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国画人物中意境的传达与表现

2020-06-22 13:00杨晓峰
大观 2020年3期
关键词:表现意境

杨晓峰

摘 要:中国的传统美学在不断发展中形成了特定的意境模式,这样的意境在后续的发展中逐渐变成我国审美文化中的关键部分。意境重视情感精神方面的表达,文章从中国历史以及人物画发展进行分析,其对意境内容有着突出展现。国画人物更加凸显了艺术之中的生活内容,并在这样的基础上不断提升画面的艺术感染力,使得意境能够得到更好的传达。文章就国画人物中意境的传达与表现进行分析和讨论。

关键词:国画人物;意境;传达;表现

意境在中国国画中是灵魂,意境的展现能够使得国画更加具有艺术性的色彩,同时,通过意境的表达也能够更好地区分国画与其他国家画作。我国艺术家对意境的表述做出了不懈的努力,在作画过程中也时刻展现出对意境的追求。近几年,由于世界经济文化的不断发展,很多国家的艺术创作走出国门,这样的文化交融对我国的传统艺术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冲击。对于传承传统文化的青年人来说,需要对意境之美进行积极推广,使我国的艺术佳作在全新的社会形势下得以更大程度的传承[1]。

一、意境的发展

(一)古代的意境发展

意境一词最早出现在我国古代的文学创造与文学评判中,南北朝时期的文学创作发展阶段就出现过有关意境的相关理论。唐宋时期开始推崇诗歌文化,这样的文化发展更加突出了意境的内容。中国画对于意境的展现有着严格的要求,这样的要求能够追溯到宋朝时期,如画家郭熙在山水画的创作中对意境有很大程度的展现。随着文化的不断传承与发展,绘画创作也在不断推进,这种传统的绘画创作更加重视事物的临摹与情景的对比,对个人情感方面的抒发以及主观意愿的表达有了更加全面的展现[2]。

(二)人物画的意境发展

从敦煌莫高窟中的人物画创作在构图方面对宏伟与壮观有更大程度的表现。在人物造型的设定方面,创作人员也耗费了大量的精力与心血,通过线条将人物之间的造型巧妙地结合在一起,直到现在,都令人惊叹。从隋朝开始,我国人物画就有了阶段性的发展,逐渐走入成熟时期。也是从那时开始,我国整体绘画历史走向了鼎盛时期[3]。唐代画家张萱所作的《捣练图》在人物画中具有突出的代表性,画面描绘了当时城市妇女劳动操作时的场景,人物表情、性格都在画作上有精妙的展现,并通过人物的服饰装扮等,更加生动地描绘出人们当时的生活状态。

二、我国人物画中的意境传达与表达

(一)情节构思

优秀的美术作品都能够将作者对于画作的构思展现出来,这样的情节构思同艺术家本身的社会经历与情感生活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构思本身就是美术作品中的精髓力量,也是绘画创作中的基础力量,这样的内容能够为画作注入全新的灵魂[4]。

艺术本身源于生活,但是又高于生活,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时刻都能够感受到艺术的存在。这样的存在就需要创作者有能够发现美的眼睛,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地感受到生活带给人们的不同感悟,并将这些感受通过画笔进行记录,实现对画作的构思。将情节构思充分展现到人物画中,能够提升画作整体的审美,在这样的基础上融合意境的美感,能够让人们对作品有深刻的印象,方便人物画的精神传达。

(二)构图仔细

在书画的范畴中,构图也是画作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构图通常是意境创作的基本条件。按照构图的不同情况,受众能够感受到不同的创作背景,从而感受人物画中人物当时的情感以及心理,也能够感受到意境的传达。在构图期间,形式的选择是绘画最为关键的因素之一。虽然构图的方式充满多样性,但是画家都能够在一定的模式下选择合适的构图。对于初学者来说,只有掌握绘画中的构图,才能够更好地将自己的个性在画作中展现出来。

(三)笔墨与意境

在中国画不断的发展中,笔墨一直都是艺术中关键的表现形式,笔墨是国画与其他画作区分的关键点。从另一个角度分析,笔墨是意境的重要表现者。在我国古代画作的创作中,人们将笔比喻成画作的骨,将墨比作画作的肉,从这样的比喻中也能够感受出笔墨在人物画中的重要地位[5]。有笔无墨则画枯,有墨无笔则画无力。假如在绘画中能够将笔墨的优势充分利用,则会呈现出不同的绘画美感。

在我国古代的人物画作中,主要是通过线条进行作品的勾勒,因此在人物表情以及背景衬托方面还是通过笔墨来具体实现的。我国古代艺术家对于笔墨的用法大不相同,但是不管使用哪一种方法,对于最终人物呈现的效果都有十分关键的影响意义。画家通过笔墨进行意境的传达,更好地烘托画家当时的心理状态以及想要表达的情感[6]。

(四)情感寄托

在艺术创作中,所有的艺术作品都会融合创作人员的情感表达,这样的情感表达也会直接影响到意境最终的传达。在传达意境的过程中,画家会融合自身的主观情感,在进行意境的展现方面,也能够给后人在欣赏画作期间有更加深层次的思考。简单对意境进行阐述,就是将画作本身同画家的个人情感进行结合。在人物画创作期间,不管是进行人物创作还是对景色的描绘,最终的结果都是将艺术家本身的情感进行抒发。但是,在艺术创作期间,艺术家通常都不会用平铺直叙的方式进行情感的传递,而是通过侧面的角度进行情感烘托,更好地抒发自己的情感,在创作中融合自己的真情实感。想要达到这样的效果,就需要画家能够让自己的情感世界完全融合到画作的真实环境中,通过景色与人物的设定来展现自己想要表达的意境[7]。

三、国画人物中意境表达的转变模式

在人物画的发展中,对人物细节的刻画会随着发展不断深入,在实际的画作中需要达到生动传神的目的,只有这样才能够在形神兼备中做到情感的更好表达,更好地展现意境。在我国古代的艺术创作中,常常有人通过形态以及动作的表达来展现画作中的真实情感,以这样的方式将人物的性格得以展现,更好地实现意境的传达[8]。在作品《韩熙载夜宴图》中,顾闳中将韩熙载当时的心理状态通过画笔进行表述。韩熙载本身有着自己的抱负和理想,却遭人猜忌,只能装作沉湎于歌舞、不问世事的样子。画作表述出了韩熙载这样的心理状态,以及当时的观众呈现的一种郁郁寡欢的景象,展现出当时人们的心理状态的复杂性[9]。这样的艺术表达模式其实是一种含蓄的表达,作品中很多细节都能够展现出情感的流露,在当时保守的心理隐喻下展现出人物的情感。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中西方文化也有了很大程度的融合,人们也不再局限于传统、含蓄的表达模式,开始通过肌理等新形式来营造别样的氛围,通过这样的方式来展现出意境的美感。

四、结语

意境的表达是我国人物画中审美的一种特殊表现模式。随着时代不断发展,意境的表达方式更加丰富多样,但是不管通过哪一种方式进行意境的表达,人们的最终目的都是一致的。在人物画中,画家要将画中的人物美充分表达出来,在意境表达与传递方面,还需要按照实际的要求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文化修养,为我国的传统文化增加创新气息的同时,还要满足其具有深刻文化内涵的审美要求。

参考文献:

[1]“从高原到高原之上:‘高原·高原第八届中国西部美术展中国画年度展”开幕[J].美术教育研究,2019(22):6.

[2]丛龙强.国画元素在古典园林设计中的应用探析:评《如画的园林》[J].植物检疫,2019(6):88.

[3]寻源问道 传承创新:上师大美术学院FMA国画人物工作室作品展参展作品选[J].美术教育研究,2019(10):8-9.

[4]张鹏,彭贵军.“无趣则无画”:试论当代国画人物画的图像特征[J].艺术评鉴,2019(9):34-35.

[5]陈庆华.试论国画人物线描在服饰造型中的应用:评《白描人物服饰造型》[J].染整技术,2018(4):89-90.

[6]权英杰.速写与国画人物之间的关系:以黄胄先生为例[J].戏剧之家,2018(10):129-130.

[7]刘治菊.少数民族人物题材在国画创作中的艺术表现研究[D].江西科技师范大学,2017.

[8]王武.画尽本源神意在:谈国画人物创作在教學中的几点体会[J].才智,2016(21):155.

[9]魏丕植.花鸟禽兽写意真 山水人物气象新:序著名国画家刘怀山《国画作品选集》[J].黄河之声,2014(11):10-12.

作者简介:陇东学院

猜你喜欢
表现意境
春色满园
明代容像的绘制表现及技法浅析
美术审美特征论
摄影艺术中的美学探讨
我国就业中的性别歧视问题探究
骨瓜提取物的不良反应分析
光影意境
一朵花的意境
环境——雕塑意境的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