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稚拙艺术存在与延续的价值

2020-06-22 13:00易琳
大观 2020年4期
关键词:价值

易琳

摘 要:稚拙艺术作为艺术家对情感追求最直接的表达方式之一,具有原始的、天然的、本质的稚拙美。稚拙美给予当代绘画情感追求最直接的启发和影响,引发观者对于生活本质的思考。文章阐释了稚拙艺术的源起和美学语言,分析了稚拙艺术独特的绘画语言。稚拙艺术丰富了审美内涵,深刻影响了现当代绘画,也启发了当代设计。这些都表明稚拙艺术存在与延续的价值。

关键词:稚拙艺术;稚拙美;价值

稚拙艺术出现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画家们通过不同于以往学院派风格的视角和形式进行创作。充满童趣的画面和画中散发出来的质朴、纯真给观者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感受,为画坛注入了全新的生命力,也创造了稚拙艺术存在与延续的价值。

一、稚拙艺术的源起

稚拙艺术也称原始派艺术,原始派受柏格森“直觉论”的影响,20世纪初以法国巴黎为中心,形成了以法国画家亨利·卢梭为代表的画家群。他们在创作中抛弃了古典艺术的传统表现手法,追求原始艺术自然天成的表现形式,试图通过直接朴实的印象,表达人的纯真无邪和朴素无华的特性。对原始派西方有不同的提法,主要有新原始派、现代原始派等,这些名称试图表明原始派与史前原始艺术的区别,美术史家为了避免名称的混乱,根据原始派艺术绘画作品中共同表露出来的天真朴拙、自然天成的风格特征,从艺术发生学的角度提出Naive Art(稚拙艺术)一词,用以统辖原始派艺术。

二、稚拙艺术的美学语言

稚拙派画家很少或基本没有接受过传统的美术训练,在画面处理、造型特征、描绘方法上显得笨拙稚气。他们在创作过程中不受所谓“技法”的限制,画面造型夸张,随心所欲地采用自己的方式,勾勒自我的内心世界,独具神韵。稚拙艺术蕴含极具童稚趣味的美学价值,体现了稚拙美。稚拙艺术的美学语言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一)质朴的造型

稚拙艺术在造型上主观自由地描绘形象,不注重体积感的塑造,忽略不必要的部分和细节,描绘的技巧发自本心,即使刻画细腻,笔触仍然笨拙稚气,可以说精雕细琢的表现手法也始终是天真的。

(二)纯粹的色彩

在色彩上,稚拙艺术不考虑光线的变化,甚至不着眼于固有色的变化,完全进行主观的用色。色彩使用单纯,画面看上去有点像通过拼贴手法获得的平面装饰性效果,透出一股浓浓的原始气息。

(三)超现实的空间想象

稚拙艺术画面空间的塑造完全没有遵循西方传统绘画重视的透视原理,每一个画面元素之间根本没有程式化的“近实远虚”的关系。画面场景不是任何真实的空间,给观者带来超现实即视感的画面。画面的空间表现不来源于绘画技巧的训练,画面的布局和结构组织来自画家用纯真无瑕的眼睛观察世界和感受生活的真谛,这使得作品当中的事物看似随意摆放,却营造出一种独特神秘的空间感,具有强烈而鲜明的个性。

三、稚拙艺术存在与延续的价值

以卢梭为代表的稚拙艺术把绘画从追求外在的物质世界引向表现画家的精神世界,创作出一种更加富有内涵的艺术形式,稚拙艺术的存在和延续丰富了审美内涵,对众多流派以及现代设计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一)稚拙艺术独特的绘画语言丰富了审美内涵

美的内涵是指能引起人们美感的客观事物的一种共同的本质属性。美的理论最初注重美的自然属性的研究,比如有关和谐、比例、对称、多样、统一等美的外观形式法则,古典主义绘画深刻表现了美是客观形式的和谐。不能否认学院派绘画带给艺术的力量。在科技还没有产生的时代,绘画作为一种记录的方式,通过规范、典雅、传统的手法给观者带来真实的视觉美感,而稚拙艺术主要表现的是没有专业知识渲染的稚拙感受,完全没有精心雕琢的痕迹,似乎自然而然地描绘一个未受污染的美丽的原始世界。从对绘画外在形象的审视转化为对内在的关注,引发观者对生活本质的思考,从而丰富美的内涵。

巴黎著名诗人阿波里奈曾写到,只要一看到卢梭的画,他就不得不推开窗子以逃避卢梭那神秘而荒诞的“诱惑”。观者无法从现实中找到稚拙艺术造型、色彩、空间的模仿临本,前所未有的主观感受让画面成为表达情绪的重要途径。这些纯粹的自我表达,通过画家质朴的绘画技巧表现出来,为作品增添了新的生命力,是一种不经意的稚拙美感。这种美感打破了古典美的審美标准,丰富了审美内涵,为作品提供了不同寻常耐人寻味的美学价值。

(二)稚拙艺术深刻影响了现当代绘画

稚拙艺术充满趣味与执着的画面,正是现代艺术家们追求的特质之一,恰巧迎合了现当代艺术所推崇的艺术氛围,不成体系但纯粹有力的艺术打动人心,也为绘画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和生命力,从而发展了新的艺术魅力。艺术家们从这些没有绘画基础的画家的画中汲取他们淳朴原始生命力的艺术闪光点,在稚拙艺术中受到极大的启发。

稚拙艺术对“立体派”“野兽派”“超现实主义”“涂鸦艺术”等现当代美术派别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毕加索曾把自己收藏的卢梭的大量作品和一些非洲雕塑、面具放在一起进行研究。马蒂斯的作品风格趋向装饰化,用完全平面化的手法表现,简洁的线条,明快的色彩,使人捕捉到稚拙艺术的影子……对于他们来说,稚拙艺术的魅力在于其本身所具有的“单纯性”。稚拙趣味对中国的现当代绘画也产生了很大影响,很多中国画家将这种充满趣味的稚拙语言和中国的本土文化进行融合,放弃对技法的迷恋,转而追求情感释放和画面独特的语言。如画家申玲一直秉承自我本真,从她的画中可以看到完全感性的宣泄和纯粹的个人体验。中西方民间也诞生了很多无师自通的、和稚拙艺术风格相通的艺术创作者,如美国的摩西婆婆,中国台湾的吴李玉哥、洪通等稚拙派艺术家,在他们的画作里,观者看到了稚拙又充满神秘感的幻想世界。

稚拙艺术深刻地影响着现当代绘画,现当代绘画中摒弃一切没有创造性的对自然的照抄和没有生命力的单纯的形式追求,有着原始朴素情感意味的稚拙艺术唤起人类永恒、纯洁、高尚的情感。

(三)稚拙艺术对当代设计的启发

随着科技和艺术思潮的不断发展,各种艺术形式打破了专业与业余的界限,也打破了专业创作者与欣赏者之间的界限。稚拙艺术的生命力是无穷的,稚拙艺术的延续和发展,使其从绘画领域向其他领域探出触角。任何一种艺术都不可避免地带有时代的印迹,视觉设计师追求新技术、高科技,极力表现艺术新纪元,也尝试运用稚拙艺术语言,用简单而纯粹的手法在设计中诠释自己的主张。

如在海报设计、产品设计、标志设计、书籍装帧设计、新媒体设计等领域,将儿童绘画般的明快风格、拙朴原始的造型、强烈粗犷的表现……与计算机技术融合,表达稚拙的美感和趣味,给人不经雕饰而又敏锐的感受,让人感到单纯的感动,从而引发消费者的购买欲望和对生活本真的思考。很多设计师通过稚拙艺术的营养,将平易而追求自由的生活态度融入创作精神,巧妙地结合时尚与复古,赋予设计全新的生命感受,塑造新的形象。

四、结语

值得思考的是,稚拙美平实朴素的形式蕴含深厚的审美素养和丰富的情感意味。如果只是拙劣地进行形式上的模仿,反而弄巧成拙,不能获得自然浑化的感受,破坏稚拙艺术的本真。

艺术不断发展的实践证明,只有突破旧的传统形式法则,才有可能将艺术引入新的境界,才能在艺术中体现人的价值、情感与创造力。现当代艺术对稚拙艺术的借鉴不是让艺术回归原始,而是利用稚拙艺术的助推力,使艺术进入一个全新的境界。通过稚拙艺术的存在与延续,我们看到艺术以多样的形式和观念展示了无限的创造力和难以估量的想象力,也从侧面印证了世界文化融合是艺术发展的必然。

参考文献:

[1]王受之.世界当代艺术史[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176-179.

[2]善本出版有限公司.设计五感:拙[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8:67-70.

[3]贡布里希.艺术发展史[M].范景中,译.天津: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01:216-220.

作者单位:

北京开放大学石景山分校

猜你喜欢
价值
一粒米的价值
“给”的价值
一块石头的价值
六步提升自我
小黑羊的价值
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价值低估50名
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价值低高估50名
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价值低高估50名
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价值低估50名
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价值低估50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