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音乐语境下龙州天琴音乐的创新思考

2020-06-22 13:00莫军生
大观 2020年5期

摘 要:天琴是广西壮族自治区龙州一带独有的弹拨型乐器,相传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已经被列入了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是广西龙州一带独有的文化品牌。天琴音乐作为广西龙州一带独特的民族音乐,最初是祈求天与人之间的交流,祈祷风调雨顺所用,随着时代的变迁,天琴音乐的这种社会功能正在慢慢消失,再加上年轻人外出打工,天琴音乐的传承与创新面临很大困境。文章结合当下流行的数字音乐,论述了如何利用数字音乐技术进行龙舟天琴音乐的创新,以期让这项古老的民族音乐艺术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关键词:数字音乐;龙州;天琴

数字音乐,特别是计算机音乐制作技术、数字录音技术的迅猛发展,给今天龙州天琴艺术的发展、传播插上了腾飞的翅膀。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音乐的制作与传播途径也发生了变化,数字音乐成为了当下很多人欣赏音乐的方式,例如我们熟知的QQ音乐、酷狗音乐、网易云音乐等手机音乐App播放的音乐等。数字音乐为龙州天琴音乐的传承和创新提供了新的契机。笔者认为新时代龙州天琴音乐的创新,可以借助数字音乐理念,例如:制作龙州天琴音乐电子唱片,扩大天琴音乐的媒体宣传途径,让更多人认识和欣赏到这门古老的民族音乐艺术;利用数字音乐设备,做好天琴音乐的录音与制作工作;组织音乐学者深入龙州少数民族聚居地,做好天琴原生态音乐的搜集与整理;对天琴音乐创作进行创新与改编,促进其与现代音乐的融合;让天琴音乐走入中小学音乐课堂,促进这门艺术的传承与保护。

一、数字音乐语境的内涵解读

数字音乐指的是利用数字格式进行存储,通过互联网来进行传输的音乐,下载、复制、传播等都不会影响音乐的品质。数字音乐正在成为我国音乐市场的一匹黑马,正在逐步取代传统的黑胶唱片、CD等,人们更倾向于通过移动终端来欣赏和传播音乐,例如我们熟悉的电子音乐唱片、电子音乐单曲等。数字音乐语境指的是面向全民的音乐欣赏与传播模式,具有很强的开放性和创新性,音乐迷通过专业的音乐软件和平台来收听、下载音乐,丰富了音乐的传播途径。数字音乐提升了音乐的品质,提升了大众的音乐鉴赏体验。数字音乐是一种记录和储存音乐的有效形式,尤其是对于民族音乐传承与创新来说,相对于口口相传的传承模式,数字音乐更能保持音乐的原汁原味,保留音乐的原生态属性。

二、数字音乐在龙州天琴音乐创新工作中的运用策略

(一)数字音乐在龙州天琴原生态音乐收集整理中的运用

数字音乐改变了传统人工传唱的形式,利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尽可能完整地保留天琴艺术的韵味。例如龙州当地天琴音乐重要的传承家族李氏一族,至今保留着纸质的天琴演奏图,依靠祖辈之间的口口相传进行传承,但目前愿意潜心学习、研究天琴音乐的年轻人越来越少,单纯依靠家族来进行传承是不现实的,数字化音乐可以很好地帮助我们解决这一困扰。例如音乐工作者是可以深入村寨寻找民间天琴弹唱艺人,利用专业采音设备、录音设备录制下民间艺人的弹唱音频,转化为数字音乐资源存储下来,用最基本的MP3格式,或者是刻录成光盘进行保存。数字化音乐还有一个明显的优势,其本身融入了智能化的计算机技术,可以利用专业化的音乐系统软件对音乐进行二次创作,例如利用混音软件、音轨技术、电子音乐等,对于缺损的天琴音乐进行修补,对损坏的天琴音乐素材进行修复,让更多的原生态天琴音乐素材得以保存下来。数字音乐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下载次数的增多、收听人数的增多而发生音质破损,更有利于原生态天琴音乐的保存。

(二)数字音乐在龙州天琴新创歌曲创作、改编中的运用

很多流传下来的天琴歌曲都是运用少数民族语言来进行演唱,一些独特的手指弹奏技巧、乐谱已经失传,导致了一些歌曲没有办法再进行演唱。数字音乐可以创新天琴歌曲的创作和演唱方式,利用专业的音乐软件对天琴曲谱进行全新的创作改编,通过MIDI系统进行音符的输入,进行音符的重新排列,通过混音和音轨技术,融入现代音乐元素,融入流行音乐的风格和节奏,赋予天琴乐曲新的音乐风格。此外,音乐教师还可以对传统天琴歌曲进行翻译和改编,结合现代人的审美进行改编,让更多的人喜爱、学习和传唱天琴歌曲。

(三)数字音乐在龙州天琴新创音乐编配、录制中的运用

数字音乐通过专业的音乐软件、采音设备、MIDI效果器、采样器、多种乐器音轨、调音器等完成音乐的录制与制作。龙州天琴音乐也在经历着创新,例如祭祀功效的慢慢退化,一些音乐元素已经不适应现代音乐的发展,很多广西民间音乐艺人尝试把天琴音乐和现代音乐相结合。例如创立了女子天琴弹唱组合,对传统的天琴音乐唱词进行创新,融入现代音乐元素,创编了《天琴谣》等脍炙人口的新曲目,该曲唱词是现代汉语,曲调朗朗上口,在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上大放异彩,已经成为天琴歌曲的代表作。数字音乐还可以利用后期制作技术对天琴音乐进行创新,音乐人可以利用采样器搜集自己最中意的音色,和天琴音乐进行融合,再利用多种音乐的变軌技术,进行多乐器、多声部的编辑,例如融入古琴音、钢琴音、箫音等。此外,还可以利用MIDI软件对音符进行调整修改,调整天琴音乐的音调,让其更符合大多数人的音域,降低演唱的难度。现代录音技术的发展,可以让我们在完成音乐伴奏录制以后,再加入人声演唱,也就是我们常说的demo的录制,可以针对某一段旋律、某一句歌词进行补录和优化,利用录音软件对人声演唱进行混响、压缩、均衡等,让龙州天琴歌曲的改编和创作更加具欣赏性,做到时尚性与民族性的完美统一。

(四)数字音乐在龙州天琴艺术媒体传播中的运用

数字音乐已经成为了当今音乐市场的主流,也是我们欣赏音乐的主要途径。龙州天琴艺术作为广西壮族民族音乐的代表,应该跟上时代的潮流,开拓数字化媒体传播渠道,例如录制电子唱片、音乐单曲,进行数字化宣传。龙州当地政府应该担负起天琴艺术的媒体传播工作,组织当地天琴弹唱艺人录制宣传片,把天琴艺术和壮乡旅游资源结合起来,把天琴艺术打造为龙州一张旅游名片,提升天琴艺术的知名度。此外,当地政府要和音乐学院开展合作,选拔优秀学生向天琴艺术传承人学习,创编更多的天琴音乐,让更多人聆听到天琴的天籁之音。手机音乐软件是年轻人听音乐最主要的媒介,音乐人可以录制数字单曲投放在音乐App上,让世界各地的人都可以欣赏到天琴音乐,听到高清音质的天琴歌曲,了解壮乡天琴音乐文化。

(五)数字音乐在龙州天琴中小学传承中的作用

目前,龙州当地每年都会举办天琴艺术培训班,选拔一些有潜力的年轻人来学习天琴艺术。他们在学成后担任中小学天琴艺术教师,为中小学生讲授天琴的历史、演奏技巧、弹唱、演绎,让学生更全面地了解壮乡音乐文化。中小学音乐教师要利用好数字化音乐资源,利用现有的天琴歌曲演唱光盘、天琴新创歌曲,做好学生的教学工作,让天琴艺术在中小学音乐教育中谱写出新的篇章。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崇左市人民政府及广西艺术学院联合举办了壮族天琴艺术研修班,旨在加强对天琴艺术的挖掘和保护,加大培养天琴艺术骨干和后备力量的力度,进一步发掘、弘扬、传承、保护天琴艺术,把龙州天琴申报国家级非物质遗产提上日程。研修班学员结业后还举办了天琴艺术毕业演出,奉献了一场听觉、视觉上的盛宴,也让更多龙州人重视家乡天琴艺术的发展,为天琴艺术的长远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结语

综上所述,龙州天琴是壮族民族音乐中不可多得的瑰宝,代表着壮族人民的音乐文化,是历史的记录者。数字音乐是现代音乐和互联网技术融合的结晶,创新了音乐的表现形式和传播途径,给龙州天琴音乐的创新带来了启发。广大音乐工作者应该借助数字音乐技术,进行原生态天琴音乐的收集、改编,开辟新的数字化传媒渠道,让龙州天琴的天籁之音传播得更远、更广、更美。

参考文献:

[1]潘冬南,易春燕.保护与传承视阈下广西龙州天琴文化保护性旅游开发探讨[J].经济论坛,2016(12):49-54.

[2]吴英.天琴弹唱艺术展演形式的传承与创新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4.

[3]秦红增,宋秀波.民族文化的地方传播与区域空间:基于中越边境布傣天琴文化的研究[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2):56-62.

[4]吕挺中.探寻天琴艺术在地方民族院校的传承与发展[J].音乐创作,2014(2):190-191.

作者简介:

莫军生,广西艺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计算机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