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初期,他默默捐出近6万只口罩

2020-06-23 01:00翟英付晓伟提供
至爱 2020年5期
关键词:医用医护人员口罩

文|翟英 图|付晓伟提供

“这些口罩,我不卖,只捐赠。”

“这些口罩,我不卖,只捐赠。”面对威胁,付晓伟斩钉截铁地回绝了。这是付晓伟接到的第3个恐吓电话,有人自称付晓伟的采购捐赠行为挡了他人的“财路”,希望付晓伟可以抬高价格卖给他,让他们进行市场销售。在四处求购口罩的过程中,付晓伟遇到过口罩到货后,发现有漏发错发的情况。他还遇到过在已经全额付款准备发货的时候,供应商临时来电说要加价等诸如此类的各种突发状况。为了口罩这一当下最急需的爱心物资,付晓伟个人付出的不仅是金钱和精力,也背负了很大的压力。他把所有的一切都默默承受了下来,把能买到的口罩都买了下来。

近6万只口罩的价值绝不仅仅是20万元

1月下旬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初期,全国范围医疗防疫物资急缺,防护口罩更是一罩难求。在从一位医生朋友处了解到医院一线的口罩也非常紧缺时,付晓伟被深深地触动了,看到医护人员冒着风险奋战在抗击疫情的第一线,他特别想为一线的医护人员做点什么。

付晓伟经营着上海焱茸贸易有限公司,为了给一线的医护人员及防疫工作人员筹措当时非常急需的口罩,他立刻发动平时积累的遍布全国的业务关系,四处寻找口罩货源。为此,付晓伟打“爆”了手机,联络了所有能联系的客户和退伍后散布在全国各地的战友,通过各种可能的渠道购买口罩。只要口罩符合标准,不问价格,他全部都买了回来,每批口罩价格不等,从最便宜的一只口罩1.9元,到3元多至5元多的,他都有采购过,近6万只口罩,花费近20万元。但就像付晓伟讲的,当时这6万只口罩的价值已经远远超过20万元本身。因为雪中送炭的价值是不能仅用金钱来衡量的,而且在那个时候,口罩已经成为一个非常紧缺的战“疫”物资,且它的价格还在不停地翻番,每时每刻都在攀高。

自己开车,一家一家亲自送上门捐赠

付晓伟是名党员、退伍军人,也是本刊曾经介绍过的上海闵行区梅陇镇的民间爱心团队——行走彩云·上海温度志愿者团队(牵手上海爱心人士对接资助云南贫困学子的公益团队)的成员之一。在1月中下旬,一箱箱口罩陆续收到后,付晓伟和志愿者团队的成员就一起开车,将采购来的口罩亲自送到各单 位。

1月31日,付晓伟及志愿团队成员共向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捐赠一次性医用口罩1万只,向梅陇镇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捐赠一次性医用口罩3000只,向梅陇镇人民政府捐赠一次性医用口罩500只,向梅陇镇社区居委捐赠一次性医用口罩6500只。

2月1日付晓伟和团队成员又向梅陇镇网格中心捐赠一次性医用口罩1000只。

2月2日他们又向梅陇镇梅陇派出所捐赠一次性医用口罩500只,向梅陇镇曹行派出所捐赠一次性医用口罩500只,向闵行区古美街道捐赠一次性医用口罩2000只。

从1月24日至2月1日,付晓伟又向梅陇镇共计捐赠了1.5万只口罩,向梅陇镇益梅小院捐赠600只口罩,向梅陇镇社发办捐赠6000只口罩,并为安徽省郎溪县捐赠1万只口罩。

大爱善举彰显党员、军人的担当与奉献

疫情发生时,付晓伟就预感到疫情对从事贸易工作的他来说是有沉重打击的,如他所料,截至4月中旬,他的公司还没有正常复工,后续的公司经营也在考验着他,但他在当时还是做出了义无反顾的决定,将6万只口罩全部捐赠。他对祖国人民有着深沉的热爱,他的大爱善举,让人动容且敬佩。作为行走彩云·上海温度志愿者团队的创始人之一,同时也作为一名党员,付晓伟不忘初心,多年来一直默默地在奉献爱心,资助云南贫困学子,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支持慈善事业。他的身上,军人和党员的勇于担当的光辉精神和无私奉献的人格魅力在闪耀。

猜你喜欢
医用医护人员口罩
我国大型医用设备配置与对策研究
医用耗材管理的创新路径选择
75%医用酒精
法国用免费拳击课感谢医护人员
戴口罩的苦与乐
《海峡姐妹》志愿者为医护人员送温暖
因为一个口罩,我决定离婚了
南平市妇联关爱援鄂医护人员家属
等疫情过去,你要记得这四件事
雾霾口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