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联合放血疗法治疗痛风性肾病

2020-06-20 12:29杨大伟马宝东
吉林中医药 2020年6期
关键词:痛风性血尿酸肌酐

杨大伟,马宝东,赵 用

(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沈阳 110034)

痛风性肾病是由于长期血尿酸偏高,导致尿酸盐晶体析出,沉积在肾脏组织内,日久出现肾脏损害的一种疾病[1]。属于痛风的一个分支。本病发病之初,一般无明显症状,但随着病情进展,可出现夜尿增多,尿常规可提示蛋白尿,血尿,管型尿。病情严重时,可发展为持续蛋白尿,氮质血症,甚至尿毒症[2]。早期干预,早期治疗,防止肾脏的进一步损害,非常重要。我院采用针灸联合放血疗法治疗轻中度痛风性肾病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8 年3 月-2019 年4 月于我院门诊就诊的痛风性肾病患者60 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 例。治疗组,男29 例,女1 例,年龄38~60 岁,平均(48.2±6.4)岁,痛风病程(26.9±18.5)个月。对照组,男29 例,女1例,年龄37~60 岁,平均(48.3±6.3)岁,痛风病程(27.1±15.8)个月。2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次试验中,患者处于痛风性关节炎完全缓解期。

1.2 诊断标准 参考《中国肾脏疾病高尿酸血症诊治的实践指南(2017 版)》[3]和《2016中国痛风诊疗指南》[4]执行。在除外其他疾病、药物及其他不明因素等所致的继发性高尿酸血症、肾功能损害及泌尿系结晶或结石的基础上,存在长期原发性高尿酸血症(男>420 μmol/L,女>357 μmol/L),至少存在下列肾脏损害之一者:1)镜下蛋白尿;2)镜下血尿或肉眼血尿;3)镜下管型尿;4)肾功能异常;5)泌尿系统结晶或结石。[5]

1.3 中医辨证标准 依《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6]进行辨证,证型为脾肾亏虚,痰湿内盛。主症:胃部疼痛或隐痛,喜按,食少,腰部疼痛或隐痛,乏力。次症:1)腹胀,食后胀甚;2)面色淡白或萎黄;3)下肢浮肿;4)耳鸣耳聋;5)小便尿后余沥不尽或遗尿或夜尿多;6)大便稀。舌脉:舌质淡红或淡胖,苔白腻,脉缓或弱或滑。满足主症和舌脉标准,外加一个次症标准,即可诊断。

1.4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同时符合上述西医诊断标准和中医辨证标准;2)既往曾明确诊断为痛风性关节炎;3)年龄18~60 岁;4)愿意配合完成此次试验的患者;5)肌酐<177 umol/L 或24 h 尿蛋白<3.0 g。排除标准:1)其他系统疾病所致的继发性高尿酸血症;2)严重的心肺等脏器系统疾病;3)不能配合或有精神疾病史的患者;4)对别嘌醇过敏者;5)体表可见痛风石的患者;6)妊娠或哺乳期妇女[7]。

1.5 试验目的本次试验的目的是在常规低剂量应用降尿酸药物基础上,在诱发痛风性关节炎急性发作之前,通过应用针灸和放血疗法,观察24 h尿蛋白、肾功、血尿酸、C 反应蛋白的动态变化。

1.6 治疗方法 在试验期间,嘱2组患者均低嘌呤饮食,每日饮水量大于2 000 mL。在此基础上,对照组应用别嘌醇片(国药准字H44021368,广东彼迪药业有限公司)0.5 g(半片),每日1 次口服;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针灸和放血疗法治疗。针灸具体操作如下:取脾俞(双),肾俞(双),足三里(双)进行温针灸治疗。合谷(双),外关(双),大椎,太冲(双),丰隆(双)进行针刺泻法治疗。可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酌情增减穴位针刺。上述针灸治疗,每日1 次,每次20~30 min,共10 次。在既往痛风性关节炎主要累及关节部位,由护士采用采血管和采血针行放血治疗,每次放血5~30 mL,隔日1 次,一共5 次。疗程为10 d。

1.7 观察指标和疗效判定

1.7.1 实验室指标 2组治疗前后均检测24 h尿蛋白、肌酐、尿素、血尿酸、C 反应蛋白以观察治疗疗效;2组治疗前后均检测肝功、血常规、尿常规以明确本次试验用药的安全性。

1.7.2 疗效标准 参考《实用中医肾病学》。完全控制:临床症状消失,24 h 尿蛋白定量≤0.15 g,血尿酸、肌酐和尿素均恢复正常;显效:临床症状较前明显减轻,血尿酸较前明显减轻,24 h 尿蛋白定量较前减低,且≤0.5 g,血肌酐和尿素下降≥30%;有效:临床症状较前减轻,或血尿酸较前减轻,或24 h 尿蛋白定量较前减低,且≤1.5 g,或血肌酐和尿素下降≥20%;无效:患者的临床症状无改善,甚至加重,24 h尿蛋白定量、血肌酐、尿素、血尿酸无改善或加重[8]。好转=显效+有效。总有效率=(完全控制+好转)例数/总例数×100%。

1.7.3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1.0 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百分率(%)表示,百分率比较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2组临床有效率比较 见表1。

表1 2组临床有效率比较 例

2.2 2组治疗前后各项肾功能指标比较 见表2。

表2 2组治疗前后各项肾功能指标比较(,n =30)

表2 2组治疗前后各项肾功能指标比较(,n =30)

注:与治疗前比较,# P <0.05;与对照组比较,△P <0.05

2.3 2组治疗前后血尿酸、C 反应蛋白水平比较 见表3。

表3 2组治疗前后血尿酸、C 反应蛋白水平比较(,n =30)

表3 2组治疗前后血尿酸、C 反应蛋白水平比较(,n =30)

注:与治疗前比较,# P <0.05,与对照组比较,△P <0.05

通过检查治疗前后肝功、血常规、尿常规未见明显异常,安全性较好。全程无脱落病例。

3 结论

中医古籍没有痛风性肾病的记载。根据本病的临床症状、体征,将其归属于“痹证”“虚劳”“水肿”“石淋”“肾痹”“腰痛”等疾病范畴[9]。本病的病因病机主要是患者长期嗜食肥甘厚味,损伤脾胃,不能运化水谷,酿生痰湿,痰湿日久痹阻肾络,而发为本病。故可以认为痛风性肾病发病之本为脾肾两虚,发病之标以痰湿[10]。在本次试验中,分为针灸和放血治疗两部分。在针灸治疗中,脾俞、肾俞分别为脾脏、肾脏的背俞穴,可起到健脾温肾的功效。足三里为足阳明胃经的合穴,可起到和胃消食化痰的功效。丰隆为化痰要穴。太冲为肝脏的原穴,有利于疏肝行气。合谷、外关、大椎为常见的泄热穴位,行针刺泻法可祛除热邪,防止痛风性关节炎的急性发作。故此次针刺治疗可以起到温肾健脾,和胃化痰,理气泄热等功效。放血疗法可有效去除病变关节内的炎症因子和尿酸结晶[11-13]。而既往痛风性关节炎累及关节相当于痛风的后备军,储蓄库。对这些关节行放血疗法可有效去除关节内的尿酸结晶,防止痛风性关节炎的复发。此次放血疗法统一由护士采用采血管和采血针在关节处放血,可有效控制放血量和防止感染。

总之,本试验表明,在常规应用降尿酸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针灸和放血疗法治疗痛风性肾病,可有效降低24 h 尿蛋白、尿素、肌酐及尿酸等理化指标,且疗效较单纯应用降尿酸药物有明显优势,并可防止痛风性关节炎的急性发作。

猜你喜欢
痛风性血尿酸肌酐
血尿酸高了怎么办?
SGLT2抑制剂对血尿酸影响的研究进展
痛风性关节炎的中医治疗
肌酐升高就是慢性肾衰吗
尿酸正常后可以停药吗?
肌酐升高有何临床意义?
X线、CT、MRI在痛风性关节炎诊断中的应用对比
老年2型糖尿病病人血尿酸与骨密度的相关性分析
肌酐-胱抑素C公式在糖尿病肾病超滤过检出中的作用
清热利湿方联合西医常规治疗痛风性关节炎5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