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过“紧日子”,不等于要让基层干部过穷日子

2020-06-21 15:37曾勋
廉政瞭望·下半月 2020年5期
关键词:基层干部牢记基层

曾勋

据 《续资治通鉴长编》记载,宋太宗时的名臣查道,在馆陶县做县尉时,“与妻采野蔬雜为薄粥以疗饥”,“道不胜贫,与妻谋,欲去官卖药”。一个县官,在还算富裕的地方做官,因为工资太低,居然只能长期吃糠咽菜过日子,还被逼得和老婆商量要去开药铺卖药维持生计。

在关于宋代的史料中,常有基层地方官挖野菜、喝生水、裁纸衣的记录。清朝学者赵翼不是在《廿二史札记》中说,宋代“恩逮于百官惟恐其不足”吗?他的话只说对了一半,两宋时期占官员总数约五分之四的中低级文官,薪水极低,且常年被拖欠工资。

立国伊始,宋朝提倡节约勤俭,到太宗后期,生产恢复,宗室、高官的俸禄丰厚,生活日益奢靡,政府开支变得庞大。宋初政府过紧日子积累的财富,逐渐被挥霍一空,导致不少基层官员怨声四起,钻营谋利,以致贪腐横行。

“不能让基层干部流汗又流泪”,善待基层官员,是当代政治文明的进步。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我们要牢记历史经验、牢记历史教训、牢记历史警示,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有益借鉴。

今年,突发新冠肺炎疫情给社会的生产生活造成影响。政府拿出“真金白银”,做好“加减乘除”法,用政府的“紧日子”换取人民的“好日子”。

在今年全国两会上,李克强总理以最简洁的文字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及政府财政安排时,要求:一般性支出要坚决压减,严禁新建楼堂馆所,严禁铺张浪费。各级政府必须真正过紧日子,中央政府要带头,中央本级支出安排负增长,其中非急需非刚性支出压减50%以上。

然而,在这样的特殊形势下,有地方误解了过“紧日子”的含义,声称要对基层干部收入进行缩减,寒了他们的心。

“政府过‘紧日子,今年中央本级支出中的非急需、非刚性支出压减超过50%。铺张浪费的钱绝不该花,绩效不好的钱也不该花,花了将被依法依规问责。”

在最近举行的全国两会首场“部长通道”上,面对民众关心的财政热点问题,财政部部长刘昆给出了回应。

政府过“紧日子”,既是应对当前形势的任务所需,也是对艰苦奋斗的朴素精神的继承和发扬。但过紧日子并不是一味缩减开支,而是合理控制、优化开支,把钱花在刀刃上。该花的钱一定要花,不该花的一分也不浪费。

事实上,过紧日子不是慢发展,更不是不发展,而是要有谋发展的科学思路。谋划每一件事,都要符合人民群众的利益,凡事量力而行、脚踏实地。不能为了“面子”,不顾家底盲目铺摊子、上项目。但关于民生大计的事,还要办好,把好钢用在刀刃上,增加对脱贫攻坚、“三农”、结构调整、科技创新、生态环保、民生等领域投入,该保证的支出“只增不减”。

?基层干部奋战在一线,面对群众,矛盾众多、问题复杂;疫情期间,他们不惧艰辛,熬更守夜,深入街道社区、乡镇,入户摸排、卡点值守、宣传劝导,保证了疫情防控工作的顺利推进。

政府过“紧日子”,不等于让基层干部过穷日子。在积极的财政政策发力下,如何保障基层干部的基本权益,使他们在工作中发挥出潜力与活力,更值得思考。

猜你喜欢
基层干部牢记基层
基层巡览
处理干群关系不能忽视基层干部之痛
水泥处理的基层和亚基层再生沥青性能研究
农村基层干部人才培养的“广州样本”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安全知识要牢记
要严管更要厚爱
走基层
基层治理之路
灾区基层干部将强制休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