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璧:为民谣赋予诗意光芒

2020-06-21 15:19职茵
女友 2020年6期
关键词:吉他音乐

职茵

程璧

中國民谣女歌手、摄影师,毕业于北京大学外文系日本语专业。推出《晴日共剪窗》《诗遇上歌》《我想和你虚度时光》《早生的铃虫》《光芒》等专辑。她的音乐独具一格,文学性与音乐性并重,被称为“拥有安抚浮躁心灵的诗意之声”。

程璧的歌声,与诗歌的距离触手可及。她浅吟低唱的诗与歌,让都市里的浮躁心灵能够获得片刻宁静。

程璧曾将北岛、西川等一众驰名中外的诗人的经典诗作谱曲,并录制成音乐专辑《我想和你虚度时光》,得到了众多文学大咖、音乐界人士的认可,一举摘得“华语金曲奖音乐盛典”年度最佳国语女新人奖。随后在“我和小鸟和铃铛”巡回演唱会中,收获了海量对文学、诗歌、音乐怀有梦想的铁粉,名气声望愈加累积,一跃成为中国民谣女歌手的杰出代表。

从校园里崭露头角的文艺少女,到北大接触音乐创作的古典吉他爱好者;从旅居日本从事设计工作的职业白领,到站在演讲台上略带羞涩的女歌手;从被诗人们首肯的文艺女神,到中国民谣圈占据一席之地的独立音乐人……程璧看似静谧似水的背后,是全身心投入的追寻自我、实现自我、完善自我的坚韧力量。

诗意童真,造就文艺少女

“庭前花木满,院外小径芳,四时常相往,晴日共剪窗。”这是程璧少女时写下的《晴日共剪窗》,字里行间承载着童年时期的生活片段。成年之后,程璧为这首小诗谱了轻盈、鲜妍的旋律,听后让人想到如同纯真孩童裙裾飞扬的明媚时光。

童年时期,程璧跟随奶奶住在一望无际北方平原的一个普通的四合院里,周围环绕着小镇与农田,那里如同歌词里描写的那般,是孩子眼中的世外桃源。优雅的奶奶腹有诗书,举手投足带着诗情画意,经诗词的沁润,程璧也保有诗性情怀。她说:“那些儿时成长的记忆,已经化作或甜美或苦涩的味道,像是第一次尝到米粥的滋味,第一次看到落雨屋檐下的水柱,成了永远的乡愁。”

奶奶爱读诗,父亲也受到影响,整日在唐诗宋词环绕的环境中耳濡目染,无需雕琢,程璧自然生长成文艺少女。她说:“大学时,我开始喜欢读现代诗歌,关注北岛、海子、顾城,也关注东方美学。影响我很深的一本书是北大哲学系教授朱良志老师写的《中国美学十五讲》,这部著作深刻影响和启迪了我的审美倾向。”

多年之后,辗转成为独立音乐人的程璧,用空灵之声唱出北岛的《一切》,极简和弦循环往复,如夜莺婉转和鸣,这歌声迅速在豆瓣、虾米等音乐APP中火起来,也在文艺青年中蔓延开来,勾起了人们对久违了的诗歌流金岁月的回忆。那个属于文学的黄金时代,尽管随纷扰的世间烟火四散,但诗句中那些微妙的内心情感却永垂不朽,即便时隔经年,依旧涤荡人心,隽永恒久。

毅然转身,遵从内心的自我

诗人王维,以“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而著称千年。程璧创作的有趣之处在于从未割裂文学与音乐之间的关联,她为简洁的旋律注入了更多文学色彩,文字与音乐共同完成的叙述场景,每一帧都犹如山水清音般的图卷。追求一种灵性的纯粹之美,是程璧独特的表达方式。程璧说,“文学的力量更深邃理性,给我思考;而音乐更多是情绪的出口,是一种情感释放。”

从北大日语系硕士毕业之后,程璧带着一把古典吉他,去了日本东京。开始在证券公司做着一份朝九晚五的工作,工作枯燥冗长,文艺之心蠢蠢欲动,音符从心中倾泻而出,挡也挡不住。

后来去了日本设计大师原研哉的设计事务工作室工作。原研哉曾对程璧说:“我已经是你的粉丝了,你的声音让我非常吃惊,你的音乐我听了很多遍。”程璧在北大求学期间,原研哉曾在学校演讲,程璧将自己的专辑《晴日共剪窗》送给原研哉,由此这位设计大师记住了程璧极具辨识度的声音。原研哉这样评价程璧:“透过她的声调与音质,那些顺着感觉进行的细腻气息处理,让我感受到如今中国的年轻女性在感受什么,想要追逐什么生活。”有段时间,程璧白天上班、晚上创作,一大批极简的旋律被创作出来,格子间里那个看似囿于各种设计事务的姑娘,正在静悄悄地积累,等待薄发。是守在格子间的方寸之地,做一个墨守成规、为未来职业不断规划的白领,还是遵循灵魂中的自我,追随音乐去实现“放逐”心灵?程璧在“安稳”与“动荡”之间做出了选择。

她说:“我想要把它们录出来,便决定辞职回国。之后作品上传到音乐平台,很快收到很多反馈,于是我开启了真正的音乐人之路。”

诗化音乐,亦是诗化的生活

其实,程璧真正拿起吉他,是在北大读研二那一年,她之前并没有多少音乐基础,触碰到古典吉他的时刻,就像是找到了命运中突如其来的秘密钥匙。更加惊喜的是,她因为练习吉他,偶然发现了自己的谱曲能力,之后发现阅读诗歌格外能给她旋律的灵感。于是她把二者结合起来,写出了一首一首歌,她觉得音乐和文学始终是相生共存的。

在音乐才华方面的晚熟,并未影响到程璧灵性的表达。她以飘忽之思、运空灵之笔,将北岛、西川、田原、谷川俊太郎等著名诗人的代表作谱写成歌,呈透明澄澈之美。她说:“内心有诗的人,在任何时代都是诗意的。”诗歌之美,遇上音乐流淌,质地更加清朗疏浚,因此,北岛打来电话,亲自为她的专辑取名《诗遇上歌》。

程璧日常生活里的闲情也是高度诗化的,她在歌唱、弹吉他之余格外钟情摄影,寻常日子在她的镜头下也会呈现出简约恬静、烟火袅袅的生活美学。程璧将这个过程解读为一种诗意,她说:“向往的生活状态是自己想要的节奏,快慢皆宜。掌握好内心的平衡,只要是做的自己喜欢的事,就不会计较成本和得失。‘云在青天水在瓶,日常里的诗意不过如此。创作已经变成我的生活方式,用音乐来表达对我来说已经成为一种思维和情感的出口。我所敬重的音乐创作人,比如鲍勃·迪伦、科恩、中岛美雪,他们都是持续写歌创作,到七十岁、八十岁。这也是我理想的人生。”

疫情期间,用音乐抚慰心灵

疫情期間,在一片慷慨激昂的抗疫歌曲中,程璧一曲《山川异域风月同天》显得格外轻灵、婉约、宁静,穿越千年的诗词经音符联结,发人深省,清朗之音有种剔透的含蓄,拥有安抚人心的力量。1300多年前,千件绣着“山川异域、风月同天”的袈裟从日本送往长安,于是有了鉴真和尚东渡扶桑的佳话。

程璧心忧同胞,在疫情中看到这八个字时潸然泪下,创作时她没有写多余词汇,只从浩如烟海的唐诗里选择了崔颢、王昌龄、韦庄三位诗人的作品,以及僧人长屋王的千古佳句。她说:“在这些古老文字面前,我是失语的,任何自己的文字组合,都觉得唐突。因为那是真正经过时间验证的最美妙的东西,我必须虔诚和敬畏,无需画蛇添足。”仅用两天,程璧便用清丽的音符,将“山川异域风月同天”与三首唐诗融合,创造出令人动容的歌曲。

程璧说:“我为这八个汉字的古老诗句里所展现的跨越时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所触动,人类需要精神世界,文化承载了历史、时间和美。中国人对文化的归属感,也是对自我的认同感,旋律与诗歌的搭配,正是润物细无声的艺术方式。我相信温柔和共情,是看不见却最动人的力量,就像没有母亲的温柔孕育就没有生命,就没有一切的开始。音乐容易渲染和安抚情绪,但真正的心灵拯救还需要靠自己。”

而立少女,关照女性际遇

尽管已过而立之年,程璧身上还有着曾经少女时代的影子。不过,成年少女已经开始以女性的视角审视自己和生活,从阅读波伏娃的《第二性》开始,到伍尔夫的《一间自己的房间》,同为女性创作者,程璧对她们的人生经历有共鸣之感。她说:“我也开始意识到,为什么女性常常会被问到如何平衡事业和家庭,而男性却不会被问及此类问题。其实除了怀孕、生产,育儿的过程是父母共同要面对和分担的,而不是按照固有观念,女性就应该以家庭为中心,男性就应该在外面做事情。生产力和时代早已经改变了,人人有追求自己想要人生的权利,不分男女。我的伴侣,也一定是一个尊重我的事业理想的人,彼此互相独立,但又因爱共生。”

这个时代给女性提供了更多的机遇,让女性可以完成跨越式成长。程璧觉得自己在求学、追寻音乐理想的路上,感受到了整个社会以及家人对独立女性的鼓励、欣赏、帮助、支持、引导。她说:“回顾自己的成长,作为女性,已经是备受‘恩惠了。我的奶奶是读书人,她出生于民国时代,却最早摒弃裹脚陋习,接受教育、读书识字。我有一对开明的父母,我小时候,他们就跟我说,男儿有志在四方,女儿也一样。他们没有女孩就应该怎样的惯有思维,鼓励我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充分尊重我的个人意愿。”当下时代,女性精神独立、经济独立的步伐越跨越远,虽然与锅台琐事之间的矛盾依旧存在,但诸多女性活出了他人眼中的自我姿态。

猜你喜欢
吉他音乐
奇妙的“自然音乐”
我的吉他之路
自己做吉他
旧吉他
音乐
自己做吉他
音乐
秋夜的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