心理学的范畴,所以我们不应该只关注医疗事件,只关注疾病,而是关注医学伦理、医学人文、医学素养、医学社会等等。我们从中可以体验更多彼此的尊重与信任。可以为医护人员点亮内心的光。

● 对于物的感知

对工作的感知

对于自己的工作,不仅要守好自己的一亩二分地,而且要学会从高空鸟瞰这份职业,我们的这个工作板块是什么色彩,应该从多维度去感知解读它,然后从整个管理与流程上去发掘更大的工作价值,这样可以重塑对这份职业的归属感。另外,工作有四个层次:赚钱、价值体现、能力提升、感恩。可以感知自己正处于那个阶段,并是否为迈向下一个阶段做准备。

对非工作事物的感知

应该感知科室与医院的发展步骤,了解国家医疗政策与形势,并对自身的未来做一个预期。比如现在的医疗形式正在酝酿比较大的创新,目前国家正在扶持更多的基层医疗,我们有没有为不远的将来做出什么实质的准备呢?

在以上不同的感知维度与层次里,培养感知力的目的就是为了更好的自我调适,与自我的身心共情,改变不了世界,改变自己,开阔视野,增加自己多元性的可能,并适应于这个世界。感知自己,做自己,更要创造性地做自己,成长性地表达自己。

建议大家重新设立感知的维度,扩大自己工作的良性生态圈,适当表达自己的感知内容。感知,不感伤、不窃喜、更多静心的力量。感知并创造更和顺的工作与生活气场。当科技力量高举时,尊天悯道并敬人爱人应该仍是我们的处世原则,让我们更加用心地去感知生命、感知世界、感知爱。并在日常看似简单重复的工作中慢慢的感知体悟,享受美妙的生命旅程。

新春剪窗花活动,医患之间沟通协作,其乐融融

猜你喜欢
感知力医学医疗
《现代仪器与医疗》2022年征订回执
《现代仪器与医疗》2022年征订回执
本刊可直接使用的医学缩略语(二)
新型医疗废弃物焚化舱
医学的进步
预防新型冠状病毒, 你必须知道的事
美术活动中幼儿色彩感知力和表现力的培养
关于小学美术教学感知力的提升策略
遇到疾病,如何医疗
奏响音乐教学的和谐之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