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视频语境下如何创新时政新闻报道
——以《车俊:织里镇的华丽蝶变是浙江治理的一个生动缩影》为例

2020-06-21 10:39朱彦超
传媒评论 2020年6期
关键词:天目时政新闻报道

文_朱彦超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以后,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成为各方关注的热点话题。去年11月18日,“中国治理的世界意义”国际论坛在浙江湖州举行。论坛上,浙江省委书记车俊在讲话中分享了一个案例,他用湖州织里小镇的蝶变故事,生动阐释了浙江基层治理的创新。

在这次论坛报道中,天目新闻摒弃传统的时政新闻报道手法,用讲故事的方式,以竖版视频形式,重点呈现车俊分享的案例,推出短视频新闻报道——《车俊:织里镇的华丽蝶变是浙江治理的一个生动缩影》。这篇报道,创新了时政新闻的话语方式、呈现形式,以及新闻短片的生产机制,是天目新闻在短视频语境下做好时政新闻报道的一种全新探索。

讲故事,让时政新闻“软着陆”

在不少人的印象中,时政报道往往千篇一律、枯燥无味,很难引起普通读者的阅读兴趣。尤其是领导活动、会议报道等,长期以来形成了固有的模式,让人感觉创新难度很大,创新余地很小。

对于各级主流媒体而言,时政新闻、领导活动等报道依旧是重要的“主业”。但是,目前不少新媒体的时政报道,依旧在传统的会议报道和领导活动报道的基础上做文章,只不过换了一种表现形式,无非是“新瓶装旧酒”。面对市场化的“新蓝海”,这样的时政报道显然无法吸引用户眼球,难以形成市场竞争力,久而久之就会失去用户、失去市场。

面对这一问题,天目新闻客户端创新提出“党政资源、百姓视角;观点提炼、天目独家”的口号。我们认为,党政资源里藏着大量群众关注的新闻“好料”,让时政新闻实现“软着陆”,关键在于转变视角。天目新闻尝试以百姓视角,对领导活动、会议报道进行观点提炼,用短视频方式讲好“浙江故事”、展示“浙江美好”、传递“浙江声音”。

以“中国治理的世界意义”国际论坛报道为例,若是“老办法”,不外乎介绍论坛举办背景、意义以及省领导重要讲话等内容,这种“程式化”的报道很难接地气,受众看了也难以提起兴趣。

“中国治理世界意义”国际论坛现场 图片来源:新华社

其实,在论坛举办前7个月,2019年4月3日,车俊书记就曾考察过织里镇的社会治理情况。他对织里“平安大姐”社会工作室、织里矛盾调解中心、“老兵驿站”等情况都十分了解。此次国际论坛的举办地,距离织里很近,且嘉宾们在论坛召开前一天也都到过织里,深入了解过当地的情况。因此,车俊书记在论坛上分享他在织里的所见所闻,完全是情理之中,并不让人意外。

这次报道中,天目新闻记者在大致掌握了车俊书记的讲话内容后,就决定聚焦这个由省委书记亲口说出的、发生在民众身边的小故事。

转换视角后,这篇报道不再只关注“领导强调”和“领导要求”,而是对领导讲话过程中的小分享、小故事进行重新还原,让原本较为枯燥的领导活动报道,变得妙趣横生,让受众觉得可亲、可近、可感。同时,这样的内容呈现,并没有偏离新闻本身的核心内容,而是更直观、更有效地将主要领导所要表达的观点、强调的重点传达给了大众。

“讲故事”是最受欢迎的新闻表达方式,在短视频的语境下更是如此。好的时政新闻和领导活动报道,应该“以小见大”,大处着眼,小处着手,才能拥有真正的大众视角,有细节的报道才能引起读者的关注和兴趣。同时,还能一改以往主流媒体在人们心中的刻板印象,吸引更多年轻受众。短视频语境下的时政报道,应该放开手脚进行这种尝试。只要转换视角,更多地关注细节,会议报道、领导活动报道也能做得有料有趣及有用。

短视频,让用户更“身临其境”

随着技术不断革新,视频化的信息传播越来越成为主流,短视频不断改变着传统的新闻报道与生产方式。怎样成功引导受众关注时政报道?新闻学教授梅尔文·曼切尔在论述新闻的表现手法时曾说,要表现,不要陈述。

媒体的快速融合,给新闻增加表现力提供了全新的载体。相比传统新闻报道采用的图文和长视频形式,短视频在信息要素表现力和视觉冲击方面更具优势。同时,短视频的媒介特性也改变着传统新闻报道叙事的节奏、角度以及模式。

近年来,主流媒体通过探索重大时政新闻短视频的新语态,一定程度上提升了主流媒体在互联网舆论场的引导力、传播力。

“中国治理的世界意义”国际论坛,有来自近20个国家的200多名学者参与,大家共同研究中国治理的经验、价值和意义。这样的国际化论坛,近年来在浙江并不少见。少见的是,让受众既了解会议,又能身临其境的报道。

《车俊:织里镇的华丽蝶变是浙江治理的一个生动缩影》这篇报道聚焦省委书记车俊的讲话,用短视频的方式来呈现,让党的创新理论不再显得高深、枯燥、晦涩。

如今的织里

在视频呈现时,我们运用原音、原画,但并不是让领导讲话一镜到底,而是会场内外进行有机结合,现场故事讲到哪里,视频的画面就配到哪里。例如,车俊讲到织里童装城时,视频画面就从会场切到场外,呈现童装城的航拍画面。

视频全片时长只有2分19秒,符合现代社会快节奏、碎片化的阅读习惯,且制作精良、用心,通过大量背景素材的运用,达到了“用画面讲故事”的呈现效果。不仅如此,报道以竖视频形式呈现,契合了移动互联网时代用户手机阅读、分享的习惯。

这篇短视频报道在天目新闻客户端、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发出后,迅速被其他新闻媒体和社交圈广泛转载、转发,在朋友圈刷屏;宣传主管部门、媒体同行和社会各界对这篇短视频稿件给予了广泛好评,省委宣传部领导还曾在多个场合提及该短片。

种种新闻实践都告诉我们,在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的大背景下,熟练运用新媒体技术,掌握短视频拍摄、剪辑技术,已经成了每位全媒体记者的基本功。天目新闻客户端在上线之前,就要求所有从业记者掌握视频拍摄、手机剪辑的基本技术。这也是客户端上线短短一个月后,就能在国际化论坛上快速推出精美视频报道的原因之一。

快节奏,创新短视频的生产机制

在媒体融合的今天,形成一条完整的新闻生产、发布、审核链条,十分重要。考虑到记者在现场的网络状况、剪辑条件不稳定、素材资源调取困难等情况,想要及时发稿,就需要前后方记者的紧密配合。

这次“中国治理的世界意义”国际论坛的报道,就是我们对新闻专题片的生产机制的一次大胆创新。本次报道中,天目新闻记者提前围绕车俊书记分享的“织里故事”进行大量的素材准备。在论坛现场,记者录制下领导讲话的视频、音频后,第一时间传回后方进行专题短片剪辑,基本做到现场话音刚落,后方已经成稿,将新闻的时效性提升到极致。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制作一期精美、轻巧的小专题片,不再需要扛着沉重的装备,从现场赶回剪辑室制作,而是借助互联网内容生产机制,实现前后方高效协同。这篇报道发出后,多家媒体同行前来取经。

经过“中国治理的世界意义”国际论坛的成功实践之后,天目新闻在此后的浙江省两会、全国两会、长三角地区主要领导座谈会等一系列重要会议报道中广泛运用了这一经验,并在原有的基础上不断创新,逐渐形成了一个在短视频语境下,又快又好地报道党政领导活动、政府会议的机制。

以往,受制于新闻时长、版面大小等因素,市委书记的精彩论述,很难在省级媒体上得到充分呈现。今年省两会期间,天目新闻再次尝试对党政领导的重要观点、精彩论述进行提炼,以百姓视角进行视频化呈现,推出《2020@市委书记》栏目,呈现浙江11个市市委书记在省两会上的精彩发言。

此外,天目新闻还尝试建立了一个用于配合时政新闻、领导活动等报道的新闻素材库。自天目新闻推出以来,天目新闻的记者就活跃在长三角的各个城市,积累下不少精彩的视频资源,包括各地的风景航拍、大型项目施工现场、地标建筑、重要工程等。在今后长三角的时政新闻报道中,天目新闻记者都可以随时调取这些素材,用于短视频的补充素材,来丰富报道的内容。

(《车俊:织里镇的华丽蝶变是浙江治理的一个生动缩影》获2019年度浙江新闻奖新媒体类短视频一等奖)

猜你喜欢
天目时政新闻报道
摹古不为终点,出新才有未来
——浅谈天目窑传承与创新,黑与青
陈磊作品
“她时代”新闻报道中的“时代精神”呈现
时政要闻
新媒体不当新闻报道的影响
ILFE智意扫地机 天目X660
天目药业5次重组均失败仍要重组 公司靠拖欠薪水美化财报“保壳”
时政资讯
时政
让新闻报道充满正能量——江西宜春“夺刀少年”报道的启示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