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述评

2020-06-23 08:14李斌
中国果菜 2020年5期
关键词:浆果科技进步蓝莓

李斌,中共党员,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美国康奈尔大学访问学者(博士后),沈阳农业大学食品学院食品科学学科带头人、健康食品营养与创制团队带头人、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副院长、辽宁省健康食品营养与创制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浆果加工技术研发专业中心副主任。兼任国家农业农村部农产品加工技术研发体系青年委员,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国园艺学会小浆果分会副秘书长,辽宁省卫生健康委员会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专家委员会委员等社会职务。主要从事果品加工技术与营养品质功能调控机制的研究。

李斌及其团队多年来致力于北方特色浆果研究,开发产品主要包括浆果酒、果汁、速溶粉、果干、果脯、罐头及功能食品等,多项成果已在黑龙江、吉林、辽宁、山东、湖北、江苏等地的企业生产中应用。针对浆果柔嫩多汁、易腐烂、不耐贮运、专用加工装备缺失、高附加值深加工产品稀少等制约浆果产业发展的瓶颈问题,经多年围绕浆果深加工基础理论和应用技术研究,取得了多项技术突破,创立了我国特色浆果深加工关键技术与应用集成体系。该技术体系在以辽宁省为主的14 家企业中应用推广,近三年累计新增销售额28.92 亿元,经济社会效益显著,为辽宁省浆果产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和技术支撑,同时为推进辽宁省浆果加工行业在国内的领先地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近五年,主持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国家科技部“十三五”重点研发计划,农业部公益性行业(农业)科技等项目10 余项,发表科研论文55 篇,SCI 论文16 篇,主持制定辽宁省地方标准6 项,参与农业部行业标准2 项,国家标准1 项,获国家授权发明专利16 件。近五年获得神农中华农业科技奖一等奖1 项,辽宁省科技进步一等奖,辽宁省“兴辽英才”培养计划,浙江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 项,辽宁省科技进步二等奖3 项,三等奖4 项,辽宁省教学成果二等奖、沈阳市科技进步一等奖1 项等10 余项科研奖励。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入了决胜阶段,现代食品工业开始发生转型升级,食品产业发展的“新常态”已经由“方便、美味、可口、实惠”的产品需求向“营养、安全、健康、个性化、多样性”的方向转变,现代食品产业要求也趋向于“智能、节能、低碳、环保、绿色、可持续”,这些对食品加工产业科技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2014 年,国务院印发的《中国食物与营养发展纲要(2014—2020)》,提出营养健康产业将进入全新的发展阶段,“大健康”食品产业成为发展目标。

我国小浆果种类繁多、资源丰富。由于小浆果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和种植效益,20 世纪以来,以蓝莓为代表的小浆果类果树得到种植者和消费者的高度关注,成为发展最快的新兴果树树种。我国蓝莓的种植集中于辽宁、吉林、黑龙江、山东、贵州、浙江等地区,种植区域已覆盖全国,种植面积已达百万亩(1 亩=667m2),且产量逐年递增。据IBO 国际蓝莓组织统计中国蓝莓栽培面积和产量已居世界第二位。中国园艺学会小浆果分会预测2025 年我国蓝莓栽培面积将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近年来以蓝莓、树莓、草莓、黑果腺肋花楸、沙棘为代表的浆果因富含花青素、黄酮等生物活性物质而受到人们广泛关注。立足研究浆果食品的功能成分、营养成分,开展浆果深加工技术攻关和产业化,开发具有营养功能和调节生理功能的健康食品成为健康产业新的发展趋势以及未来一个时期健康食品研究的新热点。

未来我国健康食品产业将持续高速稳定发展,市场供应产品种类也将不断增加、精深加工产品比例不断提高,产品将趋向多元、优质和功能化方向发展。加上国民对于健康的需求日益旺盛,人们的消费理念也在发生转变,更加关注营养与健康,浆果功能食品开发将会成为产业发展的风向标。

猜你喜欢
浆果科技进步蓝莓
德国:2021年浆果产量增长27%
设施浆果
“钢材热轧过程氧化行为控制技术开发与应用”项目成果喜获2020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十四运”给陕西带来什么?——将对陕西经济发展、科技进步、体育建设等生产“溢出效应”
苏格兰:种植者呼吁推广本地蓝莓
浆果王
甜甜的蓝莓果
蓝莓的光泽
科技进步与创新对现代化企业管理的推动作用
蓝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