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缆剪与棘轮剪剪切形成断头的区别探析

2020-06-23 08:38祁波涛
铁道警察学院学报 2020年1期
关键词:电缆线棘轮外皮

祁波涛

(乌鲁木齐铁路公安处 刑事技术支队,新疆 乌鲁木齐830023)

铁路是国民经济的大动脉,具有运输承载量大、时间短、效率高、更安全的特点。铁路运输的高效、便捷取决于指挥系统的畅通,而作为信息传输载体的电缆线的安全则是指挥系统畅通的重要保障。由于电缆线是由大量的银、铜、铝线组成,这些金属线在废旧金属市场价格较高,因而一些不法分子为谋取暴利,就利用工具割盗电缆线。近些年我国铁路高速发展,运输生产中使用的电缆线已成为犯罪分子侵害的重点目标,这不仅给国家、集体造成重大经济损失,还严重影响铁路运输生产安全。在影响铁路行车安全案件中,有很大一部分是由于割盗电缆线所造成的。液压钳、断线钳、线缆剪和棘轮剪等钳剪类工具都是较为常见的剪切电缆线的工具,但由于线缆剪和棘轮剪可以剪切更粗大的线材且携带方便,所以在割盗电缆线案件中嫌疑人多选择线缆剪和棘轮剪作为作案工具。现实工作中,技术人员如果能够根据现场电缆线断头快速判断、分析作案工具,就可以确定侦查方向、划定排查范围,快速侦查破案。

一、线缆剪与棘轮剪概述

线缆剪与棘轮剪都属于剪类工具,均为双刃,其中一侧刃部为斜刃、另一侧为直刃,两刃交错,可以开合。两者都适用于剪切较粗的电缆线,使用方便省力,已然成为犯罪嫌疑人割盗电缆线、破坏通信设施的首选工具。

剪类工具剪切形成的断头(见图1 所示),斜坡形状明显,且呈“一大一小”反对称状,断头峰角α=β,断头立顶不明显,具有低、斜、指向性的特点[1]。

图1 剪类工具剪切形成的断头

线缆剪(见图2 所示)采用杠杆原理制成,为错口咬合工具,该工具适用于剪切铝、铜导线、线缆和低碳圆钢等材料。剪切部位由两片刃口具有弧度的刀片板组成。刀片板的斜刃有坡度,且有加工铣纹,平刃经过抛光处理。由于两刀片的固定轴在刃部与握把间,使用时咬合口较小,线缆剪相对于棘轮剪其剪切的客体直径相对较小。

图2 线缆剪

图3 棘轮剪

棘轮剪(见图3所示)采用机械变速增力原理制成,为错口咬合工具,适用于剪切铝、铜导线、电缆等材料,剪切部位为双刃口结构。棘轮剪手柄长度扭转可调,剪切部分由固定刀片和活动刀片组成,固定刀片刃口和活动刀片刃口具有一定的弧度,且刃口弧度基本一致,两刀片的斜刃具有一定的坡度,并有加工铣纹,平刃经过抛光处理[2]。由于两刀片的固定轴在端部,活动刀片可以以轴为圆心旋转,因此可以剪切直径更大的客体。

二、线缆剪与棘轮剪形成断头的共有特点

(一)断头断面呈椭圆形

剪类工具在剪切电缆线时,电缆线的断头两侧都受到剪切力,导致两坡面外侧变形内收,所以断面形态呈椭圆形(见图4所示)。

图4 断面呈“椭圆形”

(二)一次剪切形成两个断头

两个断头多呈“∧”状[3],每个断头都有两个坡面,且两个坡面呈现“左低右高”的形态(见图5 所示),高坡面是由斜刃剪切和衬垫形成,呈“凸起”状;低坡面为直刃剪切形成,一般呈“凹陷状”或“平面状”,两个坡面的夹角为峰角,峰角分别反映了剪切工具两侧刃口咬合角的大小。

但也有电缆线断头看似只有一个坡面的情况,产生这种情况与电缆线的材质、工具、剪切力和剪切方式都有关系,其实仔细观察断头也是有两个坡面的,如:电力电缆铠皮较硬,剪止缘可能在铠皮处(见图6所示);通信电缆线芯多,剪止缘可能在缆芯与外皮交界处(见图7 所示)等,发生这种情况还需要我们仔细观察。

图5“左低右高”的形态

图6 铠皮处的剪止缘

图7 缆芯与外皮交界处的剪止缘

(三)线缆剪与棘轮剪的刃口均呈弧状

剪切电缆线后造成断头剪止缘(立顶)呈弧状(见图8 所示)或曲线状(见图9 所示),且都指向斜刃一侧(见图10 所示),一般一侧剪切坡面呈“角”状[3],另一侧剪切坡面呈“弧”状。

(四)断头外皮边沿出现“左角右弧”的形态

断头外皮边沿出现“左角右弧”的形态(见图11所示)的主要原因是由于直刃一侧是垂直剪切电缆线,所以外皮断离处呈“角状”(见图11 左侧线所示);而斜刃则是以一定的角度剪切电缆线,且在剪切过程中斜刃还有衬垫作用,所以外皮断离处呈“弧状”(见图11右侧线所示)。

图8 立顶呈“弧状”

图9 立顶呈“曲线”

图10 立顶指向

图11 断头外皮边沿“左角右弧”的形态

(五)平刃形成坡面必然出现断离痕

断离痕(见图12 所示)的形成是由于线缆剪与棘轮剪在剪切电缆线时,主要是直刃在剪切,斜刃除了有剪切作用外,还有支撑及衬垫的作用。同一个刀片的直刃在剪切一侧断头的同时,斜刃将另一侧断头向该刀片的运动方向推动,两个刀片运动方向相反,造成两个断头运动方向相反,最后由于金属受挤压,导致两个断头连接处抵抗不了刀片的剪切力和刃部的持续切入,发生断裂,即产生断离痕。

图12 断离痕及断离痕产生示意图

(六)坡面都有连续的擦划线条

线缆剪与棘轮剪形成的断头断离痕所在坡面都有连续的擦划线条,另外一个坡面多为“鱼鳞状”的印压痕迹。每个坡面上的线条、印压痕迹,都反映了形成该坡面工具的刃口、刃侧的加工特征。线条痕迹所在坡面为直刃形成,“鱼鳞状”的印压痕迹坡面为斜刃形成。

(七)剪切较粗、较硬的客体时,易形成顿剪痕迹

在剪切较粗、较硬的客体时,由于客体强度大,要多次施力才能剪断,所以会在断头坡面形成顿剪痕迹。

(八)缆芯具有指向性,均指向剪轴

单个缆芯受压、挤、拉作用断面会出现角状变形,造成断面面积增大,并表现出指向性,均指向剪轴。

以上为线缆剪与棘轮剪剪切形成断头的共有特征,其种类分别有立顶、擦划线条、断离痕和顿剪痕等。虽然二者剪切形成断头特征的种类相同,但二者在结构上还是有区别的,所以形成的特征肯定会存在一定差异。在研究差异点之前,首先对剪切时断头的方向做一下定位,即将位于工具前端的电缆线一端定为“0”点,“0”点的反方向一侧为“6”点(见图13所示)。

图13 断头示意图

三、线缆剪与棘轮剪形成断头的差异点

由于线缆剪的轴位于刃部与握把间,而棘轮剪的轴位于前端部,即线缆剪的结构由前至后为刀片、轴、握把,而棘轮剪的结构由前至后为轴、刀片、握把,二者在结构上存在不同,所以在剪切电缆线时产生的特征也不同。

无论是线缆剪还是棘轮剪,在剪切过程中,电缆线都是靠近咬合口处的部位首先被剪断,最后被剪断(断裂)的是电缆线接近剪轴的部位。

(一)断离痕不同

线缆剪形成的断头断离痕“0”点处(刃部咬合口方向)窄、“6”点处(剪轴方向)宽(见图14 所示);棘轮剪形成的断头断离痕“0”点处(剪轴方向)宽、“6”点处(刃部咬合口方向)窄(见图15所示)。

图14 断离痕(线缆剪)

图15 断离痕(棘轮剪)

二者形成断头的断离痕“窄”的部位一定是靠近工具刃部咬合口处,常出现角形断离痕;断离痕“宽”的部位一定是靠近工具剪轴处,多出现矩形断离痕,且断离痕窄的部位较光滑,断离痕宽的部位较粗糙,这主要是在工具剪轴及咬合口方向造成。在剪切过程中,电缆线都是靠近咬合口处的部位首先被剪断,最后被剪断(断裂)的是电缆线接近剪轴的部位,由于在剪切过程中位于咬合口处的断离痕持续受到刀片的摩擦,所以较为光滑,而靠近轴部的断离痕则是由于金属受挤压,导致两侧断头连接处抵抗不了刀片的剪切力和刃部的持续切入从而发生断裂,所以较粗糙。

(二)在坡面上形成线条不同

线缆剪在断离痕所在坡面上形成连续的擦划线条,呈“上弧形”(见图14 所示);棘轮剪在断离痕所在坡面上形成连续的擦划线条,呈“下弧形”(见图15所示)。

在剪切过程中,由于刀片是以轴为圆心做剪切运动,线缆剪剪切客体时,轴位于客体后方,棘轮剪剪切客体时,轴位于客体前方,所以擦划线条不同。

(三)形成的顿剪痕迹不同

线缆剪形成的断头无顿剪痕迹或者顿剪痕迹不规律、杂乱无章、连贯性差(见图16斜线所示);棘轮剪形成的断头有顿剪痕迹,且规律、连贯性好[4](见图17所示)。

主要原因是线缆剪剪切力度由人控制,为“纯手动”,如多次施力,每次不易控制力量的大小,电缆线也会随施力大小无规律转动,造成断头无顿剪痕迹或顿剪痕迹不规律、杂乱无章、连贯性差;而棘轮剪剪切力度可由齿轮控制,为“半自动”,齿轮的间隙是固定的,可以很好地控制力量,所以电缆线也会规律地转动,断头顿剪痕迹也就相对有规律,连贯性就好。

图16 顿剪痕迹(线缆剪)

图17 顿剪痕迹(棘轮剪)

(四)形成的断头缆芯指向不同

缆芯具有指向性,均指向剪轴,即线缆剪形成的断头缆芯指向“6”点处(见图18 所示),棘轮剪形成的断头缆芯指向“0”点处(见图19 所示),且从宏观上看靠近剪轴处的缆芯密度较大(百芯通信电缆最为明显,表现出走向与受力方向相同)。

结合该特点,如果断头一个坡面明显、另一个坡面不明显,且断离痕也不明显,可以先利用断头外皮(外侧)“左角右弧”的原理来定位“0 点”和“6”点方向,之后通过断头坡面上擦划线条是“上弧”还是“下弧”或缆芯的指向来判断剪切工具。

图18 缆芯的指向性(线缆剪)

图19 缆芯的指向性(棘轮剪)

四、线缆剪与棘轮剪剪切痕迹的鉴别

1.线缆剪与棘轮剪形成断头的特征示意图(见图20-21所示)。

图20 断头示意图(线缆剪)

2.线缆剪与棘轮剪形成的断头特征比对表(见下页表1)。

3.快速判断线缆剪还是棘轮剪剪切形成的步骤:

(1)断离痕在左、立顶弧向右,就可以判断出“0点”和“6”点方向(可只选一项)。

(2)通过观察坡面擦划线条是“上弧”还是“下弧”,可以认定是哪种工具剪切所形成的。

如果上述方法不足以判断,可利用以下方法综合判断“0点”和“6”点方向:

(1)用断头外皮(外侧)“左角右弧”判断。

(2)左侧为擦划线条痕迹、右侧多为印压痕迹判断。

(3)一般左侧坡面低、右侧坡面高(斜剪除外)。

定位“0点”和“6”点方向之后,通过断头坡面上擦划线条为“上弧”还是“下弧”或缆芯的指向判断剪切工具。

通过上述方法可以快速且准确判断作案人使用的工具种类,为侦查破案提供强有力的证据。

4.线缆剪与棘轮剪剪切痕迹的区别口诀

拿到断头看断面:

一看坡面有两个,大小不等有区别;有时碰到单坡面,不能简单排除外,仔细观察对应处,寻找支撑压痕面,综合判断才有效;

二看断面剪止缘,贯穿断头呈曲线;

三看外皮边缘处,一角一弧手指触;

四看断头侧面像,峰角大小有区别(电缆剪120°左右,棘轮剪145°左右);

五看断离痕迹处,确定立即放左侧,至此明确“0”和“6”点;

六看断离细节点,分清上下宽窄度,上窄下宽线缆剪,上宽下窄棘轮剪;

七看缆芯擦划线,上弧就定线缆剪,下弧指定棘轮剪;

八看缆芯断面处,挤压变形有指向,先看整体再个别,仔细观察做判断,犄角向下线缆剪,犄角向上棘轮剪;

九看外皮断面处,仔细寻找弧形线,上弧就定线缆剪,下弧指定棘轮剪;

十看整体光滑度,撕裂粗糙线缆剪,剪切平滑棘轮剪。

线缆剪与棘轮剪作为犯罪现场常见的作案工具,其认定工作一直是刑事技术领域关注的重点。经过实践研究,我们可以通过断头上形成的擦划线条、顿剪痕、断离痕和单根缆芯断面形态等特征对工具进行分析判断,不仅方便了基层技术人员快速判断剪切工具及嫌疑工具的剪切部位,而且有意识地使用检材工具制作实验样本,也可提高鉴定工作的效率及准确率。

猜你喜欢
电缆线棘轮外皮
室温下7050铝合金循环变形研究
基于A-V模型的改进模型及单轴棘轮效应预测
向前!向前!
为小黄菇娘做造型
通信传输中信号衰减的原因及对策
找故障
走钢索的人
蓝莓的光泽
美味的水果
尖椒牛肉饼