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网能否起死回生?

2020-06-22 07:22迟惑
太空探索 2020年6期
关键词:软银空客星座

文/ 迟惑

其实,直到申请破产保护的这一天,一网星座的规划和建设情况还是相当不错的。一网的648 颗卫星已经发射了3 次,总共74 颗在轨。这些卫星工作正常,既没有出现失效,也没有发生干扰其他卫星的情况。

然而,冲击来自一网公司的外部。

死亡谷现象

第一个冲击,是一网的最大股东软银公司面临着严重的问题。

2019 年,软银旗下的愿景基金发生了巨额亏损,额度达到1.8 万亿日元(相当于1190 亿人民币)。软银的老板孙正义虽然是亿万富翁,但软银的钱并不完全属于他自己,而是来自于不同的合伙人。就算全世界都承认一网星座的前途不错,但每个合伙人都有自己的立场和状况,所以软银必须要采取一些方式来为整个公司止损。其中一种手段,就是把有价值的资产卖出去,把现金收回来。一网公司这样优质的、有人愿意高价接手的资产自然首当其冲。新冠肺炎疫情导致的全球股市暴跌,也让软银的股东们选择了现金为王。

此前难道没有人看出一网公司的问题吗?当然有,早在2019 年4 月,国外媒体就发文质疑,一网星座会不会刚刚发射第一批卫星就完蛋。一名咨询人士说:“如果一网公司的营业收入成长缓慢——我看他们必定如此,那么就不可能拿到足够多的回款来制造新卫星和地面站。”

加拿大北方天空咨询公司曾经在2019 年年底对一网星座提出了著名的死亡谷警告。该公司认为,给一网公司的投资中,包括2015 年从多家合伙人那里筹集来的5 亿美元和2016年软银公司投入的12 亿美元。2019年3 月,软银公司又牵头为它组织了一轮12.5 亿美元的融资。这么多钱还是不够用,一网星座的建设成本肯定要超过40 亿美元,有可能达到60 亿美元。如果按照60 亿美元的资金需求讨论,一网公司至少还要融资26亿美元。但是比较合理的估计是50亿美元。这个星座如果能够正常发射和运行,要在2027 年才能看见盈利的前景。那么从现在开始到2027 年之前,这家公司就会面临一个叫做死亡谷的现象。

所谓死亡谷是指一家公司刚刚完成了产品或者业务开发推向市场,公司的钱基本上已经花完了,可是客户的钱还没有开始进账,这是一个创业公司最容易破产死掉的时刻。

人们曾经一度希望一网公司不要掉进死亡谷里爬不出来,然而事与愿违,由于新冠肺炎在美国的爆发式流行,美国股票市场遭到了1929 年以来最沉重的打击。股票市场是经济的晴雨表,更是投资热情的指针,纽约股市的暴跌意味着一网公司这样的新企业很难再从市场上筹集到想要的钱了。一网公司在申请破产保护之前弄到了34 亿美元的投资。如果按照50亿美元总需求来计算,还有16 亿美元的缺口。在经济繁荣时期,弄到这16亿美元的可能性还是很大的,然而在每天下跌2000 点的股灾面前,几十亿美元这个数目可能连个响动都听不见就消失了。于是乎,一网公司的创始人们,眼睁睁地看着自己被淹没在了股灾的汪洋大海之中。

疫情打乱星座组网计划

第二个冲击,是欧美肆虐的新冠肺炎疫情,打乱了一网星座的组网计划。

作为股东之一的欧洲空客集团在一网公司中的地位很特殊,它不但是发射服务商,还是无保障债权人。也就是说,如果一网公司彻底破产,把资产卖掉之后偿还给债权人,空客的排名是很靠后的,而且不一定能得到赔偿。一网公司总共向阿里安公司订购了22 次发射,其中3 次已经实施。按照计划,2020 年还要再发射9 次,其中两次由联盟火箭实施,一次是“阿里安6”的处女航。

火箭分别在俄罗斯和法国制造,有关零部件的生产分布在整个欧洲。在疫情肆虐的日子里,无论德国、法国、意大利、英国还是其他欧洲国家的工厂都已经停工,火箭根本就造不出来,而且到底什么时候能复工,现在还不好说,库鲁发射中心也已经关闭。但按照原本的计划,一网公司在2021 年会有300颗卫星部署到位,然后就可以初步开通服务了。既然火箭工厂和发射场都不能正常运行,这就意味着一网公司的发射计划要推迟很久。

实际上,不仅火箭有问题,因为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一网公司的卫星生产、有关终端后续生产也会面临很严重的拖延。

虽然由于经济受到严重冲击,美国当局在4 月19 日为了恢复GDP 强行取消了封城令,当天就有无数市民不戴口罩冲上海滩游玩,为了避免恐慌,政府甚至禁止州医疗官公布发病数字,但投资者不是那种容易被特朗普和州政府忽悠的普通民众,他们不可能不担心疫情反弹,进而影响卫星生产。

另外,一网公司的终端研制还没有取得成功,用于售卖的消费级接收机还处在样机阶段。虽然说研发活动可以在线上或者由小团队进行,但生产就不是那么容易了。而且,按照一网公司的计划,一网星座是一个服务于全球普通消费者的系统,要在全球大范围铺货,需要提供海量的接收机。能够在短期内大量制造消费级电子产品的,只有中国。可是自从新冠疫情在美国爆发,美国各级政客就疯狂甩锅中国,试图以此来掩饰自己的失职与无能。在这种舆论环境下,一网公司要是打算把高技术产品放在中国生产,政治风险实在是太大了。也就是说,一网公司如果打算恢复自己的进度表,不但要等到疫情结束,还要等到政治环境恢复正常。如果特朗普连选连任,并且继续执行对华贸易战的政策,一网就要另外找一个国家来生产终端,这在5 年之内都是不可能做到的。

▲ 成也软银,败也软银

▲ 发射前,空客公司和一网公司工作人员与卫星合影

申请破产后的神操作

一网公司申请破产保护以后所采取的动作是耐人寻味的。

作为最大股东的日本软银公司,要求一网公司首先把自己所拥有的频率资源卖掉,底线定在2020 年的6 月12 日。如果在这个日子之前,一网能够成功地把自己的频率资源卖给下一个买家,软银公司现有的股东就会出让价值2500 万美元的股权。

了解卫星通信行业的人们都知道频率和轨道资源相当于盖房子的地基,如果没有恰当的频率资源,卫星的技术水平再高、质量再好,打到天上去也是不可能发挥作用的。若和其他的卫星系统发生频率干扰,很可能会引起法律纠纷。

对于低轨道卫星来说,基本上不存在什么轨道位置问题,但是频率资源的问题却是相当重要。一个星座用某一个频段的无线电波彻底覆盖了地球上空,那么就意味着所有其他的卫星通信都有可能和它发生干扰。一网星座采取了复杂的方式来避免干扰地球静止轨道卫星,且这套方案在世界无线电大会上也得到了绝大多数国家的同意,这就意味着他所拥有的轨道和频率资源是相当有价值的。然而把频率资源和星座本身拆开卖是一件有点奇怪的事情。频率资源和根据这些频率所设计的卫星,就像土地和土地上的房屋一样不可分割。如果有一个人把频率资源买走了,那么正在制造的卫星,甚至于包括太空中已经飞行的卫星就变成了无本之木。软银公司的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呢?

从出让股权这个条件来看,软银公司似乎还是希望能够继续把这个星座运行下去。出让频率资源,再出让一部分股权,实际上是在为一网寻找新的战略合作伙伴,引入一个新的大股东。实际上,如果一个资本集团买走了一网星座现在所拥有的频率资源,那么按照商业化的原则,他也不太可能从头再去研发一个星座,因为这需要消耗很长的时间,并且投入巨大的资金。比较理智的方式就是利用自己已经买到手的频率资源,和软银之类的股东开展合作,把一网星座的建设工作继续推进下去。从软银的角度来说,连频率资源都肯拱手相让了,那么这样的合作诚意是不是很能够打动人呢?

▲ 格里格·维勒本人

▲ 空客公司即将交付的一网卫星

还要借一大笔钱

除了频率资源以外,一网星座所剩下的资产也是相当可观的,不但已经入轨的70 多颗卫星工作基本正常,而且已经建立起来的卫星批量化生产工厂也表现出了极高的技术成熟度,最重要的是一网星座的地面用户终端已经通过了测试,比传统的卫星通信终端技术水平提高了一大截。在格里格·维勒的奔走之下,一网还拥有了一支强大的产品分销队伍,其中不但包括传统的电信运营商,还包括可口可乐公司这样的跨界运营商。除了普通消费者,一些小规模的电信运营商还可以用一网星座的链路承担骨干网的业务,这样就不需要光纤和铁塔了。如果有哪个战略合作伙伴愿意掏钱买下频率资源,进而成为一网星座的共同持股人,那么这个公司还是可以继续推进星座建设计划的。

▲ 空客公司是一网星座主承包商

▲一网公司的地面关口站已经建好

▲ 一网卫星的入轨模式

▲ 用阿里安6 发射一网卫星的想象图

▲ 震动测试中的一网卫星

按照原定计划,一网公司将在2022 年部署全部卫星,开始提供全面服务,那时投资者们就可以看到正向现金流了。其实低轨道星座并不需要完全把卫星部署完,根据计算,一网星座只要部署300颗卫星就能提供全球服务,只不过网速慢一点而已。

现在简单说一说一网公司的具体想法。一网星座的股东们并不都是出了大钱的,也有一些股东只出了比较少的资本。比如高通技术公司出了800万美元,德勤全球公司出了690 万美元,休斯网络系统公司出了540 万美元,德意志银行出了520 万美元,卫讯公司出了120 万美元,诺基亚出了98.8 万美元,洛克威尔柯林斯公司出了59.7 万美元。至于大股东,只有4 家,软银占37.41%,空客占8.5%,维勒本人的投资公司占11.94%,高通母公司占15.93%。

一网公司打算借一大笔钱继续运行下去。这笔钱的数量大约是7500 万到3亿美元。软银公司原则上同意提供这笔借款——注意是借款不是投资——先给1000 万,另外6500 万要等到一网公司出售频率资源的工作有所进展再议。如果在5 月11 日之前,一网公司能够拿到至少一份频率资源买家的意向书,各方债主就会再向它借出1500 万美元。在6 月12 日之前,如果能达成正式的频率收购协议,各方债主会再借出2500万美元。如果在6 月22 日之前能完成频率出售的正式手续,债主们就会提供最后的2500 万美元。这笔钱可以让一网公司运行到7 月13 日。至于3 亿美元这个数字,是因为软银公司还同意,在某些条件下可以再借给一网公司2.25亿美元。如果这笔钱能支撑它扛过疫情,一网公司还有起死回生的希望。

猜你喜欢
软银空客星座
空客公布3月订单和交付情况
软银出售20亿美元Uber股份
空客在新加坡开设新园区
业界走向灵便之际,空客停产其惊人“巨无霸”A380
星座
12星座之我爱洗澡
星座
星座
软银估计阿里巴巴IPO带来46亿美元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