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结合心理干预对股骨骨折患者围手术期心理状态及康复效果的影响

2020-06-23 10:29赵月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40期
关键词:股骨外科骨折

赵月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重庆 400016)

0 引言

股骨骨折为临床中骨科常见疾病,车祸、暴力击打、高处跌落均可引发股骨骨折[1]。其典型临床表现为疼痛、肿胀、运动受限等,部分伤情较重的患者,往往会合并创口外出血、休克等症状,如不及时进行处理,将严重降低其预后效果,并出现多种并发症[2]。临床对于股骨骨折患者往往采用手术治疗方式,但由于股骨骨折发病突然,很多患者因自身生理痛苦,加之对于该病没有正确认知,会出现程度不一的心理、生理应激反应,降低了总体预后效果[3]。因此,对于围术期股骨骨折患者,务必要在采用相关治疗措施的基础上,加用心理干预。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以我院随机选取的80 例围术期股骨骨折患者为例(选取时间为2014 年1 月份至2016 年1 月),并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组与快速康复组各40 例。常规护理组男26 例,女14 例,平均年龄(43.85±11.76)岁,车祸伤19 例、高空跌落伤16 例、暴力击打伤5 例。快速康复组男28 例,女12 例,平均年龄(43.74±12.01)岁,车祸伤20 例、高空跌落伤13 例、暴力击打伤7 例。所有患者均行CT 检查确诊为股骨骨折,并进行手术治疗,本次研究已通过我院伦理委员会审批,且所有患者家属对本次研究均表示知情,两组患者临床病例资料未见明显差距(P>0.05)。

1.2 方法。两组患者入院后,均给予常规健康教育讲解,并行手术治疗,快速康复组患者采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联合心理干预,详细如下:①采用简单易懂的语言对患者及家属进行股骨骨折相关健康知识及围术期注意事项,如简单自我护理、镇痛方式、术后康复训练的重要性等,对于提出的问题,应耐心进行讲解,使其对自身疾病有正确认知。很多患者由于对手术治疗有着较为严重的恐惧、抵触感,再加之自身生理痛苦,导致术前易产生恐惧和焦虑,易增加手术刺激产生的应激反应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合理的围手术期心理护理对临床手术治疗可起到辅助和促进作用,利于患者疾病的康复,护理人员应针对患者不同的心理状态给予相应心理疏导,重视术前宣教,耐心倾听患者想法,满足患者要求,缓解患者紧张情绪,减少手术并发症的发生,应加强与患者的沟通,

表1 两组患者术前1d、术后7d 中重度疼痛率对比[n(%)]

并对其心理状态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针对性进行心理疏导,以缓解其心理压力。②术前常规禁食禁水,并将其胃肠道排空,做好患者家属探视工作。术中密切检测患者各项生命指标,一旦某项生命指标出现异常,应及时上报医生并结束手术。术后密切关注患者各项管道是否通畅及引流液颜色,并给予止痛药物,如患者疼痛依旧剧烈,可加用镇痛泵,同时可通过在病房内放置杂志、书籍,或播放轻音乐的方式,以转移其注意力,并缓解自身生理疼痛。③护理人员可根据患者的恢复情况,帮助其进行肱四头肌康复训练,进行训练时,护理人员应告知其进行康复训练的重要性与必要性,使其主动配合进行训练。当患者可熟练进行肱四头肌训练时,可适当加以腰背肌训练联合患肢被动功能训练,在训练过程中,护理人员应定期对其进行心理状态评估并加强心理干预,多采用安慰、鼓励性语言,使患者提高对康复训练的信心,也促进了良好护患关系的形成。

1.3 疗效标准。我院采用VAS 视觉模拟疼痛评分法,该量表最高分为10 分,0 分为无痛,1-3 分为轻度疼痛,4-6 分为中度疼痛,7-10 分为重度疼痛,评估两组患者术前1 d、术后7 d 的疼痛程度,并计算其中重度疼痛率[4]。在此基础上,加用HAMA 汉密尔顿焦虑量表来将患者术前1 d、术后7 d的心理状态进行评估,如患者评估总分数在≥29 分,表示其焦虑程度极重,≥21 分,表示其具有明显的焦虑症状,≥14 分,表示其有焦虑现象,7 分以上表示其可能存在焦虑症状,7 分以下表示患者无焦虑症状。对比两组患者术前1 d、术后7 d的焦虑评分。

1.4 统计学分析。将数据纳入SPSS 21.0 软件中分析,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 检验,并以(±s)表示,率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并以率(%)表示,(P<0.05)为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术前1 d、术后7 d 中重度疼痛率对比。经过对比后显示,快速康复组患者术前1 d、术后7 d 中重度疼痛率均更低(P<0.05),详见表1。

2.2 两组患者术前1 d、术后7 dHAMA 评分对比。经过对比后,快速康复组术前1 d、术后7 dHAMA 评分均更低(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术前1d、术后7dHAMA 评分对比

表2 两组患者术前1d、术后7dHAMA 评分对比

组别 例数 HAMA 评分术前1d 术后7d常规护理组 40 28.64±3.18 分 24.02±0.75 分快速康复组 40 13.76±1.61 分 5.82±1.04 分t - 26.403 89.771 P - 0.001 0.001

3 讨论

股骨骨折是临床上常见的骨科疾病,伴随着近几年来我国交通事业的发展,股骨骨折的发病率也在日益递增,指的是人体因外力重创,造成其股骨结构发生连续性部分或完全发生断裂,股骨骨折对患者身心健康及生活质量造成了严重威胁。临床对于股骨骨折患者多采用手术方式来治疗,具有较好的预后效果[5]。股骨骨折术后的护理工作也十分重要,可对临床治疗效果起促进作用,同时围手术期护理的质量直接关系患者疾病的预后。

有相关研究报道称,由于该病发病突然,且痛感剧烈,绝大多数患者会出现程度不一的焦虑现象,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患者的生理痛苦,更是降低了其总体预后效果,因此,临床中务必要采取相关护理手段[6]。快速康复外科理念是近几年临床中常用护理措施之一,其是指在患者围术期(术前、术中、术后)运用科学有效的护理措施,以将患者的生理痛苦减轻,并最大程度降低其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其早日康复[7]。快速康复外科理念是通过多模式控制围手术期的生理及心理变化,改善患者预后,快速康复外科使许多疾病的临床治疗模式发生了较大变化,是以患者为中心的康复理念,可降低围手术期并发症的发生,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对于加快疾病的康复进程有着重要意义[8]。

通常来说,为进一步提高总体护理效果,往往会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的基础上,加用心理干预[9]。心理干预在护理工作中占有重要地位,其是指在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对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采用多种方式,以改善其心理状态,并提高其总体预后效果[10]。在本文中,快速康复组患者采用了围术期快速康复外科理念联合心理干预护理,研究结果显示,快速康复组患者疼痛程度明显低于常规护理组,同时快速康复组患者焦虑评分明显低于常规护理组(P<0.05)。

由上述研究结果得知,对围术期股骨骨折患者采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联合心理干预护理,可有效缓解其生理疼痛,并改善其心理状态,进而促进病情恢复,有较高的临床使用价值,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猜你喜欢
股骨外科骨折
王阿姨骨折康复记
不可忽视的“一点点”骨折
股骨近端纤维结构不良的研究进展
《中国整形与重建外科(英文)》
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钢板与PFNA治疗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比较
伤筋动骨怎么破
伤筋动骨怎么破
《腹腔镜外科杂志》征稿、征订启事
《腹腔镜外科杂志》征稿、征订启事
《腹腔镜外科杂志》征稿、征订启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