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抛锚,让学生阅读思维顺利靠岸

2020-06-21 15:03沈星宇
语文天地·初中版 2020年5期
关键词:文本内容思维

沈星宇

阅读学习是语文学科教学的核心内容,教师在阅读方法创新探索中,需要对学生阅读基础有充分的了解,以便为学生选择适宜的阅读内容、搭建阅读思维框架、优化阅读活动形式,为学生阅读思维的顺利进行创造良好条件。阅读教学模式多样,给学生带来的学习冲击力大,学生在阅读实践中难以做出合理的取舍,自然会陷入阅读盲从,教师做好教情分析,为学生设定清晰的阅读行进路线,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学习帮助。

一、精選阅读内容,为阅读思维定位

精选阅读内容,这是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最需要关注的问题。语文教学有固定的教材,教师需要对教材内容进行科学地处理,即使是最为经典的阅读文本,也需要经过筛选整合处理,让学生有重点、有目标地展开阅读行动。如果有必要,教师还需要结合学生课外阅读情况,对阅读内容进行全面整合,为学生准备适合度更高的阅读素材,让学生在多重阅读学习体验中形成阅读认知基础。精选阅读内容不是机械地对文本内容进行取舍,而是要进行科学地优化处理,给学生提供更多有价值的阅读信息,让学生从阅读学习中得到更多启迪和历练。

教师要依据教材内容展开阅读筛选,如果有必要还可以对校本课程进行筛选,选择学生比较喜欢的课外文本内容,以丰富学生阅读视野。如教学部编七年级语文下册《最后一课》,这是一篇世界级的短篇小说,在引导学生展开阅读学习时,教师针对学生阅读实际,主要让学生重点阅读韩麦尔先生上课环节,来给学生设计一些阅读任务:韩麦尔先生外貌描写重点突出什么?塑造韩麦尔先生形象时,作者主要采用哪些描写方法?找出典型描写片段做语言鉴赏,梳理语言鉴赏基本路线。小弗朗士在课堂中受到哪些心理触动?对小弗朗士进行人物形象分析。学生根据教师布置展开针对性阅读,课堂学习气氛热烈起来。因为阅读内容相对集中,学生阅读比较顺利。在成果展示环节,教师对学生个性解读展开评价,指出学生阅读中存在的普遍问题,并给出纠偏建议,确保课堂阅读学习的高效性。教师也可以让学生参与阅读内容的筛选活动,学生在平时生活中也会遇到一些经典文本内容,以此展开阅读教学,也可以赢得不错的阅读效果。

教师为学生筛选阅读内容,对文本进行重点阅读处理,将学生阅读思维集中到一个情节之中,大大缩小了阅读量,给学生带来更为清晰的阅读线索。学生阅读效果提升了,这足以说明教师筛选的阅读内容有更多的必要性。小说内容很长,如果不给学生规划阅读重点,学生阅读认知会显得零散。

二、搭建阅读框架,为阅读行动奠基

为学生搭建阅读框架,是指教师利用教学辅助手段,对阅读内容进行前期的处理,为学生创设适宜的阅读情境、设置阅读任务、设定阅读问题、选择鉴赏片段、传授阅读方法、教师范读文本、布置阅读演绎活动等,让学生在不断阅读探索中形成阅读实践能力。教师为学生搭建阅读框架,不是生硬地束缚学生的学习思维,而是要给学生一些最为直观、实惠的阅读引导和启发,让学生能够自觉进入良性阅读实践环节,为阅读思维找到正确的行进方向。学生阅读基础不在同一水平线上,对文本形成的阅读感知也呈现差异性,教师需要给出有针对性的建设,让不同群体学生都能够获得应有的阅读成长。

给学生设计阅读任务,规划阅读路线,可以让学生有明确的阅读操作方向,教师在具体操作时,需要充分考虑学生阅读基础,以提升阅读指导的契合性。在教学《老王》这篇散文时,教师先为学生做示范诵读,让学生感受文本基本情感,然后给学生布置阅读任务:这是一篇叙事性散文,主要刻画“老王”这个人物,文本中有一些典型的肖像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细节描写等内容,通过梳理性阅读,对这些经典描写进行重点感知,最后形成人物阅读赏析,归结人物赏析基本路线。学生与教师一起开展阅读互动学习,教师给学生提供一些方法支持,并引导学生自然总结人物鉴赏方法。经过一番阅读、分析、讨论、归结,学生能够对人物性格有一定了解。“老王是善良、朴实、勤劳的化身,在特定历史时期,还能够表现出更多的人性思想,这无疑是难能可贵的。”“人物性格分析需要关注描写,在具体实践中,需要厘清操作路线:关键词—联系语境分析—关联情感主旨—升华鉴赏。”学生利用教师传授的方法展开相关阅读,获得不错的实践效果,也让学生逐渐建立了鉴赏方法体系。

教师为学生布置清晰的阅读任务,并要求学生根据人物鉴赏路线进行具体计划,给学生带来更多学习启迪。学生对主人公的认识呈现个性化特征,教师不能用统一标准进行要求和规范。学生学习基础不在同一层面上,教师有针对性给出任务,目的是非常明确的,就是要让更多学生都能够行动起来,积极参与到阅读互动环节,自然建立阅读认知体系。

三、优化阅读活动,为阅读探究开道

阅读活动形式多样,教师需要做好整合优化处理,为学生准备适合度更高的阅读活动形式,可以获得更为丰富的阅读感知和体验。新课改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教师要将学生自主探究和合作探究相融合,这样才能形成高效的阅读操作模式。课堂辩论、集体演绎、读写展示、主题演讲、故事讲述、课外阅读、实地观察、生活调查等,都可能成为阅读学习的实践形式,教师需要根据教学实际需要作出科学选择,让更多学生都能够顺利进入到实践性阅读活动之中,并在不断探索中形成崭新的阅读体验认知。

设计阅读活动时,教师不妨展开一些学情调查活动,让学生自觉进入阅读环节,以便形成阅读认知。如教学《一棵小桃树》,教师围绕散文主旨发动学生展开辩论活动,并给出辩题:作者写小桃树的目的是托物言志,这里的“志”具体包含哪些内容呢?有人认为,作者命运坎坷,就像这棵小桃树,虽然经历更多磨难,但依然坚韧。也有人说,作者借助小桃树的描写,是对社会的深刻解读,每一个人都要进入社会,也要接受社会的磨难和洗礼。你赞同哪一种观点呢?说说你的理由。学生开始选择观点,并展开深入思考。当学生作出选择之后,课堂呈现两个观点阵营。教师组织学生展开小组辩论活动,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参与发言的机会。学生对辩论活动有特殊参与兴趣,因为有激烈思想碰撞,自然能够形成丰富心理触动,获得丰富学习成果。

一个辩论活动,将学生带入特定学习情境之中,给学生带来更多心理冲击,在这个操作过程中建立起来的阅读认知会更为具体而深刻。理不辨不明,让学生在观点冲突之中逐渐达成共识,这无疑是最为理想的教学发动。初中生思维活跃,对课堂辩论活动有更多参与热情,教师准确设计和实践,其阅读价值更为突出。

阅读是学生个性学习行为,如何让学生阅读思维顺利进行,形成崭新阅读起点,这是我们语文教师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初中生学习思维比较活跃,但缺少稳定性,对阅读文本有不同学习诉求,教师要针对学生阅读实际,为学生作出更多贴近式引导,让学生阅读思维顺利进行,自然进入感知、分析、体验、归结、内化的阅读学习情境之中,建立系统性阅读认知,提升其学科核心素养和能力。

作者单位: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盛泽镇第二中学(215228)

猜你喜欢
文本内容思维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内容回顾温故知新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主要内容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
如何快速走进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